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一位特岗教师关于亲身经历与生存状态的自述来反映特岗教师在任职期间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问题,并且对其作出了相应的思考,同时希望就此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关键词:特岗教师;尴尬心理;思考
社会工作中总是存在一些特殊群体,在教育的广大领域内也不例外。自2006年以来有一群任职于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学校的教师,他们响应国家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号召,从所在高校一毕业便自愿去到偏远或落后地区的中小学任教,为这些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的进步以及校园面貌的刷新等等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与贡献。他们的名字叫“特岗教师”;他们是一群立志将教育的希望尽己所能带向祖国所需之地的“白鸽”。
然而,特岗教师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心理状态却并未为社会甚至其他教育领导者和工作者所真正了解,作为特殊岗位上的教育一线工作者,他们的内心世界理应被关注,并且亟待完成的任务是尽量寻找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对策并加以落实,从而使之更为坚守自己的岗位。以下是来自一位特岗教师的心理自述。
“我叫春苗(化名),是贵州水城县花戛中学的一位特岗教师,兼教语文和英语,还有音乐,当然我本身的专业就是中文系的古汉语文学方向,英语是上低年级的课。因为业余爱好喜欢吹拉弹唱,乐理知识算粗通,加上中小学本来就没有把音乐算作主课,所以学校就让我也教起了音乐。刚开始我跟领导强调我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校方说这里没条件请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来专门教音乐,我也只有尽力了,但水平跟专业人士肯定是不能比的。
我07年毕业后来的,特岗教师受到了学校的欢迎接待,他们都挺热情,毕竟第一次一下子来了这样一组高校毕业生自愿来任教。我现在也渐渐习惯了学校的生活,刚来时当然是很不习惯的,在师院呆着的时候还是学生,环境比较宽松,相对优越得多。一下来到这里,学校教职工宿舍本来就紧张,暂时没闲钱扩建,住房就是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加上一些已经成家的老师是必定要住单套宿舍的,我们没结婚的老师就差不多凑合着挤一挤,但毕竟是当老师了,课余还是要忙些事情,所以确实觉得空间太狭小,尤其是要想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不是很方便。
不过仔细想想,就算在大城市工作住房也是很紧张的,刚毕业也不可能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里教书有个‘栖身之所’暂时也就懒得想那么多了。其实同时说来吃饭也算个问题,有些当地的老师家住得不远每天都会赶回家,我们只有吃食堂的份儿了,但是食堂的菜说实话我们吃了几餐就不行了,营养跟不上,毕竟我们还是处在能吃的年纪呢。自己做饭有点麻烦,没有专门的厨房啊,房子是老式结构,通风不怎么好,在走廊上架个锅还是觉得烟熏火燎的。学校后面的居民区里面倒有个很小的菜市场,不过菜种类不多,除了常见的肉类,而且质量也不怎么好,想吃好点的新鲜菜蔬要周末有空了去几里外的大集市一次性采购回来。
我那时是个新老师,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只有暗暗以自己觉得行的老教师为参照榜样去学着教。我自己感觉以自己的学历水平在课程知识上基本没问题,但是低龄学生的语文是最难教的,很多东西都不能靠生硬的教,生硬的教学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天赋的智慧思考。语文这门课学没学好,学到多少,其实远远不能靠标准化模式化的评价手段来衡量。我想要教给学生的跟学生实际掌握的差距比较大,而且特岗教师一来是有教学绩效任务的,学校要是看不到成绩,我们准挨批,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升学。但是一味向升学看齐的应试教育,从长远来讲,任何老师都能想到,对学生将来自身素质的提高肯定是有害的。
除了课堂上教书,课余还要管理学生,有关管理方式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即使我们觉得有需要商榷跟调整的地方,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学校希望保持传统,对我们新教师解释起来也有‘充足’的理由。但实际上管理的硬性指标不灵活,反过来会削弱效果。要想做到校方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及时沟通很不容易,老师觉得可行的方式未必能得到一致认可。民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更多时候我们只能把建议放在心里了。
直到我现在自己作了老师才知道,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挤出来给课业作独立研究,还有上课的创新思维与质量进步,有时觉得能把一堂课的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已经算不错。平时开研讨会,专题讲座,老带新这些方式都会有,但是代替不了个人研究和积淀的效果,最后还是要靠个人的精力跟努力,而且实际上上观摩课的机会相当少。我们的工作都很忙,很多老师都身兼数课,课余也有很多事情要管,经常觉得忙来忙去也没忙出个结果来。按国家教委的规定,特岗教师是有定期专门培训的,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这都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可是所谓的专家名师我们也没怎么见到,培训班开的是一些之前在师范院校就已经学过的相关类课程,大多偏理论教条化,我们现在有种缺乏有力的明确指导的困惑。当然,我们确实也能理解,基本上所有招募特岗教师的学校的培训经费都相当有限。所以我们自己要学习一般是买光盘来看,这里联网也不具备条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播放在这里没办法施展,因为学校还买不起相应的现代化设备。
我们特岗教师平时的工作量一点不比其他教师少,但是国家规定工资待遇应该高于当地同等条件下教师的工资待遇的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全实现,可能也是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所以难以落实到位。另外还有社保、医保、特岗补贴这些项目,到现在并没收到明确的条文。这的确会让我们不敢去规划将来的生活,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虽然把教育当成谋生的手段听起来可耻,但是教师首先也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满足不了物质保障,怎么有精力来教书育人呢?!
