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走出的黄馍馍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秸玉米杆在灶火中熊熊燃烧,热腾腾的蒸笼四周弥漫着蒸气,揭开大锅盖,笼内一个个黄澄澄的馍馍带着蒸汽跳入眼帘……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陕西绥德名吃“黄馍馍”的制作过程。这部7分钟的纪录片,让绥德县名州镇亢家沟村农民黄国盛、吴桂珍夫妇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北京西贝餐饮的老总找上门,让老黄做“西贝黄馍馍”形象代言人,3年代言费30万元,这将是他卖37年黄馍馍所赚钱的总和。
  荧屏上诱人的黄馍馍
  做一锅黄馍馍,从清水浸泡糜子开始,再把糜子用石磨碾成面,然后发酵、揉面、包馍馍、蒸馍馍,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整整3天的时间。
  为了能让顾客吃到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后两个环节需在后半夜完成 。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老黄这样起早贪黑地卖了8个冬天的黄馍馍。每个冬天的一万多个黄馍馍都出自老黄和老伴之手。
  回想这种辛苦,不识字的吴桂珍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哎呀、哎呀”地叹气,其间两条眉毛拧成了倒“八”字,老黄倒是不以为意,面对电视自信地喊出:“我家黄馍馍是绥德第一。”
  黄馍馍是吴桂珍的“陪嫁”之一,陕北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的地儿,把有限的食物做得可口,让一家人吃得舒坦,是陕北女人引以为豪的事。
  在缺粮少菜的那个年代,黄馍馍是年节时候才能吃的稀罕物,吴桂珍的手艺是跟她妈妈学的。一遍遍清洗糜子、黍子,再从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包从孩子们嘴边截留的大枣,开水煮了枣,细细地拌成枣泥,包在糜子、黍子面里,上锅开蒸,每个蒸笼前都会守着几个眼巴巴等着的孩子。
  后来条件好了,馒头、面条、大米、白面都不稀罕了,但黄馍馍因为做起来太麻烦,所以通常只在年节时候做一些,吃个新鲜。
  有次到县城赶集,看到有人卖黄馍馍,5毛一个,吴桂珍买了一个尝尝,味道和自己做的差远了,心思活泛的吴桂珍动了卖黄馍馍的心思。
  第一锅两百多个黄馍馍出锅后,老黄蹬着三轮车拉到县城叫卖,本来还担心卖不出去的黄馍馍,才吆喝了几声就被抢购一空。
  老黄回家和老伴儿一合计,反正冬天也闲着,干脆就蒸黄馍馍卖吧,这样,老黄的黄馍馍一卖就是8年,每年能赚8000左右。
  “辛苦干来钱,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这是老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农民哲学。
  闲不住的绥德汉子
  亢家沟位于绥德县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结构,沟谷纵横,村里的一百来户人家就稀稀拉拉散落在山坡、谷底。
  老黄家在半山坡,唯一的一条土路,七扭八歪地通向他家小院。
  记者到老黄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十分,正在大口吃着西瓜的老黄打算再歇歇,凉快点了就上山锄草。
  西瓜是自家种的,就在窑洞下方开出的一弯土地上,除了西瓜、菜瓜这些夏天消暑的吃食,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这些家常菜种满了田间地头。
  “下个月回来,扯了瓜秧再种点白菜,一冬的菜就都有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黄,会谋划着让手头的每一分土地都物尽其用,不浪费一点空闲土地。
  亢家沟村现在坚持种地的人不足一半,老黄种的60亩地,除了自己家的十几亩,剩下的都是这几年村里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的,这儿两分,那儿三分,平地只有两三分,剩下的不是坡地就是梯田,这么稀稀拉拉捡起来,数目可观,可是分布得散,耕种起来很麻烦,老黄两口子经常是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地里劳作一天。
  “全村就属黄国胜两口子最勤快、最能吃苦,种的地也最多,一天到晚都不闲着。”村头乘凉的几个老人对老黄家的一致评价,也是老黄两口子一年四季的生活写照。
