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师法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yuanq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但凡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启发式”教育,这源于孔子在《论语》中那句著名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那么,孔子的这句话究竟有何含义?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它对于今天的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又有何借鉴意义呢?
  “愤”,在古代通“贲”,有“怒气充实”之意,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情绪的饱满、激昂状态;“悱”,同“悲”,有“怅恨”之意,这里指的是因郁积而至愤懑的含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受教育者当下的情绪状态。
  也就是说,在学生不能发奋向上或因求知受阻而届于自悲时,是不能加以启发、引导的。
  后一句“举一隅而示之,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告诉他一个道理,他不能用以推出类似的道理,那我就不再教他了”(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强调的是,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不足,一味讲下去也是徒劳无功。
  孔子的这两段话,用教育学原理解释就是: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并尝试解决,但又因知识、经验、方法的限制而无法解决,如此在不断探求、不断受阻的过程中内心求知(求真)的欲望不断郁积,当这种郁积达到不可抑制的状态时,老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就能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果。而学生内心中求知(求真)的欲望没有郁积到饱满状态,则不需强行实施教育。一言以蔽之,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关键在于敏锐觉察、调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顺势“启”而“发”之。
  那么,孔子是如何“启发”学生的呢?
  首先是“循循善诱”。《论语》记载: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把问题向前引申一步。受到启发的子贡再向前引申:“《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大加赞赏:“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对于善学的学生,孔子从不吝赐教,这一点颜回的体会最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一学一教而能让颜回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可见孔子的“循循善诱”之功了。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基本采用师生问对的方式,一般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不直接把结论告诉弟子,而是在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思考方向,然后学生作答,孔子再问,如此往复,直至问题得到解决,一般由孔子做总结。
  子贡和颜回无疑都是善思、好学的优秀生,那么,对于那些学习基础较弱的后进生,孔子又该如何呢?
  《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孔子回答后,他仍然“未达”,不能举一反三,孔子便不再指导,樊迟只得下来后再去问同学子夏。
  看来,在弟子进入“愤”“悱”的状态之前,孔子是绝不轻易施教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遇到问题,提不出“怎么办”“怎么办”的学生,我也拿他没办法。
  这是“不教而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多方求教,自主学习。孔子“启发式”教学的精义正在于此:它使学生把学习视为自己的事,从而立足于自己的需要学,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究其本质,是对教育契机的一种捕捉和运用,它并不仅仅是对“愤”和“悱”这样一时心理——情绪的把握,而是对一切使得“教”与“学”双方都能达到最大教育效益的客观条件的把握和利用。
  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角度:我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吗?
  其实,对于班主任而言,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教育契机的出现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又是不规则的,稍纵即逝,比如,偶发性事件(课堂突发事件,生生冲突,学生家庭变故等),比如,特殊时间点(开学首日,重大节日,社会重大事件),比如集体活动(运动会,郊游,班会课),比如学生个体突然的巨变(挫败,成功,性情变化)等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有效转化、教育学生的时机。
  师者如孔子,其教育也绝非次次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有时也会让人无可奈何,摇头叹息。
  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他并不气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忧虑学生是不是理解接受你的想法,真正要忧虑的是你对学生是不是真的了解了。
