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武夷茶早在南北朝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至今已有1400余年。这种长在岩缝中、融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的闽北乌龙茶早就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了大量武夷岩茶,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倾入海中的也是武夷岩茶。
而今,独具魅力的武夷岩茶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摇摆在传统与革新的浪潮中。为此,《天下美食》采访团历时3个月并亲赴武夷山,采访了11位精于种茶、制茶、售茶、品茶的茶人。让茶叶世家、学者教授、铁杆茶迷们在对武夷岩茶的热爱中碰撞出独到的理念,共同探讨武夷岩茶的传与承。
农:
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日复一日他们用汗水将它浇灌。“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庭从(木颖)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炮制出一道道传说。
“一年生计无他事,老稚相随尽种茶”,——他们以茶为生。
岁月荏苒,茶市逐波,他们坐在船头感受着潮起潮落,——他们是茶农。
程明生:转身做茶农
老屋新厂
“做茶有出头哦!”这是很多年前村里老人们的话,可是直到2007年,茶叶对程家而言,不过是农闲时候的副业。
2010年对于程明生而言,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家里新买了轿车;这一年,老宅改建的茶厂里新置了烘干机,又增添了4台摇青机;这一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自家的公司,获得了QS质量体系认证,——这意味着他和纯粹自产自销的农家作坊有了本质的区别。他给自家的公司起了个吉利的名字,叫做“好和顺”。
搭了简易凉棚的院子里,三两个女工正在分拣毛茶,她们身边是土坯做墙的灶房;紧挨着灶房右边的房间是木板搭建的,里面并排放着8台摇青机;而院子左侧砖砌成的房间里依次放着烘干机、揉茶机,还有炒茶的机器。自从2009年购置了新房,这座祖祖辈辈传下来历经了多次修补的老房子,就完全变成了制茶的厂房。
“以前家里很穷的。”程明生的老伴毫不客气的把老宅子称作“猪栏”。1958年,程家的老房子被火烧掉了一半,到1979年才有能力重修。这期间,就是从乡下便宜买来搭猪圈用的木头勉强凑合。艰苦生活了这么多年,直到1995年大女儿参加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才稍微宽松一点。
也就是在那一年,程明生开始做茶、卖茶。
转身做茶农
“我家以前一直是种田的,茶树嘛就是房前屋后种一点,我父亲他们做了几十年的茶,主要就是自家人喝喝。”坐在老宅院子里讲这些的时候,程明生的80余岁的老父亲就坐在他身边,不时的插几句话,回忆一下当年大集体时代的务农生活。
“1982年政策改变之后,政府允许开荒种茶,每个人可以开5亩荒山,公家免费送茶苗,可就这样还不敢多做,怕政策又变,白种了。周边的人看我开茶山,都有点象看热闹。”自称经历过解放后所有农业政策的程明生,对当初开荒种茶时的忐忑仍然记忆犹新。
就这么忐忑着,程家陆陆续续有了近两百亩的茶园,其中巴掌大的一块茶园里数十株老茶树是程明生的骄傲,茶厂里价格最高的一批茶就产自这个茶园。“老枞水仙,这批茶树基本上都超过了60年” ,站在比人还要高出一头的茶树从间,看着斑驳的青苔爬满枝干,突然就明白了在院子里喝这泡茶时程明生所描述的“淡淡的青苔味”是如何产生的了。
“我记得1984年左右茶叶市场是最惨淡的。那时候国营茶厂都发不出钱来,发茶厂票,在规定范围内可以用。我90年代初开始做茶去卖,一斤茶也就10来元,好的也就30元左右,现在中档茶的出厂价差不多100-200元吧。”
程明生的老伴说,从2008年茶叶价格开始上涨后,茶叶成了程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现在是茶农了。”
在希望的茶路上
程明生刚满7岁的小孙女程淇乐悄悄告诉我们,自己最喜欢喝的是大红袍,再细问下去,“水仙”、“肉桂”等是小姑娘口中驾轻就熟的词汇。沏上一杯新茶,小女孩儿颇为专注的嗅了嗅杯盖上的茶香,然后,笑盈盈又怯生生的对我们说:请喝茶。
她的父亲,程明生的儿子,现在是政府公务员;每年做茶的时节,他会抽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家帮忙。“当然希望有一天他能接着把茶厂办下去啦!”程明生坐在新居的茶室里,笑眯眯的看着小孙女摆弄着一杯茶。
吴煊海:茶农自立品牌的先行者
家族传说
爷爷辈的故事在他的脑海里从来都只是传说,当年武夷山大茶厂的“包头”是怎样的风光全部只剩想象,如今,自己也已经当上了爷爷,吴煊海老人讲起家族和武夷岩茶的渊源时,还常常用“听我父亲讲的”来开头。
“我父亲13岁跟着我外公从江西来武夷山。我们武夷山做茶的,很多都是江西人。”
“当年武夷山有99家岩茶厂,归三个资本家所有,其中有43家归一个资本家。他们按茶产量跟包头们结算工钱,要有能力的人经过推荐才能做包头呐。”
“我爷爷是青狮茶厂的包头,我姨公做林头洞包头,我父亲后来是玉华洞包头,他只做了四年就解放了;到我这一代,算是我们家做茶的第三代。”
“那时候武夷岩茶可不是一般人喝的起的,我父亲听我爷爷的老客人说,要耗费半壁家产才能喝的上啊!13块大洋一斤的武夷岩茶,一包要4块大洋(旧制4两,折合现在的2.5两),那时候一个月赚3块大洋算不错了,以前武夷岩茶确实值钱啊!所以连包茶用的纸也会拿来泡水喝,香啊!”
这些,全是62岁的吴煊海老人从父辈口中传承的回忆,而他自己的切身体会,是从十六岁时开始跟着身为茶农的父亲学习做茶开始的。
“那时候是给集体做啦,自己是不能卖茶的,统一要交给生产队。”
“做茶的手艺当然是我父亲教的啦,整个武夷山说起我父亲吴森定都知道是个焙茶大师。”说到手艺,吴煊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手艺,是他现在在教给儿子,将来还要再传给孙子的;这手艺,用儿媳妇陈美花的话来说,是“用机器无论如何替代不了的”。
家庭品牌
不知道是不是受祖辈们的影响,吴煊海成了茶叶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后较早一拨自己卖茶的武夷茶农,他至今还记得,1996年自己第一次去广东的潮汕卖茶,那时候的价格是:最好的肉桂40块钱1斤,水仙35块钱1斤。半壁家产买岩茶的风光已然不再,可他的家庭因为武夷茶而即将形成的产销集团,是否又曾在他当时的想象中呢?
顺理成章的,吴煊海也成了较早一拨自己注册品牌设立公司的武夷茶农,公司名称和注册商标都叫“青狮岩”,这取自武夷岩茶与吴家的一段渊源:青狮岩下现在还有的半壁残垣,是多年前一个茶厂的遗址,包头姓吴。于是, 2004年吴煊海正式成为青狮岩茶厂的法定代表人。
现在吴家茶厂的经营,形成了在吴老爷子的统领下,三女一子全部参与,各司其职的家庭式集团化作风。
每个子女自家茶山上的产出,全部由老爷子统一技术指导加工;销售的时候在统一的品牌包装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女儿在当地经营着茶厂的品牌形象店;二女儿责网络宣传和销售;三女儿负责茶叶加工;小儿子原本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了两年,被召回后现在更多的负责茶叶的生产——我们走进他们的新家时,他正满头大汗的守在一楼的焙火间。
相隔不远的新旧茶厂见证了吴家的变化,说是茶厂,其实,也是一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新居的一楼是加工车间(焙火间),二楼包装车间和仓库,三楼、四楼是审评室和品茶室,五楼是宿舍和厨房,六楼、七楼则自家人居住,而不远处的老房子则更像是一个承载了多年记忆的仓库。坐在在满墙上的老旧照片、新获奖状前,吴煊海一家人的希望,就像秋天满山的茶树,正在自由生长。
制:
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成为首批唯一的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旋即公布了“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我们辗转找到其中4位,尝试探讨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继承与传递。
陈德华:将文化推向市场的先行者
他是第一盒商品大红袍的制作人,他是第一个做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人,他是第一个在武夷山开研究所的人,他是第一个制成大红袍茶砖的人。“传统”与“创新”两个看似相悖的词汇竟然在他身上如此自然地结合,他是一个符号,他是一个谜。相传“茶学界泰斗”张天福老人书了两幅“茶叶世家”字,一副在桐木关的江元勋那儿,一副在陈德华家。
在百度上搜索“茶人陈德华”,弹出相关结果是11500个。搜索“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弹出相关结果是21300个。网民对陈德华的认可可见一斑。面对“大红袍之父”这个名称,德华叔却稍嫌沉重。“我是基层工作者”是采访中陈德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他认为自己是个“万精油”,现在的一切只因曾经“只想做好茶”的简单信念。
Q:传说武夷山有几千种茶树,是真的吗?
A:过去武夷山有几千亩茶园,一亩里自然繁殖的茶树有几百上千棵,每一棵都有自然变异。以前一棵茶树一年产量一般是几两,能有一斤就算很多了。所以归堆制好茶之后,茶叶肯定是对不上茶树的。但是厂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为成茶取名字,这一堆取个名字,那一堆取个名字。所以今年取出来的名字,明年就不一定能找到一样的。实际上,这些所谓名字都是做好茶以后临时取的。传到市场上就变成武夷山有几千种茶了。
Q:武夷山有很多“研究所”,您的“北斗岩茶研究所”到底是公司、茶厂还是研究机构?
A:算是茶厂,也是带有科技性的小企业。最开始叫“茶庄”,后来有广东的经销商跟我说只有茶好还不够,还要起个好名字。所以向工商部门申请的时候就一直琢磨是叫“茶厂”还是叫“公司”,而最后我申请的是“研究所”。武夷山第一个研究所就是“北斗岩茶研究所”,1998年我用了3个月时间才获批,由市里面问到省里面,最后省里面同意才批下来。现在你看武夷山,遍地都是“研究所”啦。
Q:为什么一定要取名叫“研究所”?
A:这个是消费者决定的。那时候“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茶科所”等机构在广州很获消费者认可,“公司”、“茶厂”的称法在消费者区域则没那么重的分量。做生意嘛,要想产品好卖,自然要对消费者的口味。
Q:您是学院毕业,当初为什么学茶?
A:我是1941年生人,在那个年代,我不想读高中,不想读师范,也不想种田,就只好学茶了。(呵呵)
Q:大红袍最初是怎样进入到你的视野的?
A:我正式来武夷山是1963年。第一次接触大红袍是1958年在学校读书。有一个美术老师来武夷山写生,画了幅大红袍,拿到学校礼堂里展览。
Q:“大红袍之父”的传说是怎样来的?
A:1964年福建省茶研所的技术员带着介绍信,来剪母株大红袍,要带回去搞研究。由于来人有我的同学,所以我从头到尾陪着他们。我那时候很天真,也很喜欢大红袍,看他们剪了以后我就很自然找他要,结果人家不同意。我也年轻,想想不同意就算了。这是最早的一次(与大红袍)失之交臂。
1978年做武夷名枞整理。那时候我已经在崇安县茶科所了,所以也参与了整理。现在想想也很奇怪:记得有一次前辈们开“整理名枞”会,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剪一支母株大红袍。前辈、领导、工作人员,那么多人谁也没想到。
到了1982年,我们茶科所一共收集了216种单枞。由于面积限制,御茶园5亩地里只种下去165种,每种10棵,但还是没有大红袍。仍旧没有人提出异议。
结果我终于在1984年受了一次大刺激。那时候福建惠安的一个客户来武夷山找原料,带了3盒商品茶来,一盒写的水仙种,一盒写的铁罗汉,一盒写的大红袍。我一看大红袍三个字就奇怪了,心说我在武夷山都没有大红袍,你惠安哪里来的大红袍?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当然,现在看来,那是商品名。
后来我到厦门外贸局出差,看到人家有各种品名包装盒,就讨了以个盒子回来研究。到1985年,我设计出了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但当时心里还是有点发毛的,因为我很明白这只是商品名称,实际上一片大红袍叶子都没有的。正巧省里来这边开“学术研讨会”,我就把盒子给4位前辈们看,没想到竟然得到了肯定,前辈对我(做商品大红袍)的思路和想法很认可。这下我心里就踏实了,于是在国庆节前推出了第一款商品大红袍。
Q:这么说,第一盒商品大红袍是拼配的?【排版的时候放大】
A:百分之百拼配的,是在御茶园里一百多颗最好的名枞中挑出来的。当时之所以能一炮打响,就是因为它品质确实很好。一万多斤原料里挑了最好的200斤,那是精品中的精品了。那时候的品质,现在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茶厂可以做到。
Q:又是什么原因做的母株扦插呢?
A:扦插其实是偷偷进行的。
我做完商品大红袍以后就被调离茶科所。1985年11月17日,我去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50周年所庆时,通过私人关系要了5枝,带回来偷偷地种下去(那5枝就是1964年我陪人去剪的那一批培御出来的苗)。现在回想,其实很多管闲事,毕竟我已经不在茶科所了,但又确实觉得御茶园里没有大红袍,太遗憾。
现在武夷山的大红袍,都是1985年11月17日我偷偷带回来的那5枝扦插的。
Q:据说6颗大红袍母株不是一种茶树,扦插以后市场不会乱掉吗?