  开春忙活半个月给这些沟沟壑壑里的土地撒上种,老黄便趁着后面这段空闲时间,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建筑队打工去。“老黄干活不惜力,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老黄的实在,“干活不偷懒”是大家公认的,虽然岁数大了,包工头还是喜欢用他,“一天干的不比年轻人少。”
  在建筑工地打两三个月短工,待枣树挂花地里抽苗长草的时候,不管包工头如何加工钱挽留,老黄还是会回到亢家沟,继续伺弄他那60亩地,“该薅地锄草的时候不薅地锄草,怎么能有好收成,咱是农民么,啥时候都离不了土地,你下多大劲就收多大的果么。”
  待把60亩地的杂草都薅完,已是盛夏时节。
  亢家村是个小山村,一到盛夏满山都有蝎子出没,蝎子可是好药材,尤其是这几年,蝎子的需求大增,价格也看好,勤快的老黄怎么会放弃这个“捡钱”的机会呢,每天晚上老黄两口子都要打着手电筒,在石头、土坷垃间翻捡蝎子。捉蝎子听着简单,却是很考验人的活计,山区的晚上风凉露重,衣衫单薄点很容易着凉,穿得多了路长又会发汗,为了捉蝎子,老黄两口子要翻过好几座山头,一身衣服湿透了又被捂干,忙活一夏天下来能捉30多斤,进账四五千块钱。
  秋天几十亩的糜子、黍子、豆子要收割、晒晾、脱壳、装袋、运送回家,这些可都是做黄馍馍的材料,一点都马虎不得。
  老黄家的黄馍馍全部用自种的糜子、黍子、大枣和红豆,红豆点种在田间地头,大枣就是自家屋前院后的枣树上结的。
  “农民做事儿不爱花钱,什么都想靠自己从地里刨出来。”老黄家的黄馍馍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了,没有一点儿化学添加剂,就连发酵也是靠面团自然发酵,从不加泡打粉之类的。 “那得花钱买,不如老面团发酵实惠。”
  老黄是个闲不住的人,和记者谈话间,手头也一直忙着。一摊儿芸豆晾晒在窑洞前的空地上,已经干透,老黄用他粗糙的大手搓揉着,豆荚和豆子就分开来,地上掉了几颗豆子,老黄细心地捡起来放进筐里。
  舍不下的毛驴土炕
  “我们30号就要去广州呢,坐飞机去。”老黄的小孙子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8岁的男孩,因为爷爷的“走红”,跟随父母亲从榆林搬回亢家沟。
  “明年我们打算全年都卖黄馍馍呢,在村口开个店。”老黄的儿子黄艳雄对以后的规划信心满满,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已经很久不和土地打交道,没想到父亲 “三瓜两枣”的买卖,竟然引来这么多人的喜爱,还给家里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个精明的中年汉子立刻停了运输的行当,以“黄馍馍”传承人的身份出现。“有我和我媳妇儿帮忙,再雇两个人,一年四季,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卖这个黄馍馍了。”
  知道这次出门时间长,早早的老黄就和亲戚商量,安顿好他家小毛驴。
  “多给它点草料,还要多让它饮水。”老黄像父亲安顿孩子一样,细心地给亲戚说道。
  这头和老黄一起上镜的小毛驴到老黄家两年,春天耕田种地,夏天跟着劳作,秋天把收获的粮食驼回家,冬天再跟着老黄上磨磨米磨面,没有一天得闲。
  7月30日,黄国胜一家五口早早来到榆林机场,随后的半个多月他们将在西贝广州、上海等分店轮流做指导,现场教大厨们做绥德的黄馍馍。
  这是老黄第二次坐飞机,“走红”之前,老黄去的最远的地儿是绥德县城。
  这个大山里的农民,并不想搬到城市生活,住在干净整洁的宾馆里,老黄想的却是家里的窑洞土炕。
其他文献
余已年过花甲,忙忙碌碌工作了三十多年。虽有过些风风雨雨,然总体而言平淡无奇。倒是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有些一波三折。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那年,余出生在川南云溪一小手工业者家庭。据说,刚出生,母亲便抱着余上山跑警报。在余之前,母亲已生过两个孩子,不幸均已夭折。母亲中年得余,珍爱之情可想而知。但是,从余记事起,便知父母为求温饱而昼夜操劳。尽管母亲百般呵护,但余仍骨瘦如柴。  解放了,余成了新中国家乡的
期刊
文革后期,在大部分地区穷困潦倒的时候,华西村成了一个致富的典型,那里建房、修路、人民生活水平高。开弦弓村的村领导到华西村去取经,发现他们的农业比开弦弓村也好不了多少。秘密究竟在哪里?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取经的人听到了异样的响声,循着声音过去,找到了一座拉着厚厚窗帘的房屋,四周围有竹篱笆,里面就是不给外人参观的村办工厂。乡村工业,原来这就是农民致富的秘密。  实际上,关于发展乡村工业,早在费孝通写《
