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秸玉米杆在灶火中熊熊燃烧,热腾腾的蒸笼四周弥漫着蒸气,揭开大锅盖,笼内一个个黄澄澄的馍馍带着蒸汽跳入眼帘……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了陕西绥德名吃“黄馍馍”的制作过程。这部7分钟的纪录片,让绥德县名州镇亢家沟村农民黄国盛、吴桂珍夫妇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北京西贝餐饮的老总找上门,让老黄做“西贝黄馍馍”形象代言人,3年代言费30万元,这将是他卖37年黄馍馍所赚钱的总和。
荧屏上诱人的黄馍馍
做一锅黄馍馍,从清水浸泡糜子开始,再把糜子用石磨碾成面,然后发酵、揉面、包馍馍、蒸馍馍,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整整3天的时间。
为了能让顾客吃到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后两个环节需在后半夜完成 。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老黄这样起早贪黑地卖了8个冬天的黄馍馍。每个冬天的一万多个黄馍馍都出自老黄和老伴之手。
回想这种辛苦,不识字的吴桂珍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哎呀、哎呀”地叹气,其间两条眉毛拧成了倒“八”字,老黄倒是不以为意,面对电视自信地喊出:“我家黄馍馍是绥德第一。”
黄馍馍是吴桂珍的“陪嫁”之一,陕北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的地儿,把有限的食物做得可口,让一家人吃得舒坦,是陕北女人引以为豪的事。
在缺粮少菜的那个年代,黄馍馍是年节时候才能吃的稀罕物,吴桂珍的手艺是跟她妈妈学的。一遍遍清洗糜子、黍子,再从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包从孩子们嘴边截留的大枣,开水煮了枣,细细地拌成枣泥,包在糜子、黍子面里,上锅开蒸,每个蒸笼前都会守着几个眼巴巴等着的孩子。
后来条件好了,馒头、面条、大米、白面都不稀罕了,但黄馍馍因为做起来太麻烦,所以通常只在年节时候做一些,吃个新鲜。
有次到县城赶集,看到有人卖黄馍馍,5毛一个,吴桂珍买了一个尝尝,味道和自己做的差远了,心思活泛的吴桂珍动了卖黄馍馍的心思。
第一锅两百多个黄馍馍出锅后,老黄蹬着三轮车拉到县城叫卖,本来还担心卖不出去的黄馍馍,才吆喝了几声就被抢购一空。
老黄回家和老伴儿一合计,反正冬天也闲着,干脆就蒸黄馍馍卖吧,这样,老黄的黄馍馍一卖就是8年,每年能赚8000左右。
“辛苦干来钱,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这是老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农民哲学。
闲不住的绥德汉子
亢家沟位于绥德县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结构,沟谷纵横,村里的一百来户人家就稀稀拉拉散落在山坡、谷底。
老黄家在半山坡,唯一的一条土路,七扭八歪地通向他家小院。
记者到老黄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十分,正在大口吃着西瓜的老黄打算再歇歇,凉快点了就上山锄草。
西瓜是自家种的,就在窑洞下方开出的一弯土地上,除了西瓜、菜瓜这些夏天消暑的吃食,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这些家常菜种满了田间地头。
“下个月回来,扯了瓜秧再种点白菜,一冬的菜就都有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黄,会谋划着让手头的每一分土地都物尽其用,不浪费一点空闲土地。
亢家沟村现在坚持种地的人不足一半,老黄种的60亩地,除了自己家的十几亩,剩下的都是这几年村里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的,这儿两分,那儿三分,平地只有两三分,剩下的不是坡地就是梯田,这么稀稀拉拉捡起来,数目可观,可是分布得散,耕种起来很麻烦,老黄两口子经常是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地里劳作一天。
“全村就属黄国胜两口子最勤快、最能吃苦,种的地也最多,一天到晚都不闲着。”村头乘凉的几个老人对老黄家的一致评价,也是老黄两口子一年四季的生活写照。
开春忙活半个月给这些沟沟壑壑里的土地撒上种,老黄便趁着后面这段空闲时间,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建筑队打工去。“老黄干活不惜力,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老黄的实在,“干活不偷懒”是大家公认的,虽然岁数大了,包工头还是喜欢用他,“一天干的不比年轻人少。”
