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还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促使事物超出它原有的度发展成为新事物: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效度”、“坡度”、“量度”、如何把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 “深度”、“广度”、“速度”、“时度”、“精度”等,需要运用辩证的观点进行探讨,恰当地掌握运用。
“度”是一个哲学名词,指的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在这种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积累的结果,总要超出这种界限,发生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一事物就转化为它事物。
一、效度问题
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永恒的主题,然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若改用效度(η)这个指标去衡量.可用公式η=p/q 表示,其中q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消耗的教学投入.p为所获得的教学效益 显然,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所在。低消耗通常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要依据.初中课堂教学不超过30分钟.课堂练习不少于l5分钟这一常规就是低消耗的成功范例。高效益则是指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的教学效果要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抓纲扣本的前提下,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图片、投影、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语言描述或表演等.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被动的“苦学”变成主动的“乐学”,刚情感效应的手段打通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通道,形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以较低的教学消耗求得较高的教学效益.就是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效度”的正确把握。
二、坡度问题
通常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一定的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信心;坡度过小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前后的联系,精心设汁教学,既不能让学生坐着吃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而应吃透两头,面向全体.难点化解,做到有坡度无难度。通过设置坡度来化解难点,在内容上要先易后难,进度上要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模仿后灵活,以台阶的设置收到突破难点的效果,就是对难点处理的坡度把握。
三、量度问题
通常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容纳教学内容的多少称之为教学量度。课堂容量的“量度”也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又一指标,课堂容量包括基本容量(基本知识)和发展性容量(拓展知识、发展智能的有关内容)两个方面。物理教学的要求应做到大容量 、小水流。大容量是指在完成基本容量的基础上,重视对发展性容量的开发并进行科学的调控,利用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来确保发展性容量的落实和到位。“小水流”则是指知识的讲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能“倾盆大雨”,而应“和风细雨”,让学生细嚼慢咽,消化吸收。大容量是为了让学生吃得饱,“小水流”是为了让学生吃得了 以较小的输入流量换取较大的知识容量,就是对“量度”的准确把握。
四、深度问题
这里所说的深度,是指对于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理解上的深度,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深度。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课讲深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要昏昏欲睡,讲浅了.成绩好的学生会感到乏味.左顾有盼。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讲课时应严格遵循由浅人深的原则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力求做到深得进去.浅得出来。讲深要以讲浅为基础.先讲浅显的.再讲深邃的.先讲具体的.再讲抽象的.以浅显的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深思熟虑就是对学生思维起点的深度”把握。
五、广度问题
物理教学绝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其知识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力求放得开,收得拢。放得开是指引导学生广泛迁移.把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广泛的类比和想像,进行多方法操作、全方位感知、多途径推导、多目标转化、多角度表述.多关系寻找、多层次应用、多形式记忆,使物理教学的广度增大.知识再生。收得拢则是指适时地把拓展了的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回落到具体的知识结构中去。
六、速度问题
教学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如同看电视节目。印象不深,识记困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造成消化不良;速度过慢,显得松弛,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松懈,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速度的调控应注意入境宜缓,高潮取快。入境宜缓指的是学生在开始接受新知识时,由于这方面的盲点较多,教师应把教学速度适当放慢,从具体事例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促使其对知识概念的理解由初级向高级转化。高潮取快则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教学高潮的催化迅速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入境宜缓是为了让学、教形成共振.高潮取快是为了抓住高潮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较慢的速度入境换取快速的思维高潮.就是对教学速度的准确把握。
七、时度问题
学习效率的高低还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或对某一问题的思考都需要对时间的有效控制。就课堂提问的时度而言.应把握好长等待,短问答。课堂提问时.应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二是学生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判断正误,这就是所谓的长等待。短问答指的是教师提问的时间要短,学生回答的时间也要短.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可分步设问.以便缩短回答时间,确保学生正确作答。
八、精度问题
这里的精度是指教学中要精讲精练,以少胜多。所谓“多”是指巩固练习中,各种题目的类型要多、解题方法要多、题目变化要多,这样就能使学生见多识广,拓展思维,以后碰到陌生的新題时,思考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所谓“少”是指同一类型的题目应少做、重复性的练习应少做。当然这里说的少也并非是题目做得越少越好,应以是否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某类型的解题规律为目标。
由于物理内容难度逐渐递增,青少年情绪的波动性,物理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少会遇到学习困难,出现成绩起伏现象。此时,老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赞扬;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给予适度批评的同时,多给予鼓励和辅导,使学生学懂物理,帮助其学习成绩提高,让学生在成绩进步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在力学和电学后期的较难章节,学生极易出现成绩滑坡和学习情绪低落现象,这时,老师给学生感情上的激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自信心,稳固学习兴趣犹为重要。物理教学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程序,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快乐,长期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的进步。