A:大红袍母株最早是3棵,后来变成4棵(我们估计是茶籽掉下去自己长的,或者是看茶树的人种的,这第四棵一直是个谜)。第5棵、第6棵,是中科院农场大红袍产权所有人1982年整理名枞时自己培御的。后来经过DNA检测,按品种来说,第1棵和第5棵一样,第2棵和第6棵一样。
我把拿回来的苗做过鉴定,苗和母株第2棵(6棵中品质最好的一棵)品质一样。所以现在武夷山的大红袍品质都和母株第2棵品质一样。
这里有个惊险:其实1985年我找人要苗时,知道人家那里有一个“正本”一个“副本”两种。但是人家说“正本”品质好,只给了我“正本”,我当时心里还挺不高兴,觉得少拿了一种。现在想想真是万幸。如果当时贪多,坚持拿了两种回来,那现在的武夷山大红袍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太罪过。
Q:手工制茶和机器制茶哪样更好?制茶技艺是最重要的吗?
A:现在大家太迷信手工茶了。手工制茶是基本功,1972年以前受客观条件制约,武夷山没有电,根本不可能用机器制茶。我现在基本上都是机器做茶,我认为机器做茶比手工好。比如炒茶(炒青),机器肯定比手工炒得均匀;再比如揉茶(揉捻),机器肯定比手工揉得好。再一个,武夷山是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遗产,木炭买卖受限,用木炭焙茶还先偷偷摸摸买木炭。其实机器焙茶掌握得好,也可以很好喝。
机器制茶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即使是传承下来的东西也不断在发展和变化,我们要去粗取精。
制茶技艺很重要,但技术只是好茶的一部分,毕竟现在气候有很大变化,出的好茶比例小了,所以对现在来说,我更关注创新。
Q:说说您的创新吧?
A:有一次我去云南,看到普洱茶砖,觉得很好玩,回来就开始筹备做大红袍紧压茶。1997年开始正规生产大红袍茶砖。这个其实有点像宋代的“龙团凤饼”,说起来是两头讨好,因为又可说是“创新”又可说是“复古”。
Q:作为传承人,您觉得目前武夷岩茶市场健康吗?
A:现在都在强调文化营销,过去没有媒体宣传的时候,靠的是茶叶品质。现在我感觉行业内商业意识过强而忽略了品质,有些夸大宣传。
Q:怎么定位自己?
A:说土一点就是万精油吧。我是基层人员,这个位置不可能像高等院校一样分得很细,都不精,但应该是什么都懂一点。
刘国英:吐故纳新,传承要一步一步来
他毕业于福建省农学院茶叶专业,他是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委员,他是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他是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名片上写的是“高级农艺师”,他对自己的定位却是“技术人员”。他做了大量培训和技术推广,是武夷山带徒弟最多的,是传授技术最不保守的,他牵头了2001年至今的民间斗茶赛。他半生侍茶但求问心无愧。
业内广负盛名的“空谷幽兰”是他的私房茶,这传说中“最好的肉桂”因为无法量产,所以从不宣传。他为《天下美食》采访团打开一泡,冲水下去满屋兰香四溢。
Q:好像每一泡大红袍味道都不一样,到底什么才是大红袍?
A:讲大红袍首先要从岩茶讲起,岩茶是一个茶类概念。严格来说,“大红袍”和“肉桂”都属于岩茶下属的商品茶名称。绝大部分商品茶是以茶树品种来命名的,比如安溪的“铁观音”就是一个茶树品种。武夷山这边的“肉桂”“水仙”“大红袍”严格来说都是茶树品种。
再一个,也可以说“大红袍”是武夷山众多名枞中出的商品茶的代号,代表一类茶。
另外,岩茶的风格是所有茶类中最多样化的,工艺特征和山场特征都很丰富,同一批次的可能风味一样,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肯定不一样。
Q:所以品质并不稳定?
A:品质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风格不一样。
Q:好像从茶汤的口味里比较容易分辨出肉桂和水仙,而大红袍则很难区别。
A:分辨不出来就对了,要是分辨出来就奇怪了。大红袍的风格本来就在肉桂和水仙中间,比较中庸。若把某种特征当做大红袍,那肯定是错误的。
Q:“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是怎么评的?
A: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人来传承,技术需要人来承载,这是我们2005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备的一个条件。所以我们往上报了从清代到近代到现代的一个系统的传承体系,表示技艺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你现在看到的我们这一批是当代的传承人。
Q:传承人之间横向对比有什么区别?
A:每一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每一个传承人做茶的水平都很高,而是相对某个环节能称得上是一个代表。比如有的传承人可能初制弱一些,但焙火比较突出。我自己的话,应该是做茶的实际水平、实用技术比较突出。“传承人”从某个角度来说确实是一种荣誉,但对个体来说影响并不大。说可有可无应该不合适,算是比较平常吧。有没有这个荣誉都在做自己的茶。
Q:“传承”是指必须手工制茶吗?
A:在制茶的全套工艺中,并非每个环节都是手工的最好。还要看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如果是手工对品质有提高或者表现更好,就把这个环节留下。有些工艺则是机器胜于手工,比如“杀青”跟“揉捻”。用手杀青由于很烫,则杀不透。手工揉捻的力气和方式则很难固定品质。但在“做青”这个环节,严格来说还是手工比较好。所以保持茶叶做青时用手工的传统工艺,就可称为“手工茶”。
Q:你是学院派出身,当初为什么选择学茶?
A:当时觉得农村比较落后,需要知识。所以高中毕业就报了农业项目,学茶叶专业是调配的,调配了也就听话地学了。小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做茶,看父母当农民很辛苦,只觉得自己能不当农民就很好了。其实还梦想当科学家,当专家。现在当专家算是当上了,科学家还是很遥远的事……
Q:怎么定位自己?
A:首先肯定不是商人,我这里(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企业。我只能算是技术人员。
Q:如果通过“岩上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传承人传播的一个出口,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A:其实我在厂里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少。这个厂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提高品质还是第一位的。有的厂可能由于本位主义抵制外来品种,但品种丰富是很有利于茶叶品质提高的。所以我的厂绝对欢迎外来品种来提升品质。比如我引进了黄观音和金观音,这两种茶采摘时间比较早。品种越多,多样性越强,茶叶越有魅力。
Q:品种太多了,对消费者来说判断有点困难吧?
A:消费者有判断力。个人爱好不同,每人都会挑自己爱的风格。正因为岩茶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Q:您一直在说提高品质,决定茶叶品质的有哪些因素?
A:太多了。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设备、技术等等……比如加工茶叶燃料的改进和使用,我们原来项目叫新炭材改革。意思是在茶叶生产上尽量少用木材,在武夷山最早开始试验,我们厂1978年以前就不使用木材和煤了,一来环保,二来对茶叶品质也有提高。
Q:打算扩大销售吗?
A:在茶叶领域,我们只做生产这个环节,不进入销售环节。
Q:做茶这些年,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茶叶知识深不可测,永远学不完。作为消费者,可能觉得喝岩茶头两年认为岩茶很难,三四年以后觉得基本搞懂了,再过个几年,又不懂了。
Q:从业人员生活水平一直在改善吗?
A:2005年以前比较苦,觉得行业应有的和看到的回报相比,悬殊太大。2005年以后行情好了,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就在不断提高了。但茶叶说到底是农产品,跟其他行业没办法比,农产品严格来说是没有什么暴利的。你看中国上市公司那么多,没有茶叶企业吧。
Q:是不是因为人人制茶、人人卖茶,效益太分散,资金无法集中。
A:这个行业从业门槛非常低。几万、几百万、几千万都可以做茶。人们一看有利润,呼啦啦全进来竞争,利润马上就会下来,所以没办法赚大钱。
Q:既然分散不好,有可能形成集团化模式吗?
A:比较难。社会体制造成现在茶园是分散到户的,很难控制在一个企业里。只要源头垄断不了,就很难控制市场。比如立顿,虽然是收来的茶,但只有红茶一个品种,所以它可以集中全世界的原料。但中国茶类太多,不可能形成某个品牌。如果只制作岩茶,量又达不到。即使是垄断掉岩茶市场,加工完也达不到人家立顿千分之一的量。量少则根本无法占领市场,中国任何一个茶类总量加起来都很少。中国目前绝大部分茶叶现状都比较像手工艺品,形不成大品牌,更不可能垄断。
Q:之所以形容为“工艺品”是因为没有标准吗?
A:岩茶是有标准的,但这个标准只有专家能掌握,很难让消费者明白。
Q:好像有最低标准,但是没有最高标准。
A:最低标准是理化标准,比如不能有农残,比如含水量是60%。至于品质标准,就没办法量化,因为那是感官标准。
Q:消费者恰恰就是因为感觉不到标准,才对岩茶价格体系产生质疑,
A:行业内确实很难制定标准。虽然行业需要时间来统一标准,但各个厂家对自己的茶是有标准的,所以在消费者自己对茶叶品质判断力有限的情况下,购买包装茶是比较保险的。一来价格比较稳定,不会看人喊价。二来质量有保障,有问题能够溯源。不过消费者如果有很强的鉴别能力,从价格上来说当然是去淘散茶比较便宜。
刘宝顺:制茶讲究天、地、人,人排第三位
武夷山大王峰北边一点有座幔亭峰,袁枚随园食谱中写道“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所以他的企业叫“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他生产的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分级评定。
他是在茶盘上摆了自己属相小茶宠,他用热水瓶为我们沏茶,他不抽烟不喝酒的,他拍照时不用逗自己就能笑得很开心。1963年出生的刘宝顺更像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从始至终都透着随意、闲适、亲切。
Q:您看上去好年轻啊。
A:我是1963年生人。1985年从宁德农业学校毕业,毕业后分到武夷山市茶科学所,现在还在茶叶局(行政管理部门)上班。武夷山很多人都是在上班之余种种茶。我家里原本是朱熹故居五夫镇人。现在家里人都来这里跟我一起做茶了。我这里性质上是个茶厂,申请研究所是当时因为听说叫研究所比较容易争取到项目资金。我这里有300来亩茶园,其中有新种的200来亩,投产的100来亩,基本都是租的,茶园里有20多个品种。
Q:怎么想到以山峰名注册商标?
A:原来说武夷山有一个岩头就有一个厂,99个岩就有99个厂。茶山在哪个岩,茶厂就取岩峰名。所以现在武夷山所有的山峰都被注册掉啦。
Q:还会用手工技艺做茶吗?
A:我这里主要还是手工做,但也结合机械了。毕竟要在传统基础上结合考量现在的劳动强度。现在追求生产量,肯定要机械参与的,而且机械参与可以提高工艺,也可以保证茶的品质接近传统茶的口感的。
Q:手工技巧本身有改进吗?
A:变化不大,基本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Q:现在武夷茶即使是纯手工制作,跟过去比还是有变化?
A:最主要还是大气候的变化,武夷山过去一年四季是分明的,你看现在都乱套了。大气候一变,节气就乱了。过去,茶树到秋冬季节该进入休眠期了,储存营养供给第二年春茶的生长。现在冬天气温高,常下雨,茶树就乱长,耗掉营养第二年的养分就不够了。这是对品质影响最坏的。另外生态环境也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而比过去差,化肥农药什么的都是残留到土里影响茶树的。
Q:生态环境的问题可以改善吗?
A:很难了。我们尽量在肥培管理上使用有机肥,比如菜籽饼、豆饼、花生饼等等。另外用传统的“客土法”,就是把茶园边上的优秀的土(草木灰、无化肥土、水沟土)取来填入茶园。
Q:这样的话,在传承上有困难吗?
A:传承主要还是靠人,对现在年轻人来说,首先要有吃苦的精神。继承比发扬重要,但也不能强求,现在经济条件也好了,年轻人都不愁吃穿,愿意学的自然会留下学,不愿意学的强求留下也学不好。
Q:厂里学徒多吗?
A:主要还是自家人,精致的环节都是家人在做,只有在采春茶很忙时会请一些江西帮工。关键的、影响茶叶品质的环节还是自己控制。
Q:岩茶行业波动大吗?
A:武夷山的岩茶一直都是周期性变化,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好得过分了又会坏。我的印象里,1983、1984年是一个低谷,那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1997、1998年行情就比较好了,之后2009、2010年又好了。
Q: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复?
A:行情差的时候,茶人都安心做茶,心想要好好做,做好了才能赚点钱。时间长了,茶叶品质好了以后市场自然就好了。市场一好,茶人又追求利益,品质一跟不上,结果又做乱了。消费者一旦觉得品质不好,不购买了,市场自然又落下来了。所以这个市场好不好关键还是在茶叶质量。当然也受整体经济的影响。另外武夷岩茶还是很依赖出口的。出口日本量比较大。
Q:如果说“喝到好茶”,最终要的环节是“制作技艺”,你是否赞同?
A:不不不,按重要顺序排:产地在第一位,然后是气候,然后才是加工工艺。人的作用排第三。按“天、地、人”来理解就好理解了。 当然品种好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Q:那么产地好的茶就能分到特级茶一类里吗?
A:定级不是这样定的。毛茶做好以后才归堆定级。不是从茶青开始就能知道成茶级别的。是全部春茶下来一起拿来归堆。分上中下三堆再慢慢分。
Q:当初为什么学茶学?
A:分数没考好啊,当时觉得自己本来家里就是农村的,种田的,读书出来又种茶,还是农字头,很懊恼。一边读书一边后悔,而且读书那时候岩茶行情正是最低谷的时候,很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工资。其实我那时候最想学医(呵呵)。结果农学院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接触岩茶以后反而觉得岩茶很有意思。岩茶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学进去之后会觉得很有意思。再者是可以通过茶交到很多好朋友,而且后来也确实看到了效益,所以越来越喜欢,慢慢的把家里人都叫出来做茶。
Q:听说您的茶能保持“传统风味”,是指什么意思?
A:风味是指品质风格,主要影响因素是茶叶原料来源、肥培管理、加工工艺等。我能保证我的茶是岩茶的传统风味。从办厂到现在,我的茶叶品质和风格一直保持一致,从未改变。有的茶人会根据市场喜好改变自己茶的口味,什么口味好卖,就会做什么口味。安溪茶好卖时做清香型,普洱茶好卖时做碳化茶,喝起来像老茶一样,其实危害健康的。所以我的客户很固定,一般出多少就被收走了,也很难有余茶。
Q:作为传承人,你更关注传统还是创新?
