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三维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执教者选择教材内容、手段方法和科学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相关依据,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重视三维目标的确立和达成。
作家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二十多年前,笔者就是坐在呼兰河畔,吮吸着《呼兰河传》赋予的精神营养度过了大学时光,对同饮一江水长大的萧红有着无比崇敬的情愫。二十多年后,当发现《呼兰河传》被苏教版节选为课文时,一种激动、一份亲切和一股暖流充溢笔者的周身。体味着呼兰河脉脉的余温,笔者欣然选了老师们上公开课常常回避的《呼兰河传(节选)》一课作为自己本学期的同行示范课。也许是因为这篇文章传递了暖暖的乡情,抑或是唤起了笔者对呼兰河畔那段美好青春的记忆,笔者精心设计了这堂课,并和学生在愉悦中共同走进了萧红那段充满亲情温暖的快乐童年。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以儿童的视角与作者、文本和人物进行对话,课后看着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神情,耳边回响着同行和专家们赞许的点评,笔者很欣慰。在反思课堂出现的小瑕疵的同时,笔者觉得本课较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和有效达成。
下面笔者就以《呼兰河传(节选)》一课为例,谈谈教学设计中如何科学确立并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反复研读文本,笔者收集了大量关于作者人生经历和《呼兰河传》写作的背景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生长点的现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请圈画出本课的生难字词;
(2)欣赏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和鲜活的语言;
(3)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4)体会儿童天真烂漫及自由的个性;
(5)感悟作者心路历程对质朴而厚重。
这五点目标的确立是在解读文本和研读学生及教法基础上,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导建议而形成的,具体表现在: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辩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课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们读课文、查资料,解决文中的疑难和重点的字词,同时了解作者萧红的人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特别是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一,以提问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示幻灯片。
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马伯乐》、《孤独的生活》、《砂粒》、《牛车上》、《小城三月》、《生死场》、《旷野的呼唤》、《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性的散文体小说,是作者描写故土与童年的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出示字词:蚂蚱(màzha)、蚌壳(bàngké)、倭瓜(wōguā)、谎花(huǎnghuā)、顽腻(nì)、蚯蚓(qiūyǐn)、蝙蝠(biānfú)、韭菜(jiǔ cài)让学生会读写。同时出示流言蜚fēi语、诽fěi谤和妄自菲fěi薄、绯fēi红这组词,让学生辨识。
第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给文章加个标题。
学生分组活动,代表发言板书,确定本文标题最佳答案——那时、那地、那人。学生们鼓掌通过,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出示确定标题的小提示:要准确贴切、要简洁醒目、要突出关键字眼、要新颖有意味有美感。
第三,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写了花园中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文中写了“我”和爷爷在花园的哪些事?分析“我”的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和作品及对作者的理解之上的,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作答,基于文本,答案很鲜活并富于个性。
第四,提升学生的理解、审美能力。
笔者挖掘自身资源,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去过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都觉得平淡无奇,根本没有鲁迅描写的那样让人心动。如果现在给你个机会去一下萧红笔下的后花园,你希望那里会有怎样的一番图景呢?请大胆想象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热情,大家纷纷表达对后花园的千奇百怪的描述。
一阵热烈的气氛后,笔者突然出示了自己和老师20年前去萧红故居的照片,描述了亲见的后花园,学生开始沉默思考了。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并出示了萧红的介绍: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9岁丧母,父亲暴戾,继母虐待。后因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家庭,走上文学之路。
1932年在哈尔滨萧红与萧军结合。1934年与萧军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1936年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归国。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坚持文学创作。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怀念养育她的呼兰河,写下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学生开始理解了儿时的萧红和她的世界。最后笔者引用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来结束本课,意味深长,引人思考。
在《呼兰河传(节选)》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时时注意三维目标的实现,感悟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赖以生存的财富。
在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忽视和偏废某一维度,它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整体,因为它是面对人的。这样既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10)
