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重游记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搭上开往南靖云水谣的公交车,去追寻当年的梦,当年我在那里工作时的人和事。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行驶,两边车窗不断掠过巍峨的山峰,深涧边的苍松翠竹、错落有致的茶园和若隐若现的村落,四十八年前的情景又出现在眼前。
  1970年,我到南靖长教官洋小学任教,就是今天的“云水谣”。当时学校就设在一个祠堂里,没有教师宿舍,我们几个外地教师被安排在官洋临溪那排古老的店铺楼上住宿。从窗口望去:千年的溪流蜿蜒曲折,缓缓流淌;古老的榕树树冠遮天蔽日;路边摆放着光滑干净的石桌石椅,供人歇息纳凉。河边有一块全是用鹅卵铺成的空地,据说是以前的圩场,外来的客商和当地的农民,就是在这里交易农副产品和外来商品的。溪对岸那边便是坎下村,古老的怀远楼和长教中小学那两排低矮的教室尽收眼底。
  在官洋小学工作不到一年,我又到梅林中心小学任教。这里的条件相当不错,有一座很大的教学楼和一座宿舍楼。学校就坐落在梅林溪畔,溪水潺潺流淌,两岸梅树成行。初春,星星点点的白梅开了,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每到周末,本地教师都回家去了,学校里显得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们几个外地教师在学校时呆着。
  一个周末的晚上,月光如水,我在楼上弹了一会琴,甚感无聊,正想到楼下操场上散步。这时,本地一个青年农民来访,于是我在办公厅接待了他。这个农民穿戴很朴素,二十来岁的样子,皮肤有点黑,不过两眼挺有精神的。我请他坐下,给他倒了杯茶。他告诉我,他叫魏干湘,是本地的农民。他和我寒暄几句后,便提出要玩办公厅里那架风琴,我同意了。对于在学校里工作的人,对于风琴早已司空见惯了,而他却仿佛见到什么宝贝似的,小心地翻开琴盖,轻轻地按着每一个键,仔细地听着每个键音,神情是那么专注。他弹了好一会儿就不再弹了,坐在我的对面和我一起喝茶聊天。他告诉我他早年参加梅林公社戏班。他还把他写的一首词写出来让我欣赏,上半阕我忘记了,下半阕是这样写的:“福也盼不至,祸也愁难送,明月清风且纵歌,乐取一身松。”我望着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只是安慰他几句,祝愿他能够琴声、歌声相伴,身心轻松罢了。
  后来,我调到山城工作了几年,又调回平和工作了。我和干湘再也没有联系过,但那天晚上与他聊天的情景和那首词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之中。
  2003年的一个晚上,我在家中看电视,不经意中看到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中国民间生存实录——戏班》报道的正是南靖梅林长教和魏敢相(不知道什么时候魏干湘改成魏敢相了)。我眼睛一亮,没错,眼前播放的正是当年我工作的地方和我认识的人。那古老的和贵楼,那去林扁村的崎岖小道,还有那走路一跛一跛的魏敢相,我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我心里顿时涌起一种冲动,什么时候重返梅林古镇,旧地重游,拜访那夜倾心交谈的朋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却未能成行。
  我约好几个同学要到梅林旅游。出发的前几个晚上,我在电脑上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国民间生存实录——戏班》。我小心地把它下载下来,准备拿去和魏敢相叙旧。可是,我踏上长教的土地,眼前的景物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我们走进古老的和贵楼里,我向一位老人问起魏敢相时,老人沉重地说,他已经去世几年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半晌说不出话来。我在魏敢相居住的老屋门前伫立良久,心里默默地说:“敢相,我们看你来了……”
  回到旅店,我把复制在U盘的十五年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播放给我的同学看,魏敢相音容笑貌又出现在屏幕上。大家对他顽强拼搏,为传承木偶技艺执着痴迷的精神佩服不已。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走出旅店,来到官洋溪畔,欣赏云水谣美丽的夜景。整个景区灯火辉煌,家家户户门前的亮起了霓虹灯,广告灯。溪边那排古老的商铺,明亮的灯光映照着溪水,给人如诗如梦的感觉。坐在溪边的石椅上,吹着凉爽的晚风,感到无比的惬意。不知谁家在办喜事,不断燃放着焰火,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五彩缤纷,不断地变换颜色和形状,真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桥头那边广场上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一群美丽的姑娘正踩着轻快的舞步,和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整个景区充满欢乐祥和的气氛。
  第二天早上,我们特意乘车去距云水谣七公里的梅林古镇,重温当年那段岁月。下车以后,我们走在当年的古街上,短短的古老街道几乎不见行人。当年梅林大队办公的地方还在。当年的邮电所,合作医疗店铺我还记得,只是早已人去楼空。从老街过桥去蕉坑村,想去拜访当年我的同事魏榕生老师,他家的隔壁的大妈告诉我,榕生老师几年前已经搬到山城去了。问起我的学生魏友华如今在哪里?大妈回答说:“早就嫁到福州去了。”