A:品质风格上一定要传统。为什么要保留传统工艺?就是因为要做到传统风味,否则根本不必要保留传统工艺和技术了,随便按现代工艺做就是。不论是说提高品质还是搞创新,都得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做。保证传统是第一位的。要是做安溪清香型岩茶就把岩茶搞乱掉了。
Q: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阻碍是?
A:最大的阻碍是没钱。当初建厂的时候,经验不足,收茶被茶农骗了,收了1万斤外山茶青,结果做出来茶质量很差。那次亏大了。钱还都是借的,后来一点一点慢慢还上。所以我说茶能交到真朋友。
Q:您认为现在存在的什么问题亟待解决?
A:现在“大红袍”的概念被弄得乱七八糟。千万不要乱说。有人乱说就有人乱听,有人乱听就有人乱讲,而且越乱就越爱说,越乱就越爱写。结果弄得天下大乱。现在我们政府和茶叶局也在研究如何正确引导的问题。政府打算把大红袍认定为“品种”,大红袍目前还是名枞,认定还需要审定。武夷山虽然是茶树品种的王国,但目前得到认定的品种还只有“肉桂”,肉桂还是省级非国家级认定。“水仙”则是建阳的品种。
现在要向消费者引导成两种大红袍:一种是商品大红袍,就是拼配的大红袍。另一种是纯种,是母株短穗扦插剪枝下来繁殖的大红袍。【排版的时候放大】
Q:纯种母株短穗扦插剪枝下来繁殖的大红袍量大吗?
A:这两年发展大红袍像当年发展肉桂一样,很多了。
Q:所以对大红袍来说,拼配很重要?
A:有些传言讲拼配就是骗人的,完全不是这样。茶叶品质好坏有几个关键环节,粗制环节中做青很重要,精制环节中焙火和拼配也很重要。所以拼配是岩茶的一个课程,专门要考核要学的。不拼配茶叶品质没办法控制的,只有通过拼配才能够调节品质,才能够和样品对应起来。拼配又分:同品种拼配,不同品种拼配,同等级拼配,不同等级拼配。通过拼配达到质量要求,提高经济效益。绝对不是乱搞,不是外面传的骗人。
王顺明:风起云翻闲坐看,待到岩茶成一统
他霸气外露,自称为武夷山工作26年,做了该做之事;他鞠躬尽瘁,十万亩茶园遍足迹,两鬓花白须发稀;他爱家人,为亲外孙女造喷泉水池,为老父和妻子鸡舍鱼塘;他宠学生,即使他们以自己名义做茶叶;他能写一笔好字,却坚持“书为千古事,不可乱下笔”而拒绝出书;他敢说,能说,因他说真话,说实话。
他是武夷山最后一届国营茶厂厂长,2004年卸下全部主官职后,他在自己名片上打上了“高级评茶师”。百度他,却依然有2个理事,4个副会长,1个副理事长,1个理事长,1个高级审评师,1个传承人,1个创始人,1个名誉所长,共计12项的震撼身份。
Q: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A:姚老(姚月明)。跟他共事15年,我们感情可以说像父子一样。在政界我不给任何人拜年,唯独给姚老拜年。人不在了,我们不能忘记他。我有时候想等我死了,我制定的国家标准,会不会有人说国家标准是他们做的。
Q: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是您制定的?
A:是我花2年时间制定的。
Q:外界对此认可吗?有什么说法?
A:管别人怎么说?考虑别人说你什么,你就一事无成。你想做什么是最关键的。昨天的事过去了,今天就想明天怎么做就行了。不必回忆过去,没什么好总结的。
Q:不需要总结教训吗?
A:时代在改变,昨天的经验不一定能用到明天的事情上。时代在淘汰过去,我们只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Q:为什么您反对写书?
A:茶这个东西很专业的,怎么能随便写?你自己都还没研究清楚怎么敢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就出书?茶书不是一篇新闻报道,今天出了大闸蟹你报道了,有时效性,可以引领消费。茶书是专业书籍,不能乱写。噢,你今天回家写“原子弹是这样这样做的”,你这不是害人吗?这是高科技啊。茶叶也是有科技内涵的,要有理论体系的,我们这一代人完善了理论体系,把国家标准做完了,这就很好了。茶书今天写喝茶可以治眼盲,眼盲的买来喝了没好难道不会找你麻烦?
Q:总有客观的、值得一读的书吧?
A:这个要你自己去看,自己去判断。比如陈郁榕、陈祥龙、龚淑英教授写的书、陈椽教授的书,这些就是可读之书。我们可以通过书,在他们一生研究出的定论下继续发展,我们在他们留下的疑问中继续研究。定论也是可以发展的,比如陆羽的茶经中提到泉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现在还是如此吗?茶经当然没错,但是今天的江水泉水你还敢喝吗?生态一直在改变。什么水最好?检测完符合人体饮用的水泡茶才是最合适的。当时科技背景下陆羽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伟大了。
Q:您从政期间做了什么贡献?
A:我只能说,我做了该做的事。做任何事都不是个人的功劳,做是什么你的职责所在。是局长就该做局长的事,是研究所所长就该带着科研人员做研究,茶叶局就该为武夷山整体茶叶做出战略发展,是公司是企业就该赚钱让员工挣钱过好日子。
Q:您现在还在做研究吗?
A:院子里种了一百多个品种,都是我的研究课题。
Q:“传承人”的身份给您带来了什么?
A:传承人不是广告词,不是个人荣誉,这是一种“责任”。为什么要有“传承人”?就是因为快没有了,所以你当了传承人就应该把这种技艺传下去。而且我觉得传承人除了传承技艺,也要做研究的。
Q:机器制茶和手工制茶代表了两种生产力,哪个更优?
A:当然是机械更优。只有机械才能适应今天的市场,机械化生产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手工是要传承下去,手工一定要学会。不能忘掉。传承技艺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今天,绝对不能照搬照抄,不能忘本还要发扬光大。举个最好理解的例子:为什么还有笔和纸?为什么不用电脑写字?通俗歌曲那么好听,为什么还要听京剧?传统技艺还是要保留。
Q:可惜不论是书法还是京剧,艺术上毕竟都在呈下滑趋势。
A:过去人没有电脑,要写字只有毛笔;过去没有通俗歌,要唱只有戏曲。艺术成就高很正常。说回武夷岩茶,现在我教学生,至少要先教会他们手工,然后才是技能的提高。前提是要学会,当然学会也不一定就能做好,但不论你机械有多优良,手工那一套至少要有人记住。
Q:什么叫一泡好茶?
A:什么叫岩骨花香?口中过三遍,杯中过三香(盖杯香、水中香、挂杯香)。盖杯香主要由品种决定,水中香主要由工艺决定,挂杯香主要由树种和焙火决定。
Q:您怎么看武夷山茶叶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A:茶叶肯定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所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不足。今天的市场优势在于多元化、花样化,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足是鱼目混珠。但现在已经不是企业自觉自我优化的时代,而是消费者在监督,在逼迫企业制作高品质高安全的茶。消费者一旦觉悟,他们对市场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大浪淘沙,将来的市场应该会是统一品牌的市场。以后岩茶标准、规范、安全都会由一个品牌统一掉。我把今天的乱形容为“全盘洗牌”,而全盘洗牌是为了把牌叠得更好。
Q:这件事可能由国家完成吗?
A:不必国家调控,市场本身可以推动企业做这个事。现在不是企业诱导市场走的时代,是市场推着企业走的时代。我觉得更有可能出现在民营企业中。比如也许有一天有个人真拿出30个亿来,下血本赌一年,也就统掉武夷岩茶了。你拿1万块买,没有哪个茶农会不卖的。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请去,把茶做得很规范,实现等级区分,制度化规范化,有标准有价格。这样终有一天,消费者任意进一家商店,店中岩茶都是分几个固定级别,固定价格的。
Q:现在市场上分工不太明确,好像什么人都在做茶。
A: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什么事,要看得清楚形式,不能随便跟风。茶园在优质不在丰产;企业在效益不在规模;产品在质量不在数量。
Q:如果统一岩茶,在品牌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A:人。相机再好,摄影师不行,也拍不出好照片吧。
Q:您会愿意再出山做这件统一大业吗?
A:我希望我能。现在不是没人给我投资,只是精力现在成了大问题,我是1954年生人。如果我再年轻30年就好了。但如果真的再年轻30年,没有今天的积淀,也做不成。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
Tips:
一个有好茶喝的地方——北京王顺明工作室
地址:西城区马连道天福缘茶城2楼c2—07号
电话:18601090668
联系人:张柳萍
商:在武夷山,注册茶商不少于1000家,获得QS认证的有100多家,获得原产地标识的又少于QS认证商家。这个时代的武夷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巨浪淘沙,哪些茶商凭借独特的商业理念,在繁星满天中熠熠生辉?请随《天下美食》采访团,一探茶人商道。
龚雅玲:福建省武夷山市中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爱创新的有机茶王
最早知道龚雅玲,是因为她有个“武夷有机茶王”的雅号。她有近600亩有机茶园,先后通过德国BCS、美国NOP、日本JAS和中国有机茶认证。她的市中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是武夷山第一个获得国际国内双重有机认证的茶叶企业,也是武夷山首家规模种植有机茶的企业。
Q:你的“有机茶”是什么意思?
A:主要是原生态。在重金属没超标的情况下,不能用化肥,不能用农药,空气和水不得有污染,符合传统农业耕种期。有机茶对环境要求很苛刻,不得有污染源起码就不能靠公路,因为不能受汽车尾气,否则肯定铅要超标。所以我的茶园只好在主干道侧面进山去十几公里,好几层山过滤掉尾气。我们进茶园都得翻山,要走很久。
Q:你是武夷山唯一一家在做有机茶的吗?
A:其实挺多家做过有机茶,但一般都坚持不下去。有机茶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很高,市场又反应不出来。在欧盟,有机茶的市场价格比常规茶高出3倍,但中国的有机茶在价格上根本体现不出来。成本高,价格又没体现,谁也坚持不下去啊。
比如,你知道茶叶叶绿素含量很高,但是不下氮肥,茶就长不出来,下了氮肥茶长得好却又不是有机茶。所以,我用黄豆磨浆当肥料。成本很高,但能保证有机,而且茶叶口味还更好一些。再比如除草除虫,喷药的话,一亩成本不到10元,而换人工除草抓虫,一亩至少要100元。
Q: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
A:刚开始一直亏,2007年才有好转,虽然现在是有机茶当常规茶在卖,但我相信产品好不会长期亏损的。
Q:自己会做茶吗?
A:我一辈子都在做这个事情啊。
Q:现在做了企业了,还会自己做茶吗?
A:会啊,年年都要自己做的。茶叶这个东西真的没边,你今天做了一泡好茶,明天不一定能做出来好茶。
Q:您的企业有德国BCS、美国NOP、日本JAS和中国有机茶认证,为什么做这么多国家认证?
A:一来是为出口。二来我企业最开始定位就是做有机茶。2000年的时候“有机”的提法还是比较新的,国内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所以当时做了很多研究和实验,解决化肥农药的问题。有机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忽略掉:获得有机认证后,你的产品是否经得起化验?现在有些有机茶认证和产品往往不统一。但只要是我注明的有机茶,你随便开一盒化验,都绝对是有机茶。
Q:家庭有制茶传统吗?后辈会接班吗?
A:我是半路出家,从基层做起。17岁在福建省茶研所当工人,后半生都得益于这个阶段跟前辈老师的学习和锻炼,他们都是做科研的,很严谨、有经验。我的孩子们都转行了,有的做公务员,有在银行,但以后还是要把企业传给他们。所以他们会季节性、关键性地回来学茶。
Q:你觉得什么是好茶?
A:第一,要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前提,是最基本的。第二,产品要有特征,市场才会有占有率。比如我的产品特征,岩茶要有岩骨花香,红茶要有花香、果香、蜜糖香。
Q:做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最伤脑筋的是茶叶行业没有标准。所谓的标准也是感官标准占多数,产品并没有实质标准。感官标准落实到人身上,肯定是不保险的。这就导致消费者受到很多负面的引导,虽然社会没有标准化没有规范化,可是厂家希望能够规范,厂家希望通过标准来规范市场,如果能有社会标准,负责任的厂家一定非常喜闻乐见的。现在没有社会标准,企业只好自己制定标准,这就只能靠企业自己的经营思路、能力和良心了。
Q:经营中关注传承和创新吗?
A:举个例子:正山小种是要熏烟的,熏烟不利身体健康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去掉了传统产品工艺中不利健康的因素。反过来,正山小种提倡的桂圆香,桂圆香是在发酵充足的情况下,高火熏烟出来的焦糖香(桂圆香)。所以我又创出了蜜糖香。口感就好比喝红糖水、白糖水和蜜糖水的区别。野生蜂蜜的味道肯定是最高品质了。现在我的“金韵眉”必须保证有蜜糖香才出厂。再比如:手工做茶讲究“看天做青”。主要是因为易受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过去很少人注意到空气质量的问题,现在我在厂房中模拟了一个“好天”的湿度和温度,尝试解决“看天做青”的问题。
Q:认可现在“正山”、“正岩”的说法吗?
