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义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活生生的语文素质。“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媒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对教材作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教师融为一体,带着活生生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走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点。
初中是学生个性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需要有个性的老师。没有个性的教学是缺乏激情、缺少活力的教学。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对课标、教材、教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不能满足学生胃口的,也不利于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个性化处理教材是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身体力行课改精神的需要。现行各个版本的教材都体现着编者鲜明独特的个性,每个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应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语文教学的春天。魏书生、宁鸿彬、蔡澄清……无一不是个性化处理教材的典范。
二、方法
1.融入教师深刻的情感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在钻研教材时,教者应努力钻研其中的情感因素。但是,在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处理时,不能疱丁解牛似的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而应把教者深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披文入情。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完美的探索,情境教学的精髓正是以教师的情感为先导,领着学生生情入境。教材打着教师深刻情感体验的烙印走向学生,才能真正地打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使学生觉得课本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这门原本有血有肉的学科。
2.渗透教师独具魅力的人格影响
亲其师,信其道。若能使学生敬其师,教学效果则会更佳。由“亲”而“敬”,教师首先须在处理教材时打上自己的人格烙印。对教材的理解必须观点正确、旗帜鲜明、绝不含糊。应以科学的精神、人格的力量照亮教材、照亮学生心灵的天空。应学习藤野先生,他教解剖图时的科学精神,对鲁迅先生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说:“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要辅导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可见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既在读“教材”这本书,同时也在读“教师”这本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它应在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教师的人格影响,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样,一个灵魂也可以震撼另一个灵魂。
3.体现教者的学识和审美素养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应仅是一桶水,而应成为永不枯竭的山泉。照本宣科的语文教师绝不是好教师。教材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更是传播语文信息的起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旁征博引,体现出语文学科既有系统的严密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既有博大的内涵,又有丰富的外延。茫茫宇宙,芸芸众生,世界是如此神秘和美丽。我们的视野,再也不能局限于那尺牍之间。这就需要在处理教材时,充分展示教者的丰富学识和审美素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吸收力强的优势,让学生在“大语文”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素质。
4.反映教师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准确把握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处理教材时应以开放性的思路去把握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者以特有的敏銳捕捉教材中的每一个训练点,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精妙构思或重组教材、或提炼升华、或画龙点睛,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教者的个性得以充分表露,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新课标规定的语文教学任务因而得以顺利完成。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每一个语文教师更应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围绕一个语段死抠知识点,不厌其烦地罗列若干条各级各类考试中出现的有关题型,这是对语文教学任务极端偏狭理解的表现,这绝不是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所为。这样处理教材的直接后果将是彻底扼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将大打折扣。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去处理教材,才能克服短视行为,从根本上摆脱当前语文教学的窘境,体现课改精神。
三、纠偏
提倡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绝不意味着教者可以随心所欲。每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都应谨防步入误区。
1.警惕脱离教材的随意性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相机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知识阅历,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丰富教材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达到教师、教材的合理融合。因而,强调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绝不能变成教师脱离教材的纯粹的个人情感的渲泄,绝不能把离题万里、海阔天空的主观随意性标榜为个性化。那其实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漠视,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2.克服脱离学生实际的主观臆断性
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是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的基础,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方向是个性化的指向,教师的“个性化”应该服从、服务于学生丰富生动的“个性化”。处理教材必须以深刻、准确地研究学生为前提,必须把教师自己的东西调整成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融入教材。建立在对学生的需要主观臆断基础上的“个性化”,将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填鸭式”、“灌输式”。
3.防止脱离课标的盲目性
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对教材每一个环节的个性化处理,应紧扣课标,让教师个性融进每一篇课文,融进每一个能力训练点,成为语文素质这棵茁壮大树上焕发生机的叶片。脱离了课标的个性,就像是秋风扫落的树叶,是凌乱的,缺乏活力的,是对学生东鳞西爪般的盲目训练。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全部内容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应该是一个跟课标相对应的系统化的整体。