  知人,永远是孔子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以此为前提,我们进入本章的下一个部分。
其他文献
刚下课,同事领回来一个男孩,两个人之间有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弥漫着!  老师恼了:“做错了不能说,是不?”  孩子说:“你都没好好看!”  “你做得不对,写得也不认真!一点也不尊重老师的劳动!”  “我上次写的你就没有好好看,就一个大叉子!”孩子使劲强调着“一个”,“小强的那个你给看了,就我的一个大叉子!”  “都不对,可不就是一个大叉子!”老师也和孩子嚷着。  “那昨天晚上我对着百度写了一个晚上,写
期刊
新接手初一的第一次收费,每人交245元的生活费。两位生活委员从会计室交完钱,一进教室便扬起一张100元的钞票义愤填膺地告诉我:“老师,我们收到100块假币!”安静的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怎么可能?怎么办?  我先让学生都安静下来,然后开始使用“缓兵之计”,让学生先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想想如何处理。  有的学生说:“太可恶了,找出是谁,严厉批评!”  有的
期刊
考试前的几个工作细节  考试,是一个班级工作绕不开的话题。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高考,牵动着师生与家长们的心,所以,考前工作的重点是备考的几项工作。  考试是学生自己的事,班主任在考前能做的主要是一些调整和帮助工作。以下几个细节可以关注:  第一,考前要加强对班级的观察,特别是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课前、课后、课间,多去教室里走走。一方面是便于发现问题,另
期刊
期中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学生们神神秘秘,窃窃私语。楼道里那些来回穿梭的匆忙脚步和交头接耳、神情兴奋的身影,总给人一种“大事将来”的神秘感。可令人郁闷的是,身为班主任的我对这一切却毫不知情。就在我刚想破门而入、一探究竟的时候,身后竟然一下冲出了三个“保镖”,伸长胳膊挡在教室门口,吐着舌头说:“哎,老班,还不到时候。虽然偷窥是你的强项,可是今天有我们在,你就甭想啦!”好吧,我只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打道回
期刊
我怕做班主任。  我说话的声音有点“娘”。明明是个七尺汉子,一张口便令人瞠目结舌:礼貌一点的,脸部表情变化丰富些;不礼貌的,当场就显露出不屑。那种情景让人十分尴尬。因此,对讲话我有“严重过敏症”,在公开场合,我恨不得将自己判为“永久噤声”。  内心的惶恐,我不敢示人;长期的缄默就给人以“闷葫芦”的感觉。谁能理解一个人“不敢说”,怕说出来“吓人”的心情?这样的我,怎能做班主任,怎能奢望成为一名优秀班
期刊
作为考生,面对大考,行为上应该做哪些准备?  1.理解家长  家长在这个时候也焦虑。我们都知道考场上是怎么样。你看看考场外的家长,他们的状态不比你在考场上轻松!这段时间家长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你要理解他。你不要总说家长怎么这样,怎么不理解我,我们第一次面对高考,我们家长也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孩子高考。  2.相信老师  这是尤为重要的。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一届一届把学生送去高考,他们最有经验!所以这一阶
期刊
如火的九月,响应学校的号召,我来到段场小学支教。  走进校园,野草丛生,满眼萧条。就连唯一可以称作楼房的教学楼,墙上的油漆也已经大部分脱落,我不禁有些后悔了:支教,我该不该来?  孩子  这个破地方,连厕所都不好找。在旁人的指引下,穿过教学楼中间的一条小巷,抬头就可以看见前面一排房子,左右两个入口,想必就是厕所了。虽然油漆的字迹已经斑驳,但仔细一点还是分辨得出来,东边的入口处印着一个大大的“男”字
期刊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但是,一万口呢?完全有可能呀。凡事要有一个过程,慢慢进行量的积累,才会在某一天,实现质的突破。正如,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台阶,每一步抬升的那一点高度都在我们能够跨越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就能沿着这些台阶一步一步从低处到达高层。  在教育教学中,不管我们怎么帮辅,学生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始终停留在原地,这症结很可能在于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为学生设计好过渡的台阶,反而
期刊
读完于老师的《打回去的一拳》,这其中有着太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一、值得商榷的三个地方  从事件的发生到最后的处理,过程很流畅,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笔者认为,面对学生冲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取应急的处理方式未尝不可。不过,其中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商榷。  (一)行为定性轻率  文中说,“又是被小庆打的,这个暴力分子。”可以看出,小庆在教师的心目中一定是个表现不佳的学生,“又”反映了其不良行为的经常性
期刊
1  竞争性测试,家长们都非常熟悉。许多学校除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月考(甚至周考)、单元考等方式,以一张试卷对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孩子进行排名,通过排名的变化,来判断孩子是进步、退步还是原地踏步。  这种测试方式,就是典型的应试主义的测试方式。针对这种测试方式发展起来的一套教学技术,就是应试教育。总体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缺乏人性的教育方式,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这种测试方式有其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