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后大力倡导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意在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8-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5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奠定良好合作学习基础
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数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学习小组。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具体而言,教师应保障每一个小组之内都有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以及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此才能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小组内发挥自身的优势及特长,从而实现良好互补及互助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座位安排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男女比例以及身高等进行排列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配小组,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小组坐好,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问题作为合作导向,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习任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简单来说,学生是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展开合作学习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作为学习任务。如果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那么就没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而如果学习内容过难,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相悖,那么不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任务。
教师应坚持以问题为合作导向,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应以问题的形式设置。在设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学习经验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所谓的开放性问题,是指这个问题不具备固定以及唯一的答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更加适合于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
三、注重强化教师指导作用,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主要形式,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此时,教师的指导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等进行监督,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完成学习任务为核心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各个小组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通过交流合作获得知识。教师要以参与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随机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进而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提高合作探究学习效率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注重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这能够促使合作探究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通常情况下并不重视小组成员的分工,这就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往往是优等生把控合作交流的主导地位,而学困生根本没有参与其中,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1]。
首先,应选择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的人选首先应考虑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确保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其次,应选择一名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合作探究结果或者是向教师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再次,应选择一名纪律管理者,负责管理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纪律,促使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除了基础分工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习任务上的分工。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安排一名学生负责计算、一名学生负责寻找关系等,使每一名学生都重视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注重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奖励都能够起到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而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奖励的作用更加明显。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较为单纯,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物质的奖励都会使他们十分开心,并有极大的成就感,能够最大限度地調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注重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进而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积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将每一个小组的分数设置为10分,然后给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组或者是表现良好的小组加1分,而表现不好的小组则减1分,在一周之后进行分数统计,哪一组的分数最高,那么这一个小组就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准备丰富的奖品。教师要确保每次奖品的不同,这样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六、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合理掌握合作学习时间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应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将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具备主动权[2]。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倡导的是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而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小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此能够看出,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其次,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还应注重合理掌握合作学习时间。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交流沟通的实际情况等,合理控制合作学习时间,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七、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堂教学评价也应符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要求。在以往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展开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却不能够满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需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开展教师评价,还应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以此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提高小学合作学习效果[3]。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学生自主评价或者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评价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过程性评价。具体而言,要求学生针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合作情况以及收获知识等进行评价。不仅如此,教师也要重视开展过程性评价,使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以使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淑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28.
[2]高清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9):80.
[3]赵德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6):14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8-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8.05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现出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奠定良好合作学习基础
合理分配合作学习小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数学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学习小组。在分配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具体而言,教师应保障每一个小组之内都有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异、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的学生,以及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此才能够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小组内发挥自身的优势及特长,从而实现良好互补及互助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座位安排通常情况下是按照男女比例以及身高等进行排列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配小组,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就应要求学生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小组坐好,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坚持问题作为合作导向,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习任务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简单来说,学生是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展开合作学习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作为学习任务。如果学习内容较为简单,那么就没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教师的教学时间。而如果学习内容过难,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与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相悖,那么不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任务。
教师应坚持以问题为合作导向,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应以问题的形式设置。在设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学习经验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习任务的有效性。所谓的开放性问题,是指这个问题不具备固定以及唯一的答案。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更加适合于应用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
三、注重强化教师指导作用,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主要形式,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此时,教师的指导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等进行监督,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无所事事的情况,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以完成学习任务为核心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对各个小组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通过交流合作获得知识。教师要以参与者、组织者以及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这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总而言之,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随机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中,确保学生的合作讨论能够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进而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提高合作探究学习效率
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注重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这能够促使合作探究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通常情况下并不重视小组成员的分工,这就会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交流,往往是优等生把控合作交流的主导地位,而学困生根本没有参与其中,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一定要为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1]。
首先,应选择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的人选首先应考虑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确保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其次,应选择一名学习委员,负责记录合作探究结果或者是向教师汇报合作学习结果。
再次,应选择一名纪律管理者,负责管理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的纪律,促使小组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除了基础分工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习任务上的分工。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安排一名学生负责计算、一名学生负责寻找关系等,使每一名学生都重视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注重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
无论是对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而言,奖励都能够起到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而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奖励的作用更加明显。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较为单纯,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物质的奖励都会使他们十分开心,并有极大的成就感,能够最大限度地調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注重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进而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合作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积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将每一个小组的分数设置为10分,然后给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组或者是表现良好的小组加1分,而表现不好的小组则减1分,在一周之后进行分数统计,哪一组的分数最高,那么这一个小组就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准备丰富的奖品。教师要确保每次奖品的不同,这样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落实奖励激励机制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六、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合理掌握合作学习时间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应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将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具备主动权[2]。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倡导的是学生主导自己的学习,而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并组织学生参与到小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此能够看出,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进而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其次,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还应注重合理掌握合作学习时间。具体而言,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合作交流沟通的实际情况等,合理控制合作学习时间,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也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七、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堂教学评价也应符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要求。在以往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展开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却不能够满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需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倡导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开展教师评价,还应开展学生的自主评价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以此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提高小学合作学习效果[3]。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学生自主评价或者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评价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过程性评价。具体而言,要求学生针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合作情况以及收获知识等进行评价。不仅如此,教师也要重视开展过程性评价,使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教师对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以使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收获知识,获得能力的发展以及提升。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淑英.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28.
[2]高清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9):80.
[3]赵德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