在建筑工地打两三个月短工,待枣树挂花地里抽苗长草的时候,不管包工头如何加工钱挽留,老黄还是会回到亢家沟,继续伺弄他那60亩地,“该薅地锄草的时候不薅地锄草,怎么能有好收成,咱是农民么,啥时候都离不了土地,你下多大劲就收多大的果么。”
待把60亩地的杂草都薅完,已是盛夏时节。
亢家村是个小山村,一到盛夏满山都有蝎子出没,蝎子可是好药材,尤其是这几年,蝎子的需求大增,价格也看好,勤快的老黄怎么会放弃这个“捡钱”的机会呢,每天晚上老黄两口子都要打着手电筒,在石头、土坷垃间翻捡蝎子。捉蝎子听着简单,却是很考验人的活计,山区的晚上风凉露重,衣衫单薄点很容易着凉,穿得多了路长又会发汗,为了捉蝎子,老黄两口子要翻过好几座山头,一身衣服湿透了又被捂干,忙活一夏天下来能捉30多斤,进账四五千块钱。
秋天几十亩的糜子、黍子、豆子要收割、晒晾、脱壳、装袋、运送回家,这些可都是做黄馍馍的材料,一点都马虎不得。
老黄家的黄馍馍全部用自种的糜子、黍子、大枣和红豆,红豆点种在田间地头,大枣就是自家屋前院后的枣树上结的。
“农民做事儿不爱花钱,什么都想靠自己从地里刨出来。”老黄家的黄馍馍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了,没有一点儿化学添加剂,就连发酵也是靠面团自然发酵,从不加泡打粉之类的。 “那得花钱买,不如老面团发酵实惠。”
老黄是个闲不住的人,和记者谈话间,手头也一直忙着。一摊儿芸豆晾晒在窑洞前的空地上,已经干透,老黄用他粗糙的大手搓揉着,豆荚和豆子就分开来,地上掉了几颗豆子,老黄细心地捡起来放进筐里。
舍不下的毛驴土炕
“我们30号就要去广州呢,坐飞机去。”老黄的小孙子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8岁的男孩,因为爷爷的“走红”,跟随父母亲从榆林搬回亢家沟。
“明年我们打算全年都卖黄馍馍呢,在村口开个店。”老黄的儿子黄艳雄对以后的规划信心满满,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已经很久不和土地打交道,没想到父亲 “三瓜两枣”的买卖,竟然引来这么多人的喜爱,还给家里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个精明的中年汉子立刻停了运输的行当,以“黄馍馍”传承人的身份出现。“有我和我媳妇儿帮忙,再雇两个人,一年四季,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卖这个黄馍馍了。”
知道这次出门时间长,早早的老黄就和亲戚商量,安顿好他家小毛驴。
“多给它点草料,还要多让它饮水。”老黄像父亲安顿孩子一样,细心地给亲戚说道。
这头和老黄一起上镜的小毛驴到老黄家两年,春天耕田种地,夏天跟着劳作,秋天把收获的粮食驼回家,冬天再跟着老黄上磨磨米磨面,没有一天得闲。
7月30日,黄国胜一家五口早早来到榆林机场,随后的半个多月他们将在西贝广州、上海等分店轮流做指导,现场教大厨们做绥德的黄馍馍。
这是老黄第二次坐飞机,“走红”之前,老黄去的最远的地儿是绥德县城。
这个大山里的农民,并不想搬到城市生活,住在干净整洁的宾馆里,老黄想的却是家里的窑洞土炕。
荧屏上诱人的黄馍馍
做一锅黄馍馍,从清水浸泡糜子开始,再把糜子用石磨碾成面,然后发酵、揉面、包馍馍、蒸馍馍,整个过程需要耗费整整3天的时间。
为了能让顾客吃到热气腾腾的黄馍馍,后两个环节需在后半夜完成 。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老黄这样起早贪黑地卖了8个冬天的黄馍馍。每个冬天的一万多个黄馍馍都出自老黄和老伴之手。
回想这种辛苦,不识字的吴桂珍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哎呀、哎呀”地叹气,其间两条眉毛拧成了倒“八”字,老黄倒是不以为意,面对电视自信地喊出:“我家黄馍馍是绥德第一。”
黄馍馍是吴桂珍的“陪嫁”之一,陕北自古以来就是靠天吃饭的地儿,把有限的食物做得可口,让一家人吃得舒坦,是陕北女人引以为豪的事。
在缺粮少菜的那个年代,黄馍馍是年节时候才能吃的稀罕物,吴桂珍的手艺是跟她妈妈学的。一遍遍清洗糜子、黍子,再从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包从孩子们嘴边截留的大枣,开水煮了枣,细细地拌成枣泥,包在糜子、黍子面里,上锅开蒸,每个蒸笼前都会守着几个眼巴巴等着的孩子。
后来条件好了,馒头、面条、大米、白面都不稀罕了,但黄馍馍因为做起来太麻烦,所以通常只在年节时候做一些,吃个新鲜。
有次到县城赶集,看到有人卖黄馍馍,5毛一个,吴桂珍买了一个尝尝,味道和自己做的差远了,心思活泛的吴桂珍动了卖黄馍馍的心思。
第一锅两百多个黄馍馍出锅后,老黄蹬着三轮车拉到县城叫卖,本来还担心卖不出去的黄馍馍,才吆喝了几声就被抢购一空。
老黄回家和老伴儿一合计,反正冬天也闲着,干脆就蒸黄馍馍卖吧,这样,老黄的黄馍馍一卖就是8年,每年能赚8000左右。
“辛苦干来钱,懒的人没人给他钱。”