我今年24岁了,远离亲友来到这里教书,很多时候还是很想念家里的父母的,他们也很惦记我在这里过得好不好,各方面是否顺利。我带的二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很调皮,平时我管她最多,也更加亲密些,她有一次就人小鬼大地问我:‘老师,你怎么没有女朋友,你喜欢我们学校哪个女老师呀?’之类的话。我哭笑不得,只能编出些理由来敷衍小孩子,但是她问的话也确实触动了我的心事,在这里要找比较中意的结婚对象很难。家人每次过问,我也找不到让他们宽心的话来回答。因为这种环境的转换,让我心理上产生了落差,加上平时的工作都是程式化了,社交圈狭窄,课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来放松。我们特岗教师之间算走得比较近,除了工作上的接触外,跟其他原有的教师都不是很熟。我觉得我们在这里的特岗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小圈子,跟其他人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没有办法完全融入到当地那种文化跟思想意识的氛围中。平时大家聊天交流中,有意无意都会谈到这些,容易觉得自己精神上空虚了起来,有种无所适从的心态。
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选择来当特岗教师,是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后作出的选择。不能说自己完全是抱着一股味教育事业献身不求回报的信念,但起码是要求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学着去接受去克服,尤其是心理上这种倦怠不满和无助的情绪。在尽力做好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我们也很希望国家能真正了解到而且逐步地尽快地解决特岗教师在任职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我们更大的信心去做好教育工作,当好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的“特”表现在哪里?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因素,比如学历较高、具备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外,笔者有一点思考,即认为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生活力与跨越式向前的激励精神。
基于这个“特”字,在质性上就体现出与一般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不同,相应地,在解决其任职期间的困难和问题的方面,也应作出特别的关怀及其方式,即理解“特”、照顾“特”、支持“特”。其余在此就不赘述,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落在两个大方面:一)思想上给予关怀与激励。学校教研组定期召开思想交流会,设置心理辅导项目,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抚慰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克服环境落差,因为努力学习如何融入并推进当地教育工作正是特岗教师的职责所在;传达国家精神,让他们明白国家时刻都在关心他们,困难是需要并一定会逐步解决的。同时,选择担任特岗教师是个人的决定,一旦决定就不能有畏难后悔的情绪,使其深刻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容儿戏的使命感。从内部激发其自愿献身教育的热情与决心,才是保持特岗教师坚守岗位的动力源泉。二)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这点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而经费往往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头疼问题,比如特岗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更新、特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等,与第一点相呼应,在此尤其应重视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因为他们对于特岗教师的思想上与学术上的进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国家实行统一调拨,专款专项是比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工资待遇和津贴补助的来源与途径上,理应尽可能地给出明文标准和专门规定,形成一整套的制度从而确定下来。最后,关于特岗教师三年聘期结束后的“去留”和后继的选择与管理上,目前还没有操作性很强的政策,这使得部分特岗教师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心理情绪而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效。因而,当务之急是要加快这些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以及落实到位。
国家招募这些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去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学校担任特岗教师的目的非常明确及正确,就是为了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农村整体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在有效的管理和强势的推进下,特岗教师们才能很好地去进行并尽力达成这项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9章.
[2]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Z].教师[2006]2号.
[3]李天凤,章国农.对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2008(11).