A:所谓的正山小种,我认为客观的说法,应该是正宗武夷山脉的中小叶种(丹霞地貌)。
以前小叶种的提法不对。茶树通过自然杂交,变异很大的。基因变了之后,可能比父母亲大一点,也可能小一点,当然也不可能变成云南大叶种(呵呵),但还是会有变化的。所以我的解释是“正宗武夷主山脉的中小叶种(丹霞地貌)”。
茶叶说到底是农业,农业关键因素是土壤的物理结构、生态条件、化学成分。说“桐木关”那一点点地方才是“正山小种”我认为是不客观的,是狭隘的。
关于“正岩”的说法,现在很多人动不动搬出古人来,说“古人说”这边就是正岩,那边就不是正岩。还有人说“正岩”就是指“天心岩茶村”的茶。这个我理解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商业考虑吧。一定要讲古人的话,我们不妨假设一下,追溯到200年前。200年前的古人是没有车子没有柏油路的,只能走路。那时候从崇安走路到三姑,一路小石板,抬头看看,哟,这边是山沟,那边是平地,那山上的就叫“正岩”了。古人这么说,是因为实际上古人受制与当时客观条件,视野只有那么大啊。现在的人视野也只有那么大吗?其实古人是只有“山的概念”的,而现在人更多是指“区划概念”。
吴宗燕:武夷山北岩岩茶精制厂 武夷山北岩岩茶研究所 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祖传茶商经营有方
青狮岩茶厂80多岁的吴煊海老爷子向我们介绍说,自己的爷爷过去给吴宗燕的爷爷当包头。这样算起来,吴家算是岩茶村最早的一批茶商。
现在,北岩茶场一年能销售200吨精制茶,除了是中粮集团中茶武夷岩茶的供应商,也是武夷山最大销量的茶企业。
Q:你算是为数不多的茶商世家了,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吗?
A:可能是历史原因吧,我知道祖上的事不多,小时候家人也不怎么跟我说。我妈告诉我,解放前的武夷茶人工费是很便宜的,1个人工作1年,工资是12块银元。但由于茶叶贸易有一定危险性,本地人大多选择种田,茶商都是江西帮,我祖上就是江西过来的。我爷爷那时候卖茶,加入风险成本,1斤好茶要卖到48块银元,是富人茶。那时候48块银元一斤质量的茶换到现在应该是2-3万元一斤了。
Q:既然那么贵,爷爷茶叶销售情况好吗?
A:过去传说武夷山有99家茶厂,其实不是真的99家,是夸张手法。但是一个厂一年才生产几百到一千把斤的精茶,基本属于厂多、茶少,茶叶质量好的情况。那时候最高级别的岩茶肯定比现在最高级别的岩茶要好喝多了。我爷爷每年春节前,用竹排把茶叶运往厦门,上级老板再一级一级销售到广东和东南亚,我家只负责茶叶质量和自己环节的利润,不问终端。
Q:爷爷给你留下了什么?
A:什么也没有。时代变化,祖上的一切都被没收了,没有钱,没有茶树,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没有技术,也没有生意经。真的是什么都没留下。如果真的要说留下了什么,在武夷提起我家,还算有点名气,有点好名声。总结来说就是“诚信”。
Q:你自己怎么起家的?
A:1996年北岩茶厂成立时,我自己只有20多亩茶园。我觉得全靠自产是做不大的,哪有那么多精力,必须要收购,所以也就没有大量收购茶山。还是以收购为主,自产为辅的经营思路做生意。收购的话,其实也不必太担心茶青质量,茶叶说到底就是地方特产,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产,产地的重要性占80%。保证了原产地,茶叶品质就保证了一大半。现在我开始两条腿走路了,也逐渐增加自己的茶园了。
Q:竞争力是什么?
A:品质稳定。我的茶是传统口味,有一群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而且我价格稳定,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存在看人喊价的情况。
Q:对自己品牌的期望是?
A:让所有人都买得起茶。我不做太贵的茶,我的茶要做到质优价廉。很多时候我卖10吨还不如别人卖5车高端礼品茶的利润大。有的人以卖高为荣,我是坚决反对的,我以良心为荣。我要做出一个品牌形象,不是打概念。
Q:有困惑吗?
A:消费者的判断力其实已经被市场搞乱了,现在更需要引导。中国文化很奇怪的,每个人都想标新立异,不想跟别人喝一样的,恨不得别人都喝普通茶,就我一个喝特供茶,这样才显出我的特殊性来。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茶叶级别很难统一。你一统一,大家都一样了,还怎么显出我的独特来?更多的人判断茶的质量已经不是“喝”,而是看“价”。我觉得这要靠自然调节,要靠市场去调节,不是政府说统一就统一得了的。
Q:有人说岩茶是艺术品,要当艺术品来品味。
A:说艺术品无非就是为了附加值。当然,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严格地说,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像中国戏曲,需要“人”来传承,有很强的可变性,这很考验消费者。但说到底,茶这东西就是特产,是农产品,就是吃的。
陈小钦:武夷山天福岩茶有限公司 武夷山达观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学院派的管理者
陈小钦1992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她的同学们大多数转了行,自己由于对茶叶的极端热爱,来到武夷山就此扎根。她与天福茗茶签订了合同,成立了武夷山天福岩茶有限公司,专为天福茗茶供应原料。她的企业很年轻,算是武夷山的新生代茶企,但她对企业管理十分重视,不断强调制茶与卖茶一定要分开。
Q:听说在武夷山,不会种茶、不会制茶的人就只好卖茶,这话是不是太刻薄了?
A:好茶商一定要懂茶的。而且,茶商懂得推广、卖得出去,把茶叶向外面的世界推销出去了,多好啊。不懂得销售,再好的茶出不了武夷山,也没用啊。
Q:这么说,你觉得是武夷茶成就了武夷茶商,还是武夷茶商成就了武夷茶呢?
A:这个还是要辩证地看,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也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推广也很重要,近几年,武夷岩茶一路看涨,过去是茶商挑着担子往外卖,现在是外面的人进来收。所以很多茶农开公司卖茶,很多贩茶的商人也租茶园种茶,各自都想掌握整个产业链。但是小而全的企业,品质难稳定,做不大的。
Q:怎么样能做大呢?
A:首先,制茶、卖茶要分工。人各有专长,制茶的师傅在卖茶时很难客观,因为你做的好茶市场不一定接受,市场接受的茶你不一定满意。同时,茶叶销售者如果受市场导向,跑来干预制茶的过程,也是很影响企业成长的。恶性的结果往往是两边相互不买账,搞得茶叶质不对价、价不对质,或者两边相互反复影响,茶叶质量无法稳定。好的企业一定要分工明确,要做到“有序”。我的公司有专业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制茶人员、管理茶山的人员、销售人员。有细致的分工才能够有好品质的茶叶,才会有竞争力。
Q:你指的竞争力是?
A:首先,产品品质是企业生命线。品质高,出品稳定,回头客才会多。
然后是服务,茶叶销售早就不是“随便开个门脸,遇上一个宰一个”的时代。好的服务不仅仅对消费者,也对自己的代理商。我的公司采取了授权销售的方式吸引代理商,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我会为代理商提供专门的培训,坚持统一批发价和统一零售价,保证代理商利润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我还会提供“产品名录”,这份名录标明了厂家盈余成品茶叶品种、等级和库存。不论对代理商还是消费者,都一目了然。
现在我在武汉、宁夏、石家庄、无锡、上海都有自己的代理商,每处都配备统一的销售手册,并不定期在各地4S店举行茶事活动。
Q:你觉得怎样算一泡好茶?
A:好茶没标准吗?虽然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只要真正的好茶泡出来,即使品茶人能力参差不齐,但还是会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我觉得,对消费者来说,说太多学术性、技术性的标准没意义,只要自己喝得时候觉得“入口顺,回甘好”就足够了。
客:
如果没有鲍书牙,管仲成不了千古明相;世上缺少了钟子期,俞伯牙也就终生不再抚琴。“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如果没有了品茗人,佳人是否还有兴趣为悦己者容?
徐晓英:教授的喝茶经
玩笑“徐教授”
说起今年五月份的武夷山之行她还很兴奋,喝了三十多年的茶,那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采茶、制茶的全过程。
“做茶真不容易啊!”她对采茶人粗黑的双手记忆犹新。
茶馆里相熟的小姑娘们都称呼她为“徐教授”,个中缘由她却又不许她们细讲,不断强调“玩笑而已”。她说自己喝茶的过程曾经受市场的引导:十来岁的时候开始喝绿茶和茉莉花茶,对龙井、毛尖、银针什么的不陌生;后来开始喝铁观音,然后是普洱、红茶、岩茶,第一次喝岩茶便是从“大红袍”开始的。
但她不是那种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喝什么的人。“现在不会再受市场的误导了。我觉得喝茶还是应该喝适合自己的茶,茶性和个人体质相关,象我这样胃寒的人就最好少喝绿茶和铁观音,喝红茶、岩茶会比较舒服。”
“现在茶叶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茶就是起了个名字,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是因为喝茶得时间长,喝到过好茶自然会去分辨,身边有些朋友常拿些流行的茶来分享,什么金骏眉啊大红袍啊,有时候真的不太好意思,但还是得跟他们说‘这个真不是’。”
“我真不是什么教授,算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吧,常常在喝茶的时候碰上一些人,真的对茶一无所知啊!”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惋惜,“也不能怪他们。可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好别再断代了。”
心静好喝茶
虽然家里有专门的茶台,茶具,她说还是最喜欢在茶馆里喝茶。
其实喝茶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内心安静的时候喝茶,会带给你更幽深的意境。每一种茶都有它自己的特点,需要静下心来体会。当然,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做到,现在我自己在家里喝茶的时候都还是觉得心里不静,一会儿要去取水,一会儿可能有电话进来。所以还是在茶馆里有专人沏茶喝着舒服,自己在家里也就是随便喝喝。” 喜欢喝茶特别是有会沏茶的人泡茶可以安心喝,确是一种享受,但我多数时间还是在家在办公室喝,很少去茶馆。
家里有银壶煮水妙手沏茶,在她看来也就是随便喝喝:只是因为心里不静。
喝茶有大妙
“你们知道喝茶有什么好处吗?”她突然很严肃的问。看着大家迫切想知道答案的眼神,她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年轻人问一位老者,喝茶有什么好处吗?
老者回答:喝茶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对男女都有很大的好处。
年轻人忙问:喝茶对男的女的都有什么好处啊?!
……
她停顿了片刻,缓缓的举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说:“解渴!”
最后,徐姐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可品茗,可粗茶,关键是自得其乐。”
QA
Q:自己喝茶时,用什么水?
A: 自己喝茶尽量用好水比如瓶装的水。
Q:自己喝茶时,用什么壶?
A: 一般是用电壶,较常用的是紫砂、陶瓷之类。
Q:古代茶客茶人最欣赏谁?为什么?
A: 古代茶人陆羽广为人知是因为有作品传世,许多理论被后人津津乐道,我其实没研究先人,我没追根溯源,没有培训过,我只是爱喝茶爱喝好茶。
Q:自己喝茶时,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元素?
A: 喝茶乐在其中不知什么是重要元素,反正是得有水有茶叶吧。当然心情很重要,着急、忙碌不可,但如果能坐下来饮茶确能抚慰焦虑不安的心,建议都市里整天奔波奋斗的人抽空体会一下。
Q:现在喝什么茶最多?为什么?