这是老黄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农民哲学。
闲不住的绥德汉子
亢家沟位于绥德县南8公里处,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貌结构,沟谷纵横,村里的一百来户人家就稀稀拉拉散落在山坡、谷底。
老黄家在半山坡,唯一的一条土路,七扭八歪地通向他家小院。
记者到老黄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十分,正在大口吃着西瓜的老黄打算再歇歇,凉快点了就上山锄草。
西瓜是自家种的,就在窑洞下方开出的一弯土地上,除了西瓜、菜瓜这些夏天消暑的吃食,西红柿、茄子、豆角、辣椒……这些家常菜种满了田间地头。
“下个月回来,扯了瓜秧再种点白菜,一冬的菜就都有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黄,会谋划着让手头的每一分土地都物尽其用,不浪费一点空闲土地。
亢家沟村现在坚持种地的人不足一半,老黄种的60亩地,除了自己家的十几亩,剩下的都是这几年村里出去打工人家不要的,这儿两分,那儿三分,平地只有两三分,剩下的不是坡地就是梯田,这么稀稀拉拉捡起来,数目可观,可是分布得散,耕种起来很麻烦,老黄两口子经常是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赶到地里劳作一天。
“全村就属黄国胜两口子最勤快、最能吃苦,种的地也最多,一天到晚都不闲着。”村头乘凉的几个老人对老黄家的一致评价,也是老黄两口子一年四季的生活写照。
开春忙活半个月给这些沟沟壑壑里的土地撒上种,老黄便趁着后面这段空闲时间,背着铺盖卷儿跟着建筑队打工去。“老黄干活不惜力,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老黄的实在,“干活不偷懒”是大家公认的,虽然岁数大了,包工头还是喜欢用他,“一天干的不比年轻人少。”
在建筑工地打两三个月短工,待枣树挂花地里抽苗长草的时候,不管包工头如何加工钱挽留,老黄还是会回到亢家沟,继续伺弄他那60亩地,“该薅地锄草的时候不薅地锄草,怎么能有好收成,咱是农民么,啥时候都离不了土地,你下多大劲就收多大的果么。”
待把60亩地的杂草都薅完,已是盛夏时节。
亢家村是个小山村,一到盛夏满山都有蝎子出没,蝎子可是好药材,尤其是这几年,蝎子的需求大增,价格也看好,勤快的老黄怎么会放弃这个“捡钱”的机会呢,每天晚上老黄两口子都要打着手电筒,在石头、土坷垃间翻捡蝎子。捉蝎子听着简单,却是很考验人的活计,山区的晚上风凉露重,衣衫单薄点很容易着凉,穿得多了路长又会发汗,为了捉蝎子,老黄两口子要翻过好几座山头,一身衣服湿透了又被捂干,忙活一夏天下来能捉30多斤,进账四五千块钱。
秋天几十亩的糜子、黍子、豆子要收割、晒晾、脱壳、装袋、运送回家,这些可都是做黄馍馍的材料,一点都马虎不得。
老黄家的黄馍馍全部用自种的糜子、黍子、大枣和红豆,红豆点种在田间地头,大枣就是自家屋前院后的枣树上结的。
“农民做事儿不爱花钱,什么都想靠自己从地里刨出来。”老黄家的黄馍馍算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了,没有一点儿化学添加剂,就连发酵也是靠面团自然发酵,从不加泡打粉之类的。 “那得花钱买,不如老面团发酵实惠。”
老黄是个闲不住的人,和记者谈话间,手头也一直忙着。一摊儿芸豆晾晒在窑洞前的空地上,已经干透,老黄用他粗糙的大手搓揉着,豆荚和豆子就分开来,地上掉了几颗豆子,老黄细心地捡起来放进筐里。
舍不下的毛驴土炕
“我们30号就要去广州呢,坐飞机去。”老黄的小孙子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个8岁的男孩,因为爷爷的“走红”,跟随父母亲从榆林搬回亢家沟。
“明年我们打算全年都卖黄馍馍呢,在村口开个店。”老黄的儿子黄艳雄对以后的规划信心满满,常年在外跑运输的他,已经很久不和土地打交道,没想到父亲 “三瓜两枣”的买卖,竟然引来这么多人的喜爱,还给家里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利益,这个精明的中年汉子立刻停了运输的行当,以“黄馍馍”传承人的身份出现。“有我和我媳妇儿帮忙,再雇两个人,一年四季,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卖这个黄馍馍了。”
知道这次出门时间长,早早的老黄就和亲戚商量,安顿好他家小毛驴。
“多给它点草料,还要多让它饮水。”老黄像父亲安顿孩子一样,细心地给亲戚说道。
这头和老黄一起上镜的小毛驴到老黄家两年,春天耕田种地,夏天跟着劳作,秋天把收获的粮食驼回家,冬天再跟着老黄上磨磨米磨面,没有一天得闲。
7月30日,黄国胜一家五口早早来到榆林机场,随后的半个多月他们将在西贝广州、上海等分店轮流做指导,现场教大厨们做绥德的黄馍馍。
这是老黄第二次坐飞机,“走红”之前,老黄去的最远的地儿是绥德县城。
这个大山里的农民,并不想搬到城市生活,住在干净整洁的宾馆里,老黄想的却是家里的窑洞土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