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寻常故事,邻里趣闻,日常见闻等,有着生活中最鲜活的新闻素材,是新闻采写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源”。
关键词:故事;新闻;素材;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24-02通过采访,挖掘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是一门综合性技能。采访,通俗点说,是“聊天的艺术”。成功的采访是在宽松聊天中进行的,如《西行漫记》中美国记者斯诺对毛泽东的专访(至今为止毛泽东幼年及青年成长最全面的史料),法国法拉奇对邓小平的访谈。过去说,采访到现场,要取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要“眼见,口问,感受”。斯诺在窑洞面对面采访毛泽东,将其神态,语气以及幽默,风趣,不拘小节等个人气质描绘出来,让国统区人民和美国人民对“共党头目”有了生动的了解,比如书中有一段文字,斯诺这样写道:“……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此“寄生物”非它,虱子或跳蚤是也…….
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个职业要求,就是能采访,会采访。而第二要求就是采访之后,要精心构思完成“写作”这个环节了。在这,要谈的是记者如何写,如何写的有趣,有味,可读性强,一句话,就是记者如何“写故事”。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有些记者却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记者所掌握的“讲故事”的本领有高有低。
学会讲故事:新闻可以很生动
讲故事的新闻报道不是套路化的宣传。什么时候需要讲故事的新闻?一些新闻事件自然而然就需要你去讲述一个故事,例如汉族医生如何救治维族打工者,千里护送的故事;历经二十年风雨,抚养无名弃婴成人的博爱故事;一个普通安全员风雨无阻三年,夜夜为小区吹安全哨的安全员故事等等。这些人物事件时效性不强,可用软性新闻报道,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讲述,新闻的价值可以得到体现,重要性也能够被受众认识。把新闻事件“故事化”,这样你的报道才不会重复已有的信息,才能有自己的新意,才能说服读者去阅读你的作品。
新闻故事化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去编造故事,报道必须全部基于事实。新闻的故事化也不是让记者抒发个人感情。叙事性报道需要记者细致观察、采访,然后在报道中重构记者观察和采访到的鲜活和具体的场面。比如在采写《正气如虹》(笔者获省部一等奖作品)中,以再现当时的主人公父子勇斗持刀歹徒,舍身救邻居的场面,让读者在很“故事”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将冲突、矛盾、悬念、紧张真实地描绘出来,形成文章内在“张力”,吸引读者阅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美国记者威廉-布隆戴尔说:“我们理应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事实的提供者。当我们不能完成这个职责时,就不会有人读我们写的文章。”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说:“讲故事揭示意义,又让讲故事的人不犯对故事下结论的错误。”中国的记者和媒体常被人指责为宣传品,主要的原因是记者在其新闻作品中没有写一个好故事,记者用自己的嘴在发表个人观点,而这个观点并不比读者的观点高明,有的恰恰相反,充满了个人好恶和偏激情绪。会讲故事的记者,不但可以吸引受众,还能够凸显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什么样的新闻会让记者一夜成名?身处油田一个较小而又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中,通常很少能遇到影响一个地区及至一个省,全国的大事件,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写出有相当影响的“好故事”真正有水平的记者可以把普通人的故事写得像上面这些事件一样好看。而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的故事才是社会真正的缩影。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叙事报道要坚持报道社会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敏锐地追踪时代的发展趋势。作为偏僻油田的企业报记者,你不会有多少机会撰写“重大新闻”的报道,但如果你能够发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报道寻常而又感人的故事,你会赢得读者的尊重。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种地二年有了百万家产》的人物通讯。不到一千字,发中国石油报社,当时报社极为重视,决定在《中国石油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这篇讲述青海油田一位职工抓住商机,垦荒买地,不吃“油饭”,勤劳致富的新闻故事刊发后,在全国各油田中引起职工“下海垦荒”热潮,为当时中国石油总公司在全国油田企业实施“分流放水”重大人事改革起到宣传和推动作用。再以当年采写以油田汉族医护人员免费救助维族农民的人物通讯《绵延千里民族情》为例。如果从医生如何救治病人这个角度讲故事,只有写成一般的医德救死扶伤典型报道,但如果从汉族医生与维族打工农民之间的故事角度入手,文章立意就上升了这个民族大团结的高度大主题上了。
当时文章发新疆日报,该报总编看过充分肯定其深远意义,立刻将已经排好的文章撤下,将此篇文章以最快时间刊出,时间比中国石油报快数天。当时该报总编打来电话说,故事非常感人,是“民族团结的真情故事,是汉维一家的先进典范”。事后,有报社同行笑说,如果晚几年此稿可报中国好新闻评选。由此可见,
一篇三千字的新闻故事,能引起油田、地方报纸的极大重视,影响又很深远,站住了积极的正能量报道,说明用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正面新闻,“讲故事”报道在新闻写作中占足生动、形象、真实、感人“风头”。“宣传”的痕迹小,动人的故事更能让受众自愿地接受媒体影响。这也是记者为何更要学会如何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记者能够深入读者的灵魂,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作品,并把新闻写作当作艺术,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
关键词:故事;新闻;素材;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6-0024-02通过采访,挖掘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是一门综合性技能。采访,通俗点说,是“聊天的艺术”。成功的采访是在宽松聊天中进行的,如《西行漫记》中美国记者斯诺对毛泽东的专访(至今为止毛泽东幼年及青年成长最全面的史料),法国法拉奇对邓小平的访谈。过去说,采访到现场,要取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要“眼见,口问,感受”。斯诺在窑洞面对面采访毛泽东,将其神态,语气以及幽默,风趣,不拘小节等个人气质描绘出来,让国统区人民和美国人民对“共党头目”有了生动的了解,比如书中有一段文字,斯诺这样写道:“……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毛泽东谈话的时候,看见他心不在焉地松下裤带,搜寻着什么寄生物。”此“寄生物”非它,虱子或跳蚤是也…….