A:目前本人以喝岩茶红茶为主,兼喝其他,主要是感觉饮后酣畅淋漓,口齿留香,神清气爽,另外也是亲自去了岩茶产地,更进一步了解了岩茶等茶性,对今后饮茶之来源很放心很满意。
闪宁:不知不觉爱上茶
他说自己已经喝了有二十一年的铁观音,十五六年的岩茶,十来年的普洱,虽然他今年不过四十多岁,虽然他出生在传统的穆斯林家族,自幼随支边的父母生长在宁夏。
他是闪宁,北京人,回族,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资深经理人。
他对瓷缸子里闷着的茉莉花茶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功夫茶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开始接触茶是因为工作的关系。1990年我第一次去福建出差,后来又经常去那边工作,福建人喝功夫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谈什么都是先坐下来喝茶。我几乎走遍了福建的山山水水,也就喝遍了福建的茶。”
“1995年我第一次去武夷山,参观完景区那六棵大红袍母树之后,兴奋的跑去茶农家买茶。那是第一次接触岩茶,也不是很懂,就买了好多。现在想起来,还好当时的茶叶也不算太差,不像现在的茶叶市场那么杂乱。”
“喝茶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知不觉的减了将近10公斤的体重。副作用是,因为好茶,我不知不觉的给自己多揽了一个活儿。我们单位有时候会发放礼品茶,过去就是在市面上购买一些大品牌的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觉得或许可以设计自己单位独有的包装,定制茶,这样既能够宣传我们自己的品牌,也更有纪念意义,于是就这么尝试了一回,我与中国知名书法家共同设计了大篆书法艺术和茶叶包装的结合。没想到还挺成功。结果现在这些礼品的包装、设计、搭配我都参与设计了。周边很多企业受我们的影响,也开始定制礼品茶了。”他讲起这段故事,丝毫没有多给自己加了任务的困扰,相反,兴致勃勃中透出一点微微的小得意。
当喝茶成为习惯
他现在的习惯是早上喝点绿茶,中午喝点铁观音,下午三点以后就只喝岩茶或普洱了;去任何地方,总是随身自带着岩茶;有了好茶总会和朋友们分享;如果去外地出差,得了空闲一定要去三两家当地最好的茶馆坐坐——就是想感受一下不同地区的茶馆所特有的当地的文化氛围。
“不喜欢在星级酒店喝茶的感觉,那儿就是一个商务化的为了喝茶而喝茶的地方;那些过度仪式化的茶道也不喜欢。我可能是受福建人喝茶习惯的影响太深吧,总觉得喝茶应该是件很随意的事情。”他呵呵一乐,随即又严肃了起来,“我现在正有计划的把喝茶变成朋友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
武夷茶早在南北朝时就以“晚甘候”之名而闻名,至今已有1400余年。这种长在岩缝中、融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的闽北乌龙茶早就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哥德堡号沉船打捞出了大量武夷岩茶,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倾入海中的也是武夷岩茶。
而今,独具魅力的武夷岩茶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摇摆在传统与革新的浪潮中。为此,《天下美食》采访团历时3个月并亲赴武夷山,采访了11位精于种茶、制茶、售茶、品茶的茶人。让茶叶世家、学者教授、铁杆茶迷们在对武夷岩茶的热爱中碰撞出独到的理念,共同探讨武夷岩茶的传与承。
农:
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日复一日他们用汗水将它浇灌。“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庭从(木颖)子遮,果任獳师虏。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炮制出一道道传说。
“一年生计无他事,老稚相随尽种茶”,——他们以茶为生。
岁月荏苒,茶市逐波,他们坐在船头感受着潮起潮落,——他们是茶农。
程明生:转身做茶农
老屋新厂
“做茶有出头哦!”这是很多年前村里老人们的话,可是直到2007年,茶叶对程家而言,不过是农闲时候的副业。
2010年对于程明生而言,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家里新买了轿车;这一年,老宅改建的茶厂里新置了烘干机,又增添了4台摇青机;这一年,他正式注册成立了自家的公司,获得了QS质量体系认证,——这意味着他和纯粹自产自销的农家作坊有了本质的区别。他给自家的公司起了个吉利的名字,叫做“好和顺”。
搭了简易凉棚的院子里,三两个女工正在分拣毛茶,她们身边是土坯做墙的灶房;紧挨着灶房右边的房间是木板搭建的,里面并排放着8台摇青机;而院子左侧砖砌成的房间里依次放着烘干机、揉茶机,还有炒茶的机器。自从2009年购置了新房,这座祖祖辈辈传下来历经了多次修补的老房子,就完全变成了制茶的厂房。
“以前家里很穷的。”程明生的老伴毫不客气的把老宅子称作“猪栏”。1958年,程家的老房子被火烧掉了一半,到1979年才有能力重修。这期间,就是从乡下便宜买来搭猪圈用的木头勉强凑合。艰苦生活了这么多年,直到1995年大女儿参加工作,家里的经济条件才稍微宽松一点。
也就是在那一年,程明生开始做茶、卖茶。
转身做茶农
“我家以前一直是种田的,茶树嘛就是房前屋后种一点,我父亲他们做了几十年的茶,主要就是自家人喝喝。”坐在老宅院子里讲这些的时候,程明生的80余岁的老父亲就坐在他身边,不时的插几句话,回忆一下当年大集体时代的务农生活。
“1982年政策改变之后,政府允许开荒种茶,每个人可以开5亩荒山,公家免费送茶苗,可就这样还不敢多做,怕政策又变,白种了。周边的人看我开茶山,都有点象看热闹。”自称经历过解放后所有农业政策的程明生,对当初开荒种茶时的忐忑仍然记忆犹新。
就这么忐忑着,程家陆陆续续有了近两百亩的茶园,其中巴掌大的一块茶园里数十株老茶树是程明生的骄傲,茶厂里价格最高的一批茶就产自这个茶园。“老枞水仙,这批茶树基本上都超过了60年” ,站在比人还要高出一头的茶树从间,看着斑驳的青苔爬满枝干,突然就明白了在院子里喝这泡茶时程明生所描述的“淡淡的青苔味”是如何产生的了。
“我记得1984年左右茶叶市场是最惨淡的。那时候国营茶厂都发不出钱来,发茶厂票,在规定范围内可以用。我90年代初开始做茶去卖,一斤茶也就10来元,好的也就30元左右,现在中档茶的出厂价差不多100-200元吧。”
程明生的老伴说,从2008年茶叶价格开始上涨后,茶叶成了程家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现在是茶农了。”
在希望的茶路上
程明生刚满7岁的小孙女程淇乐悄悄告诉我们,自己最喜欢喝的是大红袍,再细问下去,“水仙”、“肉桂”等是小姑娘口中驾轻就熟的词汇。沏上一杯新茶,小女孩儿颇为专注的嗅了嗅杯盖上的茶香,然后,笑盈盈又怯生生的对我们说:请喝茶。
她的父亲,程明生的儿子,现在是政府公务员;每年做茶的时节,他会抽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家帮忙。“当然希望有一天他能接着把茶厂办下去啦!”程明生坐在新居的茶室里,笑眯眯的看着小孙女摆弄着一杯茶。
吴煊海:茶农自立品牌的先行者
家族传说
爷爷辈的故事在他的脑海里从来都只是传说,当年武夷山大茶厂的“包头”是怎样的风光全部只剩想象,如今,自己也已经当上了爷爷,吴煊海老人讲起家族和武夷岩茶的渊源时,还常常用“听我父亲讲的”来开头。
“我父亲13岁跟着我外公从江西来武夷山。我们武夷山做茶的,很多都是江西人。”
“当年武夷山有99家岩茶厂,归三个资本家所有,其中有43家归一个资本家。他们按茶产量跟包头们结算工钱,要有能力的人经过推荐才能做包头呐。”
“我爷爷是青狮茶厂的包头,我姨公做林头洞包头,我父亲后来是玉华洞包头,他只做了四年就解放了;到我这一代,算是我们家做茶的第三代。”
“那时候武夷岩茶可不是一般人喝的起的,我父亲听我爷爷的老客人说,要耗费半壁家产才能喝的上啊!13块大洋一斤的武夷岩茶,一包要4块大洋(旧制4两,折合现在的2.5两),那时候一个月赚3块大洋算不错了,以前武夷岩茶确实值钱啊!所以连包茶用的纸也会拿来泡水喝,香啊!”
这些,全是62岁的吴煊海老人从父辈口中传承的回忆,而他自己的切身体会,是从十六岁时开始跟着身为茶农的父亲学习做茶开始的。
“那时候是给集体做啦,自己是不能卖茶的,统一要交给生产队。”
“做茶的手艺当然是我父亲教的啦,整个武夷山说起我父亲吴森定都知道是个焙茶大师。”说到手艺,吴煊海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手艺,是他现在在教给儿子,将来还要再传给孙子的;这手艺,用儿媳妇陈美花的话来说,是“用机器无论如何替代不了的”。
家庭品牌
不知道是不是受祖辈们的影响,吴煊海成了茶叶统购统销政策取消后较早一拨自己卖茶的武夷茶农,他至今还记得,1996年自己第一次去广东的潮汕卖茶,那时候的价格是:最好的肉桂40块钱1斤,水仙35块钱1斤。半壁家产买岩茶的风光已然不再,可他的家庭因为武夷茶而即将形成的产销集团,是否又曾在他当时的想象中呢?
顺理成章的,吴煊海也成了较早一拨自己注册品牌设立公司的武夷茶农,公司名称和注册商标都叫“青狮岩”,这取自武夷岩茶与吴家的一段渊源:青狮岩下现在还有的半壁残垣,是多年前一个茶厂的遗址,包头姓吴。于是, 2004年吴煊海正式成为青狮岩茶厂的法定代表人。
现在吴家茶厂的经营,形成了在吴老爷子的统领下,三女一子全部参与,各司其职的家庭式集团化作风。
每个子女自家茶山上的产出,全部由老爷子统一技术指导加工;销售的时候在统一的品牌包装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女儿在当地经营着茶厂的品牌形象店;二女儿责网络宣传和销售;三女儿负责茶叶加工;小儿子原本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了两年,被召回后现在更多的负责茶叶的生产——我们走进他们的新家时,他正满头大汗的守在一楼的焙火间。
相隔不远的新旧茶厂见证了吴家的变化,说是茶厂,其实,也是一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新居的一楼是加工车间(焙火间),二楼包装车间和仓库,三楼、四楼是审评室和品茶室,五楼是宿舍和厨房,六楼、七楼则自家人居住,而不远处的老房子则更像是一个承载了多年记忆的仓库。坐在在满墙上的老旧照片、新获奖状前,吴煊海一家人的希望,就像秋天满山的茶树,正在自由生长。
制:
200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入选"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成为首批唯一的茶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旋即公布了“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名单,我们辗转找到其中4位,尝试探讨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继承与传递。
陈德华:将文化推向市场的先行者
他是第一盒商品大红袍的制作人,他是第一个做母树大红袍无性繁殖的人,他是第一个在武夷山开研究所的人,他是第一个制成大红袍茶砖的人。“传统”与“创新”两个看似相悖的词汇竟然在他身上如此自然地结合,他是一个符号,他是一个谜。相传“茶学界泰斗”张天福老人书了两幅“茶叶世家”字,一副在桐木关的江元勋那儿,一副在陈德华家。
在百度上搜索“茶人陈德华”,弹出相关结果是11500个。搜索“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弹出相关结果是21300个。网民对陈德华的认可可见一斑。面对“大红袍之父”这个名称,德华叔却稍嫌沉重。“我是基层工作者”是采访中陈德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他认为自己是个“万精油”,现在的一切只因曾经“只想做好茶”的简单信念。
Q:传说武夷山有几千种茶树,是真的吗?
A:过去武夷山有几千亩茶园,一亩里自然繁殖的茶树有几百上千棵,每一棵都有自然变异。以前一棵茶树一年产量一般是几两,能有一斤就算很多了。所以归堆制好茶之后,茶叶肯定是对不上茶树的。但是厂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就为成茶取名字,这一堆取个名字,那一堆取个名字。所以今年取出来的名字,明年就不一定能找到一样的。实际上,这些所谓名字都是做好茶以后临时取的。传到市场上就变成武夷山有几千种茶了。
Q:武夷山有很多“研究所”,您的“北斗岩茶研究所”到底是公司、茶厂还是研究机构?
A:算是茶厂,也是带有科技性的小企业。最开始叫“茶庄”,后来有广东的经销商跟我说只有茶好还不够,还要起个好名字。所以向工商部门申请的时候就一直琢磨是叫“茶厂”还是叫“公司”,而最后我申请的是“研究所”。武夷山第一个研究所就是“北斗岩茶研究所”,1998年我用了3个月时间才获批,由市里面问到省里面,最后省里面同意才批下来。现在你看武夷山,遍地都是“研究所”啦。
Q:为什么一定要取名叫“研究所”?
A:这个是消费者决定的。那时候“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茶科所”等机构在广州很获消费者认可,“公司”、“茶厂”的称法在消费者区域则没那么重的分量。做生意嘛,要想产品好卖,自然要对消费者的口味。
Q:您是学院毕业,当初为什么学茶?
A:我是1941年生人,在那个年代,我不想读高中,不想读师范,也不想种田,就只好学茶了。(呵呵)
Q:大红袍最初是怎样进入到你的视野的?
A:我正式来武夷山是1963年。第一次接触大红袍是1958年在学校读书。有一个美术老师来武夷山写生,画了幅大红袍,拿到学校礼堂里展览。
Q:“大红袍之父”的传说是怎样来的?
A:1964年福建省茶研所的技术员带着介绍信,来剪母株大红袍,要带回去搞研究。由于来人有我的同学,所以我从头到尾陪着他们。我那时候很天真,也很喜欢大红袍,看他们剪了以后我就很自然找他要,结果人家不同意。我也年轻,想想不同意就算了。这是最早的一次(与大红袍)失之交臂。
1978年做武夷名枞整理。那时候我已经在崇安县茶科所了,所以也参与了整理。现在想想也很奇怪:记得有一次前辈们开“整理名枞”会,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剪一支母株大红袍。前辈、领导、工作人员,那么多人谁也没想到。
到了1982年,我们茶科所一共收集了216种单枞。由于面积限制,御茶园5亩地里只种下去165种,每种10棵,但还是没有大红袍。仍旧没有人提出异议。
结果我终于在1984年受了一次大刺激。那时候福建惠安的一个客户来武夷山找原料,带了3盒商品茶来,一盒写的水仙种,一盒写的铁罗汉,一盒写的大红袍。我一看大红袍三个字就奇怪了,心说我在武夷山都没有大红袍,你惠安哪里来的大红袍?心里就一直惦记着这个事。当然,现在看来,那是商品名。
后来我到厦门外贸局出差,看到人家有各种品名包装盒,就讨了以个盒子回来研究。到1985年,我设计出了第一款商品大红袍。但当时心里还是有点发毛的,因为我很明白这只是商品名称,实际上一片大红袍叶子都没有的。正巧省里来这边开“学术研讨会”,我就把盒子给4位前辈们看,没想到竟然得到了肯定,前辈对我(做商品大红袍)的思路和想法很认可。这下我心里就踏实了,于是在国庆节前推出了第一款商品大红袍。
Q:这么说,第一盒商品大红袍是拼配的?【排版的时候放大】
A:百分之百拼配的,是在御茶园里一百多颗最好的名枞中挑出来的。当时之所以能一炮打响,就是因为它品质确实很好。一万多斤原料里挑了最好的200斤,那是精品中的精品了。那时候的品质,现在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茶厂可以做到。
Q:又是什么原因做的母株扦插呢?
A:扦插其实是偷偷进行的。
我做完商品大红袍以后就被调离茶科所。1985年11月17日,我去福安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50周年所庆时,通过私人关系要了5枝,带回来偷偷地种下去(那5枝就是1964年我陪人去剪的那一批培御出来的苗)。现在回想,其实很多管闲事,毕竟我已经不在茶科所了,但又确实觉得御茶园里没有大红袍,太遗憾。
现在武夷山的大红袍,都是1985年11月17日我偷偷带回来的那5枝扦插的。
Q:据说6颗大红袍母株不是一种茶树,扦插以后市场不会乱掉吗?
A:大红袍母株最早是3棵,后来变成4棵(我们估计是茶籽掉下去自己长的,或者是看茶树的人种的,这第四棵一直是个谜)。第5棵、第6棵,是中科院农场大红袍产权所有人1982年整理名枞时自己培御的。后来经过DNA检测,按品种来说,第1棵和第5棵一样,第2棵和第6棵一样。
我把拿回来的苗做过鉴定,苗和母株第2棵(6棵中品质最好的一棵)品质一样。所以现在武夷山的大红袍品质都和母株第2棵品质一样。
这里有个惊险:其实1985年我找人要苗时,知道人家那里有一个“正本”一个“副本”两种。但是人家说“正本”品质好,只给了我“正本”,我当时心里还挺不高兴,觉得少拿了一种。现在想想真是万幸。如果当时贪多,坚持拿了两种回来,那现在的武夷山大红袍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呢,太罪过。
Q:手工制茶和机器制茶哪样更好?制茶技艺是最重要的吗?
