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蔡浙生作为抗日英烈子女代表,准备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他说,“对于父亲,这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光荣。”
“对于父亲,这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光荣。”
8月13日下午,79岁的蔡浙生如此表达赴京参加阅兵的感受。
蔡家一张已经略微泛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已珍藏30年。这张由民政部颁发的证书上写着:“蔡炳炎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日期1985年8月14日,这时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蔡炳炎是蔡浙生的父亲,曾任国民党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于1937年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蔡浙生作为抗日英烈子女代表,8月20日上午,在儿子的陪同下从合肥赴京,准备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
有人上门量体裁衣
最近一个多月,合肥的蔡浙生家中接待了不少媒体记者。
他是安徽省唯一一位以抗日英烈后人的身份受民政部邀请赴京参加阅兵仪式的。不过最初,蔡浙生并不知道他要去北京参加大阅兵。
大约两个月前,安徽省军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家中,告知可能会邀请他去北京参加一个活动。“他跟我聊了聊,谈了我父亲,还有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我还表演了一段太极拳。隔了几日,又有部队后勤部门的人来了,要走了我的体检报告”。
如今回想起来,蔡浙生觉得有点像“政审”和“体检”,“当时隐约觉得,可能是要去阅兵吧”。
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他属于被邀者。
不过蔡浙生认为,父亲蔡炳炎属于民政部去年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他本人的身体状况也不错,另外就是自身社会评价也较好。
从接到通知至今,蔡浙生的心情都还算比较平静,直到有人上门说要给他做衣服,才真的有了实感。
7月初,总后勤部的人员从北京前往合肥,找到蔡浙生,为他量体裁衣。
“他拿出一本册子,里面都是新中装的款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穿的那种,让我自己挑选。”蔡浙生选择了上衣和裤子的颜色,同时还有适合自己的鞋码,“现在还没拿到,应该要到北京领取”。
这件事让他觉得参加阅兵的把握很大,“都给我做衣服了,可能性很大了吧”。而他最期待的是“能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以及发放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纪念章”。
关于父亲
蔡炳炎,1902年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一普通农耕家庭。7岁时读私塾启蒙。17岁时,合肥大旱,考虑到家庭困境,他便回家设馆当塾师。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得知这一消息后,蔡炳炎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投身革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蔡炳炎在南粤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
虽远离主战场,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主动请缨,参与抗日。率兵前往淞沪前线,途经安徽当时省会安庆时,蔡炳炎特地把妻儿送上岸,就此作别。
1937年8月22日晚,蔡炳炎根据命令,率全旅5000名官兵,向苏州、嘉定方向突进,准备在沪郊的罗店一浏河一带迎战登陆日军。
在此期间,蔡炳炎连写家书四封,两致妻子赵志学,一致次女惠兰。其中提到“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浙生从生母赵志学处曾看过这两封家书,“在父亲看来,无国便无家”。如今这两封家书已经被蔡家人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1937年8月24日拂晓,战士们分散在棉花地里,展开战斗。鏖战一天后,敌人退去。蔡炳炎旅迅速推进到罗店,守护镇西阵地,入夜后,一举全歼前来偷袭的、约两个排的敌军兵力,还击毙了敌军一名少尉军官。
8月25日,在飞机和军舰的支援下,日军发起攻击。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蔡炳炎奉命率部应击。8月26日黎明,全旅在蔡炳炎的指挥下扑向敌阵,进行了惨烈的战斗。蔡炳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下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各其凌遵”。