“度”是一个哲学名词,指的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反映质与量的统一,在这种界限内,量的增减不会改变事物的质,但是量积累的结果,总要超出这种界限,发生质变.破坏原来的度而建立新的度,一事物就转化为它事物。
一、效度问题
教学质量是物理教学永恒的主题,然而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人们往往习惯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判其质量的优劣.这显然是片面的,若改用效度(η)这个指标去衡量.可用公式η=p/q 表示,其中q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消耗的教学投入.p为所获得的教学效益 显然,低消耗、高效益才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所在。低消耗通常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要依据.初中课堂教学不超过30分钟.课堂练习不少于l5分钟这一常规就是低消耗的成功范例。高效益则是指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获得的教学效果要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抓纲扣本的前提下,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图片、投影、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语言描述或表演等.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被动的“苦学”变成主动的“乐学”,刚情感效应的手段打通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通道,形成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以较低的教学消耗求得较高的教学效益.就是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效度”的正确把握。
二、坡度问题
通常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一定的坡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坡度过陡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上会产生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信心;坡度过小学生不需要多少思索.难以激起学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前后的联系,精心设汁教学,既不能让学生坐着吃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而应吃透两头,面向全体.难点化解,做到有坡度无难度。通过设置坡度来化解难点,在内容上要先易后难,进度上要先慢后快,方法上要先模仿后灵活,以台阶的设置收到突破难点的效果,就是对难点处理的坡度把握。
三、量度问题
通常是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容纳教学内容的多少称之为教学量度。课堂容量的“量度”也是评价其质量高低的又一指标,课堂容量包括基本容量(基本知识)和发展性容量(拓展知识、发展智能的有关内容)两个方面。物理教学的要求应做到大容量 、小水流。大容量是指在完成基本容量的基础上,重视对发展性容量的开发并进行科学的调控,利用电教手段,多媒体教学来确保发展性容量的落实和到位。“小水流”则是指知识的讲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不能“倾盆大雨”,而应“和风细雨”,让学生细嚼慢咽,消化吸收。大容量是为了让学生吃得饱,“小水流”是为了让学生吃得了 以较小的输入流量换取较大的知识容量,就是对“量度”的准确把握。
四、深度问题
这里所说的深度,是指对于课本中的物理知识理解上的深度,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深度。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课讲深了.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要昏昏欲睡,讲浅了.成绩好的学生会感到乏味.左顾有盼。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讲课时应严格遵循由浅人深的原则进行深入浅出的教学.力求做到深得进去.浅得出来。讲深要以讲浅为基础.先讲浅显的.再讲深邃的.先讲具体的.再讲抽象的.以浅显的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深思熟虑就是对学生思维起点的深度”把握。
五、广度问题
物理教学绝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其知识视野,拓展其思维空间,力求放得开,收得拢。放得开是指引导学生广泛迁移.把相关的物理问题进行广泛的类比和想像,进行多方法操作、全方位感知、多途径推导、多目标转化、多角度表述.多关系寻找、多层次应用、多形式记忆,使物理教学的广度增大.知识再生。收得拢则是指适时地把拓展了的知识进行归纳和综合.回落到具体的知识结构中去。
六、速度问题
教学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如同看电视节目。印象不深,识记困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受阻。造成消化不良;速度过慢,显得松弛,学生的思维也会随着松懈,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速度的调控应注意入境宜缓,高潮取快。入境宜缓指的是学生在开始接受新知识时,由于这方面的盲点较多,教师应把教学速度适当放慢,从具体事例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启发学生,促使其对知识概念的理解由初级向高级转化。高潮取快则是指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通过教学高潮的催化迅速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入境宜缓是为了让学、教形成共振.高潮取快是为了抓住高潮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较慢的速度入境换取快速的思维高潮.就是对教学速度的准确把握。
七、时度问题
学习效率的高低还与学习过程中大脑兴奋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或对某一问题的思考都需要对时间的有效控制。就课堂提问的时度而言.应把握好长等待,短问答。课堂提问时.应有两个重要的等待时间,一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二是学生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判断正误,这就是所谓的长等待。短问答指的是教师提问的时间要短,学生回答的时间也要短.对稍微复杂的问题可分步设问.以便缩短回答时间,确保学生正确作答。
八、精度问题
这里的精度是指教学中要精讲精练,以少胜多。所谓“多”是指巩固练习中,各种题目的类型要多、解题方法要多、题目变化要多,这样就能使学生见多识广,拓展思维,以后碰到陌生的新題时,思考起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所谓“少”是指同一类型的题目应少做、重复性的练习应少做。当然这里说的少也并非是题目做得越少越好,应以是否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某类型的解题规律为目标。
由于物理内容难度逐渐递增,青少年情绪的波动性,物理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少会遇到学习困难,出现成绩起伏现象。此时,老师要充分掌握学生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赞扬;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给予适度批评的同时,多给予鼓励和辅导,使学生学懂物理,帮助其学习成绩提高,让学生在成绩进步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在力学和电学后期的较难章节,学生极易出现成绩滑坡和学习情绪低落现象,这时,老师给学生感情上的激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自信心,稳固学习兴趣犹为重要。物理教学要发挥教师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程序,长期坚持,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学习成绩进步,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快乐,长期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困难,保持学习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