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的胜利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bisi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是2009年暑假电影档期中杀出的一匹黑马。6500万票房成绩的取得,不仅归功于其深厚的漫画基础,还要归功于该电影散发出的独到的精神气息。
  [关键词]《麦兜响当当》 价值 平民精神
  麦兜是香港漫画家谢立文笔下的漫画《麦兜故事》中的角色,他是一只粉红色的,右眼上有一块胎记的小猪。这只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猪,伴随着香港和大陆的民众度过了将近30年的光景,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首次在中国大陆上映的“麦兜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是其系列电影的第四部。它以独特的画风和风趣的剧情博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影片大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支三峡科考队在长江边发掘出了一个巨大的铜鼎,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根据在铜鼎旁出土的一块牛屎上的印记来看,它是我国一位“极次要”的思想家和发明家——麦仲肥发明的东西。
  与此同时,麦仲肥的第十八代后人——麦兜,正和母亲麦太一起生活在香港社会的底层。为了北上闯事业,麦太把麦兜独自送到太乙春花门学习太极拳。几个月后,麦兜出山参加武术大赛。在麦兜出场的时候,运送大铜鼎的驳船正好经过这里,铜鼎里奇迹般地闪现出了麦仲肥的身影,映照在赛场的上空。麦仲肥说,这个铜鼎其实是一个每隔一百年才会“叮当”响一次的时钟。看到此情此景,麦兜觉得自己顿悟到了太极拳的真谛,便自信满满地上了场。结果却是:他被人结结实实地暴打了一顿。而麦太在北上闯事业的历程中,也没有闯出任何名堂。母子俩失意又失败地回到了香港。
  多年后,麦太去世,麦兜经营起一家以自己母亲的名字命名的快餐店,生活得不亦乐乎。
  乍看上去,(麦兜响当当>似乎讲了一个相当无聊的故事,但这部电影最终却获得了6500万的票房成绩。笔者以为,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这部影片充分宣扬了一种平淡真实而又温馨无比的平民精神,这种精神的号召力使得该片有若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引领若该片迈向成功。
  《麦兜响当当》所拥有的这种精神,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一、麦兜的成长经历
  
  麦兜的平凡似乎成为了命中注定的,他的性格和出身像极了《阿甘正传》中的男主角阿甘。他并不聪明,也没有富裕的家境。但是他很善良,也很有孝心。他用自己单纯的思想和幼稚的行为感动着妈妈和身边的朋友。后来,麦太为了闯事业,将麦兜送进太乙春花门。麦兜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跟随道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训练,可是在武术大赛上却惨败而归。影片的表现手法使得前后情节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差,乃至于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如此辛勤地付出,怎么会一点收获都没有呢?这就打破了以往电影人物功成名就的传统,这也是《麦兜响当当》与《阿甘正传》最大的区别。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励志电影有一个通性:人物获得尊重的前提往往是其阶级性的改变。说的通俗一些,被剥削剩余价值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脱离平民身份,成为剥削者中的一员。
  但是麦兜并没有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一直都是那个善良、耿直的麦兜,自始至终是生活在香港社会底层的平民。编剧所设计的这些情节似乎是想告诉我们:这才是最真实的、没有任何传奇色彩的麦兜,也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没有任何传奇色彩的我们的影子。虽然麦兜失败了,但他依旧受到人们的喜爱。就好像平凡的我们,也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生活一样。
  
  二、对发明家形象的颠覆
  
  提到发明家,人们总能想起詹姆斯·瓦特、卡尔·本茨、托马斯·爱迪生这些著名人物和他们的伟大发明,他们都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概括来说,发明家的价值突出在他们对于社会的巨大贡献上。但是麦仲肥这个所谓的”发明家”虽然发明了许许多多现代人才用的东西,却穷尽一生也没能证明自己对于社会的巨大贡献。这种悲哀在影片的“《清明上河图》”桥段中以一种荒诞的,近乎无厘头的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其实,麦仲肥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发明家,而是千千万万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劳动者、创造者。这些无名人士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发明过一些在当时看上去毫无用处的东西,而是他们超前的思想理念为后世开拓出了新的科学道路,完成了生产力发展中量变的积累过程。这是一个漫长而又伟大的过程。当麦仲肥驾驭者自制的滑翔机环游地球,飞向宇宙的时候,那是亿万劳动人民的价值最集中的体现。
  
