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送王船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广泛流行于闽台两地的王爷崇拜信俗之一,通过祭海神、悼海上遇难的英灵,祈求海上靖安和渔发利市。该信俗如今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耗资巨大的“烧王船”
  海滩上人山人海,围绕着一艘舷边插满彩色纸偶的木帆船。船身彩绘,长六七米,舱中央有座小神庙,三桅白帆,船头插着一面“代天巡狩池府千岁”的红旗。围着木船忙碌的,是一群红衣人和黄衣人,他们齐心协力,肩扛、手托,一寸寸挪动,把木船固定在底架上。外圈几队艺阵还在卖力吹打,锣鼓、军号、唢呐响成一片,热闹非凡。
  终于,激动人心的高潮到来了,大火燃起,这条制作了20多天、耗资巨大、装饰精美的王船,转眼间陷身火海。风助火势,火焰高腾,那些色彩鲜艳的纸偶、纸帆瞬间灰飞烟灭,船身和桅杆是木质的,还能坚持一阵,金黄的火焰在暮色中十分华丽耀眼。火光照亮了信徒们虔诚的面孔,他们面朝大海,手握线香,默默诵经。
  这就是闽台送王船。据了解,送王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游天河,就是烧王船,另一种是游地河,让王船漂流出海。王船烧毁后,我向一位红衣老人请教:“为什么现在都烧王船了?以前不是还有游地河的习惯,让船漂流出海吗?”
  老人叹口气说:“游地河要有人跟船,驶出海口再回来,找不到人了。还有,船要造得好,要经得起外海的风浪,不然就要沉的,难啊!”
  在老人看来,送王船的办法最好是游地河,让王船游天河、烧王船,更多还是限于人力物力的无奈之举。闽南民间的信俗活动,声势惊人,往往耗资巨大,其中尤以王爷崇拜最甚。
  王爷是不是瘟神
  送王船祭祀的是什么神,目前还有争议。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送瘟神。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烧纸船送瘟神的习俗。毛泽东就写了《送瘟神》的诗,其中云:“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福州也有送瘟船习俗,做法大同小异,纸竹扎船,送到水中烧毁。福州人送的神叫五帝,又称五圣、五通、五福大帝、五方瘟神、五瘟王爷等,总之是五位面目狰狞的瘟神。
  闽南地区关于王爷的来历也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王爷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活埋的360名博士,另一种说是明末不肯降清而集体自杀的360名进士。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是这些书生都是冤死,并非善终,这给王爷崇拜带上了恐惧的色彩;其次,他们并非坏人,因此王爷并非恶神,而是正神。
  福州地区烧纸船送五帝显然属于瘟神崇拜,但闽南地区的王爷信仰是不是瘟神崇拜,学者意见不一。赞同的认为王爷实际上就是瘟神,送王船就是驱逐瘟神。但反对者也不少,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石奕龙教授认为,王爷崇拜并非瘟神崇拜,而是对海上遇难的孤魂野鬼的祭祀转变而来的一种地方性的神灵信仰。
  福州人造纸船送瘟神,已经被明代学者谢肇淛斥为“闽俗最可恨者”。闽南地区造真船祀王爷,更是引起古代士大夫的众多批评。清人施鸿保《闽杂记》描述见闻说:“厦门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赝者,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计一船所费,或逾中人之产,付诸无用,殊可惜也。”王船上装运之物,有时奢侈到了荒谬的地步,龙海人蓝绶世痛心疾首地说:“至船上所办之物——妓女、赌具,亵渎侮慢,罪不胜诛。”道光《厦门志·风俗志》也批评:“赁女妓,饰稚童,肖古图画曰台阁,坏风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
  漂过台湾海峡的王船
  那些侥幸漂航过海的王船,被当地人发现,视若神明。《澎湖厅志》描述道:“或内地王船偶游至港,船中虚无一人,自能转舵入口,下帆下椗,不差分寸,故民间相惊以为神。曰王船至矣,则举国若狂,畏敬特甚。”台湾民众多半是闽南移民过去的,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无非是做醮禳解,祭祀一番,然后再将王船恭送出海,或就地焚烧。
  1903年旧历6月的一个下午,台湾苗栗县后龙镇的渔民正在海边修理渔具,发现远处有一艘彩船顺风航行,搁浅在岸边,走近才知是大陆送出的王船,慌忙祭拜。
  据日本人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记载,这艘三桅帆船名叫“金庆顺”号,杉木建造,梁头长1.5丈(约5米),龙骨长2.14丈(约7米),载重200担(约2万斤),船头左右两舷写着:“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聚津铺富美境新任大总巡池金邢雷狄韩章七府彩船。”该船于1903年农历6月13日从泉州富美乡出发,农历6月19日午后到达台湾苗栗县后龙镇外埔,前后漂航7天。除了船尾舵部右舷立木折断,船体其他部分完好无损。船上装载的物品五花八门,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碗盘、时钟、烟盒、畚箕等日用品,还有1只活鸡和1只活山羊。
  王船到来的消息在全台引起轰动,信徒们和进香团从各地赶来参拜,络绎不绝,神灵显赫,香火旺盛。当地人亦感到十分荣幸,称:“百年来本庄共有三次王船漂来的记录,本境可说人杰地灵圣地,神佛卧藏福地……”
  台湾人往往把王船的到来视为天意,将船上的神灵请回家中,或殷勤建庙祭祀。台湾的许多王爷庙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著名的南鲲鯓代天府供奉着李、池、吴、朱、范五府王爷和中军府神像,相传神灵由清初的一艘王船漂来,当地渔民认为五府千岁与这里有缘,搭建草寮祭拜,1662年建庙。该庙灵异昭著,又衍生出许多分灵庙,被奉为台湾王爷的总庙。
