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孩子的情绪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w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个朋友,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4岁,小女儿3岁。小女儿很任性,经常耍脾气,要一样东西一定要到为止,否则一直闹。她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纠正孩子的任性。

你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我在面向家长的讲座中,多次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孩子不可爱,常常是因为缺少爱。
  这个观点,好多家长很难一下接受——明明我很爱孩子,恨不得把一切好东西都给他,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我这么爱孩子,怎么能说孩子不可爱,就是因为缺少爱呢?
  家长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们以为,给孩子物质方面的满足就是爱孩子。因此,家长舍得花大价钱给孩子买学区房、上贵族学校、请私教、穿名牌……只要是孩子想要的、想买的,家长都全力满足,不遗余力。
  但是,这样的家长常常并不知道这个道理,那就是——你给的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
  其实,年幼的孩子对物质的需求很低,昂贵的物品、名贵学校、高价辅导班,对他们来说远远比不上父母精神上的陪伴和守护,他们需要的特别简单:父母爱的抱抱、鼓励的话语、一个亲吻,这些都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让孩子内心温暖,情绪平和。
  这位朋友讲自己的小女儿任性、不听劝、爱耍脾气,从心理学上很好理解:要照顾两个孩子,父母有些手忙脚乱,小女儿可能感到自己被忽视了,因此不安、焦虑和无措。可是,这么小的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感受,更无法表达出来,就常常以一些大人看来不乖、不听话的方式吸引父母的关注和关爱,表现出的就是大人说的“任性、不听劝,经常耍脾气”。而这些偏差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原因,孩子自己根本意识不到,也说不出来,只是以这样的不可爱、不讨喜的方式来寻求大人关注。

任性的孩子其实很无助


  换位思考一下,仔细想想,孩子其实很可怜,有苦说不出,只是感到不安全、不开心,所以,不断惹事,做出很多在家长看来任性的举动,希望博得父母的关注。
  因此,对待任性的孩子,父母最该做的,就是不要只看到孩子种种问题的表面,要仔细想想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心理学上说,心理决定行为,行为只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找到真实的心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批评甚至打骂孩子。总是指责、批评孩子,孩子可能会因害怕父母而有所顾忌,把所有的情绪压抑在心里。长期下去,等孩子长大了,尤其青春期,会越发叛逆,影响亲子关系。