关键词:特岗教师;尴尬心理;思考
社会工作中总是存在一些特殊群体,在教育的广大领域内也不例外。自2006年以来有一群任职于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学校的教师,他们响应国家教育部等四部委的号召,从所在高校一毕业便自愿去到偏远或落后地区的中小学任教,为这些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的进步以及校园面貌的刷新等等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与贡献。他们的名字叫“特岗教师”;他们是一群立志将教育的希望尽己所能带向祖国所需之地的“白鸽”。
然而,特岗教师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心理状态却并未为社会甚至其他教育领导者和工作者所真正了解,作为特殊岗位上的教育一线工作者,他们的内心世界理应被关注,并且亟待完成的任务是尽量寻找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对策并加以落实,从而使之更为坚守自己的岗位。以下是来自一位特岗教师的心理自述。
“我叫春苗(化名),是贵州水城县花戛中学的一位特岗教师,兼教语文和英语,还有音乐,当然我本身的专业就是中文系的古汉语文学方向,英语是上低年级的课。因为业余爱好喜欢吹拉弹唱,乐理知识算粗通,加上中小学本来就没有把音乐算作主课,所以学校就让我也教起了音乐。刚开始我跟领导强调我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校方说这里没条件请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来专门教音乐,我也只有尽力了,但水平跟专业人士肯定是不能比的。
我07年毕业后来的,特岗教师受到了学校的欢迎接待,他们都挺热情,毕竟第一次一下子来了这样一组高校毕业生自愿来任教。我现在也渐渐习惯了学校的生活,刚来时当然是很不习惯的,在师院呆着的时候还是学生,环境比较宽松,相对优越得多。一下来到这里,学校教职工宿舍本来就紧张,暂时没闲钱扩建,住房就是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加上一些已经成家的老师是必定要住单套宿舍的,我们没结婚的老师就差不多凑合着挤一挤,但毕竟是当老师了,课余还是要忙些事情,所以确实觉得空间太狭小,尤其是要想一个人静静地看书不是很方便。
不过仔细想想,就算在大城市工作住房也是很紧张的,刚毕业也不可能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里教书有个‘栖身之所’暂时也就懒得想那么多了。其实同时说来吃饭也算个问题,有些当地的老师家住得不远每天都会赶回家,我们只有吃食堂的份儿了,但是食堂的菜说实话我们吃了几餐就不行了,营养跟不上,毕竟我们还是处在能吃的年纪呢。自己做饭有点麻烦,没有专门的厨房啊,房子是老式结构,通风不怎么好,在走廊上架个锅还是觉得烟熏火燎的。学校后面的居民区里面倒有个很小的菜市场,不过菜种类不多,除了常见的肉类,而且质量也不怎么好,想吃好点的新鲜菜蔬要周末有空了去几里外的大集市一次性采购回来。
我那时是个新老师,教学经验明显不足,只有暗暗以自己觉得行的老教师为参照榜样去学着教。我自己感觉以自己的学历水平在课程知识上基本没问题,但是低龄学生的语文是最难教的,很多东西都不能靠生硬的教,生硬的教学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天赋的智慧思考。语文这门课学没学好,学到多少,其实远远不能靠标准化模式化的评价手段来衡量。我想要教给学生的跟学生实际掌握的差距比较大,而且特岗教师一来是有教学绩效任务的,学校要是看不到成绩,我们准挨批,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升学。但是一味向升学看齐的应试教育,从长远来讲,任何老师都能想到,对学生将来自身素质的提高肯定是有害的。
除了课堂上教书,课余还要管理学生,有关管理方式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即使我们觉得有需要商榷跟调整的地方,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因为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殊情况,学校希望保持传统,对我们新教师解释起来也有‘充足’的理由。但实际上管理的硬性指标不灵活,反过来会削弱效果。要想做到校方家长老师三位一体的及时沟通很不容易,老师觉得可行的方式未必能得到一致认可。民主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更多时候我们只能把建议放在心里了。
直到我现在自己作了老师才知道,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挤出来给课业作独立研究,还有上课的创新思维与质量进步,有时觉得能把一堂课的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已经算不错。平时开研讨会,专题讲座,老带新这些方式都会有,但是代替不了个人研究和积淀的效果,最后还是要靠个人的精力跟努力,而且实际上上观摩课的机会相当少。我们的工作都很忙,很多老师都身兼数课,课余也有很多事情要管,经常觉得忙来忙去也没忙出个结果来。按国家教委的规定,特岗教师是有定期专门培训的,无论在知识上还是能力上,这都是个学习的好机会。可是所谓的专家名师我们也没怎么见到,培训班开的是一些之前在师范院校就已经学过的相关类课程,大多偏理论教条化,我们现在有种缺乏有力的明确指导的困惑。当然,我们确实也能理解,基本上所有招募特岗教师的学校的培训经费都相当有限。所以我们自己要学习一般是买光盘来看,这里联网也不具备条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播放在这里没办法施展,因为学校还买不起相应的现代化设备。
我们特岗教师平时的工作量一点不比其他教师少,但是国家规定工资待遇应该高于当地同等条件下教师的工资待遇的这个事情还没有完全实现,可能也是由于没有专项资金所以难以落实到位。另外还有社保、医保、特岗补贴这些项目,到现在并没收到明确的条文。这的确会让我们不敢去规划将来的生活,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虽然把教育当成谋生的手段听起来可耻,但是教师首先也是活生生的人,如果满足不了物质保障,怎么有精力来教书育人呢?!