期刊
汽车行驶在G15沿海高速公路上面,与全国大多数的高速公路一样,这条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大货车,它们装载着各式各样的货物,用油布包裹得高高的,哧哧地奔向前方。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已经把那些布满蜿蜒河流和稻田的小镇连结到一块,车窗外闪现的沿途风景十分类似:一片又一片的白色厂房,间或夹杂几块绿色的田地,表明人们记忆中的鱼米之乡正悄悄向工业重镇转型。  再往前走,你就可以见到长江以及横亘在它上面的苏通大桥,这
期刊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还是人民!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晏阳初  和华北平原其他村庄
期刊
露天电影似乎是每个中国人都会有的记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文化生活匮乏的乡村,每天收工之后,扛着自家的板凳,占座位,看电影,曾是生活中的大事。  1986年8月,河南洛阳偃师塔庄村。  太阳才刚沉下村小学西边的三层楼房,董祥奇就被人催了五六回。  “董老师,啥时候开始啊?”一个小脑袋从门缝里伸了进来。  董祥奇抬手看了下手表,又抬头望了眼窗户:“急啥?天还没黑透,再等会儿去!”等那小脑袋笑嘻嘻地从
期刊
河南安阳共有300多辆出租车,掉头转弯时,出租车司机王概还跟旁边一辆出租车的司机鸣喇叭表示问候。30岁的王概来自河南安阳林州东岗镇罗匡村,说起红旗渠,他说:“10万个人修渠,愣是在山上人工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渠道,那可是咱林州的骄傲!”  曾给林县人民以强烈的生存、发展希望的红旗渠,今天依然被用以灌溉农田,只是水量远不如当时那么丰沛,甚至曾在2000年和1997年出现两次断流,当地人的饮水也早已
期刊
前些日子脱产学习,有时间思考许多问题。其中最令我辗转反侧的是关于民族精神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都关心,但又似乎都说不好。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积淀下无数的文化和思想精华,要准确表达出来绝非易事;原因之二是民族精神的文字表达一定是寥寥数语甚至是寥寥数字,要全面而深刻地概括并且让大家认可实在是不可能!其间周熙明教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意识形态创新》的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借本期话题刊登出来我的思
期刊
当下进入“世界工厂”务工的农民工已经不是那些曾经吃过苦、挨过饿、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一代农民了,随着这批农民工逐渐返回农村,他们在工厂中的位置大多被他们的子弟所代替,这些年轻的中学、中专或职校毕业生是一代受过较好教育的农村青年。  新生代农民工有何特点?“这些年轻人在艰难地适应工厂单调重复的生产节奏之前,就已经在学校生活中养成了都市生活方式。他们广泛使用互联网、工余时间与同伴好友频频聚会,进入各种娱
期刊
背景:教育部门日前公布,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同比增长20万人,再创新高。其中,农科学生在近10年中由11万人增长到33万人,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编者:在我国平均每万名农民中大学生仅有1名,而美国为200多名。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仅6名,尚不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6。最近一条消息“农场年薪50万招不来农场主”,让人不禁要问涉农专业毕业生去了
期刊
我们从一个人的身上,是能看出中国农村妇女的形象变化的。  那个人就是姚晨。  《武林外传》中的姚晨简单发髻、齐刘海,是那个时代传统妇女典型的打扮。  《潜伏》中的姚晨,有着农村女性最常见的名字“翠平”。这部剧中她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村姑,好不容易有机会穿旗袍了,也是偷偷摸摸、别别扭扭。  之后的《大电影》系列、《家有喜事2009》、《追爱总动员》,姚晨全都饰演的是一些“淳朴得有点土”的角色。  可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