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风筝被称作“纸鸢”。鸢是一种猛禽,嘴短,而翅和尾狭长,这大概是说风筝看起来很像一只在空中翱翔的鸟。后来,我在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第一次看到一片片轻盈婀娜、各种花色的鸢尾花。有人说鸢尾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花瓣就像鸢的尾巴。但我觉得并不太像,并且,我怎么也无法将婉约娇嫩的鸢尾花同个性凶猛、极具攻击力的猛禽联系在一起。倒是鸢尾花的英文名字“艾瑞思”(Iris),即彩虹女神,更符合它的气质。
“ 艾瑞思”这个名字,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传说。奧林匹斯诸神中有一位叫艾瑞思的女神,她是天后赫拉的信使,职责之一是帮天后传信儿。她以彩虹为路径,从天上到地下,款款而来,因此被称为彩虹女神。在古希腊的艺术品上,她经常被画作一位有着金色翅膀的美丽女子,手中捧着一个大水瓶。
有一次,诸神为众花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出席。但有一朵可怜的小花,却如同花王国里的灰姑娘,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躲在角落里。艾瑞思发现了她, 心生怜悯,对她说:“你一定会穿得和我一样漂亮!”在第二年的聚会上,那朵小花果然以最耀眼的着装闪亮登场——那是一件含有彩虹颜色的礼服,从此,这朵花被命名为“艾瑞思”。如今,繁衍不息的“艾瑞思”,也就是鸢尾花,拥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像极了彩虹的组成色。
人世间的帝王将相也喜欢鸢尾花,认为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古埃及人认为鸢尾花象征善辩和力量,除了把它刻于建筑,还时常将它绘于狮身人面像的额头和统治者的权杖上。到了古代巴比伦,鸢尾花直接成为皇室的象征之一。
最喜欢鸢尾花,特别是黄色鸢尾花的要数法国贵族。很多王室建筑、服饰和器皿装饰物上有鸢尾花的图案,它们通常呈金黄色。这类标志被称为“鸢尾花纹章”,关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
相传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克洛维一世是鸢尾花纹章的首位倡导者。公元507年,克洛维一世对西哥特王国发动战争,他带领的部队被一条很深的河阻挡。一只受了惊吓的鹿恰巧从浅水区顺利过河,克洛维由此知道了可以过河的地段。这时,河水中突然长出众多黄色的鸢尾花,而克洛维和部队安全过了河,并取得了胜利。克洛维便将鸢尾花视为胜利的象征,绘制在旗帜、国徽和盾牌上。
有些传说将鸢尾花与克洛维一世皈依天主教的历史相连。据说,克洛维一世作战时遇到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忧心忡忡。开战之前,他的盾牌突然变成了蓝色,上面出现了金黄色鸢尾花。结果,他勇往无敌,胜利而归。克洛维一世的王后认为,这是上帝在帮他——盾牌上的蓝色代表天堂,金黄色代表他统治的时期将是黄金时代,这足以说服克洛维一世成为天主教徒。
还有一种说法,克洛维一世的妻子是天主教徒,她希望丈夫也成为天主教徒。有一次,克洛维一世被匈奴人袭击,身处险境,他向妻子经常求拜的上帝寻求帮助,结果大获全胜。至此,克洛维决定皈依天主教。他在接受洗礼时,上帝赐给他鸢尾花。为了体现君权神授,强化其王位的合法性,克洛维一世将鸢尾花作为法国的标志。
无论哪个版本的故事,鸢尾花都被认为是上帝显灵之物,鸢尾花纹章也成为这段神奇历史的见证。
2020年春天,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看到梵高的两幅鸢尾花作品《鸢尾花》和《阿尔勒附近的鸢尾花田》,不由慨叹:梵高真是颜色搭配大师!第一幅画中,一束紫色的鸢尾花插在棕黄色的花瓶里,画板底色是金黄色。第二幅画中,一排紫色的鸢尾花和金黄色的田野交相辉映。紫色的对比色正是金黄色,这两种颜色搭配,舒缓而温和。
