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当号子”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t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当号子”是曾经隐匿在秦岭南麓的“棚民”先辈生存繁衍的历史见证,是两当民歌中的一颗明珠。将“两当号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是对这一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有益探索,目的是让下一代记住乡音,守住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本文从“两当号子”进小学课堂的意义、实践与探索、思考与困惑三个方面总结近两年在两当县云屏小学进行实践研究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两当号子” 小学课堂 实践与探索
  一、“两当号子”的由来及艺术特色
  “两当号子”是两当民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外来的南方音乐文化和两当本地音乐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间音乐艺术,主要流行于两当县的深山林区乡镇,现已申报成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当号子”的产生和清朝中晚期农民人口迁徙密切相关,来自两湖、两广及川贵地区的“起义军残部”为躲避官府追缴,隐匿于深山密林化身为“棚民”,逐渐稳定下来休养生息,并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为一体,发展衍生出“两当号子”这一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民间音乐品种。“两当号子”虽然流传历史不长,但它曲调成熟、旋律优美、曲体严谨、表现力丰富、特色鲜明。20世纪50年代,“两当号子”曾被甘肃省选作代表节目赴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民间文艺会演,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两当号子”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劳动号子,尤其以无词的“花腔号子”最富有表现力,它是典型的“曲牌号子”,是纯艺术的声乐,旋律性强,没有唱词,只用咦、哟、嗬、嗨这些衬字演唱,表演者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和口技来模仿自然界中的声、形、情、势,一般由多人演唱形成完美的和弦效果,好似一部交响乐。还有一类有唱词的“排号子”,是把一些山歌唱词填入号子的曲牌演唱,这些歌词大多是即兴创作,演唱方便随意、诙谐有趣,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号子曲目。如今,原本富有特色的“棚民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活环境逐渐被现代文化替代,随着老一辈传承群体不断故去,“两当号子”这一文化瑰宝渐渐凋零。笔者就职于“两当号子”主要发源地的学校,是土生土长的“棚民后裔”,带领课题组用近两年的时间进行实践,较全面地摸清了“两当号子”在发源地的传承现状,并以两当县云屏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它引入小学音樂课堂进行传承的实践研究。
  二、“两当号子”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意义
  “两当号子”作为特定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下孕育出的民间艺术,饱含着“棚民”的文化基因,是我们祖先繁衍生息的历史见证。课题组对“两当号子”主要发祥地云屏镇、站儿巷镇、泰山乡、广金工作站的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当号子”在年轻一代中影响力日渐衰微,在发祥地师生中听说过的人较多,能完整演唱一首的人很少,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但目前还没有学校通过课堂来传承。对相关部门及云屏镇号子艺术社工作人员、部分村组村民及负责人进行访谈后发现,地域特色十分鲜明的“两当号子”,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其曾经作为乡民的主要文化娱乐活动而广为流传。近年来,当地政府把“两当号子”作为旅游特色项目进行了挖掘和包装,原生态的“两当号子”表演再次焕发了青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追求,加之“两当号子”的创新和发展几乎停滞,由于老一辈传承群体的凋零、后继无人等因素,它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更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是学生启迪智慧的关键阶段,把“两当号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让他们系统地了解号子文化,学唱经典曲目,培养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仅有助于“两当号子”的发扬光大,而且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也有重大意义。
  三、“两当号子”进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两当号子”地域性强,特色鲜明,学习难度大,如何将号子文化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号子音乐,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一)馆校共建、专家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联合县文化馆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定期邀请县域内文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就我们当地“棚民”的历史背景、发展融合以及“两当号子”产生的基础、传承的意义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激发了师生学习号子音乐、了解祖先文化、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
  (二)精心组织、制度保障,确保学习传承活动落地生根
