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离天空很近的地方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学回家,像往学一样打开E-mail,收到了啄木鸟的来信——到奥克兰有两个月了,每天上网收信是很重要的事。“现在的生活虽然紧张却很充实,我很快乐”——这是连续在啄木鸟信中出现的句子。很令人高兴的句子。
  那些昔日里迷恋着网络和恋爱游戏的孩子们,似乎也在瞬间长大了。
  不仅是啄木鸟,还有依然在国内学习的那些友人,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亦可感觉到他们的成长——对高考,对人生有了这样那样的认识和规划。他们说很羡慕我,羡慕我在蓝天白云里依然闲适而充满梦幻。
  然后我在屏幕这头苦笑,没有人看到。
  这里的天空和想像中一样蔚蓝,明澈而温和。只是比故乡的低矮,仿佛能够触摸。这样水粉一般明亮的蓝色,从我上学的路上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我看不见的地方,然后我早早地放学回家,依然漫步在这样的水蓝色之中。
  有时想想,没有参加高考应当是躲过了一场劫难——对于我的母亲而言,射手座散漫的自由已经超过了她所能信任的限度。她宣布了我的新生:留学海外。表情庄严不可侵犯。父母到底是疼爱我的,他们义正词严地将我赶到了南半球的这一片云海,不由分说。却又在送了行,转过身去的刹那流了泪——这一点我至今还未能真正体会。
  我所能明了的只是:西瓜说的有道理,没能参加高考,也是一种遗憾——你瞧,我还是不知天高地厚,大言不惭,须臾乐观的射手座。
  这里的课程并不像传闻中的轻松和简单,但对于曾受役于应试教育的我们来说,应当是绰绰有余。学校与国内的大相径庭——没有固定的班级和教室,每个人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科目,由电脑自动排时间表。每天五节课,在不同的教室和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同学中间。我喜欢这样的学校,下课时兵荒马乱,成天背着重重的书包穿梭于各个教学区。偶尔有熟人迎面走来,仅一个微笑的时间,便又匆忙地擦身而过。
  这种流动式的授课方式甚好。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有机会扩大交际面。很有道理,人相处久了,总有矛盾。尤其对国际留学生而言。
  初来时可以选择的交友范围是很狭窄的。由于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多数人难以融入当地人的群体中去。所以只能寻找同自己一样的“异类”:中国人找中国人,韩国人找韩国人,实在找不到同国籍的也得拉上个接壤的。
  老乡见老乡的依恋到底是无法长久的,因为在一个有限的择友范围里,或许你找不到能够一起静静坐在午后的草坪上,看着阳光和天空一语不发却异常默契的人。于是,你在为数不多的黑发群体中再度沦为异类。这一次,或许寂寞冗长。
  我的房东对我说过一个故事,在少女漫画中反复憧憬过的迷人的幻想:有一种植物,人们唤它做“三叶草”,顾名思义。但当你发现一片意外地生了四片叶子的三叶草时,你便找到了幸福——他们用很真挚的语调告诉我珍贵的友情来之不易。他们是很善良的人,至少善待我。对于这样离乡背井无亲无故的留学生涯,能在寄人篱下时得到一些温暖的问候是值得感恩的事。
  但我也不是绝对孤独。至少有能够称作朋友的人,可以一起上课放学,一起吃午餐一起做回国倒计时,有时周末相约出游——我竟然无法感到满足。我想我是让那帮留在高考的水深火热中的损友惯坏了。记得有她们在身边的日子里,总能够很轻易就露出甜蜜到心里的微笑。过去的十六个年头,似乎从未如此艰辛地去维系一段在必然中模糊地摇摆着的友情。
  不过还是需要学会放低对“友情”的苛求。有一段时间我曾很用心地去聆听那些不远处的喧闹——他们的快乐莫衷一是,我却总是孤独。在一个没有了温柔亲情的世界里,我无法如同从前一般坦然而自在地享受孤单与安宁。很遗憾我无法像啄木鸟说的那样学会不依赖友情——啄木鸟是个很不负责任的人!她用她的微笑教会我如何全身心地信赖友情,如今又让我从那些温暖的包裹里退出,退回到寒冷的孤寂中去。
  我不要。至少我相信还会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值得我去相信。
  学习并不紧张却也充实。成功地告别了物理和体育,我躲在梦寐以求的日语教室里无比崇敬地望着我的印尼女老师——此人亦是我的英语老师,掌握五种以上语言甚至粤语。我乐意看着她在日文课上亲切而耐心的笑容以及英文课里带着可爱卷舌的发音。
  老师们是可爱至极的。他们可以脱了鞋在教室并不十分洁净的地毯上蹦来跳去,或是带着诚挚的笑意询问你的情人节过得是否愉快。他们噙满友善的眼里落进了许多和煦的阳光,他们用不列颠式的英语告诉你:新西兰的阳光总是温和又迷人的。
  你可以深信不疑。
  记得一个网络作家在她的文章里说过,如果一个人时常抬头望着天空,他或她并不是在寻找什么,或许只是因为寂寞。
  我喜欢在放学时慢慢穿过悠然的小径,抬头看PAPAKURA湖水一样亮蓝色的天空,稀薄如游丝一般的云朵,偶尔掠过的飞鸟……很久很久,似乎能看见风的痕迹——水蓝色的波心起了凉爽的涟漪,云朵飘向远方,直到再也望不见踪影。
  想起留学生处的老师对我说的:生活总不及梦想中那般烂漫美好,但是总有办法让它变得离愿望切近些。
  心平气和时看看南半球蔚然的天色,看到鹅黄色的黄昏逐渐褪成暖橙色的霞,最后带着羞涩的欣喜的红,一起飞向遥远的东方去了。说不定能在明日抵达思念多时的故乡,一定能罢!