  台湾的神灵多数传自福建,从宫庙的数量看,王爷名列第一,超过了妈祖,堪称全台第一大信仰。神灵的传播通常有分灵、分香两种方式。分灵就是在祖庙恭请一尊神像的分身,携带到新的地区建庙供奉;分香是在祖庙取香火或神符,到新的地区礼拜。闽南送王船的习俗,使神灵在闽台间的传播多了一条渠道:漂流。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其他文献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泽东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后对世界的第三大贡献”。  麻将的起源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因此麻将基本张
期刊
陶塑,是陶质的雕塑艺术品,始于秦汉时期,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西安秦代兵马俑是陶塑的主要代表。陶塑的出现为我国雕塑史和陶艺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中国陶塑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种艺术形式便已出现。秦、汉两代已有很大的发展,质朴劲健是其主要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陶塑艺术发展缓慢。到了隋唐、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发展,贵族阶层厚葬之风盛行,作为随葬明器的陶塑在艺术上取得快速
期刊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视为中国国粹。自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通过与其他地方剧种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时期得到空前的繁荣。如今,京剧已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影响力远播全世界。  京剧又称京戏,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京剧是19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和汉剧,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
期刊
高跷是汉族民俗舞蹈的一种形式,艺人们腿绑高跷,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惊险为主,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表演。踩高跷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  “高跷”也叫“踩高跷”,有的地方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
期刊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早在
期刊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是中国最早的“花轿”。而后,花轿传入民间,成为千百年来传统婚礼的重要一物。  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始有“轿”之名。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
期刊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舞狮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壮族、苗族、满族等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也有类似舞蹈,狮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汉书·礼乐志》中记载的“象人”便是舞狮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舞狮的生动描写。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也会在当地各地舞狮庆祝。  最初北狮在长江以北较为流行;而南狮则是流行华南及海外。近
期刊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合
期刊
汉族舞蹈,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秧歌流行中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  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秧歌”的起源,汉族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为了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
期刊
中国古代帝王皆自命天子,“坐北朝南,殿宇接天”,试图构建君之权“受命于天”的假象。但是,自元代始,至清朝亡,有33代皇帝办公、寝居的地方,并不是“正南正北”的朝向——在左右北京城后700余年的建筑格局上,中轴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专家学者发现,它并没有同子午线重合……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城市史上极为罕见的一条建筑艺术轴线。然而,经过测量发现,这条线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与子午线有所偏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