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美好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dan2008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感悟和体验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是一种通过文字达到共鸣的过程。在阅读的时候,读者通过文字吸收营养,感知作者所营造的氛围与情境,张开想象的翅膀,是一种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可以是朗读、默读,也可以是诵读、范读,还可以分角色朗读、带有任务的进行读后写作。这些都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有很大帮助。可以说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环节了。
  不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教师没有掌握好阅读这个重要武器,总是进行无效的解读,甚至是一味地灌输中心思想、死记硬背,未能发挥阅读的潜在优势,也没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自然无法体验阅读过程中愉快而又舒适的感觉。对此我认为,首先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都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培养阅读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在优势,能够在启发中感受到阅读的美好,并且沉醉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阅读习惯在于培养,如果能够从小就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无疑是会受益终身的。所以,我一直倡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发扬和体现阅读的优势。在本文所阐述的理论中,我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让初中生喜欢阅读的方法,以及阅读带来的效果,希望能够让每一个教师受益,也让更多的初中生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体验阅读过程中的美好。
  一、晨读,一天之计在于晨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人的头脑最清醒、最清晰的时刻,这个时候学习,对于记忆力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背诵一些东西,可以记得牢,不容易忘掉。早晨由于头脑清醒,如果进行晨读,可以为一天的学习带来不错的心情。
  一般情况下,我会在早自习的时候安排学生准备一小段文章进行晨读,由学生自己准备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大声读出来。文章的选材由学生自己掌控,他们会根据情况选择富有哲理的寓言,或者情节舒缓的散文,或者意味深远的段子,或者内涵深刻的小故事等等。不拘小节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都十分精心地准备,力求在这一时刻“一鸣惊人”。当然,也可以在这一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但是效果都不如这样好。晨读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让他们有勇气在众人面前讲话,敢于发声,敢于大声说出来,锻炼了口才和自信。有一部分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我都推荐他们去学校的广播站进行广播,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上发言。
  二、范读,让学生感受抑扬顿挫的美感
  教师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示范朗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是一种享受。而且学生在注意听讲的时候,会跟随教师的声音,进入到情境当中去。汉语是世界上音调最美丽,情感最丰富,表达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可说是色香味俱全。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融会贯通,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美感。
  语文课本中都是精选的文章,其语言“有的如清流,描物写态,细腻动人,脉脉含情;有的如惊雷,议论风生,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如平沙,质朴无华,平淡实在,耐人寻味;有的如红叶,娇艳华美,色彩斑斓,灿烂迷人……”如果不能够读出来的话,自然是体味不到其中的内涵。教师在读的时候,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分章断句,会标注生词生字,会按照教师所设置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这样对于他们学习语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默读,在心里与作者沟通
  在心里默默地诵读,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去感受每一个字词所带来的用意,会让学生自行展开想象,丰富大脑知识。而且自己默读也是自学能力的体现,现在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教给他们自学的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自己学习。默读是自学的一种体现,也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杰出的教育家金岳霖先生曾经说过:“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是朦胧、模糊,它的涵盖面几乎无边无际,暗示性几乎无际无涯。”这些都需要读者去用心体会,而默读无疑会加深这种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与作者心灵对话,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境界。
  四、分角色朗读,让课堂变得活泼
  我喜欢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课堂就不是干巴巴的课堂,而变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对人物进行再创造,其理解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强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而又立体化,每一个学生所理解和诠释也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梳理过程、了解细节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很多带有记叙文特色的课文,都适合进行分角色朗读,由于每一个人所带来的感觉不同,我们可以逐一进行分析,引起学生的思考。而最后我们找出最接近作者描绘的学生的表演,分析其为何最接近,作者所描述的人物的具体个性是怎样的。这样不仅会把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内涵,体验到当时的情景,与作者、书中的人物感同身受。
  五、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充盈头脑
  很多教师和学生家长都不鼓励学生读课外书,认为这会耽误学习,并且把课外书认为是“没用的”“不正经”的书籍,而大加鞭挞。这导致学生的视野极其狭窄,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除了课本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也不了解。这样是不对的。课本上所学到的都是基础知识,需要更丰富、更有营养的课外书籍来进行补充。所以我鼓励和提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读文章时能学会一些词的用法,还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同时还可以锻炼朗读,这样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帮助。在做题时,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积累好词好句,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怎样来描写。现在有很多的学校都把课外阅读作为规范,要求初中生阅读总量不能低于几百万字。总体来说多多阅读、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魅力,可以更加清楚地分辨真、善、美,摒弃并识别假、恶、丑;加强自己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视野;还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进一步强化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其产生的巨大作用和能量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乐趣,需要教师更多地创设情境,让他们发现阅读的快乐,体验阅读的美好,所以我们要多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必须强化课外阅读意识。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用腐熟猪粪堆肥为材料制作微生物接种菌剂,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木屑、木屑与稻壳混合两种不同垫料发酵床应用接种剂后,垫料中pH值、无机氮及部分酶活性变化,探析应用接种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追求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勤于动笔,圈点勾画,作出标记,及时记录自己的发现和认识,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疑问,可以随时提出疑问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情感的完美体现,能够触摸到灵魂的最深处,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在笔者看来,音乐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能够牵动学生的心,为他们进行艺术创造注入一种灵
通过31年气象资料的考察,发现江苏淮南稻区的兴化市育苗移栽的迟熟中粳稻,生育进程与各时段的温光资源有较好的同步吻合关系,有利于育秧期培育壮秧、移栽期减轻植伤以及拔节
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自己水平的基本要素。今天笔者主要论述一下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践方法。众所周知,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
摘要:处于转型期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抢抓发展机遇、大力提升职教“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中,应按照“和谐统一”的发展要求,注重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管理、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业务素养、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中职学校 内涵发展 和谐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笔者以为,“加快发展”既包含了规模的发展,又包含了专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