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针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一场变革。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实践,认为教师在数学教学课程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保护
1.1 设置数学疑问,激发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设置成红军追赶敌人的路线问题,请学生寻求最简单的方法并求出追击敌人所用的时间。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来,积极地去讨论,主动设计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借助数学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幻灯片、数学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笔者在讲授圆周角时制作圆周角的模型,并引导学生去自己动手制作、发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既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
1.3 重视实践、巧妙引导,合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主动参与。仅仅依靠教师的演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非常肤浅的。只有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合理的归纳、总结,才便于储存和提取所需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新的知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精设陷阱
学生对未知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过程,往往与他们已有知识的定向、深浅以及对未知的好奇、渴求,家长、教师的指导过程,学生的思考过程等密切结合。学生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会产生疑问、错误,这些疑问和错误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快慢、保持深浅不同而产生的。错误是可以改正的。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就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并使知识的保持达到较深的程度。
一般来说,在概念教学之后,往往都有注意点,但是学生却向来熟视无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每节课都特别设置一些“陷阱”,让粗心的学生解决,久而久之,他们个个都练就一身小心的本领,并且在一次一次“掉入陷阱”当中,培养出兴趣和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有了兴趣和信心,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习、探究,哪怕一次又一次碰壁,都不会灰心,而会一次又一次地去努力。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的主战场,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学生易接受与否,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的实践是否到位。一位语言精练、干脆、幽默风趣的教师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课比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要丰富得多,学生接受得更多一些,更能有时效性。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思维激励法,还有错误答案由学生寻找并进行表扬、命名的成就激励法,使学生学习中感到“有趣”“好奇”“有惑”“有得”,使学生“乐学”。一些教师利用夸张的语言艺术深深地吸引学生,教学效果理所当然地好。
3 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水平,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教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在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他们大多数学能力很低、成绩差,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不会对命题进行推广。而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蚕姑庙中学)
1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保护
1.1 设置数学疑问,激发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设置成红军追赶敌人的路线问题,请学生寻求最简单的方法并求出追击敌人所用的时间。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来,积极地去讨论,主动设计方案,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2 借助数学实例,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教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幻灯片、数学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笔者在讲授圆周角时制作圆周角的模型,并引导学生去自己动手制作、发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既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
1.3 重视实践、巧妙引导,合理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加实践、主动参与。仅仅依靠教师的演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非常肤浅的。只有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合理的归纳、总结,才便于储存和提取所需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新的知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精设陷阱
学生对未知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过程,往往与他们已有知识的定向、深浅以及对未知的好奇、渴求,家长、教师的指导过程,学生的思考过程等密切结合。学生在这些探索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可能会产生疑问、错误,这些疑问和错误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快慢、保持深浅不同而产生的。错误是可以改正的。给学生犯错误的机会,就是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求知心理与知识内容之间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并使知识的保持达到较深的程度。
一般来说,在概念教学之后,往往都有注意点,但是学生却向来熟视无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每节课都特别设置一些“陷阱”,让粗心的学生解决,久而久之,他们个个都练就一身小心的本领,并且在一次一次“掉入陷阱”当中,培养出兴趣和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有了兴趣和信心,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习、探究,哪怕一次又一次碰壁,都不会灰心,而会一次又一次地去努力。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的主战场,一节课上得好与坏,学生易接受与否,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的实践是否到位。一位语言精练、干脆、幽默风趣的教师带来一堂生动有趣的课比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要丰富得多,学生接受得更多一些,更能有时效性。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采取思维激励法,还有错误答案由学生寻找并进行表扬、命名的成就激励法,使学生学习中感到“有趣”“好奇”“有惑”“有得”,使学生“乐学”。一些教师利用夸张的语言艺术深深地吸引学生,教学效果理所当然地好。
3 培养学生解题后的反思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水平,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有研究发现,数学思维品质以深刻性为基础,而思维的深刻性是在对数学思维活动的不断反思中实现的。数学在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这种锻炼教师不可能传授,只能是由学生在独立活动过程中获得。因此,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要求作业之后尽量写反思,利用作业空出的反思栏给老师提出问题。结合作业作出合适的反思,对学生来说是培养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思维活动。从所教学生来看,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按老师要求进行作业后的反思,他们大多数学能力很低、成绩差,只会做“结构良好”的题目,以获得对问题的答案为目标,不会提问,不会对命题进行推广。而坚持写反思的学生情况就大不一样。因此,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是作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杨店子镇蚕姑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