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又有了重大的推进,它以全新的教育观念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回应了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具体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德、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下面笔者就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实质及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也才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长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这根本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喜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有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
二、当好“中间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有人曾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比作“中间介绍人”,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早》这篇课文,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鲁迅上学迟到是有原因的。老师批评他,他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合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他们有的说:鲁迅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有的说:他后悔不该迟到;有的说:鲁迅不想以家务繁重作为理由原谅自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三、拓宽学习渠道,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上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如六年制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0万字,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绝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互相交流,办班级图书角,每周抽出两节课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并戏称这种课为“营养午餐”,旨在引导学生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如写出从课外学到的名言、歇后语、儿歌、诗歌等;根据提示填写表示数字的成语,如(五)光(十)色;表示动物名称的成语,如(鹤)立(鸡)群;填写诗中的花名、数字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总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也才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长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课文而已,这根本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宋朝学者朱喜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有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表示关键的词语,问号表示对句子或观点的质疑等。
二、当好“中间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有人曾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比作“中间介绍人”,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教学《早》这篇课文,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鲁迅上学迟到是有原因的。老师批评他,他为什么不向老师解释清楚,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合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他们有的说:鲁迅尊重老师,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有的说:他后悔不该迟到;有的说:鲁迅不想以家务繁重作为理由原谅自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鲁迅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
三、拓宽学习渠道,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上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如六年制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0万字,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绝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互相交流,办班级图书角,每周抽出两节课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并戏称这种课为“营养午餐”,旨在引导学生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如写出从课外学到的名言、歇后语、儿歌、诗歌等;根据提示填写表示数字的成语,如(五)光(十)色;表示动物名称的成语,如(鹤)立(鸡)群;填写诗中的花名、数字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
总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