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凡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启发式”教育,这源于孔子在《论语》中那句著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孔子的这句话究竟有何含义?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它对于今天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愤”,在古代通“贲”,有“怒气充实”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情绪的饱满、激昂状态;“悱”,同“悲”,有“怅恨”之意,这里指的是因郁积而至愤懑的含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受教育者当下的情绪状态。
也就是说,在学生不能发奋向上或因求知受阻而届于自悲时,是不能加以启发、引导的。
后一句“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告诉他一个道理,他不能用以推出类似的道理,那我就不再教他了”(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强调的是,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不足,一味讲下去也是徒劳无功。
孔子的这两段话,用教育学原理解释就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尝试解决,但又因知识、经验、方法的限制而无法解决,如此在不断探求、不断受阻的过程中内心求知(求真)的欲望不断郁积,当这种郁积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时,老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而学生内心中求知(求真)的欲望没有郁积到饱满状态,则不需强行实施教育。一言以蔽之,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关键在于敏锐觉察、调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顺势“启”而“发”之。
那么,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呢?
首先是“循循善诱”。《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把问题向前引申一步。受到启发的子贡再向前引申:“《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大加赞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对于善学的学生,孔子从不吝赐教,这一点颜回的体会最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一学一教而能让颜回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可见孔子的“循循善诱”之功了。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基本采用师生问对的方式,一般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不直接把结论告诉弟子,而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思考方向,然后学生作答,孔子再问,如此往复,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一般由孔子做总结。
子贡和颜回无疑都是善思、好学的优秀生,那么,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弱的后进生,孔子又该如何呢?
《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后,他仍然“未达”,不能举一反三,孔子便不再指导,樊迟只得下来后再去问同学子夏。
看来,在弟子进入“愤”“悱”的状态之前,孔子是绝不轻易施教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遇到问题,提不出“怎么办”“怎么办”的学生,我也拿他没办法。
这是“不教而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多方求教,自主学习。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精义正在于此:它使学生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事,从而立足于自己的需要学,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究其本质,是对教育契机的一种捕捉和运用,它并不仅仅是对“愤”和“悱”这样一时心理——情绪的把握,而是对一切使得“教”与“学”双方都能达到最大教育效益的客观条件的把握和利用。
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角度:我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吗?
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教育契机的出现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又是不规则的,稍纵即逝,比如,偶发性事件(课堂突发事件,生生冲突,学生家庭变故等),比如,特殊时间点(开学首日,重大节日,社会重大事件),比如集体活动(运动会,郊游,班会课),比如学生个体突然的巨变(挫败,成功,性情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有效转化、教育学生的时机。
师者如孔子,其教育也绝非次次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有时也会让人无可奈何,摇头叹息。
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他并不气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忧虑学生是不是理解接受你的想法,真正要忧虑的是你对学生是不是真的了解了。
知人,永远是孔子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以此为前提,我们进入本章的下一个部分。
“愤”,在古代通“贲”,有“怒气充实”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情绪的饱满、激昂状态;“悱”,同“悲”,有“怅恨”之意,这里指的是因郁积而至愤懑的含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受教育者当下的情绪状态。
也就是说,在学生不能发奋向上或因求知受阻而届于自悲时,是不能加以启发、引导的。
后一句“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告诉他一个道理,他不能用以推出类似的道理,那我就不再教他了”(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强调的是,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不足,一味讲下去也是徒劳无功。
孔子的这两段话,用教育学原理解释就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尝试解决,但又因知识、经验、方法的限制而无法解决,如此在不断探求、不断受阻的过程中内心求知(求真)的欲望不断郁积,当这种郁积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时,老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而学生内心中求知(求真)的欲望没有郁积到饱满状态,则不需强行实施教育。一言以蔽之,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关键在于敏锐觉察、调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顺势“启”而“发”之。
那么,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呢?
首先是“循循善诱”。《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把问题向前引申一步。受到启发的子贡再向前引申:“《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大加赞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对于善学的学生,孔子从不吝赐教,这一点颜回的体会最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一学一教而能让颜回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可见孔子的“循循善诱”之功了。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基本采用师生问对的方式,一般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不直接把结论告诉弟子,而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思考方向,然后学生作答,孔子再问,如此往复,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一般由孔子做总结。
子贡和颜回无疑都是善思、好学的优秀生,那么,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弱的后进生,孔子又该如何呢?
《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后,他仍然“未达”,不能举一反三,孔子便不再指导,樊迟只得下来后再去问同学子夏。
看来,在弟子进入“愤”“悱”的状态之前,孔子是绝不轻易施教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遇到问题,提不出“怎么办”“怎么办”的学生,我也拿他没办法。
这是“不教而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多方求教,自主学习。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精义正在于此:它使学生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事,从而立足于自己的需要学,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究其本质,是对教育契机的一种捕捉和运用,它并不仅仅是对“愤”和“悱”这样一时心理——情绪的把握,而是对一切使得“教”与“学”双方都能达到最大教育效益的客观条件的把握和利用。
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角度:我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吗?
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教育契机的出现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又是不规则的,稍纵即逝,比如,偶发性事件(课堂突发事件,生生冲突,学生家庭变故等),比如,特殊时间点(开学首日,重大节日,社会重大事件),比如集体活动(运动会,郊游,班会课),比如学生个体突然的巨变(挫败,成功,性情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有效转化、教育学生的时机。
师者如孔子,其教育也绝非次次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有时也会让人无可奈何,摇头叹息。
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他并不气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忧虑学生是不是理解接受你的想法,真正要忧虑的是你对学生是不是真的了解了。
知人,永远是孔子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以此为前提,我们进入本章的下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