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的开发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对应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森林资源、气候资源、气象资源、海洋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等,本节内容是能源资源的开发。按照属性分类,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不可再生能源主要为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教材主要以文字叙述、饼状图、柱状图、阅读材料、问题思考、活动题、交通线路图、模式图等进行呈现,以文字叙述为主,从资源的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展开。从章节位置看,本节内容处于中间过渡地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章是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第四章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决定着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两者共同决定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影响人类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及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二、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本节课内容的呈现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对教材材料进行优化,运用直观形象的实景图片、角色扮演与视频材料相结合的方式深化教学。一是从直观上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二是观看视频材料,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三是角色扮演,激发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四是促进学生对互联网时代时效性信息的关注,筛选与甄别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五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是引导学生突破教材的局限性,放眼全球寻找学习资源、素材,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捷性、时效性、全面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运用图文资料,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说出影响煤炭资源开发的因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煤炭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角色扮演与小组合作探究,激发换位思考与合作互助的意识;通过煤炭资源的开发及环境问题,树立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重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区域能源资源开发的一般思路。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类比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如表1)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采用景观图片、角色扮演、视频材料及迁移训练的方式深化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区域资源开发的条件,学会分析资源开发及利用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学生问题的生成,强调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教材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通过运用沙特阿拉伯磷酸盐矿的优势条件与不利之处及其开采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检测学生基本达到目标要求。但部分后进生未能达到目标要求,有待调整教学方法,辅助该部分学生最终达到目标要求。
  专家点评:首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的特点,即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开发”为例,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四方面以系统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整体设计,并以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为依据设计学习目标,选取、整合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基于达标的学习探究活动,注重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其次,注重问题导向,以问题串营造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递进,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再次,通过本节学习,引导学生既关注资源开发的经济价值,又强调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基于社会责任对经济活动的再思考,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水平。(四川省双流区研培中心高中地理教研员 刘光文)▲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对地理教学的“整体质”、“系统质”加以研究,能找出合理的地理方法结构和有效地理教与学方法的标准。  关键词:系统思维;地理课程;应用价值  一、系统思维的内涵  思维离不开系统分析,它不是简单的感知,而是对事物的具体分析(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对事件的过程分析(事物的历史、未来趋向的基本元素)。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
一、初中生地图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1.新课标对初中生地图意识要求高、挑战大  据统计,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与地图知识和技能直接相关或利用地图进行学习的内容有44项,占内容标准总项目数的 42.3%。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的基本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中要求“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等。这些要求都依赖于地图
一、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难点: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通过解密”Aus
摘要: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主题教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解读主题教研的涵义和功能,侧重分析目前学校主题教研工作存在的重教学轻教研、教研活动随意、形式主义、教研方式单一、教研风气不正等问题,并提出端正教研风气、优化操作流程、加强考核评价、强化教研组长教研意识等改进学校主题教研的策略。  关键词:主题教研;涵义;功能;问题;策略  主题教研是把平常
根据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印度”,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图像和其它资料,了解印度的自然环境(气候)和社会(人口)特点,以及印度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包括农业与服务外包产业)。旨在通过学生的学习,认识印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区域地理的学习,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图像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能理解图像
一、构思背景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地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及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要求学生应从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及地方综合的角度去分析相关问题和现象。本教学设计旨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学分析  教材简析:“气温的差异”是商务星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中运用12幅图表帮助学生学习气温的测量和时空分布规律,该节运用的图表类型多样。本文逐图介绍每幅图表的设计意图以及教学建议。  一、测量气温高低,体验职业的意义,落实地理实践力  气温的高低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何观测气温的高低?温度计是测量气温的工具。教材图3.10“日平均气温”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读取气温数值;直观示意日平均气温的计
“一带一路”的由来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活跃的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龙祥岛属闽江下游第三大岛,岛上湿地连片,是福州最自然最生态的城市湿地。2013年2月7日螺洲大桥贯通,龙祥岛面临大开发,土地价值连续上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福州各类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除固体废弃物污染 ③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巴渝民居吊脚楼是重庆先民巴人的伟大创造,是巴渝民居的代表,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建筑。吊脚楼是非常适宜山地、丘陵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体现了人类在与自然相处中的智慧和技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拘一格,皆与山水融为一体。巴渝民居吊脚楼传承了巴渝历史和文化。  一、卢作孚纪念馆的建筑营造价值  1.防震效果好  北碚的吊脚楼以穿斗式木结构为主。首先,木材具有柔性和弹性,木构架中的节点普遍使用榫卯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