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女”热席卷全国之后,接踵而来的一波热潮,也是同出湖南的《大长今》。“想唱就唱,唱得漂亮”变成了乍一听,像似在唱“武大郎,武大郎,武呀大郎……”
就算人家过去是个武大郎吧,今天可是蛹化蝴蝶,成为美男子裴勇俊了。
记得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朝鲜使臣代表李朝皇帝到承德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其中有一个叫朴趾源的秀才,把他的中国见闻写了本《热河日记》的书。书中记载的中国普通农家是“虽牛栏猪棚莫不疏直有度,柴堆粪痔亦精丽如画。”
这不仅令二百多年前的他目瞪口呆,同样也令二百多年后的我们目瞪口呆。当然,更令我们目瞪口呆的是:一个反映五百多年前李家王朝一位在宫廷先是烧得一手好菜、后来又成为一位好医生的长今姑娘的故事,她比小超女们吸引了更多的视线。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和津津乐道一部外国电视剧,一举PK了当年颇有人气的《阿信》和《血疑》。2005年9月1日,湖南卫视首播《大长今》的收视率就达到了8.6%,在上海等地更冲破了10%,位居同一时段全国收视率的榜首。
作为一个在上海电视台干了22年的高级编辑,心中不免有点纳闷。你想,韩国的编剧、作家没有我们多,韩国的历史没有我们长,因而,七七八八的事情也没有我们丰富。总而言之,他们会写的人和能够被写的东西,这些被称之为电视剧资源的东西,统统是不如我们的。为什么我们的球就踢得那么的臭,单单就是因为技不如人么。
这不禁使人想起“上海的电视剧是拿不了全国冠军的甲级队”这一比喻,首度耳闻是在1984年4月。那时,台里召开了一个“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会议是全国性的,参加者有七十多人。那时,我在新闻部采访科,虽然不是跑文艺的,但也晓得开会就是为了打上海电视剧生产的翻身仗。此前发生过叫人大跌眼镜大丢脸面的事儿,把《蹉跎岁月》拒之门外,蹉跎到了中央台。让人家一炮走红,名利双收。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也听不到什么“甲级队”的说法,反正拿冠军的队伍多是出自伟大的北京。就是前几年上海也参与投资的《康熙王朝》,到了面对首播权竞争时,居然输给了中央台。由于不敢再掏钱了,最后让别人赚得个钵溢盆满。买车子的钱也花了,再买个牌照就抖豁了。恐怕这不仅是个魄力问题,更为重要的还有眼光和底蕴……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甲级队与好球”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由此而来的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一定你非得自己组织一支甲级队,养一帮人,能踢一脚好球的也并非一定要是出自土生土长的上海。其实,从投资入股电视剧的生产,就可以看出你的眼光。从市场上购买电视剧,就可以看出你的韬略。从购买电视剧后的节目运营,就可以看出你的能力。
只要上海人看得开心,只要上海人能在全国有福气率先目睹好戏,那你就是个响当当的甲级队,你就是踢出了一个世界波。譬如,本地曾经领先播出的《还珠格格》续集,就是一个多赢的案例。
你说我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翻版,我也不与你理论。造船固然不易,买船和租船就那么便当吗?
就算人家过去是个武大郎吧,今天可是蛹化蝴蝶,成为美男子裴勇俊了。
记得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朝鲜使臣代表李朝皇帝到承德祝贺乾隆七十寿辰,其中有一个叫朴趾源的秀才,把他的中国见闻写了本《热河日记》的书。书中记载的中国普通农家是“虽牛栏猪棚莫不疏直有度,柴堆粪痔亦精丽如画。”
这不仅令二百多年前的他目瞪口呆,同样也令二百多年后的我们目瞪口呆。当然,更令我们目瞪口呆的是:一个反映五百多年前李家王朝一位在宫廷先是烧得一手好菜、后来又成为一位好医生的长今姑娘的故事,她比小超女们吸引了更多的视线。全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和津津乐道一部外国电视剧,一举PK了当年颇有人气的《阿信》和《血疑》。2005年9月1日,湖南卫视首播《大长今》的收视率就达到了8.6%,在上海等地更冲破了10%,位居同一时段全国收视率的榜首。
作为一个在上海电视台干了22年的高级编辑,心中不免有点纳闷。你想,韩国的编剧、作家没有我们多,韩国的历史没有我们长,因而,七七八八的事情也没有我们丰富。总而言之,他们会写的人和能够被写的东西,这些被称之为电视剧资源的东西,统统是不如我们的。为什么我们的球就踢得那么的臭,单单就是因为技不如人么。
这不禁使人想起“上海的电视剧是拿不了全国冠军的甲级队”这一比喻,首度耳闻是在1984年4月。那时,台里召开了一个“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会议是全国性的,参加者有七十多人。那时,我在新闻部采访科,虽然不是跑文艺的,但也晓得开会就是为了打上海电视剧生产的翻身仗。此前发生过叫人大跌眼镜大丢脸面的事儿,把《蹉跎岁月》拒之门外,蹉跎到了中央台。让人家一炮走红,名利双收。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也听不到什么“甲级队”的说法,反正拿冠军的队伍多是出自伟大的北京。就是前几年上海也参与投资的《康熙王朝》,到了面对首播权竞争时,居然输给了中央台。由于不敢再掏钱了,最后让别人赚得个钵溢盆满。买车子的钱也花了,再买个牌照就抖豁了。恐怕这不仅是个魄力问题,更为重要的还有眼光和底蕴……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甲级队与好球”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由此而来的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一定你非得自己组织一支甲级队,养一帮人,能踢一脚好球的也并非一定要是出自土生土长的上海。其实,从投资入股电视剧的生产,就可以看出你的眼光。从市场上购买电视剧,就可以看出你的韬略。从购买电视剧后的节目运营,就可以看出你的能力。
只要上海人看得开心,只要上海人能在全国有福气率先目睹好戏,那你就是个响当当的甲级队,你就是踢出了一个世界波。譬如,本地曾经领先播出的《还珠格格》续集,就是一个多赢的案例。
你说我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翻版,我也不与你理论。造船固然不易,买船和租船就那么便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