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整体比较厚重晦涩。鲁迅先生在《求乞者》中解构了“求乞者”与“布施者”的合理性,用“求乞”与“布施”二者的基本关系大胆检测人性,表达了真实存在的“虚无”,本文结合鲁迅先生的现实生存体验和“人道主义精神”进行解构,并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精准扶贫”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求乞者;人道主义;精准扶贫
《野草》是一部收录了鲁迅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的23篇散文诗集,整体来说比较厚重晦涩却又奇特瑰丽,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现代诗人李素伯这样评价道:“极其诗质的小品散文集——《野草》。这是贫弱的中国文艺园地里的一朵奇花。那里面精炼的字句和形式,作者个性和人生真实经验的表现,人间苦闷的象征,希望幻灭的悲哀,以及黑而可怖的幻景,使之想起散诗的鼻祖波德莱尔和他一卷精湛美丽的《散文小诗》来。只觉得它的美,但说不出它的所以为美。虽然有人说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冷气逼人,阴森森如入古道,而且目为人生诅咒论;但这正如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一样是不适合于少年与蒙昧者的诵读,但是明智的读者却能从这里得到真正希有的力量。”[1]
本文今天要谈的是《野草》中的《求乞者》,全文十八个自然段,不足五百字,以“走路”为故事场景,以“求乞者”和“布施者”为故事人物,是《野草》中比较简单易懂的篇目,却将行走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引导读者如何去面对虚无世界。
《求乞者》全文中出现了四幅图景,在开头首先渲染了一幅具有典型社会现实象征的生活场景。“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满路“松的灰尘”,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生存的环境是黯淡颓败的,因为“高墙”的隔阻,人们相互之间是冷漠麻木的,被微风吹着在头上摇动的“干枯的叶子”以及四处飞扬的“塵土”,象征着时代整体的压抑与黑暗腐朽的无孔不入。鲁迅曾把当时的北京,比作“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的“沙漠”,甚至感叹“比沙漠更可怕的人世在这里”。在这无穷无尽的灰土中,可谓“民生之多艰”。
第二幅图景是在漫天的灰土中,出现一个“求乞”的孩子,两个“也”字寓意深刻,“也穿着夹衣”证明他和作者一样,都是生活在混战社会中的底层人民,“也不见得悲戚”证明他和其他求乞者一样,生活艰辛但内心却麻木不仁,只是磕头哀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拒绝施舍并且对孩子产生极度厌恶之感,是因为他假装的“近于儿戏”的“悲哀”,厌恶他的装腔作势,厌恶他没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第三幅图景是第二个“求乞者”的出现,这一个孩子比第一个孩子更加夸张做作,同样穿着夹衣,同样并不悲戚,但是动作发生改变,由“磕头”变成“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虽然,求乞的方法改变,但是,奴隶的人生态度与卑微的人生姿态并未改变,我“憎恶”他,是因为他的手势,也因为他或许并不哑的事实。
“走路”二字在整篇文章中出现七次,“我”和“另外几个人”在“走路”过程中,两次出现“求乞者”,这里的“路”明显指艰难的人生之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走,环境越来越颓败,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与人之间互不理会,互不关心,从社会角度看,正是因为反动统治阶级长期对老百姓进行政治压迫、思想的奴役,才造成了人与与之间冷漠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孤独的,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总要受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制约,感情上拒绝施舍,理智上又不得不求乞,这样的两难应该如何处理?最终,作者在“求乞”与“布施”的走路过程中向世人传递着行走的生命哲学——世界上没有怜悯,没有同情,只有行走才是面向虚无的根本途径。
钱理群先生认为,《野草》是一部相对真实地揭示鲁迅个人存在的作品,多多少少揭示了鲁迅个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和真实话语的存在。[2]少年时代的鲁迅先生曾因为家庭落败,“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3],作家在当铺中借钱的生存体验,让其感到倍受侮辱,这与求乞者又有什么区别,可是,正是基于如此的生存体验,才让鲁迅对于贫困的老百姓怀有深深的理解与同情,只是,在创作《野草》期间,因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中期新青年发生分化,鲁迅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极度绝望,“孩子”作为行走哲学的载体,有两种象征,一是真正的未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真实孩子”,二是已经被现实社会奴化的人,逆来顺受、不知反抗且无所谓尊严的人。故鲁迅对假装求乞的孩子并无怜悯与同情。
鲁迅先生所秉持的人道主义精神,距今百年有余,可仍旧指导着当下社会的“布施者”。改革开放四十年,使数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还是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而且都是“硬骨头”。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也就是说帮扶到真正贫困的对象。“精准扶贫”一反之前的“粗放扶贫”的方式,不简单地进行帮助甚至给予,而是教给贫困户脱贫的方法,比如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精确帮扶,实现标本兼治。截至2018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