  因为我知道,这里的天空,定然连着那里的。
其他文献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对18岁一直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听大人们说,18岁是人生的十字路口,稍有不慎就会在这样的年龄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最终误入歧途。于是我就痴心妄想着如果能永远地活在18岁以前的日子,或者直接长到19岁,该有多好啊。然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时间的脚步,令我担忧的18岁就像脸上的青春痘,最终还是冒冒失失地闯入了我的生活。  过后想想,其实那种恐惧完全是多余的。1996年,我18岁那年,正在
期刊
时髦、和谐、舒适而又潇洒还不能代表布拉斯的全部,美国时装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比尔·布拉斯(Bill Blass),就没有今天的美国时装业。布拉斯用不可抗拒的魅力、想象力、令人眩目的华贵征服了美国社会。如今,比尔·布拉斯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服饰产业。截止2003年末,布拉斯时装帝国已拥有上百个品牌许可证,每年在全世界营销逾7亿,,年利润逾5000万美元。让传统精髓与时代相结合  看看200
期刊
在当今美国影坛上,能称霸好莱坞的第一辣妹,当属女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今年33岁的泽塔琼斯虽已为人妻、为人母,但那撩人心魄的眼神,乌黑飘逸的长发,凹凸有形的身材,和极具女人味的服饰,让全球无数的影迷癫狂和痴迷。  不久前,她凭借在电影音乐剧《芝加哥》中的精湛演技,捧走了“2003年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奖,同时她还入围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而更让众多影迷为之感叹而折服的是,这个英
期刊
2003年6月27日,本刊假座《海上文化俱乐部》成立仪式,组织部分上海作家与上海房地产企业家,就上海房地产开发与发展、“非典”之后的上海房产市场走势等市民关注的问题,共同探讨。参加座谈的企业家有桑荣林(原上海市房地局局长)、徐林宝(上海房地集团董事长)、朱胜杰(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阮人旦(上海金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上海古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智伟(上海房地产经营集团有限
期刊
徐春浩,男,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2002级硕士研究生。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参与编著了《高中生作文指导》和《初中生作文指导》两本书,读研前发表有新闻、诗歌、小说、散文、论文等共计60多篇,十几万字。2002年9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现任教育部主办的《中国研究生》杂志南京记者站站长、《南京大学研究生》报主编。    2004年2月27日,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作客南大,上午10点在逸夫
期刊
他们也许是一些非常害怕寂寞的人,需要感知彼此皮肤的温度和气味的包围,这样可以不用面对心灵上的破洞。  我是乔。这一年春天,我在上海。  每天在家里写作,同时为数家杂志撰稿,写专栏。让每个字产生反映精神,兑现物质的价值。说来这应是我唯一的谋生技能,收入虽不稳定,但维持生存尚可。  这种生活在旁人的眼里,也许过于随性及缺乏安全感。但对一个长年没有稳定工作且不愿在人群里出没的女子来说,就好像是潜伏在海底
期刊
这次阅读了春树的随笔《泪眼问花花不语》,讲一讲我的感想。  说到春树,很容易想到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不知这二者之名有无关联。我好像理解为村上的春树,于是,春树所带来的冲击,便有了“邻家有女已长成”的感觉。一是由于我的女儿马上要上高中了,二是我小时候的同学的子女,有比春树还大的。自己认为,我是比较冷静地面对“80后”的。  自从“80后”(我也不认可这个命名,认为太缺乏创意)引起人们的关注以来,我并没
期刊
欧亚:第一笔稿费你是怎么用的?听说搞了本《80后诗选》?花了多少钱?  春树:这是一个总结。自己也曾经热情过,想想那个时候阿斐、但影,大家一起写诗,互相鼓励。现在写诗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差了,既不敏感,也不勇敢。我原来有想跟但影一起做诗选的,后来发现他的热情已经不能支持我了,就自己干了。时间改变了很多,可是要是不做点什么,真的很没意思,但影劝我看点哲学、宗教什么的——我怕这个,怕自己掉进去就出不来了,
期刊
城里的春天没有特别的标志,身在其中的人更会不经意间迷失自己。  一个心无牵绊的日子,悠然地睡醒了出门。猛抬头,发现四周已是新绿一片。从嫩叶之间挤出来的光斑跳跃到地面,叽叽喳喳地把生活涂得色彩缤纷。  当你看到朝阳锐不可当地喷薄而出时,你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并为之振奋。什么姜是老的辣夕阳无限好为霞满天都没错,雏凤清于老凤声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正在上演是不容置疑的。  读着时下一些少年才俊的文字,欣赏他
期刊
春树的确是个很勤恳的作家,甚至有段时间里,她居然在春树下的小黑板上(为不明所以的读者注明一下,“春树下”是春老师的论坛,而小黑板是春老师用来发布消息的一个小地方)写了:安静生活。拒绝采访!这话什么意思啊,摆明了是不让我这样的“闲杂人等”找她玩。可就在这不久以前,她老人家还说,有什么玩的一定得叫上她。  很理解春树前段时间有些闷闷不乐的原因。不就是上了个《时代》周刊的封面吗?一些记者跟不怀好意的人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