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泽东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后对世界的第三大贡献”。
麻将的起源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因此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比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山东人把摸牌读作“麻”(注:音)牌,所以叫做麻将。
另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
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例如,“筒”即是枪筒;“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麻将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血缘”关系。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关于麻将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设备,将士们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杀了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再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麻将里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麻将并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它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的哲学思想。
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这种组合来源于中国古代36天罡、72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已土。而中国古人又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代表天,“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
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l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以“花牌”为例,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中、发、白”3张牌就寓意着“中正”“发达”“纯洁”之意。
儒学讲求公允平等,麻将本身于此也体现得较为充分。更为独到的是,在114张组成的一副牌中,每张牌身价平等、作用相同,相互间没有大小、主从、尊卑、好坏之分。
儒学倡导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忠恕”的原则下,加强人性修养,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从入局者的水平、心态和气势中都能反映出来。亦即牌品见人品。尽管牌桌上风云变幻,暗藏玄机,有的人却沉着冷静,处惊不变,胜不骄,败不馁;有的人急功近利,输赢未见分晓,自己先乱了阵脚……
麻将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娱乐工具,要求游戏者还要有兵家的思想。在游戏中,如调张,疑牌不打,隔巡如生张等,都融入了兵家思想,至于在游戏中的猜牌估张等现象,无不体现了游戏者的斗智斗勇。通晓麻将的都知道,麻将的舍牌要根据牌面和牌桌上的变化来制定对策及战略战术,做到看上家、防下家、盯对家。
有人说“麻场如战场”一点也没错。“四四方方一座城,东南西北四个人”,两两相对,却是各自为战,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人们之间互相防范,但在某一方做极大的牌时,另三家又可暂时联合起来共同阻止其得逞。这些特点和古代联众抗衡等兵家思想不谋而合。
麻将是符合许多国人文化品味、生活习性的一种具有广泛参与度的游戏。下棋的时候,讲究走一步看三步,前瞻性的布局谋篇,是最后胜利的法宝。但是麻将的博弈,不是靠算计,而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相应对策,亦即审时度势、善于做人,是一种智者的博弈。
麻将的起源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因此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比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山东人把摸牌读作“麻”(注:音)牌,所以叫做麻将。
另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
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例如,“筒”即是枪筒;“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麻将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血缘”关系。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
关于麻将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设备,将士们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杀了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再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麻将里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麻将并不是由某个人发明的,它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的哲学思想。
一副正宗的麻将牌是由六类42种图案组成的,其中有序数牌108张、风牌(即东、南、西、北)16张,箭牌(中、发、白)12张,花牌(春、夏、秋、冬、梅、兰、竹、菊)8张。这种组合来源于中国古代36天罡、72地煞的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朴素的宇宙观。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五行说为代表,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等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和方位相配分别为: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方戊已土。而中国古人又认为宇宙形态是天圆地方,所以,“白皮”代表地,“发”代表天,“发”是在人的最顶部,所以用发代表天。
麻将牌中的万、饼、条3种花色,则分别反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数字则代表了物质存在的数量。在中国古代思想中,3为基数,9为极数,所以万、饼、条分别有9张。另外,在麻将规则中,规定每人抓13张牌,而l3乘以4等于52,这正暗合了一年有52个星期的规律。
从麻将牌的牌面图案设计来考量,不难发现,其实麻将牌中的每一张牌的图案都具有某种寓意,暗含了某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以“花牌”为例,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被人称为“四君子”。“梅”表示高洁傲岸,“兰”代表幽雅空灵,“竹”象征虚心有节,“菊”则暗示冷艳清贞。“中、发、白”3张牌就寓意着“中正”“发达”“纯洁”之意。
儒学讲求公允平等,麻将本身于此也体现得较为充分。更为独到的是,在114张组成的一副牌中,每张牌身价平等、作用相同,相互间没有大小、主从、尊卑、好坏之分。
儒学倡导的是“中庸之道”,教育人们在“忠恕”的原则下,加强人性修养,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从入局者的水平、心态和气势中都能反映出来。亦即牌品见人品。尽管牌桌上风云变幻,暗藏玄机,有的人却沉着冷静,处惊不变,胜不骄,败不馁;有的人急功近利,输赢未见分晓,自己先乱了阵脚……
麻将作为一种实战性很强的娱乐工具,要求游戏者还要有兵家的思想。在游戏中,如调张,疑牌不打,隔巡如生张等,都融入了兵家思想,至于在游戏中的猜牌估张等现象,无不体现了游戏者的斗智斗勇。通晓麻将的都知道,麻将的舍牌要根据牌面和牌桌上的变化来制定对策及战略战术,做到看上家、防下家、盯对家。
有人说“麻场如战场”一点也没错。“四四方方一座城,东南西北四个人”,两两相对,却是各自为战,在打麻将的过程中,人们之间互相防范,但在某一方做极大的牌时,另三家又可暂时联合起来共同阻止其得逞。这些特点和古代联众抗衡等兵家思想不谋而合。
麻将是符合许多国人文化品味、生活习性的一种具有广泛参与度的游戏。下棋的时候,讲究走一步看三步,前瞻性的布局谋篇,是最后胜利的法宝。但是麻将的博弈,不是靠算计,而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取相应对策,亦即审时度势、善于做人,是一种智者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