激战中,蔡炳炎胸部中弹,喋血沙场,年仅35岁。此时蔡浙生只有1周岁。
盼故居小路以父命名
1985年8月,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1986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在蜀山烈士陵园为蔡炳炎举行了隆重的迁墓仪式。
时光荏苒,多年过去了。那些承载着记忆的地方,如今都换了新颜。当年的胡浅村现已成为瑶海区柳荫塘社区。“父亲故居当年有几百平方米,但那里已被拆迁,成为居民社区,盖了楼。不过,故居附近的那条路还在。”蔡浙生说,当年父亲去考黄埔军校时,就是从这条路走出去的。“这条路现在名叫‘柳荫塘路’,我希望能以父亲的名字命名,以作纪念。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蔡浙生认为,更名不仅是对抗日英烈的纪念,对于英烈亲属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这个心愿得到了回应。已有政协委员提交了柳荫塘路更名为“炳炎路”的提案,后交由合肥市民政局办理。记者从合肥市民政部门获悉,此事经过调研已形成初步意见,即同意将“柳荫塘路”更名为“炳炎路”。
想给父亲回信告之家事
在蔡浙生看来,父亲深深爱着妻子和孩子们。“他在开战前曾给家人写过信。”在其中一封给妻子赵志学的信中,他写道:“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蔡浙生说,“老八”就是自己,他儿时小名叫“小八子”。“其实,对于父亲的选择我能理解,没有国哪里还有家?我很想给他回封信,就他在信中谈及的事一一回复。”
“我想告诉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消灭了侵犯的日寇,我们胜利了!现在国家昌盛,人民生活逐渐提高了。”
“母亲对爱情和家庭很忠诚,多年来她一直把您的书信绫裱珍藏着……她侨居过美国,后来又从美国回合肥定居,去世时她实现了心愿,跟您合葬了。”他还想告诉父亲,“老八”过得也不错,儿孙满堂,连重孙都有了。
“英勇、善战、爱国”是蔡浙生对父亲的评价。采访将要结束之际,他说:“我父亲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党跟政府的爱戴,我总结来说,叫‘三爱精神’: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正因为有此‘三爱精神’,才能让父亲在去世后得到人民的缅怀。”的确,蔡炳炎将军墓碑上“少怀壮志,才识超群;东征北伐,屡建功勋;抗倭救国,喋血淞沪;江淮俊杰,黄埔精英;蜀陵长眠,青史垂名”的墓志铭是最好的注解。
“对于父亲,这是一种纪念和安慰;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光荣。”
8月13日下午,79岁的蔡浙生如此表达赴京参加阅兵的感受。
蔡家一张已经略微泛黄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已珍藏30年。这张由民政部颁发的证书上写着:“蔡炳炎同志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日期1985年8月14日,这时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蔡炳炎是蔡浙生的父亲,曾任国民党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于1937年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
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蔡浙生作为抗日英烈子女代表,8月20日上午,在儿子的陪同下从合肥赴京,准备参加天安门阅兵仪式。
有人上门量体裁衣
最近一个多月,合肥的蔡浙生家中接待了不少媒体记者。
他是安徽省唯一一位以抗日英烈后人的身份受民政部邀请赴京参加阅兵仪式的。不过最初,蔡浙生并不知道他要去北京参加大阅兵。
大约两个月前,安徽省军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家中,告知可能会邀请他去北京参加一个活动。“他跟我聊了聊,谈了我父亲,还有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我还表演了一段太极拳。隔了几日,又有部队后勤部门的人来了,要走了我的体检报告”。
如今回想起来,蔡浙生觉得有点像“政审”和“体检”,“当时隐约觉得,可能是要去阅兵吧”。
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他属于被邀者。
不过蔡浙生认为,父亲蔡炳炎属于民政部去年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他本人的身体状况也不错,另外就是自身社会评价也较好。
从接到通知至今,蔡浙生的心情都还算比较平静,直到有人上门说要给他做衣服,才真的有了实感。
7月初,总后勤部的人员从北京前往合肥,找到蔡浙生,为他量体裁衣。