  学校制订了实施方案,全校联动。首先,聘请“两当号子”艺术社传承人为客座教师,为一至四年级学生每周设一节音乐课,教授号子音乐、学唱号子曲目;其次,学校提供专门场地,依托音乐教师成立兴趣小组,每周星期四下午进行号子节目排练,给有学习兴趣的师生提供平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两当号子”传承活动已向制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学生对先祖足迹有了新的认识,对号子文化有了新的理解,也学会了几首经典号子曲目,如“花腔号子”《万年红》、“排号子”《苞谷苗苗像把刀》等。学校以课外兴趣社团为载体,通过号子音乐进课堂活动,活跃了学校学习氛围,推动了魅力校园建设。
  (三)拓展资源、多方联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号子文化
  “两当号子”学习难度大,尤其以被称为“湖广广”腔的方言演唱最有韵味。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单纯以传承人口耳相传的方式教学,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好。我们提出“学方言,唱山歌”的理念,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学习地道的方言,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展示,大家一致认为用方言唱号子,有时候听不懂,可是好听,也很有趣,翻译成普通话感觉比较生硬,没有了号子的韵味。比如:三个阳鹊到一堆,两个打捶一个飞;有人问你飞啥子?光棍不吃眼前亏。翻译成普通话:三只喜鹊在一起,两只打架一只飞,有人问你为啥飞?我怕它们打架我吃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时,学生兴趣高涨,非常主动,都想到讲台上展示一下。学生在学习只言片语的方言过程中,也陪同长辈们追忆了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那些“棚民”先辈的文化基因也在不觉间完成了代际传递。课题组认为学习演唱中国传统民歌时,了解民族风俗、学说民族方言十分必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不一定要说得多像说得多好,懂得在继承中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   (四)集思广益、精心选材,研发校本教材《号子声声》
  两当民歌包含号子、小曲和各种山歌小调,其中尤其以各种号子、小曲数量最多,许多先辈在“两当号子”的挖掘整理、改编和创新提高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索象武先生主编的《两当民歌集成》,挖掘整理原生态作品近三百首;王安瑞先生《两当民歌》收录改编民歌号子一百余首,原创新民歌近百首。他们为“两当号子”艺术生命的延续和传承保护做出了卓越贡献。课题组在广泛研读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研发了校本教材《号子声声》,首先介绍了棚民及棚民文化,“两当号子”的基本情况;其次,首选经典且易学的“花腔号子”,对一些旋律优美但主要表现男女爱情、唱词格调不高的“排号子”和小调进行改编后选用。全书坚持“内容健康、通俗、精致”的原则,力求使学生对“两当号子”这一文化瑰宝有較全面的了解,将传承号子文化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田。
  四、“两当号子”进小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地方民歌进入中小学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没有形成成熟且可复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笔者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
  其一,让“两当号子”进入小学课堂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怎样把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把文化课教育和素质能力提升相统一,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其二,地方音乐要真正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全社会对素质教育重新认识;怎样协调学生终身发展和眼前成绩的矛盾是地方音乐进课堂能否走远的最大难点。“两当号子”因为学习难度大,需要利用大量课余时间加以练习,难以得到家长认同和配合,社会上还存在着“学会了又有啥用”之类的负面声音。其三,“两当号子”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这既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短板。要真正把“两当号子”引入课堂,就需要政府部门引导,组织更多的教育和文艺专家参与到挖掘、整理、提高和创作中来,创作出更多新作品,开发出富有特色的地方教材。其四,“两当号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需要高水准的音乐教师。要求他们既能讲授音乐理论常识,科学训练发声技巧,又能熟练演唱“两当号子”,对号子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传承人培养和经费保障上把学校传承规划进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观摩学习机会。其五,让地方音乐进入小学音乐课堂传承需要教学形式的变革。比如“两当号子”中“排号子”经典曲目“打锣鼓草歌”,实际上就是敲锣打鼓唱着歌组织大家一起锄草。如果学生根本没见过庄稼锄过草,又如何学习体会其中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象,学习劳动技能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五、结语
  总之,让地方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发力才有可能成功。将“两当号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在该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践上尚属首次。我们发现这种方式既增加了传承人的收入,提高了他们的知名度和积极性,也拓宽了传承面,对青少年了解祖先文化,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意义深远。从长远来讲,将“两当号子”这种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歌资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传唱,不一定能培养出原生态的歌手或杜绝原生态民歌最终走向消亡的风险,但一定能将我们民族的文明基因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王安瑞.两当民歌[M].陇南:甘肃省两当县文化体育出版局,2016.
  [2]索象武.两当民歌集成[M].陇南:甘肃省两当县文化体育出版局,2011.
  [3]吕修艳.中国传统民歌进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5(33):70.