从事新闻工作的第一个职业要求,就是能采访,会采访。而第二要求就是采访之后,要精心构思完成“写作”这个环节了。在这,要谈的是记者如何写,如何写的有趣,有味,可读性强,一句话,就是记者如何“写故事”。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味同嚼蜡,有些记者却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记者所掌握的“讲故事”的本领有高有低。
学会讲故事:新闻可以很生动
讲故事的新闻报道不是套路化的宣传。什么时候需要讲故事的新闻?一些新闻事件自然而然就需要你去讲述一个故事,例如汉族医生如何救治维族打工者,千里护送的故事;历经二十年风雨,抚养无名弃婴成人的博爱故事;一个普通安全员风雨无阻三年,夜夜为小区吹安全哨的安全员故事等等。这些人物事件时效性不强,可用软性新闻报道,通过一个个故事来讲述,新闻的价值可以得到体现,重要性也能够被受众认识。把新闻事件“故事化”,这样你的报道才不会重复已有的信息,才能有自己的新意,才能说服读者去阅读你的作品。
新闻故事化绝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去编造故事,报道必须全部基于事实。新闻的故事化也不是让记者抒发个人感情。叙事性报道需要记者细致观察、采访,然后在报道中重构记者观察和采访到的鲜活和具体的场面。比如在采写《正气如虹》(笔者获省部一等奖作品)中,以再现当时的主人公父子勇斗持刀歹徒,舍身救邻居的场面,让读者在很“故事”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将冲突、矛盾、悬念、紧张真实地描绘出来,形成文章内在“张力”,吸引读者阅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美国记者威廉-布隆戴尔说:“我们理应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事实的提供者。当我们不能完成这个职责时,就不会有人读我们写的文章。”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说:“讲故事揭示意义,又让讲故事的人不犯对故事下结论的错误。”中国的记者和媒体常被人指责为宣传品,主要的原因是记者在其新闻作品中没有写一个好故事,记者用自己的嘴在发表个人观点,而这个观点并不比读者的观点高明,有的恰恰相反,充满了个人好恶和偏激情绪。会讲故事的记者,不但可以吸引受众,还能够凸显新闻的重要性和价值。
什么样的新闻会让记者一夜成名?身处油田一个较小而又相对封闭的社会群中,通常很少能遇到影响一个地区及至一个省,全国的大事件,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写出有相当影响的“好故事”真正有水平的记者可以把普通人的故事写得像上面这些事件一样好看。而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的故事才是社会真正的缩影。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叙事报道要坚持报道社会现实中的真人真事,敏锐地追踪时代的发展趋势。作为偏僻油田的企业报记者,你不会有多少机会撰写“重大新闻”的报道,但如果你能够发现讲述普通人的故事,报道寻常而又感人的故事,你会赢得读者的尊重。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种地二年有了百万家产》的人物通讯。不到一千字,发中国石油报社,当时报社极为重视,决定在《中国石油报》头版头条位置刊发。这篇讲述青海油田一位职工抓住商机,垦荒买地,不吃“油饭”,勤劳致富的新闻故事刊发后,在全国各油田中引起职工“下海垦荒”热潮,为当时中国石油总公司在全国油田企业实施“分流放水”重大人事改革起到宣传和推动作用。再以当年采写以油田汉族医护人员免费救助维族农民的人物通讯《绵延千里民族情》为例。如果从医生如何救治病人这个角度讲故事,只有写成一般的医德救死扶伤典型报道,但如果从汉族医生与维族打工农民之间的故事角度入手,文章立意就上升了这个民族大团结的高度大主题上了。
当时文章发新疆日报,该报总编看过充分肯定其深远意义,立刻将已经排好的文章撤下,将此篇文章以最快时间刊出,时间比中国石油报快数天。当时该报总编打来电话说,故事非常感人,是“民族团结的真情故事,是汉维一家的先进典范”。事后,有报社同行笑说,如果晚几年此稿可报中国好新闻评选。由此可见,
一篇三千字的新闻故事,能引起油田、地方报纸的极大重视,影响又很深远,站住了积极的正能量报道,说明用讲故事的方法报道正面新闻,“讲故事”报道在新闻写作中占足生动、形象、真实、感人“风头”。“宣传”的痕迹小,动人的故事更能让受众自愿地接受媒体影响。这也是记者为何更要学会如何讲故事。
会讲故事的记者能够深入读者的灵魂,打开读者的心灵之窗,用人性的观点和一套娴熟、敏捷和精确的手法采写作品,并把新闻写作当作艺术,用艺术家那种苦心孤诣的精神,钻研写作艺术,勇于探索,尽善尽美,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