梵高画鸢尾花的原因之一是他和它们的相遇。1888年2月,厌倦了巴黎生活的梵高移居法国东南部小城阿尔勒,被阿尔勒的自然景观所吸引,他喜欢黄色庄稼和紫色鸢尾花之间的对比。这样的景致,也让他看到他喜欢的日本版画里的世界。日本艺术家热衷于在构图中使用大面积的色彩,并时常放大前景中的细节。梵高在他的画作中借鉴了这样的手法,《阿尔勒附近的鸢尾花田》便这样诞生了。在这幅画中,远处的树木轮廓稍淡,而近处的鸢尾花具体细腻。梵高在阳光明媚的阿尔勒找到了心目中的日本。
然而,梵高的健康每况愈下,1889年5月,他住进了法国南部的圣雷米精神病院,在这里又邂逅了鸢尾花,它们在精神病院的小花园里怒放着。入院后的第一周,梵高便开始画另一幅《鸢尾花》。《鸢尾花》简洁生动,每朵花都像拥有生命力,向四面八方使劲探着脑袋,似乎要逃出花瓶的束缚,拥抱外面的世界。我想,梵高当时是否也怀有同样的心情呢?他在精神病院暂时寻到了安宁,但他的画笔也在渴望更广阔的世界。遗憾的是,画中的紫色鸢尾花,因为颜料的褪色,已经变成了偏蓝色。
美国的盖蒂博物馆还有一幅梵高画的鸢尾花油画,画的是圣雷米精神病院花园的一个角落。这幅画的前景是盛开的紫色鸢尾花,拥有绿色的茎和狭长带尖的叶;画的左侧则有一支单独盛开的白色鸢尾花,它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画的背景是橙色的万寿菊;画的右上方是一片嫩绿的草坪。整幅画色彩亮丽,热烈张扬,令人感受到勃勃生机。 梵高在住院期间,紫色鸢尾花给他带来了暂时的安宁和希望。
鸢尾花的神秘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写进了童话故事里。在他1918年出版的童话故事《鸢尾花》中,小男孩安塞尔姆一生都在追寻生命最初的甜美。他时常盯着鸢尾花看,天马行空地想象。鸢尾花让他感受到宇宙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幸福。黑塞写道:“对这个小男孩而言,每一年中充满魔力与恩赐的瞬间是第一朵鸢尾花盛开的时刻。他在孩童时的梦境中,从鸢尾花的花萼中读到奇迹之书。对他而言,鸢尾花的芳香与无数起伏的蓝色幽影,是进入奥秘之境的呼唤和钥匙。”
在这里,鸢尾花是童年的象征,是一扇敞开的门,是灵魂可以通向内心世界的路径,是你和我、昼和夜,一切都归一的地方。
后来,安塞尔姆长大了,成为一个世俗的男人,他完全忘记了鸢尾花所象征的含义。安塞尔姆成为受人尊敬的学者、教授,但他并不开心。当他被一个名叫艾瑞斯的女孩吸引时,这种感觉逐渐消除。安塞尔姆鼓起勇气向艾瑞斯求婚,却遭到拒绝。艾瑞斯表示:“和我一起生活的男人,他内心的乐章一定要和我心中的音乐一致,他必须拥有纯净的旋律,才能和我心中的音乐完美融合。”艾瑞斯希望安塞尔姆找到他的自我,她才会考虑和他在一起。安塞尔姆欣然同意,并开始了自我发现的旅程。
几年过去了,安塞尔姆变得敏感温柔,艾瑞斯却病倒了。她去世前,送给安塞尔姆一朵鸢尾花,告诉他:“来找我……来找鸢尾花,你就能找到我。”安塞尔姆继续寻找,他终于重新发现了他童年时的梦想,他又可以像童年那样,望着鸢尾花,任思绪沉浸在明亮的、梦幻般的小路上,步入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无论世界多么嘈杂,只要心中永远揣着童真,葆有理想,就能够感知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就会拥有快乐。黑塞本人的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写作道路曲折,父母希望他成为神职人员,成年后他在机械制造厂、钟表制造厂和书店工作,但他始终不忘成为作家的初衷,他心中的鸢尾花从未枯萎。