A:现在大家太迷信手工茶了。手工制茶是基本功,1972年以前受客观条件制约,武夷山没有电,根本不可能用机器制茶。我现在基本上都是机器做茶,我认为机器做茶比手工好。比如炒茶(炒青),机器肯定比手工炒得均匀;再比如揉茶(揉捻),机器肯定比手工揉得好。再一个,武夷山是自然保护区是世界遗产,木炭买卖受限,用木炭焙茶还先偷偷摸摸买木炭。其实机器焙茶掌握得好,也可以很好喝。
机器制茶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即使是传承下来的东西也不断在发展和变化,我们要去粗取精。
制茶技艺很重要,但技术只是好茶的一部分,毕竟现在气候有很大变化,出的好茶比例小了,所以对现在来说,我更关注创新。
Q:说说您的创新吧?
A:有一次我去云南,看到普洱茶砖,觉得很好玩,回来就开始筹备做大红袍紧压茶。1997年开始正规生产大红袍茶砖。这个其实有点像宋代的“龙团凤饼”,说起来是两头讨好,因为又可说是“创新”又可说是“复古”。
Q:作为传承人,您觉得目前武夷岩茶市场健康吗?
A:现在都在强调文化营销,过去没有媒体宣传的时候,靠的是茶叶品质。现在我感觉行业内商业意识过强而忽略了品质,有些夸大宣传。
Q:怎么定位自己?
A:说土一点就是万精油吧。我是基层人员,这个位置不可能像高等院校一样分得很细,都不精,但应该是什么都懂一点。
刘国英:吐故纳新,传承要一步一步来
他毕业于福建省农学院茶叶专业,他是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委员,他是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他是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名片上写的是“高级农艺师”,他对自己的定位却是“技术人员”。他做了大量培训和技术推广,是武夷山带徒弟最多的,是传授技术最不保守的,他牵头了2001年至今的民间斗茶赛。他半生侍茶但求问心无愧。
业内广负盛名的“空谷幽兰”是他的私房茶,这传说中“最好的肉桂”因为无法量产,所以从不宣传。他为《天下美食》采访团打开一泡,冲水下去满屋兰香四溢。
Q:好像每一泡大红袍味道都不一样,到底什么才是大红袍?
A:讲大红袍首先要从岩茶讲起,岩茶是一个茶类概念。严格来说,“大红袍”和“肉桂”都属于岩茶下属的商品茶名称。绝大部分商品茶是以茶树品种来命名的,比如安溪的“铁观音”就是一个茶树品种。武夷山这边的“肉桂”“水仙”“大红袍”严格来说都是茶树品种。
再一个,也可以说“大红袍”是武夷山众多名枞中出的商品茶的代号,代表一类茶。
另外,岩茶的风格是所有茶类中最多样化的,工艺特征和山场特征都很丰富,同一批次的可能风味一样,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肯定不一样。
Q:所以品质并不稳定?
A:品质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风格不一样。
Q:好像从茶汤的口味里比较容易分辨出肉桂和水仙,而大红袍则很难区别。
A:分辨不出来就对了,要是分辨出来就奇怪了。大红袍的风格本来就在肉桂和水仙中间,比较中庸。若把某种特征当做大红袍,那肯定是错误的。
Q:“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是怎么评的?
A: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人来传承,技术需要人来承载,这是我们2005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备的一个条件。所以我们往上报了从清代到近代到现代的一个系统的传承体系,表示技艺从古到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你现在看到的我们这一批是当代的传承人。
Q:传承人之间横向对比有什么区别?
A:每一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一定每一个传承人做茶的水平都很高,而是相对某个环节能称得上是一个代表。比如有的传承人可能初制弱一些,但焙火比较突出。我自己的话,应该是做茶的实际水平、实用技术比较突出。“传承人”从某个角度来说确实是一种荣誉,但对个体来说影响并不大。说可有可无应该不合适,算是比较平常吧。有没有这个荣誉都在做自己的茶。
Q:“传承”是指必须手工制茶吗?
A:在制茶的全套工艺中,并非每个环节都是手工的最好。还要看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如果是手工对品质有提高或者表现更好,就把这个环节留下。有些工艺则是机器胜于手工,比如“杀青”跟“揉捻”。用手杀青由于很烫,则杀不透。手工揉捻的力气和方式则很难固定品质。但在“做青”这个环节,严格来说还是手工比较好。所以保持茶叶做青时用手工的传统工艺,就可称为“手工茶”。
Q:你是学院派出身,当初为什么选择学茶?
A:当时觉得农村比较落后,需要知识。所以高中毕业就报了农业项目,学茶叶专业是调配的,调配了也就听话地学了。小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做茶,看父母当农民很辛苦,只觉得自己能不当农民就很好了。其实还梦想当科学家,当专家。现在当专家算是当上了,科学家还是很遥远的事……
Q:怎么定位自己?
A:首先肯定不是商人,我这里(武夷山市岩上茶业有限公司)严格来说都算不上是企业。我只能算是技术人员。
Q:如果通过“岩上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传承人传播的一个出口,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A:其实我在厂里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少。这个厂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提高品质还是第一位的。有的厂可能由于本位主义抵制外来品种,但品种丰富是很有利于茶叶品质提高的。所以我的厂绝对欢迎外来品种来提升品质。比如我引进了黄观音和金观音,这两种茶采摘时间比较早。品种越多,多样性越强,茶叶越有魅力。
Q:品种太多了,对消费者来说判断有点困难吧?
A:消费者有判断力。个人爱好不同,每人都会挑自己爱的风格。正因为岩茶的多样化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Q:您一直在说提高品质,决定茶叶品质的有哪些因素?
A:太多了。品种、生态环境、栽培管理、设备、技术等等……比如加工茶叶燃料的改进和使用,我们原来项目叫新炭材改革。意思是在茶叶生产上尽量少用木材,在武夷山最早开始试验,我们厂1978年以前就不使用木材和煤了,一来环保,二来对茶叶品质也有提高。
Q:打算扩大销售吗?
A:在茶叶领域,我们只做生产这个环节,不进入销售环节。
Q:做茶这些年,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茶叶知识深不可测,永远学不完。作为消费者,可能觉得喝岩茶头两年认为岩茶很难,三四年以后觉得基本搞懂了,再过个几年,又不懂了。
Q:从业人员生活水平一直在改善吗?
A:2005年以前比较苦,觉得行业应有的和看到的回报相比,悬殊太大。2005年以后行情好了,从业人员的生活水平就在不断提高了。但茶叶说到底是农产品,跟其他行业没办法比,农产品严格来说是没有什么暴利的。你看中国上市公司那么多,没有茶叶企业吧。
Q:是不是因为人人制茶、人人卖茶,效益太分散,资金无法集中。
A:这个行业从业门槛非常低。几万、几百万、几千万都可以做茶。人们一看有利润,呼啦啦全进来竞争,利润马上就会下来,所以没办法赚大钱。
Q:既然分散不好,有可能形成集团化模式吗?
A:比较难。社会体制造成现在茶园是分散到户的,很难控制在一个企业里。只要源头垄断不了,就很难控制市场。比如立顿,虽然是收来的茶,但只有红茶一个品种,所以它可以集中全世界的原料。但中国茶类太多,不可能形成某个品牌。如果只制作岩茶,量又达不到。即使是垄断掉岩茶市场,加工完也达不到人家立顿千分之一的量。量少则根本无法占领市场,中国任何一个茶类总量加起来都很少。中国目前绝大部分茶叶现状都比较像手工艺品,形不成大品牌,更不可能垄断。
Q:之所以形容为“工艺品”是因为没有标准吗?
A:岩茶是有标准的,但这个标准只有专家能掌握,很难让消费者明白。
Q:好像有最低标准,但是没有最高标准。
A:最低标准是理化标准,比如不能有农残,比如含水量是60%。至于品质标准,就没办法量化,因为那是感官标准。
Q:消费者恰恰就是因为感觉不到标准,才对岩茶价格体系产生质疑,
A:行业内确实很难制定标准。虽然行业需要时间来统一标准,但各个厂家对自己的茶是有标准的,所以在消费者自己对茶叶品质判断力有限的情况下,购买包装茶是比较保险的。一来价格比较稳定,不会看人喊价。二来质量有保障,有问题能够溯源。不过消费者如果有很强的鉴别能力,从价格上来说当然是去淘散茶比较便宜。
刘宝顺:制茶讲究天、地、人,人排第三位
武夷山大王峰北边一点有座幔亭峰,袁枚随园食谱中写道“丙午秋,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所以他的企业叫“武夷山市幔亭岩茶研究所”,他生产的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分级评定。
他是在茶盘上摆了自己属相小茶宠,他用热水瓶为我们沏茶,他不抽烟不喝酒的,他拍照时不用逗自己就能笑得很开心。1963年出生的刘宝顺更像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从始至终都透着随意、闲适、亲切。
Q:您看上去好年轻啊。
A:我是1963年生人。1985年从宁德农业学校毕业,毕业后分到武夷山市茶科学所,现在还在茶叶局(行政管理部门)上班。武夷山很多人都是在上班之余种种茶。我家里原本是朱熹故居五夫镇人。现在家里人都来这里跟我一起做茶了。我这里性质上是个茶厂,申请研究所是当时因为听说叫研究所比较容易争取到项目资金。我这里有300来亩茶园,其中有新种的200来亩,投产的100来亩,基本都是租的,茶园里有20多个品种。
Q:怎么想到以山峰名注册商标?
A:原来说武夷山有一个岩头就有一个厂,99个岩就有99个厂。茶山在哪个岩,茶厂就取岩峰名。所以现在武夷山所有的山峰都被注册掉啦。
Q:还会用手工技艺做茶吗?
A:我这里主要还是手工做,但也结合机械了。毕竟要在传统基础上结合考量现在的劳动强度。现在追求生产量,肯定要机械参与的,而且机械参与可以提高工艺,也可以保证茶的品质接近传统茶的口感的。
Q:手工技巧本身有改进吗?
A:变化不大,基本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Q:现在武夷茶即使是纯手工制作,跟过去比还是有变化?
A:最主要还是大气候的变化,武夷山过去一年四季是分明的,你看现在都乱套了。大气候一变,节气就乱了。过去,茶树到秋冬季节该进入休眠期了,储存营养供给第二年春茶的生长。现在冬天气温高,常下雨,茶树就乱长,耗掉营养第二年的养分就不够了。这是对品质影响最坏的。另外生态环境也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而比过去差,化肥农药什么的都是残留到土里影响茶树的。
Q:生态环境的问题可以改善吗?
A:很难了。我们尽量在肥培管理上使用有机肥,比如菜籽饼、豆饼、花生饼等等。另外用传统的“客土法”,就是把茶园边上的优秀的土(草木灰、无化肥土、水沟土)取来填入茶园。
Q:这样的话,在传承上有困难吗?
A:传承主要还是靠人,对现在年轻人来说,首先要有吃苦的精神。继承比发扬重要,但也不能强求,现在经济条件也好了,年轻人都不愁吃穿,愿意学的自然会留下学,不愿意学的强求留下也学不好。
Q:厂里学徒多吗?
A:主要还是自家人,精致的环节都是家人在做,只有在采春茶很忙时会请一些江西帮工。关键的、影响茶叶品质的环节还是自己控制。
Q:岩茶行业波动大吗?
A:武夷山的岩茶一直都是周期性变化,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好得过分了又会坏。我的印象里,1983、1984年是一个低谷,那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1997、1998年行情就比较好了,之后2009、2010年又好了。
Q: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复?
A:行情差的时候,茶人都安心做茶,心想要好好做,做好了才能赚点钱。时间长了,茶叶品质好了以后市场自然就好了。市场一好,茶人又追求利益,品质一跟不上,结果又做乱了。消费者一旦觉得品质不好,不购买了,市场自然又落下来了。所以这个市场好不好关键还是在茶叶质量。当然也受整体经济的影响。另外武夷岩茶还是很依赖出口的。出口日本量比较大。
Q:如果说“喝到好茶”,最终要的环节是“制作技艺”,你是否赞同?
A:不不不,按重要顺序排:产地在第一位,然后是气候,然后才是加工工艺。人的作用排第三。按“天、地、人”来理解就好理解了。 当然品种好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Q:那么产地好的茶就能分到特级茶一类里吗?
A:定级不是这样定的。毛茶做好以后才归堆定级。不是从茶青开始就能知道成茶级别的。是全部春茶下来一起拿来归堆。分上中下三堆再慢慢分。
Q:当初为什么学茶学?
A:分数没考好啊,当时觉得自己本来家里就是农村的,种田的,读书出来又种茶,还是农字头,很懊恼。一边读书一边后悔,而且读书那时候岩茶行情正是最低谷的时候,很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没有工资。其实我那时候最想学医(呵呵)。结果农学院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接触岩茶以后反而觉得岩茶很有意思。岩茶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学进去之后会觉得很有意思。再者是可以通过茶交到很多好朋友,而且后来也确实看到了效益,所以越来越喜欢,慢慢的把家里人都叫出来做茶。
Q:听说您的茶能保持“传统风味”,是指什么意思?
A:风味是指品质风格,主要影响因素是茶叶原料来源、肥培管理、加工工艺等。我能保证我的茶是岩茶的传统风味。从办厂到现在,我的茶叶品质和风格一直保持一致,从未改变。有的茶人会根据市场喜好改变自己茶的口味,什么口味好卖,就会做什么口味。安溪茶好卖时做清香型,普洱茶好卖时做碳化茶,喝起来像老茶一样,其实危害健康的。所以我的客户很固定,一般出多少就被收走了,也很难有余茶。
Q:作为传承人,你更关注传统还是创新?