  三、道长的心路历程
  
  影片另外值得玩味的一点,就是太乙春花门的道长的心路历程。道长其实是麦兜的幼儿园校长的翻版(连说话的山东口音都没变),但是这一次,影片着重放大了麦兜与老师之间的情谊。麦兜在山上的生活本来百无聊赖,之后,在道长的鼓励下,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自信。而道长,也在麦兜无欲无求的精神感染下找到了太极拳新的希望。
  道长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和武术名家李小麟有过一次隔河比武,那次比武让他彻底丧失了对传统武术的信心。为了重振传统武术的雄风,道长开始了漫无目的的研究探讨,直到麦兜的出现,让道长重新认识了自己。他与麦兜的第一次合作虽然失败了,但麦兜已经给予了道长最宝贵的财富——道长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呆板,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时刻保持着从容与自信。麦兜以为自己在比赛中没有顿悟到任何东西,道长却不这么看,他对麦兜说:
  “茶杯里的水可以轻易地把牙签托起来,但如果那是一艘船,我们需要的就是江河和大海了。”道长相信麦兜的潜质,相信表面现象不能说明一切,麦兜的精神所需耍的不是狭窄的水杯,而是广阔的大海。
  道长的梦想象征了所有平民的梦想,这个梦想以麦兜平民精神为载体,缓慢而有力
  (下转46页)地传播着。虽然日后,道长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但是在影片的结尾,当我们看到道长得意得啃着西瓜,看着他的徒弟们艰苦训练之时,我们就能体会到,道长正在一步步地朝他的梦想走近。
  