从古希腊、古埃及的传说,到法国的征战,鸢尾花都是一种神奇的花。它暂时疗愈了梵高的孤独和寂寞,帮他成就画笔下的杰作;它又启发了黑塞的灵性,写出深邃悠远、寻找自我的童话故事。这就是鸢尾花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们生动灵性,又带着点孤独不安,它们似乎要随时挣脱绿叶的呵护,去寻找它们向往的世界。当充满灵性的鸢尾花和愿意探索冒险的灵魂相遇时,就打开了一个个焕然一新、神秘动人的新世界。
带着黄色鸢尾花去作战
“ 艾瑞思”这个名字,可追溯到古希腊神话传说。奧林匹斯诸神中有一位叫艾瑞思的女神,她是天后赫拉的信使,职责之一是帮天后传信儿。她以彩虹为路径,从天上到地下,款款而来,因此被称为彩虹女神。在古希腊的艺术品上,她经常被画作一位有着金色翅膀的美丽女子,手中捧着一个大水瓶。
有一次,诸神为众花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出席。但有一朵可怜的小花,却如同花王国里的灰姑娘,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躲在角落里。艾瑞思发现了她, 心生怜悯,对她说:“你一定会穿得和我一样漂亮!”在第二年的聚会上,那朵小花果然以最耀眼的着装闪亮登场——那是一件含有彩虹颜色的礼服,从此,这朵花被命名为“艾瑞思”。如今,繁衍不息的“艾瑞思”,也就是鸢尾花,拥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像极了彩虹的组成色。
人世间的帝王将相也喜欢鸢尾花,认为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古埃及人认为鸢尾花象征善辩和力量,除了把它刻于建筑,还时常将它绘于狮身人面像的额头和统治者的权杖上。到了古代巴比伦,鸢尾花直接成为皇室的象征之一。
最喜欢鸢尾花,特别是黄色鸢尾花的要数法国贵族。很多王室建筑、服饰和器皿装饰物上有鸢尾花的图案,它们通常呈金黄色。这类标志被称为“鸢尾花纹章”,关于它的来历众说纷纭。
相传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克洛维一世是鸢尾花纹章的首位倡导者。公元507年,克洛维一世对西哥特王国发动战争,他带领的部队被一条很深的河阻挡。一只受了惊吓的鹿恰巧从浅水区顺利过河,克洛维由此知道了可以过河的地段。这时,河水中突然长出众多黄色的鸢尾花,而克洛维和部队安全过了河,并取得了胜利。克洛维便将鸢尾花视为胜利的象征,绘制在旗帜、国徽和盾牌上。
有些传说将鸢尾花与克洛维一世皈依天主教的历史相连。据说,克洛维一世作战时遇到一支强大的军队,他忧心忡忡。开战之前,他的盾牌突然变成了蓝色,上面出现了金黄色鸢尾花。结果,他勇往无敌,胜利而归。克洛维一世的王后认为,这是上帝在帮他——盾牌上的蓝色代表天堂,金黄色代表他统治的时期将是黄金时代,这足以说服克洛维一世成为天主教徒。
还有一种说法,克洛维一世的妻子是天主教徒,她希望丈夫也成为天主教徒。有一次,克洛维一世被匈奴人袭击,身处险境,他向妻子经常求拜的上帝寻求帮助,结果大获全胜。至此,克洛维决定皈依天主教。他在接受洗礼时,上帝赐给他鸢尾花。为了体现君权神授,强化其王位的合法性,克洛维一世将鸢尾花作为法国的标志。
无论哪个版本的故事,鸢尾花都被认为是上帝显灵之物,鸢尾花纹章也成为这段神奇历史的见证。
永不消逝的紫色鸢尾花
2020年春天,我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看到梵高的两幅鸢尾花作品《鸢尾花》和《阿尔勒附近的鸢尾花田》,不由慨叹:梵高真是颜色搭配大师!第一幅画中,一束紫色的鸢尾花插在棕黄色的花瓶里,画板底色是金黄色。第二幅画中,一排紫色的鸢尾花和金黄色的田野交相辉映。紫色的对比色正是金黄色,这两种颜色搭配,舒缓而温和。
梵高画鸢尾花的原因之一是他和它们的相遇。1888年2月,厌倦了巴黎生活的梵高移居法国东南部小城阿尔勒,被阿尔勒的自然景观所吸引,他喜欢黄色庄稼和紫色鸢尾花之间的对比。这样的景致,也让他看到他喜欢的日本版画里的世界。日本艺术家热衷于在构图中使用大面积的色彩,并时常放大前景中的细节。梵高在他的画作中借鉴了这样的手法,《阿尔勒附近的鸢尾花田》便这样诞生了。在这幅画中,远处的树木轮廓稍淡,而近处的鸢尾花具体细腻。梵高在阳光明媚的阿尔勒找到了心目中的日本。