A:品质风格上一定要传统。为什么要保留传统工艺?就是因为要做到传统风味,否则根本不必要保留传统工艺和技术了,随便按现代工艺做就是。不论是说提高品质还是搞创新,都得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做。保证传统是第一位的。要是做安溪清香型岩茶就把岩茶搞乱掉了。
Q: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阻碍是?
A:最大的阻碍是没钱。当初建厂的时候,经验不足,收茶被茶农骗了,收了1万斤外山茶青,结果做出来茶质量很差。那次亏大了。钱还都是借的,后来一点一点慢慢还上。所以我说茶能交到真朋友。
Q:您认为现在存在的什么问题亟待解决?
A:现在“大红袍”的概念被弄得乱七八糟。千万不要乱说。有人乱说就有人乱听,有人乱听就有人乱讲,而且越乱就越爱说,越乱就越爱写。结果弄得天下大乱。现在我们政府和茶叶局也在研究如何正确引导的问题。政府打算把大红袍认定为“品种”,大红袍目前还是名枞,认定还需要审定。武夷山虽然是茶树品种的王国,但目前得到认定的品种还只有“肉桂”,肉桂还是省级非国家级认定。“水仙”则是建阳的品种。
现在要向消费者引导成两种大红袍:一种是商品大红袍,就是拼配的大红袍。另一种是纯种,是母株短穗扦插剪枝下来繁殖的大红袍。【排版的时候放大】
Q:纯种母株短穗扦插剪枝下来繁殖的大红袍量大吗?
A:这两年发展大红袍像当年发展肉桂一样,很多了。
Q:所以对大红袍来说,拼配很重要?
A:有些传言讲拼配就是骗人的,完全不是这样。茶叶品质好坏有几个关键环节,粗制环节中做青很重要,精制环节中焙火和拼配也很重要。所以拼配是岩茶的一个课程,专门要考核要学的。不拼配茶叶品质没办法控制的,只有通过拼配才能够调节品质,才能够和样品对应起来。拼配又分:同品种拼配,不同品种拼配,同等级拼配,不同等级拼配。通过拼配达到质量要求,提高经济效益。绝对不是乱搞,不是外面传的骗人。
王顺明:风起云翻闲坐看,待到岩茶成一统
他霸气外露,自称为武夷山工作26年,做了该做之事;他鞠躬尽瘁,十万亩茶园遍足迹,两鬓花白须发稀;他爱家人,为亲外孙女造喷泉水池,为老父和妻子鸡舍鱼塘;他宠学生,即使他们以自己名义做茶叶;他能写一笔好字,却坚持“书为千古事,不可乱下笔”而拒绝出书;他敢说,能说,因他说真话,说实话。
他是武夷山最后一届国营茶厂厂长,2004年卸下全部主官职后,他在自己名片上打上了“高级评茶师”。百度他,却依然有2个理事,4个副会长,1个副理事长,1个理事长,1个高级审评师,1个传承人,1个创始人,1个名誉所长,共计12项的震撼身份。
Q: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A:姚老(姚月明)。跟他共事15年,我们感情可以说像父子一样。在政界我不给任何人拜年,唯独给姚老拜年。人不在了,我们不能忘记他。我有时候想等我死了,我制定的国家标准,会不会有人说国家标准是他们做的。
Q: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是您制定的?
A:是我花2年时间制定的。
Q:外界对此认可吗?有什么说法?
A:管别人怎么说?考虑别人说你什么,你就一事无成。你想做什么是最关键的。昨天的事过去了,今天就想明天怎么做就行了。不必回忆过去,没什么好总结的。
Q:不需要总结教训吗?
A:时代在改变,昨天的经验不一定能用到明天的事情上。时代在淘汰过去,我们只要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Q:为什么您反对写书?
A:茶这个东西很专业的,怎么能随便写?你自己都还没研究清楚怎么敢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就出书?茶书不是一篇新闻报道,今天出了大闸蟹你报道了,有时效性,可以引领消费。茶书是专业书籍,不能乱写。噢,你今天回家写“原子弹是这样这样做的”,你这不是害人吗?这是高科技啊。茶叶也是有科技内涵的,要有理论体系的,我们这一代人完善了理论体系,把国家标准做完了,这就很好了。茶书今天写喝茶可以治眼盲,眼盲的买来喝了没好难道不会找你麻烦?
Q:总有客观的、值得一读的书吧?
A:这个要你自己去看,自己去判断。比如陈郁榕、陈祥龙、龚淑英教授写的书、陈椽教授的书,这些就是可读之书。我们可以通过书,在他们一生研究出的定论下继续发展,我们在他们留下的疑问中继续研究。定论也是可以发展的,比如陆羽的茶经中提到泉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现在还是如此吗?茶经当然没错,但是今天的江水泉水你还敢喝吗?生态一直在改变。什么水最好?检测完符合人体饮用的水泡茶才是最合适的。当时科技背景下陆羽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伟大了。
Q:您从政期间做了什么贡献?
A:我只能说,我做了该做的事。做任何事都不是个人的功劳,做是什么你的职责所在。是局长就该做局长的事,是研究所所长就该带着科研人员做研究,茶叶局就该为武夷山整体茶叶做出战略发展,是公司是企业就该赚钱让员工挣钱过好日子。
Q:您现在还在做研究吗?
A:院子里种了一百多个品种,都是我的研究课题。
Q:“传承人”的身份给您带来了什么?
A:传承人不是广告词,不是个人荣誉,这是一种“责任”。为什么要有“传承人”?就是因为快没有了,所以你当了传承人就应该把这种技艺传下去。而且我觉得传承人除了传承技艺,也要做研究的。
Q:机器制茶和手工制茶代表了两种生产力,哪个更优?
A:当然是机械更优。只有机械才能适应今天的市场,机械化生产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手工是要传承下去,手工一定要学会。不能忘掉。传承技艺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今天,绝对不能照搬照抄,不能忘本还要发扬光大。举个最好理解的例子:为什么还有笔和纸?为什么不用电脑写字?通俗歌曲那么好听,为什么还要听京剧?传统技艺还是要保留。
Q:可惜不论是书法还是京剧,艺术上毕竟都在呈下滑趋势。
A:过去人没有电脑,要写字只有毛笔;过去没有通俗歌,要唱只有戏曲。艺术成就高很正常。说回武夷岩茶,现在我教学生,至少要先教会他们手工,然后才是技能的提高。前提是要学会,当然学会也不一定就能做好,但不论你机械有多优良,手工那一套至少要有人记住。
Q:什么叫一泡好茶?
A:什么叫岩骨花香?口中过三遍,杯中过三香(盖杯香、水中香、挂杯香)。盖杯香主要由品种决定,水中香主要由工艺决定,挂杯香主要由树种和焙火决定。
Q:您怎么看武夷山茶叶市场的现状和未来?
A:茶叶肯定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所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不足。今天的市场优势在于多元化、花样化,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足是鱼目混珠。但现在已经不是企业自觉自我优化的时代,而是消费者在监督,在逼迫企业制作高品质高安全的茶。消费者一旦觉悟,他们对市场的推动力是巨大的。大浪淘沙,将来的市场应该会是统一品牌的市场。以后岩茶标准、规范、安全都会由一个品牌统一掉。我把今天的乱形容为“全盘洗牌”,而全盘洗牌是为了把牌叠得更好。
Q:这件事可能由国家完成吗?
A:不必国家调控,市场本身可以推动企业做这个事。现在不是企业诱导市场走的时代,是市场推着企业走的时代。我觉得更有可能出现在民营企业中。比如也许有一天有个人真拿出30个亿来,下血本赌一年,也就统掉武夷岩茶了。你拿1万块买,没有哪个茶农会不卖的。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请去,把茶做得很规范,实现等级区分,制度化规范化,有标准有价格。这样终有一天,消费者任意进一家商店,店中岩茶都是分几个固定级别,固定价格的。
Q:现在市场上分工不太明确,好像什么人都在做茶。
A:在什么位置就应该做什么事,要看得清楚形式,不能随便跟风。茶园在优质不在丰产;企业在效益不在规模;产品在质量不在数量。
Q:如果统一岩茶,在品牌化过程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A:人。相机再好,摄影师不行,也拍不出好照片吧。
Q:您会愿意再出山做这件统一大业吗?
A:我希望我能。现在不是没人给我投资,只是精力现在成了大问题,我是1954年生人。如果我再年轻30年就好了。但如果真的再年轻30年,没有今天的积淀,也做不成。任何事情都是双面的。
Tips:
一个有好茶喝的地方——北京王顺明工作室
地址:西城区马连道天福缘茶城2楼c2—07号
电话:18601090668
联系人:张柳萍
商:在武夷山,注册茶商不少于1000家,获得QS认证的有100多家,获得原产地标识的又少于QS认证商家。这个时代的武夷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巨浪淘沙,哪些茶商凭借独特的商业理念,在繁星满天中熠熠生辉?请随《天下美食》采访团,一探茶人商道。
龚雅玲:福建省武夷山市中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爱创新的有机茶王
最早知道龚雅玲,是因为她有个“武夷有机茶王”的雅号。她有近600亩有机茶园,先后通过德国BCS、美国NOP、日本JAS和中国有机茶认证。她的市中远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是武夷山第一个获得国际国内双重有机认证的茶叶企业,也是武夷山首家规模种植有机茶的企业。
Q:你的“有机茶”是什么意思?
A:主要是原生态。在重金属没超标的情况下,不能用化肥,不能用农药,空气和水不得有污染,符合传统农业耕种期。有机茶对环境要求很苛刻,不得有污染源起码就不能靠公路,因为不能受汽车尾气,否则肯定铅要超标。所以我的茶园只好在主干道侧面进山去十几公里,好几层山过滤掉尾气。我们进茶园都得翻山,要走很久。
Q:你是武夷山唯一一家在做有机茶的吗?
A:其实挺多家做过有机茶,但一般都坚持不下去。有机茶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成本很高,市场又反应不出来。在欧盟,有机茶的市场价格比常规茶高出3倍,但中国的有机茶在价格上根本体现不出来。成本高,价格又没体现,谁也坚持不下去啊。
比如,你知道茶叶叶绿素含量很高,但是不下氮肥,茶就长不出来,下了氮肥茶长得好却又不是有机茶。所以,我用黄豆磨浆当肥料。成本很高,但能保证有机,而且茶叶口味还更好一些。再比如除草除虫,喷药的话,一亩成本不到10元,而换人工除草抓虫,一亩至少要100元。
Q: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坚持?
A:刚开始一直亏,2007年才有好转,虽然现在是有机茶当常规茶在卖,但我相信产品好不会长期亏损的。
Q:自己会做茶吗?
A:我一辈子都在做这个事情啊。
Q:现在做了企业了,还会自己做茶吗?
A:会啊,年年都要自己做的。茶叶这个东西真的没边,你今天做了一泡好茶,明天不一定能做出来好茶。
Q:您的企业有德国BCS、美国NOP、日本JAS和中国有机茶认证,为什么做这么多国家认证?
A:一来是为出口。二来我企业最开始定位就是做有机茶。2000年的时候“有机”的提法还是比较新的,国内也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所以当时做了很多研究和实验,解决化肥农药的问题。有机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人忽略掉:获得有机认证后,你的产品是否经得起化验?现在有些有机茶认证和产品往往不统一。但只要是我注明的有机茶,你随便开一盒化验,都绝对是有机茶。
Q:家庭有制茶传统吗?后辈会接班吗?
A:我是半路出家,从基层做起。17岁在福建省茶研所当工人,后半生都得益于这个阶段跟前辈老师的学习和锻炼,他们都是做科研的,很严谨、有经验。我的孩子们都转行了,有的做公务员,有在银行,但以后还是要把企业传给他们。所以他们会季节性、关键性地回来学茶。
Q:你觉得什么是好茶?
A:第一,要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前提,是最基本的。第二,产品要有特征,市场才会有占有率。比如我的产品特征,岩茶要有岩骨花香,红茶要有花香、果香、蜜糖香。
Q:做茶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最伤脑筋的是茶叶行业没有标准。所谓的标准也是感官标准占多数,产品并没有实质标准。感官标准落实到人身上,肯定是不保险的。这就导致消费者受到很多负面的引导,虽然社会没有标准化没有规范化,可是厂家希望能够规范,厂家希望通过标准来规范市场,如果能有社会标准,负责任的厂家一定非常喜闻乐见的。现在没有社会标准,企业只好自己制定标准,这就只能靠企业自己的经营思路、能力和良心了。
Q:经营中关注传承和创新吗?
A:举个例子:正山小种是要熏烟的,熏烟不利身体健康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去掉了传统产品工艺中不利健康的因素。反过来,正山小种提倡的桂圆香,桂圆香是在发酵充足的情况下,高火熏烟出来的焦糖香(桂圆香)。所以我又创出了蜜糖香。口感就好比喝红糖水、白糖水和蜜糖水的区别。野生蜂蜜的味道肯定是最高品质了。现在我的“金韵眉”必须保证有蜜糖香才出厂。再比如:手工做茶讲究“看天做青”。主要是因为易受空气湿度、温度的影响。过去很少人注意到空气质量的问题,现在我在厂房中模拟了一个“好天”的湿度和温度,尝试解决“看天做青”的问题。
Q:认可现在“正山”、“正岩”的说法吗?