  [4]王芳,余祖国.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7(10):27-2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陇南市教学研究室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地方民歌进小学课堂的现状及实践研究——以两当号子为例”(课题编号:LN【2019】3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吕永兵,男,本科,甘肃省两当县云屏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棋王》《树王》与《孩子王》是阿城最具盛名的三篇小说,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小说语言简朴又富有音律,带有淡淡的古意。阿城在“三王”形象塑造上赋予了道家文化与侠客精神,三位小人物以三尺微命在历史漩涡中独善其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寻求内心的精神信仰。他们是道文化与侠客文化的融合,是道侠形象的展现。  关键词:阿城“三王” 道家文化 侠客精神 道侠形象     阿城的“三王”短篇小说,皆为
期刊
摘要: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自身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各教学内容之间应具有一定的联系以及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以及游戏当中。”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游戏占据着一定地位。游戏不仅是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最为基本的一种活动,还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更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从一
期刊
赵丽萍的诗词  沁园春·咏建党百年  拨雾乘风,破浪扬帆,矢志向前。有德宏擎炬,明心立党;人贤谋政,剔恶驱顽。反独亲民,抗日救国,万险千难若等闲。终站起,听人民做主,豪迈宣言。  春风已绿家园,辉日月,光华百业间。看鹰翔云际,星环月宇;龙潜海底,国盛军磐。定向攻关,领航圆梦,秀岭澄波壮美颜。百年日,见脱贫完胜,再起红船。  礼赞脱贫攻坚  担当使命大过天,点亮希望年复年。  力拔穷根培硕果,甘滋野
期刊
摘要:为了激发大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中进行了为期10周的线上课堂教学,以雨课堂为教学实验。雨课堂是用于智能手机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微信的插件,教师可以在雨课堂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源,管理测试并与学生进行交流。雨课堂也可用于自动收集学生的课程学习数据,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并输出测试成绩。结果表明,学生对艺术设计雨课堂线上课堂的教学非常感兴趣,并且该应用
期刊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日常书写汉字的能力大幅下降。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普及书法教育,提高书写水平,增强书法鉴赏能力,发挥高校教学教研能力,笔者针对小学书法公共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归纳现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为提高牡丹江地区小学书法教学水平、拓展书法教学思路、展示书法教学成果,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任何汉语学习者都不可能脱离学习汉字而学好汉语。对于初级汉语水平的学生来说,学好汉字是提升汉语水平的一大前提,因而教师就要特别重视初级对外汉字教学。具体来说,教师应明确教学原则,熟悉教学方法,掌握课堂技巧。  关键词:初级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教材  一、初级对外汉字教学  汉字具有一些基本特点:生成体系、立体结构、部件变异、字形相似。卞觉非(1999)指出,国内
期刊
作者简介:吴实美,女,贵州省丹寨县城关一小教师,研究方向:歌曲写作、舞蹈编导;马相华,男,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培養项目获得者,研究方向:贵州黔东南民族音乐创作。  (责任编辑 葛星星)
期刊
梁三小时候的家里很穷,那是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不能说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下半月的几天老娘总要端着个豁了口子的小号搪瓷盆到家底稍稍殷实些的邻居家去借点玉米面来等着下个月快些来到,那时粮本就不光是个纸质小本本了,那是活命的标志。现在娘的心思就是低三下四地求借人家,也好把家里那些个瘪瘪的肚子弄得鼓一点点。  梁三对老娘去借人家玉米面得逞后的神态记忆犹新,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千恩万谢的。老娘当年的丹凤眼而
期刊
冷不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还相貌平平的导游小姐,仅仅是在峨眉河里洗了洗脸,梳了梳头发,立即就变成了一个眉眼俊俏、英姿飒爽的美女!而且,完全与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妻子阮小柔一模一样!  冷不凡俊朗威严的脸庞上惊讶、震撼、质疑等表情快速地切换着,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这是阮小柔吗?如果不是怎么长相如此相似?如果是她怎么可能这么年轻?严酷的岁月已将自己从风华正茂搓揉成了两鬓斑白、年近五旬的老男人,而眼前
期刊
岳父退休后住在瓦屋塘白家坊栗山背的农村,今年71岁,育有两女一子,早已成家立业。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岳父从公安战线退休后,在家里从没闲着。岳母及子女属农村户口,在家有近五亩田地,由于女儿出嫁,儿子和儿媳长期在外打工,如今,家里的田地都是岳父岳母在耕种。前两年,有亲属的田地荒芜,岳父看着可惜,又接种了两亩地。如今,两老在家种了七亩地,还要砍柴、喂猪、放牛,从早到晚,每天劳碌不停,可谓日出而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