  结 语
  
  《麦兜响当当》中的这些人物和他们的出身及其经历是原汁原味的平民生活的再现。他们的生活明明那样艰苦,观众却丝毫没有在他们身上看到悲痛、绝望,相反,他们非常快乐,甚至比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士还要快乐。这些平凡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看轻自己,绝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哪怕最终变得一无所有,也不会轻易低头。这便是《麦兜响当当》影片中表现出的精神价值——平民精神。纵观人类的历史长河,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可是这“许许多多”跟数以亿计的生命相比,永远只是极少数。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80%的爱因斯坦,只会出现80%的麦兜。正是这千千万万的“麦兜”用自己坚挺的臂膀撑起了这个世界。麦兜在影片结尾说道:生活中的一切,并不是说‘嘭’地一下变出什么东西才叫‘奇妙’。那个走得很慢、很慢,慢得不像话,但可以确信一直都在走的钟,就已经很‘奇妙’了!”那个时钟,就是亿万劳动人民的化身。时钟转动一下所需要的能量是渺小的,但是当上千亿次的“滴答”汇集起来时,麦仲肥装在时钟里的一只铜鸡就会出现,“雄鸡一声天下白”。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但是上千亿双手的力量汇集起来时,整个世界,会为之震颤。
  当那只铜鸡终于发出响彻天地的呜叫时,当生活中的“麦兜”们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时,那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庶民的胜利!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残酷无情的战争中,泯灭人性还是用一份真情去救赎?这个问题是斯皮尔伯格许多战争电影中时常探讨的问题。在斯皮尔伯格看来,在战场上,士兵不是仅仅会战斗的战争机器,而且是有肉有灵魂,更加有人性的人。所以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人性似乎成了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但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人性、救赎、回家”则是三个永恒的旋律。  [关键词] 人性 战争 救赎 回家  doi:10.39
摘要:美国人有牢固的家庭观念。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家庭是幸福的保障。美国电影《世贸大厦》通过深陷废墟里人物的渴望生存、热爱生活的对话和废墟外的营救活动,展示了美国人的浓浓亲情。这种家庭亲情已超越了其狭隘的概念,延伸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一人有难、众人相助。影片充分显示了人文主义的光彩。  关键词:家庭 亲情 营救 绝境 帮助    美国人有牢固的家庭价值观。许多美国人视家庭的保障安全是人生幸福很
[摘要] 俄罗斯动画《故事中的故事》运用了隐晦的手法,以诗情的方式十分柔和地吟唱了一段涩涩的俄罗斯战争苦难史和一首淡淡离愁的乡情曲。作者运用了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蒙太奇技术,再现了浓浓的俄罗斯忧郁基调和优雅的人文情怀,特别是对艺术表现的温婉含蓄和对战争冷峻的批判与思考得到了观众广泛认同。加上独特视角的良好规作,将人性内在的绝望和对生命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将战争对自然的破外和无以掌控的伤感自然
摘要 《情字路上》——一部杰出的印度歌剧电影。该影片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人物还是场景都非常的美,当然,最打动人的是或凄美或浪漫的爱情故事。三对年轻人为了追求属于自己的完美爱情,在热情、活泼、可爱的老师的帮助下,向校长传统固执的教条挑战,最终不仅赢得了爱情而且还改变了多年来几乎窒息活力细胞的校风……  关键词 《情字路上》 爱情 古鲁酷    一部像首清新的诗一样的电影。印度电影《情字路上》。一部像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的通俗文化风潮影响下,影视剧作的改编与翻拍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投资方、制片人利用“品牌效应”和受众的消费心理营造了一道媒介文化奇观。  [关键词]影视剧 翻拍 品牌效应 媒介文化奇观    近几年来,翻拍影视剧充斥着荧幕的每一个角落,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从《红岩》到《红楼梦》,从《上海滩》到《一帘幽梦》,题材涉及古典现代、革命历史、武侠言情,无所不包。据资料显示,中国一年产
[摘要]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具体作品的鉴赏,从宏观的角度观照,艺术教育应是对各时域差异下呈现出来的文艺其主旋律一人文艺术精神的把握,其技法探讨、作品鉴赏都应是为其张本。艺术教育的范畴也较广,就古典文学艺术中的诗教、乐教理论而言,可谓涵盖艺术众象,其“尽善尽美”的主张可谓当今大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人文艺术精神的重要理论来源。  [关键词]艺术教育 诗教、乐教 艺术精神 传统 经
[摘要] “重庆”在电影这种媒介表述中是一个被高度有限符号化的地域形象。“历史”符号化、“物恋”符号化、“风景”符号化,借助于符号化,能够提供给传播者和接受者透明和统一的编码和解码图谱,但同时就是对未被涉及者的进一步拒绝和封锁。有着自身历史沉浮的重庆、有着自身城市化进程、独特的生活经验、色彩鲜明的重庆在这样的整体环境里哑然着。台湾影片关于个人、关于城市的电影表述方式,对于在电影里被有限表达的重庆,
【摘要】《宾虚》是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示范了经典的电影叙述模式。影片《宾虚》生动再现了一页发生在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文化发展史,它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好的故事框架,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为重要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反映出与时代精神的契合。  【关键词】《宾虚》 史诗 神话 基督教历史    一、引言    美国导演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于1959年拍摄的《宾虚》获32届奥斯卡提名十二项,
[摘要] 蒙太奇(Montage)与长镜头(Long Take),主宰电影世界的两大潮流,同文学体裁中相得益彰的小说和散文一样,在影视作品中不断呈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动着世界电影的高速发展。然而这两种表现方式抑或说是艺术形式,无论表现手法还是审美特征,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犹如光影世界中的两种节拍,共同奏响让人叹为观止的绕梁余音。  [关键词] 纵向对比 横向对比 蒙太奇 长镜头 
[摘要]电影《山楂树之恋》通过男女主人公上山下乡时期的一段爱情故事,集中反映了“至纯”之爱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的“纯净”,二是人物生活、爱情产生的环境的纯净清明,三是男女主人公对对方情感的纯洁。影片“至纯”的爱情故事,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使观众获得了经久不息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山楂树 纯净 爱 传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