作家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二十多年前,笔者就是坐在呼兰河畔,吮吸着《呼兰河传》赋予的精神营养度过了大学时光,对同饮一江水长大的萧红有着无比崇敬的情愫。二十多年后,当发现《呼兰河传》被苏教版节选为课文时,一种激动、一份亲切和一股暖流充溢笔者的周身。体味着呼兰河脉脉的余温,笔者欣然选了老师们上公开课常常回避的《呼兰河传(节选)》一课作为自己本学期的同行示范课。也许是因为这篇文章传递了暖暖的乡情,抑或是唤起了笔者对呼兰河畔那段美好青春的记忆,笔者精心设计了这堂课,并和学生在愉悦中共同走进了萧红那段充满亲情温暖的快乐童年。课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以儿童的视角与作者、文本和人物进行对话,课后看着学生们意犹未尽的神情,耳边回响着同行和专家们赞许的点评,笔者很欣慰。在反思课堂出现的小瑕疵的同时,笔者觉得本课较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和有效达成。
下面笔者就以《呼兰河传(节选)》一课为例,谈谈教学设计中如何科学确立并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反复研读文本,笔者收集了大量关于作者人生经历和《呼兰河传》写作的背景资料,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生长点的现状,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请圈画出本课的生难字词;
(2)欣赏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和鲜活的语言;
(3)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4)体会儿童天真烂漫及自由的个性;
(5)感悟作者心路历程对质朴而厚重。
这五点目标的确立是在解读文本和研读学生及教法基础上,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指导建议而形成的,具体表现在: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培养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探究能力、明辩是非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感情;
(4)培养学生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字欣赏能力;
(5)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文字、文化知识等。
为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课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们读课文、查资料,解决文中的疑难和重点的字词,同时了解作者萧红的人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特别是作品的时代背景。
第一,以提问方式检查预习情况,并示幻灯片。
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县人。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20世纪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马伯乐》、《孤独的生活》、《砂粒》、《牛车上》、《小城三月》、《生死场》、《旷野的呼唤》、《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呼兰河传》等。《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性的散文体小说,是作者描写故土与童年的一部回忆性长篇小说,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出示字词:蚂蚱(màzha)、蚌壳(bàngké)、倭瓜(wōguā)、谎花(huǎnghuā)、顽腻(nì)、蚯蚓(qiūyǐn)、蝙蝠(biānfú)、韭菜(jiǔ cài)让学生会读写。同时出示流言蜚fēi语、诽fěi谤和妄自菲fěi薄、绯fēi红这组词,让学生辨识。
第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给文章加个标题。
学生分组活动,代表发言板书,确定本文标题最佳答案——那时、那地、那人。学生们鼓掌通过,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出示确定标题的小提示:要准确贴切、要简洁醒目、要突出关键字眼、要新颖有意味有美感。
第三,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作者写了花园中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文中写了“我”和爷爷在花园的哪些事?分析“我”的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细节和情节说说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我”的童年生活有什么影响?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和作品及对作者的理解之上的,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作答,基于文本,答案很鲜活并富于个性。
第四,提升学生的理解、审美能力。
笔者挖掘自身资源,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去过鲁迅笔下的百草园,都觉得平淡无奇,根本没有鲁迅描写的那样让人心动。如果现在给你个机会去一下萧红笔下的后花园,你希望那里会有怎样的一番图景呢?请大胆想象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热情,大家纷纷表达对后花园的千奇百怪的描述。
一阵热烈的气氛后,笔者突然出示了自己和老师20年前去萧红故居的照片,描述了亲见的后花园,学生开始沉默思考了。写《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时,萧红已经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为什么她这样怀念童年的生活?并出示了萧红的介绍: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9岁丧母,父亲暴戾,继母虐待。后因反抗包办婚姻逃离家家庭,走上文学之路。
1932年在哈尔滨萧红与萧军结合。1934年与萧军离开哈尔滨。同年从青岛到上海。1936年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归国。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坚持文学创作。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怀念养育她的呼兰河,写下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2出版)。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学生开始理解了儿时的萧红和她的世界。最后笔者引用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来结束本课,意味深长,引人思考。
在《呼兰河传(节选)》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时时注意三维目标的实现,感悟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深远,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使其积淀成为人的赖以生存的财富。
在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同等重要的,不能忽视和偏废某一维度,它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整体,因为它是面对人的。这样既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可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22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