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教育发展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初中数学教育中原有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有效的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导学模式应运而生。
关键词:问题导学模式;初中数学教育;现代教育发展
一、 引言
初中是学生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渡。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非常重要。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二、 问题导学模式的定义
问题导学模式就是以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为载体,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主导,而学生的思考回答是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的新型导学模式。
三、 问题导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步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取代,教学目标已经由原来单纯的知识记忆、重难点突出变为现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已经深入课堂,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导学模式的渗透,运用恰当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无尽的探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提问并獨立思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问题导学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老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
1. 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高效课堂需求的矛盾。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现在教学需要高效课堂,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就出现了老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聊的现状。
2. “老”教师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矛盾。这里所说的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教学模式的老化。因为在没有课改以前,原来的教材编写模式与日常生活脱节,理论性比较强,实践性较差,可以说是没有实践。学生学了以后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课改以后教材的编写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即从生活到理论到教材。原来的教师只需要把知识公式讲清说明白就行,课改以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必须理解透彻,方才可以入手做题。教师教学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原来只注重教学的内涵,现在更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结合。问题导学模式就是针对课改后教师教学模式的僵化提出的。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弱化教师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变得和谐,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潜力。
四、 问题导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1. 问题导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用数学问题作为导学,激发学生对于一些感兴趣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讲正负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平时我们挣了钱都存到银行里了。那如果我们没有钱买东西或买房的时候如何解决。学生肯定会说和别人借或向银行贷款。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说,存到银行里的钱记作正数,然后写在黑板上,那么借的钱或贷款的钱就记作负数。这样的问题导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既形象又生动,而且学生还愿意参与,更加深了对正负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会主动提问,这样既转变了师生间原来主体的变化,让学生参与教学,而不是被动学习。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觉得数学那么枯燥,原来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问题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目标,潜移默化渗透到教学当中。
2. 组织同学之间提问,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老师让同学们也提出一些问题,自己的同桌或同组同学来回答。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课导入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学生说不可能。然后老师提出“请你把你的年龄乘3减去7,最后除以2,然后说出运算后的结果!”学生答出19、17.5、16,老师就可以说出学生的年龄分别是15岁、14岁、13岁。然后以此类推,让同桌或分组提问,学生肯定非常喜欢,最后老师总结,这种计算方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坚持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导学模式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核心,但不是整个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实践中不应本末倒置,让问题占据整个课堂。问题是线索,探究是主线,兴趣是导向,质量是目的。在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原有的评价体系不利于问题导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所以要改进原有的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的成绩与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合起来,取消原来的惟分数机制,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这样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五、 总结
时代在发展,教学模式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问题导学模式的出现就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在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加淦.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84-85.
[2]朱芳姣.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有效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2(32):16-16.
[3]陈敏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23):300-300.
作者简介:
郑亚荔,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三中。
关键词:问题导学模式;初中数学教育;现代教育发展
一、 引言
初中是学生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初中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过渡。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好数学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所以在初中阶段学好数学非常重要。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
二、 问题导学模式的定义
问题导学模式就是以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为载体,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主导,而学生的思考回答是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老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的新型导学模式。
三、 问题导学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些年来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步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应试教育逐渐被素质教育取代,教学目标已经由原来单纯的知识记忆、重难点突出变为现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已经深入课堂,数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教师课堂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导学模式的渗透,运用恰当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提问,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无尽的探知。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提问并獨立思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问题导学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让老师喜欢教,学生喜欢学。
1. 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高效课堂需求的矛盾。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压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现在教学需要高效课堂,需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从而就出现了老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聊的现状。
2. “老”教师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矛盾。这里所说的老不是年龄的老,而是教学模式的老化。因为在没有课改以前,原来的教材编写模式与日常生活脱节,理论性比较强,实践性较差,可以说是没有实践。学生学了以后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但是课改以后教材的编写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即从生活到理论到教材。原来的教师只需要把知识公式讲清说明白就行,课改以后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必须理解透彻,方才可以入手做题。教师教学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原来只注重教学的内涵,现在更要求内涵与外延相结合。问题导学模式就是针对课改后教师教学模式的僵化提出的。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弱化教师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变得和谐,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潜力。
四、 问题导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1. 问题导学就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用数学问题作为导学,激发学生对于一些感兴趣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讲正负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平时我们挣了钱都存到银行里了。那如果我们没有钱买东西或买房的时候如何解决。学生肯定会说和别人借或向银行贷款。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说,存到银行里的钱记作正数,然后写在黑板上,那么借的钱或贷款的钱就记作负数。这样的问题导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既形象又生动,而且学生还愿意参与,更加深了对正负数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会主动提问,这样既转变了师生间原来主体的变化,让学生参与教学,而不是被动学习。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觉得数学那么枯燥,原来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影子。问题就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目标,潜移默化渗透到教学当中。
2. 组织同学之间提问,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抛砖引玉,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老师让同学们也提出一些问题,自己的同桌或同组同学来回答。比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课导入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学生说不可能。然后老师提出“请你把你的年龄乘3减去7,最后除以2,然后说出运算后的结果!”学生答出19、17.5、16,老师就可以说出学生的年龄分别是15岁、14岁、13岁。然后以此类推,让同桌或分组提问,学生肯定非常喜欢,最后老师总结,这种计算方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坚持问题导学模式的核心。问题导学模式是以教师提出问题为核心,但不是整个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实践中不应本末倒置,让问题占据整个课堂。问题是线索,探究是主线,兴趣是导向,质量是目的。在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4. 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原有的评价体系不利于问题导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所以要改进原有的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的成绩与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合起来,取消原来的惟分数机制,形成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这样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五、 总结
时代在发展,教学模式也应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问题导学模式的出现就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在兴趣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加淦.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4):84-85.
[2]朱芳姣.利用导学案提高初中数学有效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2(32):16-16.
[3]陈敏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23):300-300.
作者简介:
郑亚荔,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