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对于“求乞”与“布施”二者的把握,鲁迅先生不愿意做“求乞者”,是因为其没有得到精神的尊重与平等,不愿意做“布施者”,是因为先生更愿激起人们自我努力奋斗与抗争的意志,实现自我行走,这才是助人摆脱困境的真正人道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李素伯.小品文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85页
[2]谈《野草》——阅读鲁迅.中国作家网[J]:引用日期2016-07-6
[3]鲁迅.呐喊.自序[A].子通.鲁迅详说八十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关键词:求乞者;人道主义;精准扶贫
《野草》是一部收录了鲁迅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的23篇散文诗集,整体来说比较厚重晦涩却又奇特瑰丽,充满了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现代诗人李素伯这样评价道:“极其诗质的小品散文集——《野草》。这是贫弱的中国文艺园地里的一朵奇花。那里面精炼的字句和形式,作者个性和人生真实经验的表现,人间苦闷的象征,希望幻灭的悲哀,以及黑而可怖的幻景,使之想起散诗的鼻祖波德莱尔和他一卷精湛美丽的《散文小诗》来。只觉得它的美,但说不出它的所以为美。虽然有人说展开《野草》一书,便觉冷气逼人,阴森森如入古道,而且目为人生诅咒论;但这正如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一样是不适合于少年与蒙昧者的诵读,但是明智的读者却能从这里得到真正希有的力量。”[1]
本文今天要谈的是《野草》中的《求乞者》,全文十八个自然段,不足五百字,以“走路”为故事场景,以“求乞者”和“布施者”为故事人物,是《野草》中比较简单易懂的篇目,却将行走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引导读者如何去面对虚无世界。
《求乞者》全文中出现了四幅图景,在开头首先渲染了一幅具有典型社会现实象征的生活场景。“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满路“松的灰尘”,从这里,我们可以感觉到生存的环境是黯淡颓败的,因为“高墙”的隔阻,人们相互之间是冷漠麻木的,被微风吹着在头上摇动的“干枯的叶子”以及四处飞扬的“塵土”,象征着时代整体的压抑与黑暗腐朽的无孔不入。鲁迅曾把当时的北京,比作“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的“沙漠”,甚至感叹“比沙漠更可怕的人世在这里”。在这无穷无尽的灰土中,可谓“民生之多艰”。
第二幅图景是在漫天的灰土中,出现一个“求乞”的孩子,两个“也”字寓意深刻,“也穿着夹衣”证明他和作者一样,都是生活在混战社会中的底层人民,“也不见得悲戚”证明他和其他求乞者一样,生活艰辛但内心却麻木不仁,只是磕头哀呼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拒绝施舍并且对孩子产生极度厌恶之感,是因为他假装的“近于儿戏”的“悲哀”,厌恶他的装腔作势,厌恶他没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第三幅图景是第二个“求乞者”的出现,这一个孩子比第一个孩子更加夸张做作,同样穿着夹衣,同样并不悲戚,但是动作发生改变,由“磕头”变成“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虽然,求乞的方法改变,但是,奴隶的人生态度与卑微的人生姿态并未改变,我“憎恶”他,是因为他的手势,也因为他或许并不哑的事实。
“走路”二字在整篇文章中出现七次,“我”和“另外几个人”在“走路”过程中,两次出现“求乞者”,这里的“路”明显指艰难的人生之路,这条路越来越难走,环境越来越颓败,天气越来越寒冷,人与人之间互不理会,互不关心,从社会角度看,正是因为反动统治阶级长期对老百姓进行政治压迫、思想的奴役,才造成了人与与之间冷漠关系。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孤独的,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总要受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制约,感情上拒绝施舍,理智上又不得不求乞,这样的两难应该如何处理?最终,作者在“求乞”与“布施”的走路过程中向世人传递着行走的生命哲学——世界上没有怜悯,没有同情,只有行走才是面向虚无的根本途径。
钱理群先生认为,《野草》是一部相对真实地揭示鲁迅个人存在的作品,多多少少揭示了鲁迅个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和真实话语的存在。[2]少年时代的鲁迅先生曾因为家庭落败,“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3],作家在当铺中借钱的生存体验,让其感到倍受侮辱,这与求乞者又有什么区别,可是,正是基于如此的生存体验,才让鲁迅对于贫困的老百姓怀有深深的理解与同情,只是,在创作《野草》期间,因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中期新青年发生分化,鲁迅内心产生了对生命的极度绝望,“孩子”作为行走哲学的载体,有两种象征,一是真正的未被黑暗社会所吞噬的“真实孩子”,二是已经被现实社会奴化的人,逆来顺受、不知反抗且无所谓尊严的人。故鲁迅对假装求乞的孩子并无怜悯与同情。
鲁迅先生所秉持的人道主义精神,距今百年有余,可仍旧指导着当下社会的“布施者”。改革开放四十年,使数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还是有7000多万人没有脱贫,而且都是“硬骨头”。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也就是说帮扶到真正贫困的对象。“精准扶贫”一反之前的“粗放扶贫”的方式,不简单地进行帮助甚至给予,而是教给贫困户脱贫的方法,比如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教育培训等方法,精确帮扶,实现标本兼治。截至2018年底,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约400个贫困县,近3万个贫困村。
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对于“求乞”与“布施”二者的把握,鲁迅先生不愿意做“求乞者”,是因为其没有得到精神的尊重与平等,不愿意做“布施者”,是因为先生更愿激起人们自我努力奋斗与抗争的意志,实现自我行走,这才是助人摆脱困境的真正人道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李素伯.小品文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85页
[2]谈《野草》——阅读鲁迅.中国作家网[J]:引用日期2016-07-6
[3]鲁迅.呐喊.自序[A].子通.鲁迅详说八十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