然而,梵高的健康每况愈下,1889年5月,他住进了法国南部的圣雷米精神病院,在这里又邂逅了鸢尾花,它们在精神病院的小花园里怒放着。入院后的第一周,梵高便开始画另一幅《鸢尾花》。《鸢尾花》简洁生动,每朵花都像拥有生命力,向四面八方使劲探着脑袋,似乎要逃出花瓶的束缚,拥抱外面的世界。我想,梵高当时是否也怀有同样的心情呢?他在精神病院暂时寻到了安宁,但他的画笔也在渴望更广阔的世界。遗憾的是,画中的紫色鸢尾花,因为颜料的褪色,已经变成了偏蓝色。
美国的盖蒂博物馆还有一幅梵高画的鸢尾花油画,画的是圣雷米精神病院花园的一个角落。这幅画的前景是盛开的紫色鸢尾花,拥有绿色的茎和狭长带尖的叶;画的左侧则有一支单独盛开的白色鸢尾花,它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画的背景是橙色的万寿菊;画的右上方是一片嫩绿的草坪。整幅画色彩亮丽,热烈张扬,令人感受到勃勃生机。 梵高在住院期间,紫色鸢尾花给他带来了暂时的安宁和希望。
爱上蓝色鸢尾花的小男孩
鸢尾花的神秘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写进了童话故事里。在他1918年出版的童话故事《鸢尾花》中,小男孩安塞尔姆一生都在追寻生命最初的甜美。他时常盯着鸢尾花看,天马行空地想象。鸢尾花让他感受到宇宙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幸福。黑塞写道:“对这个小男孩而言,每一年中充满魔力与恩赐的瞬间是第一朵鸢尾花盛开的时刻。他在孩童时的梦境中,从鸢尾花的花萼中读到奇迹之书。对他而言,鸢尾花的芳香与无数起伏的蓝色幽影,是进入奥秘之境的呼唤和钥匙。”
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写道:“对这个小男孩而言,每一年中充满魔力与恩赐的瞬间是第一朵鸢尾花盛开的时刻。他在孩童时的梦境中,从鸢尾花的花萼中读到奇迹之书。对他而言,鸢尾花的芳香与无数起伏的蓝色幽影,是进入奥秘之境的呼唤和钥匙。”
在这里,鸢尾花是童年的象征,是一扇敞开的门,是灵魂可以通向内心世界的路径,是你和我、昼和夜,一切都归一的地方。
后来,安塞尔姆长大了,成为一个世俗的男人,他完全忘记了鸢尾花所象征的含义。安塞尔姆成为受人尊敬的学者、教授,但他并不开心。当他被一个名叫艾瑞斯的女孩吸引时,这种感觉逐渐消除。安塞尔姆鼓起勇气向艾瑞斯求婚,却遭到拒绝。艾瑞斯表示:“和我一起生活的男人,他内心的乐章一定要和我心中的音乐一致,他必须拥有纯净的旋律,才能和我心中的音乐完美融合。”艾瑞斯希望安塞尔姆找到他的自我,她才会考虑和他在一起。安塞尔姆欣然同意,并开始了自我发现的旅程。
几年过去了,安塞尔姆变得敏感温柔,艾瑞斯却病倒了。她去世前,送给安塞尔姆一朵鸢尾花,告诉他:“来找我……来找鸢尾花,你就能找到我。”安塞尔姆继续寻找,他终于重新发现了他童年时的梦想,他又可以像童年那样,望着鸢尾花,任思绪沉浸在明亮的、梦幻般的小路上,步入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无论世界多么嘈杂,只要心中永远揣着童真,葆有理想,就能够感知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美好,就会拥有快乐。黑塞本人的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他的写作道路曲折,父母希望他成为神职人员,成年后他在机械制造厂、钟表制造厂和书店工作,但他始终不忘成为作家的初衷,他心中的鸢尾花从未枯萎。
从古希腊、古埃及的传说,到法国的征战,鸢尾花都是一种神奇的花。它暂时疗愈了梵高的孤独和寂寞,帮他成就画笔下的杰作;它又启发了黑塞的灵性,写出深邃悠远、寻找自我的童话故事。这就是鸢尾花最吸引我的地方:它们生动灵性,又带着点孤独不安,它们似乎要随时挣脱绿叶的呵护,去寻找它们向往的世界。当充满灵性的鸢尾花和愿意探索冒险的灵魂相遇时,就打开了一个个焕然一新、神秘动人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