我今年24岁了,远离亲友来到这里教书,很多时候还是很想念家里的父母的,他们也很惦记我在这里过得好不好,各方面是否顺利。我带的二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很调皮,平时我管她最多,也更加亲密些,她有一次就人小鬼大地问我:‘老师,你怎么没有女朋友,你喜欢我们学校哪个女老师呀?’之类的话。我哭笑不得,只能编出些理由来敷衍小孩子,但是她问的话也确实触动了我的心事,在这里要找比较中意的结婚对象很难。家人每次过问,我也找不到让他们宽心的话来回答。因为这种环境的转换,让我心理上产生了落差,加上平时的工作都是程式化了,社交圈狭窄,课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来放松。我们特岗教师之间算走得比较近,除了工作上的接触外,跟其他原有的教师都不是很熟。我觉得我们在这里的特岗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小圈子,跟其他人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没有办法完全融入到当地那种文化跟思想意识的氛围中。平时大家聊天交流中,有意无意都会谈到这些,容易觉得自己精神上空虚了起来,有种无所适从的心态。
在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选择来当特岗教师,是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后作出的选择。不能说自己完全是抱着一股味教育事业献身不求回报的信念,但起码是要求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我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多事情都学着去接受去克服,尤其是心理上这种倦怠不满和无助的情绪。在尽力做好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我们也很希望国家能真正了解到而且逐步地尽快地解决特岗教师在任职期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我们更大的信心去做好教育工作,当好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的“特”表现在哪里?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因素,比如学历较高、具备较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以及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之外,笔者有一点思考,即认为更重要更深层次的是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生活力与跨越式向前的激励精神。
基于这个“特”字,在质性上就体现出与一般农村落后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不同,相应地,在解决其任职期间的困难和问题的方面,也应作出特别的关怀及其方式,即理解“特”、照顾“特”、支持“特”。其余在此就不赘述,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落在两个大方面:一)思想上给予关怀与激励。学校教研组定期召开思想交流会,设置心理辅导项目,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抚慰指导,使其树立信心克服环境落差,因为努力学习如何融入并推进当地教育工作正是特岗教师的职责所在;传达国家精神,让他们明白国家时刻都在关心他们,困难是需要并一定会逐步解决的。同时,选择担任特岗教师是个人的决定,一旦决定就不能有畏难后悔的情绪,使其深刻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容儿戏的使命感。从内部激发其自愿献身教育的热情与决心,才是保持特岗教师坚守岗位的动力源泉。二)政策上给予强有力的保障。这点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而经费往往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头疼问题,比如特岗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更新、特岗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等等,与第一点相呼应,在此尤其应重视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因为他们对于特岗教师的思想上与学术上的进步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由国家实行统一调拨,专款专项是比较好的方式。尤其是在工资待遇和津贴补助的来源与途径上,理应尽可能地给出明文标准和专门规定,形成一整套的制度从而确定下来。最后,关于特岗教师三年聘期结束后的“去留”和后继的选择与管理上,目前还没有操作性很强的政策,这使得部分特岗教师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心理情绪而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效。因而,当务之急是要加快这些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以及落实到位。
国家招募这些高校毕业的应届大学生去中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学校担任特岗教师的目的非常明确及正确,就是为了逐步解决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农村整体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要实现这个目标,只有在有效的管理和强势的推进下,特岗教师们才能很好地去进行并尽力达成这项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19章.
[2]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Z].教师[2006]2号.
[3]李天凤,章国农.对特岗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学与研究杂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