“他拿出一本册子,里面都是新中装的款式,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穿的那种,让我自己挑选。”蔡浙生选择了上衣和裤子的颜色,同时还有适合自己的鞋码,“现在还没拿到,应该要到北京领取”。
这件事让他觉得参加阅兵的把握很大,“都给我做衣服了,可能性很大了吧”。而他最期待的是“能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以及发放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纪念章”。
关于父亲
蔡炳炎,1902年出生于合肥东郊胡浅村一普通农耕家庭。7岁时读私塾启蒙。17岁时,合肥大旱,考虑到家庭困境,他便回家设馆当塾师。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得知这一消息后,蔡炳炎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投身革命。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蔡炳炎在南粤任国民革命军第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
虽远离主战场,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主动请缨,参与抗日。率兵前往淞沪前线,途经安徽当时省会安庆时,蔡炳炎特地把妻儿送上岸,就此作别。
1937年8月22日晚,蔡炳炎根据命令,率全旅5000名官兵,向苏州、嘉定方向突进,准备在沪郊的罗店一浏河一带迎战登陆日军。
在此期间,蔡炳炎连写家书四封,两致妻子赵志学,一致次女惠兰。其中提到“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浙生从生母赵志学处曾看过这两封家书,“在父亲看来,无国便无家”。如今这两封家书已经被蔡家人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1937年8月24日拂晓,战士们分散在棉花地里,展开战斗。鏖战一天后,敌人退去。蔡炳炎旅迅速推进到罗店,守护镇西阵地,入夜后,一举全歼前来偷袭的、约两个排的敌军兵力,还击毙了敌军一名少尉军官。
8月25日,在飞机和军舰的支援下,日军发起攻击。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蔡炳炎奉命率部应击。8月26日黎明,全旅在蔡炳炎的指挥下扑向敌阵,进行了惨烈的战斗。蔡炳炎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下令“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各其凌遵”。
激战中,蔡炳炎胸部中弹,喋血沙场,年仅35岁。此时蔡浙生只有1周岁。
盼故居小路以父命名
1985年8月,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1986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在蜀山烈士陵园为蔡炳炎举行了隆重的迁墓仪式。
时光荏苒,多年过去了。那些承载着记忆的地方,如今都换了新颜。当年的胡浅村现已成为瑶海区柳荫塘社区。“父亲故居当年有几百平方米,但那里已被拆迁,成为居民社区,盖了楼。不过,故居附近的那条路还在。”蔡浙生说,当年父亲去考黄埔军校时,就是从这条路走出去的。“这条路现在名叫‘柳荫塘路’,我希望能以父亲的名字命名,以作纪念。这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蔡浙生认为,更名不仅是对抗日英烈的纪念,对于英烈亲属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这个心愿得到了回应。已有政协委员提交了柳荫塘路更名为“炳炎路”的提案,后交由合肥市民政局办理。记者从合肥市民政部门获悉,此事经过调研已形成初步意见,即同意将“柳荫塘路”更名为“炳炎路”。
想给父亲回信告之家事
在蔡浙生看来,父亲深深爱着妻子和孩子们。“他在开战前曾给家人写过信。”在其中一封给妻子赵志学的信中,他写道:“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
蔡浙生说,“老八”就是自己,他儿时小名叫“小八子”。“其实,对于父亲的选择我能理解,没有国哪里还有家?我很想给他回封信,就他在信中谈及的事一一回复。”
“我想告诉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消灭了侵犯的日寇,我们胜利了!现在国家昌盛,人民生活逐渐提高了。”
“母亲对爱情和家庭很忠诚,多年来她一直把您的书信绫裱珍藏着……她侨居过美国,后来又从美国回合肥定居,去世时她实现了心愿,跟您合葬了。”他还想告诉父亲,“老八”过得也不错,儿孙满堂,连重孙都有了。
“英勇、善战、爱国”是蔡浙生对父亲的评价。采访将要结束之际,他说:“我父亲之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党跟政府的爱戴,我总结来说,叫‘三爱精神’: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正因为有此‘三爱精神’,才能让父亲在去世后得到人民的缅怀。”的确,蔡炳炎将军墓碑上“少怀壮志,才识超群;东征北伐,屡建功勋;抗倭救国,喋血淞沪;江淮俊杰,黄埔精英;蜀陵长眠,青史垂名”的墓志铭是最好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