静下心看见孩子的情绪


  一天,爸爸接奇奇幼儿园放学。奇奇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好吃的,就让爸爸买了酸奶和羊肉串。刚走了几步,又看到了棉花糖,就吵着说:“爸爸,我还要棉花糖。”爸爸说:“刚买了酸奶和羊肉串,不能再吃了。”可是,奇奇说:“我就要,我就要!”说完,把酸奶和羊肉串一扔,就大哭起来。
  看到奇奇这么任性,爸爸也很生气。尤其是街上人来人往,爸爸觉得很没面子。不过,爸爸转念一想,奇奇本来没这么任性,为什么今天这样反常?一定有原因。于是,爸爸走过去,搂着奇奇的肩膀说:“宝贝,你每天都不吃这些东西,为什么今天非要吃呢,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听见爸爸这样说,奇奇一下哭了,一边哭一边抽抽搭搭地说:“谁让你不第一个接我呢?”爸爸一下想起来早上送奇奇上学时,保证晚上第一个来接他,可是因为临时有事来晚了,来接的时候,班里小朋友都走得差不多了。
  哦,原来奇奇是不高兴了才这么任性的。想到这,爸爸连忙蹲下身,向奇奇道歉:“宝贝对不起,爸爸答应你第一个来接,却说话不算话,是爸爸的错,爸爸向你道歉。可是,爸爸不是故意的,因为单位有事,一时走不开才来晚的。”听爸爸这样说,奇奇慢慢平静下来,擦了擦眼泪,不好意思地说:“好吧,我原谅你了,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想吃棉花糖,只是有些生你气。”
  所以,对于孩子的不可爱行为,家长先别忙着批评、指责孩子,请先认真想一想:孩子到底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让你讨厌的行为,是什么原因让他和你对抗?
  事实上,只要你肯静下心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有着巨大的委屈、不安、惶恐、害怕和担心,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这些感觉,对大人来说可能并不算什么,但是,对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来说,却可能比天还大,大到足以压垮他们的心。因此,他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以父母不喜欢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进而保护自己。
  因此,建议父母多给孩子爱的抱抱、鼓励的话语、温暖的支持,让孩子知道,你真的很爱很爱他;父母做得不對也要及时向孩子道歉,并说明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这样,孩子才会安心。孩子心安了,我们也就安了。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永平永平,永远平凡。”小时候,常常有小伙伴这样猜解我名字的含义,也有小伙伴戏谑我为“平平常常”。这对好胜要强的我来说,很是不服,认为有文化的爷爷给我起了这样的名字,一定有别人想不到的含义。我决定从名字中找出高深的含义,让小伙伴们吃一惊。但是查遍了新华字典,发现“永平”除了表示“永远平安”“永远平淡”“永远平静”等意思外,没有什么惊人的含义。心有不甘之余,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  不僅仅是我,我弟弟
期刊
摘 要:文艺评论具有思想引导作用,在新时期文化环境下,文艺评论工作应与时代进步相融合,不断发散思维、开拓思路,使文艺评论更富生命活力。本文以明清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小说故事情节、人物描写、艺术形式和艺术造诣四个角度诠释文艺评论工作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新时期文艺评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文艺评论 故事情节 人物描写 艺术形式 艺术造诣 新思路 明清小说  文艺评论工作是文艺事业发展的基础,随
期刊
女儿爱绿植,在闲置的海螺壳和玲珑的茶壶茶碗里,养眉眼盈盈的铜钱草。  我也喜欢,在还算宽敞的家里,端坐、悬挂或镶嵌各式各样的养花容器。含苞的文心兰长在椭圆的紫砂盆里;婆娑的文竹,亭亭玉立,它的盆是截开的造型别致的酒瓶;还有六月雪、铁线蕨、绿萝和水仙……或盆或钵,或方或圆,都搭配得各尽其妙。  日常纷繁如麻,一回到家,目光就清新了,烦乱的心瞬间就柔和清静了。如果恰恰阳光静好,一朵花婉约地开了,就欣欣
期刊
摘 要:2014年,80后代表作家韩寒开始转战荧幕,开启自己的电影之旅。《后会无期》这部电影的呈现类型为旅程片模式,影片如同一首关于男性的浪漫诗歌,在商业片拥挤的暑期,孤独地站在东极岛上吟唱。《后会无期》这部电影走温清路线,故事内容清晰简洁,人物关系简单。本文主要从剖析《后会无期》电影主题及男性视角观世界,这两个方面来阐释电影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主题意蕴 男性视角 平凡人生路 都市成长  20
期刊
春天,和风清新,天气变暖,大地萌动,万物生发。趁一派春光明媚,心绪坦然开阔,捧揽一本书,独自安静地品读,是一件十分惬意的美事。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我十分赞同张潮的说法,欣赏诸集应以春天为宜,因为时逢春暖花开,翠艳吐芳,春的生机盎然气息,映衬人们内心无限向往的意境,作品入目而读,胸襟开阔坦荡。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
期刊
古语有云:幼学如漆。这个“漆”怎么解释?意指记下东西很深刻,难以忘掉。又谓“幼学如石刻”。  孙女徐熠沙刚学会说话后,我就带她“听诵唱古诗”。让我吃惊的是,有时她听两遍就能咿咿呀呀背出来了。我不在乎她背多少古诗,旨在通过读诗为人生精神奠基,涵养诗心,成就诗意人生。作者和孙女  总有父母担心,孩子能不能读懂古诗?  从古人上私塾能读“四书五经”这一点来看,孩子能读懂古诗。大唐是诗歌繁荣的朝代,初唐四
期刊
“妈妈,快看,我会变魔术。”  “妈妈,快,你来!”  “妈妈,快帮我一下。”  客厅里,儿子叽叽喳喳地不停呼唤,让手忙脚乱的我有些烦躁,一个不留神,菜刀与手指来了个亲密接触,鲜血涌了出来。  “儿子,快,找下刀伤药!”我摁着指头,按捺住胸中滚动着的火,着急地冲着儿子嚷。  “妈妈你没事吧?”儿子攥着药奔了过来,惊呼着。  “妈妈,疼不疼?”他一边问,一边把药倒在伤口上,那白色的粉末顿时被一抹鲜红
期刊
Q 儿子今年4岁,害羞内向,不怎么爱说话,一遇到陌生人就往我们身后躲靠。怎样才能让孩子开朗一点呢?  A 害羞是天性和环境的双重产物。对于孩子来说,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都会引发害羞的行为,表现为脸红、避免眼神接触、把头转开、躲在妈妈身后等。孩子怕陌生人,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过程。我们需要多鼓励,多给孩子提供社交机会,同时家长一定要避免这三个误区,以我本人在教育女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为例:第一,不随
期刊
接孩子放学回家时,途经路边一个菜店,我让孩子下车买南瓜。一会儿,孩子捧着一个南瓜走了出来。店员从店里探出头,笑着说:“这孩子真环保,我想用塑料袋给他装,他说用手拿着就可以了。”  我也笑了起来。看着孩子手捧南瓜小心翼翼地走来,我知道,环保意识已在他心中生根萌芽。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激发他的环保意识。比如扔垃圾时,我会带他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将废弃不用的纸箱、矿泉水瓶等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统一
期刊
1  阿尔姗娜幼儿园的好朋友赛楞,一大早就闹着要来找阿尔姗娜玩。赛楞爸爸忙着上班,把赛楞送来就匆匆离去。没有大人在旁边陪伴,两个小孩子反而玩得更轻松自在,只一会儿就把玩具全都翻箱倒柜地找出来,将客厅变成了动物园。我走出来站着看了一会儿,见赛楞拘谨地一句话也不跟我说,便知趣地退回書房,任由他们在客厅里探险,一会儿跟恐龙大战,一会儿跳进海洋去斗鲨鱼,一会儿又飞上天空跟老鹰翱翔。平日里总爱耍公主脾气的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