A:所谓的正山小种,我认为客观的说法,应该是正宗武夷山脉的中小叶种(丹霞地貌)。
以前小叶种的提法不对。茶树通过自然杂交,变异很大的。基因变了之后,可能比父母亲大一点,也可能小一点,当然也不可能变成云南大叶种(呵呵),但还是会有变化的。所以我的解释是“正宗武夷主山脉的中小叶种(丹霞地貌)”。
茶叶说到底是农业,农业关键因素是土壤的物理结构、生态条件、化学成分。说“桐木关”那一点点地方才是“正山小种”我认为是不客观的,是狭隘的。
关于“正岩”的说法,现在很多人动不动搬出古人来,说“古人说”这边就是正岩,那边就不是正岩。还有人说“正岩”就是指“天心岩茶村”的茶。这个我理解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商业考虑吧。一定要讲古人的话,我们不妨假设一下,追溯到200年前。200年前的古人是没有车子没有柏油路的,只能走路。那时候从崇安走路到三姑,一路小石板,抬头看看,哟,这边是山沟,那边是平地,那山上的就叫“正岩”了。古人这么说,是因为实际上古人受制与当时客观条件,视野只有那么大啊。现在的人视野也只有那么大吗?其实古人是只有“山的概念”的,而现在人更多是指“区划概念”。
吴宗燕:武夷山北岩岩茶精制厂 武夷山北岩岩茶研究所 武夷山市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
祖传茶商经营有方
青狮岩茶厂80多岁的吴煊海老爷子向我们介绍说,自己的爷爷过去给吴宗燕的爷爷当包头。这样算起来,吴家算是岩茶村最早的一批茶商。
现在,北岩茶场一年能销售200吨精制茶,除了是中粮集团中茶武夷岩茶的供应商,也是武夷山最大销量的茶企业。
Q:你算是为数不多的茶商世家了,能说说你所知道的历史吗?
A:可能是历史原因吧,我知道祖上的事不多,小时候家人也不怎么跟我说。我妈告诉我,解放前的武夷茶人工费是很便宜的,1个人工作1年,工资是12块银元。但由于茶叶贸易有一定危险性,本地人大多选择种田,茶商都是江西帮,我祖上就是江西过来的。我爷爷那时候卖茶,加入风险成本,1斤好茶要卖到48块银元,是富人茶。那时候48块银元一斤质量的茶换到现在应该是2-3万元一斤了。
Q:既然那么贵,爷爷茶叶销售情况好吗?
A:过去传说武夷山有99家茶厂,其实不是真的99家,是夸张手法。但是一个厂一年才生产几百到一千把斤的精茶,基本属于厂多、茶少,茶叶质量好的情况。那时候最高级别的岩茶肯定比现在最高级别的岩茶要好喝多了。我爷爷每年春节前,用竹排把茶叶运往厦门,上级老板再一级一级销售到广东和东南亚,我家只负责茶叶质量和自己环节的利润,不问终端。
Q:爷爷给你留下了什么?
A:什么也没有。时代变化,祖上的一切都被没收了,没有钱,没有茶树,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没有技术,也没有生意经。真的是什么都没留下。如果真的要说留下了什么,在武夷提起我家,还算有点名气,有点好名声。总结来说就是“诚信”。
Q:你自己怎么起家的?
A:1996年北岩茶厂成立时,我自己只有20多亩茶园。我觉得全靠自产是做不大的,哪有那么多精力,必须要收购,所以也就没有大量收购茶山。还是以收购为主,自产为辅的经营思路做生意。收购的话,其实也不必太担心茶青质量,茶叶说到底就是地方特产,一方水土养一方物产,产地的重要性占80%。保证了原产地,茶叶品质就保证了一大半。现在我开始两条腿走路了,也逐渐增加自己的茶园了。
Q:竞争力是什么?
A:品质稳定。我的茶是传统口味,有一群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而且我价格稳定,是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存在看人喊价的情况。
Q:对自己品牌的期望是?
A:让所有人都买得起茶。我不做太贵的茶,我的茶要做到质优价廉。很多时候我卖10吨还不如别人卖5车高端礼品茶的利润大。有的人以卖高为荣,我是坚决反对的,我以良心为荣。我要做出一个品牌形象,不是打概念。
Q:有困惑吗?
A:消费者的判断力其实已经被市场搞乱了,现在更需要引导。中国文化很奇怪的,每个人都想标新立异,不想跟别人喝一样的,恨不得别人都喝普通茶,就我一个喝特供茶,这样才显出我的特殊性来。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茶叶级别很难统一。你一统一,大家都一样了,还怎么显出我的独特来?更多的人判断茶的质量已经不是“喝”,而是看“价”。我觉得这要靠自然调节,要靠市场去调节,不是政府说统一就统一得了的。
Q:有人说岩茶是艺术品,要当艺术品来品味。
A:说艺术品无非就是为了附加值。当然,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严格地说,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像中国戏曲,需要“人”来传承,有很强的可变性,这很考验消费者。但说到底,茶这东西就是特产,是农产品,就是吃的。
陈小钦:武夷山天福岩茶有限公司 武夷山达观茶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学院派的管理者
陈小钦1992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她的同学们大多数转了行,自己由于对茶叶的极端热爱,来到武夷山就此扎根。她与天福茗茶签订了合同,成立了武夷山天福岩茶有限公司,专为天福茗茶供应原料。她的企业很年轻,算是武夷山的新生代茶企,但她对企业管理十分重视,不断强调制茶与卖茶一定要分开。
Q:听说在武夷山,不会种茶、不会制茶的人就只好卖茶,这话是不是太刻薄了?
A:好茶商一定要懂茶的。而且,茶商懂得推广、卖得出去,把茶叶向外面的世界推销出去了,多好啊。不懂得销售,再好的茶出不了武夷山,也没用啊。
Q:这么说,你觉得是武夷茶成就了武夷茶商,还是武夷茶商成就了武夷茶呢?
A:这个还是要辩证地看,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也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的推广也很重要,近几年,武夷岩茶一路看涨,过去是茶商挑着担子往外卖,现在是外面的人进来收。所以很多茶农开公司卖茶,很多贩茶的商人也租茶园种茶,各自都想掌握整个产业链。但是小而全的企业,品质难稳定,做不大的。
Q:怎么样能做大呢?
A:首先,制茶、卖茶要分工。人各有专长,制茶的师傅在卖茶时很难客观,因为你做的好茶市场不一定接受,市场接受的茶你不一定满意。同时,茶叶销售者如果受市场导向,跑来干预制茶的过程,也是很影响企业成长的。恶性的结果往往是两边相互不买账,搞得茶叶质不对价、价不对质,或者两边相互反复影响,茶叶质量无法稳定。好的企业一定要分工明确,要做到“有序”。我的公司有专业的生产人员、技术人员、制茶人员、管理茶山的人员、销售人员。有细致的分工才能够有好品质的茶叶,才会有竞争力。
Q:你指的竞争力是?
A:首先,产品品质是企业生命线。品质高,出品稳定,回头客才会多。
然后是服务,茶叶销售早就不是“随便开个门脸,遇上一个宰一个”的时代。好的服务不仅仅对消费者,也对自己的代理商。我的公司采取了授权销售的方式吸引代理商,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我会为代理商提供专门的培训,坚持统一批发价和统一零售价,保证代理商利润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我还会提供“产品名录”,这份名录标明了厂家盈余成品茶叶品种、等级和库存。不论对代理商还是消费者,都一目了然。
现在我在武汉、宁夏、石家庄、无锡、上海都有自己的代理商,每处都配备统一的销售手册,并不定期在各地4S店举行茶事活动。
Q:你觉得怎样算一泡好茶?
A:好茶没标准吗?虽然每个人口味不一样,只要真正的好茶泡出来,即使品茶人能力参差不齐,但还是会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我觉得,对消费者来说,说太多学术性、技术性的标准没意义,只要自己喝得时候觉得“入口顺,回甘好”就足够了。
客:
如果没有鲍书牙,管仲成不了千古明相;世上缺少了钟子期,俞伯牙也就终生不再抚琴。“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如果没有了品茗人,佳人是否还有兴趣为悦己者容?
徐晓英:教授的喝茶经
玩笑“徐教授”
说起今年五月份的武夷山之行她还很兴奋,喝了三十多年的茶,那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采茶、制茶的全过程。
“做茶真不容易啊!”她对采茶人粗黑的双手记忆犹新。
茶馆里相熟的小姑娘们都称呼她为“徐教授”,个中缘由她却又不许她们细讲,不断强调“玩笑而已”。她说自己喝茶的过程曾经受市场的引导:十来岁的时候开始喝绿茶和茉莉花茶,对龙井、毛尖、银针什么的不陌生;后来开始喝铁观音,然后是普洱、红茶、岩茶,第一次喝岩茶便是从“大红袍”开始的。
但她不是那种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喝什么的人。“现在不会再受市场的误导了。我觉得喝茶还是应该喝适合自己的茶,茶性和个人体质相关,象我这样胃寒的人就最好少喝绿茶和铁观音,喝红茶、岩茶会比较舒服。”
“现在茶叶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茶就是起了个名字,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我是因为喝茶得时间长,喝到过好茶自然会去分辨,身边有些朋友常拿些流行的茶来分享,什么金骏眉啊大红袍啊,有时候真的不太好意思,但还是得跟他们说‘这个真不是’。”
“我真不是什么教授,算是个乐于分享的人吧,常常在喝茶的时候碰上一些人,真的对茶一无所知啊!”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惋惜,“也不能怪他们。可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好别再断代了。”
心静好喝茶
虽然家里有专门的茶台,茶具,她说还是最喜欢在茶馆里喝茶。
其实喝茶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内心安静的时候喝茶,会带给你更幽深的意境。每一种茶都有它自己的特点,需要静下心来体会。当然,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做到,现在我自己在家里喝茶的时候都还是觉得心里不静,一会儿要去取水,一会儿可能有电话进来。所以还是在茶馆里有专人沏茶喝着舒服,自己在家里也就是随便喝喝。” 喜欢喝茶特别是有会沏茶的人泡茶可以安心喝,确是一种享受,但我多数时间还是在家在办公室喝,很少去茶馆。
家里有银壶煮水妙手沏茶,在她看来也就是随便喝喝:只是因为心里不静。
喝茶有大妙
“你们知道喝茶有什么好处吗?”她突然很严肃的问。看着大家迫切想知道答案的眼神,她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年轻人问一位老者,喝茶有什么好处吗?
老者回答:喝茶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对男女都有很大的好处。
年轻人忙问:喝茶对男的女的都有什么好处啊?!
……
她停顿了片刻,缓缓的举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说:“解渴!”
最后,徐姐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可品茗,可粗茶,关键是自得其乐。”
QA
Q:自己喝茶时,用什么水?
A: 自己喝茶尽量用好水比如瓶装的水。
Q:自己喝茶时,用什么壶?
A: 一般是用电壶,较常用的是紫砂、陶瓷之类。
Q:古代茶客茶人最欣赏谁?为什么?
A: 古代茶人陆羽广为人知是因为有作品传世,许多理论被后人津津乐道,我其实没研究先人,我没追根溯源,没有培训过,我只是爱喝茶爱喝好茶。
Q:自己喝茶时,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元素?
A: 喝茶乐在其中不知什么是重要元素,反正是得有水有茶叶吧。当然心情很重要,着急、忙碌不可,但如果能坐下来饮茶确能抚慰焦虑不安的心,建议都市里整天奔波奋斗的人抽空体会一下。
Q:现在喝什么茶最多?为什么?
A:目前本人以喝岩茶红茶为主,兼喝其他,主要是感觉饮后酣畅淋漓,口齿留香,神清气爽,另外也是亲自去了岩茶产地,更进一步了解了岩茶等茶性,对今后饮茶之来源很放心很满意。
闪宁:不知不觉爱上茶
他说自己已经喝了有二十一年的铁观音,十五六年的岩茶,十来年的普洱,虽然他今年不过四十多岁,虽然他出生在传统的穆斯林家族,自幼随支边的父母生长在宁夏。
他是闪宁,北京人,回族,中共党员,管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资深经理人。
他对瓷缸子里闷着的茉莉花茶没什么太深的印象,功夫茶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一开始接触茶是因为工作的关系。1990年我第一次去福建出差,后来又经常去那边工作,福建人喝功夫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谈什么都是先坐下来喝茶。我几乎走遍了福建的山山水水,也就喝遍了福建的茶。”
“1995年我第一次去武夷山,参观完景区那六棵大红袍母树之后,兴奋的跑去茶农家买茶。那是第一次接触岩茶,也不是很懂,就买了好多。现在想起来,还好当时的茶叶也不算太差,不像现在的茶叶市场那么杂乱。”
“喝茶给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知不觉的减了将近10公斤的体重。副作用是,因为好茶,我不知不觉的给自己多揽了一个活儿。我们单位有时候会发放礼品茶,过去就是在市面上购买一些大品牌的产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觉得或许可以设计自己单位独有的包装,定制茶,这样既能够宣传我们自己的品牌,也更有纪念意义,于是就这么尝试了一回,我与中国知名书法家共同设计了大篆书法艺术和茶叶包装的结合。没想到还挺成功。结果现在这些礼品的包装、设计、搭配我都参与设计了。周边很多企业受我们的影响,也开始定制礼品茶了。”他讲起这段故事,丝毫没有多给自己加了任务的困扰,相反,兴致勃勃中透出一点微微的小得意。
当喝茶成为习惯
他现在的习惯是早上喝点绿茶,中午喝点铁观音,下午三点以后就只喝岩茶或普洱了;去任何地方,总是随身自带着岩茶;有了好茶总会和朋友们分享;如果去外地出差,得了空闲一定要去三两家当地最好的茶馆坐坐——就是想感受一下不同地区的茶馆所特有的当地的文化氛围。
“不喜欢在星级酒店喝茶的感觉,那儿就是一个商务化的为了喝茶而喝茶的地方;那些过度仪式化的茶道也不喜欢。我可能是受福建人喝茶习惯的影响太深吧,总觉得喝茶应该是件很随意的事情。”他呵呵一乐,随即又严肃了起来,“我现在正有计划的把喝茶变成朋友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