总之,个性化处理教材,只有密切联系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才能使语文学科成为让学生心之向往的乐园。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活生生的语文素质。“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教材,仅仅是教学的媒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师和学生都不应该成为教材的奴隶。只有对教材作个性化的处理,教材、教师融为一体,带着活生生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走向学生,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点。
初中是学生个性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培养有个性的学生,需要有个性的老师。没有个性的教学是缺乏激情、缺少活力的教学。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对课标、教材、教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不能满足学生胃口的,也不利于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个性化处理教材是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身体力行课改精神的需要。现行各个版本的教材都体现着编者鲜明独特的个性,每个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应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语文教学的春天。魏书生、宁鸿彬、蔡澄清……无一不是个性化处理教材的典范。
二、方法
1.融入教师深刻的情感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在钻研教材时,教者应努力钻研其中的情感因素。但是,在对这些情感因素进行处理时,不能疱丁解牛似的对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而应把教者深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披文入情。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完美的探索,情境教学的精髓正是以教师的情感为先导,领着学生生情入境。教材打着教师深刻情感体验的烙印走向学生,才能真正地打动学生,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使学生觉得课本不是枯燥的、干巴巴的,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这门原本有血有肉的学科。
2.渗透教师独具魅力的人格影响
亲其师,信其道。若能使学生敬其师,教学效果则会更佳。由“亲”而“敬”,教师首先须在处理教材时打上自己的人格烙印。对教材的理解必须观点正确、旗帜鲜明、绝不含糊。应以科学的精神、人格的力量照亮教材、照亮学生心灵的天空。应学习藤野先生,他教解剖图时的科学精神,对鲁迅先生的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说:“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要辅导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在教育过程中也是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可见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既在读“教材”这本书,同时也在读“教师”这本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真正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它应在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出教师的人格影响,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样,一个灵魂也可以震撼另一个灵魂。
3.体现教者的学识和审美素养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应仅是一桶水,而应成为永不枯竭的山泉。照本宣科的语文教师绝不是好教师。教材是语文信息的载体,更是传播语文信息的起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旁征博引,体现出语文学科既有系统的严密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既有博大的内涵,又有丰富的外延。茫茫宇宙,芸芸众生,世界是如此神秘和美丽。我们的视野,再也不能局限于那尺牍之间。这就需要在处理教材时,充分展示教者的丰富学识和审美素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吸收力强的优势,让学生在“大语文”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素质。
4.反映教师对语文教学任务的准确把握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基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处理教材时应以开放性的思路去把握教材内容,不失时机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者以特有的敏銳捕捉教材中的每一个训练点,以自己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精妙构思或重组教材、或提炼升华、或画龙点睛,挥洒自如、不拘一格,教者的个性得以充分表露,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新课标规定的语文教学任务因而得以顺利完成。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每一个语文教师更应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围绕一个语段死抠知识点,不厌其烦地罗列若干条各级各类考试中出现的有关题型,这是对语文教学任务极端偏狭理解的表现,这绝不是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所为。这样处理教材的直接后果将是彻底扼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将大打折扣。只有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去处理教材,才能克服短视行为,从根本上摆脱当前语文教学的窘境,体现课改精神。
三、纠偏
提倡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绝不意味着教者可以随心所欲。每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都应谨防步入误区。
1.警惕脱离教材的随意性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相机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知识阅历,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丰富教材的知识能力训练体系,达到教师、教材的合理融合。因而,强调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绝不能变成教师脱离教材的纯粹的个人情感的渲泄,绝不能把离题万里、海阔天空的主观随意性标榜为个性化。那其实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漠视,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2.克服脱离学生实际的主观臆断性
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是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的基础,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方向是个性化的指向,教师的“个性化”应该服从、服务于学生丰富生动的“个性化”。处理教材必须以深刻、准确地研究学生为前提,必须把教师自己的东西调整成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融入教材。建立在对学生的需要主观臆断基础上的“个性化”,将会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填鸭式”、“灌输式”。
3.防止脱离课标的盲目性
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对教材每一个环节的个性化处理,应紧扣课标,让教师个性融进每一篇课文,融进每一个能力训练点,成为语文素质这棵茁壮大树上焕发生机的叶片。脱离了课标的个性,就像是秋风扫落的树叶,是凌乱的,缺乏活力的,是对学生东鳞西爪般的盲目训练。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全部内容的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应该是一个跟课标相对应的系统化的整体。
总之,个性化处理教材,只有密切联系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才能真正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才能使语文学科成为让学生心之向往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