  离开了梅林古镇,告别了云水谣,我们乘车回平和了。虽然这次梅林之旅没有见到魏敢相,也没有见到我过去的同事和学生,但是我们饱览了云水谣的美丽风光,了却了心中多年的夙愿,多少觉得有些安慰。
其他文献
舅舅有把二胡,是用一顶“屎桶仔箍”换来的。  舅舅的这把二胡很特殊,琴筒是用后山上的毛竹做的,琴杆是用木头做的,最特别的是琴皮,一般二胡琴皮是用蟒蛇皮做的,舅舅的这把是青蛙皮做的,总之一句话,这是一把土制的二胡,纯属三无产品。  提起这把二胡还真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  舅舅小时候,村里有两个剃头匠,一个叫阿泗,一个叫红痣,红痣因左侧嘴唇边上长着一颗硕大的红痣而得名,看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夜里不睡
期刊
西坑村的丛山里,藏着一座楼,沿山势拾级而上,秀丽旖旎的山野风光,在美丽乡村工程的漫步木栈道,慢慢陶冶,悠悠欣赏,止步处便是西川楼矗立在眼前了。  斑驳的楼体镌刻历史的沧桑,几处坍圮默言曾经的兴衰,没有别处的恢宏大气,却格外牵动着求知的欲望。翻开尘封厚旧的族谱,清楚地记载它的年岁,始建于康熙六年,距今已有350年的高龄了。  我暗自思忖:为何此楼名唤“西川”,可是肇基者不同凡响的意向?三国时期,诸葛
期刊
元气满满的一天从一顿美好的早餐开始。先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米粥,再来点爽口的小菜,真是暖心暖胃,瞬间心情舒畅。诏安人的早餐绝不会少了各式小菜,腌制的黑橄榄、咸萝卜、腐乳、豆豉、姜丝……诏安人擅长以一双巧手满足挑剔的味蕾,哪怕是一盘小菜。  在我家的饭桌上菜脯丝和炸花生米一直是常客。母亲的菜脯丝做得极好,常常有人上门预订。她做菜脯丝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做完菜脯丝,母亲肯定要再炸一把花生米,这两者也是绝配
期刊
小时候在老家西街游,旧城墙下,邻居阿奈姨种了很多果树,现在那片果园已经盖了很多房子,果树也都没有了。当时记得有一株大柑,传说现在的琯溪蜜柚就是由那棵大柑嫁接而成,只记得叶片很大,别的倒没有什么印象,名字叫大柑,倒叫人一下记住了。  刚刚吃了老家朋友寄来的蜜柚,让我突然间想起这事,想起那株大柑。以前每到中秋佳节,也正是大柑成熟的时候,我们都会悄悄的用大石头去偷砸大柑,随着一块块石头的砸出 ,大柑纷纷
期刊
去年冬至,在朋友圈里看到一段文字,家在漳州、人在外地电视台工作的年轻漂亮的妈妈婷,工作加班到凌晨还坚持熬夜做汤圆,她为了把儿时吃到的味道做出来,经过两年的学习,终于熬出了浓甜的汤头,却没能和亲人孩子一起同享,一份盼望团圆的情愫在内心滋长。  她说:“我喜欢一切关于团圆的节日,并且一定要在内心把它过好,而不是因为我多喜欢吃汤圆。这个味道是一种情感,也许没人读得懂。我只是想,把这个味道做好了,以后我的
期刊
金秋时节,正是平和琯溪蜜柚逐渐成熟,大量采摘的丰收季节。知道我钟爱蜜柚,每年九月份,母亲就会精挑细选一些好的蜜柚,或者等我开车回去拿,或者托人从平和老家给我们带过来。这些沉甸甸的果实大大小小,经常被母亲分好品种,装在一个个编织袋里,寄到家里来。记得多年以前,家里住的套房没电梯,每次我和儿子要分好几趟,气喘吁吁地抱着装满蜜柚的麻袋上七楼。年纪尚小的儿子曾不解地说,“外婆又寄这么多,好沉啊,要吃蜜柚我
期刊
有一个人,从一名弃婴到女大学生再到威震敌胆的抗日女英雄,时间跨度不满25年。  她,是李林,曾名李秀若,福建漳州龙海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勇杀日寇,血洒疆场时一尸两命,腹中胎儿仅仅三个月大。  那是1942年4月底,春寒料峭,一万两千多名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妄图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大围剿,为掩护边区专署机关和群众转移突围,怀有身孕的李林跨上心爱的战马,带领骑兵连,顽强阻击数百倍于己的日伪军,终因寡不敌众
期刊
阳光斜斜,穿过桃花心木的树叶;疏影斑驳,沐浴在初心亭休闲的老人们身上;放学归来的女孩,骑着自行车缓缓地经过古老的青砖瓦木房埕前……虽是深秋,闽南海岛却依然温婉如春,乡村显得一派静谧与祥和。  走出苦坑一侨领  走在南埔村的联棠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口椭圆形清塘,塘里种植着莲花,村里人称为“莲塘”。秋风拂过水面,塘水涟漪泛起,犹如一张张翕动的嘴巴,仿佛在讲述着“六叔公”——一位爱国侨领谢联棠那令人感
期刊
初春的晌午,阳光明媚,迎着和熙的春风,我们一家子,背着相机,踩着单车,向着慕名已久的莆美岩,一路歌悠悠,笑朗朗,我们这是去踏青、去赏花、去圆一个探春的梦  小别了闹市,走进旷野,心情异样愉悦。春光无限的大自然,张开了一双好客、热情的臂膀,正迎候着我们这些平日里忙碌、辛劳的人们。她要带我们去领略春的气息,去吸取春的菁华。让女儿暂搁下沉重的书包,让先生且抛下工作的烦恼,自己也放下繁琐的一切,快快乐乐走
期刊
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的闽南古县诏安,自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科取士以来,根据史料记载,全县共出了八十位文武进士,时间跨度从南宋初年直至清朝光绪年间。  根据史料记载,诏安第一位进士,名叫翁待举(约1076——1156),承议郎,字正德、志怀或至善,原是京兆(现西安)人,后迁南诏(其时属漳浦)四都盐仓。翁待举是太学生,因文字出众,得居上舍。北宋政和二年(1112)登壬辰科莫俦榜进士,是诏安有史以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