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博物馆起源》给你答案

来源 :国际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起源:早期博物馆史和博物馆理念读本》
  (美)休·吉诺韦斯 玛丽·安妮·安德列 编
  陈建明 主编
  路旦俊 译
  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所 策划
  译林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开创博物馆的先贤们皆持有博物馆首要目的便是教化大众的观念。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切斯诺拉说,“(进入馆内的人)或许从此成为缪斯女神的孩子,即使不能充满博爱,至少也会懂得知恩图报。”担任过美国诸多博物馆馆长的卢卡斯说,“仅回答为什么要有博物馆此问题就需要大量时间。因为像大多事物一样,博物馆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多年发展和变化的结果,并且还在继续着。”在人们印象中,博物馆就是展现历史的场所,却没注意到它本身亦有很精彩的历史演变。《博物馆起源》提供了一些介绍博物馆的重要历史文献。没有提及任何实践或操作技术,因为当时的做法已被现代化手段取代,但其理念观点依旧对今天的博物馆影响至深。
  《博物馆起源》是一本西方博物馆的文献长编。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是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有人认为它包括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也有人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据古希腊学者斯特拉博的记载,它坐落在王宫中。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先后在博物馆工作过。现代博物馆与古代动物园、植物园、皇家猎苑乃至私人收藏(主要指帝王和博物学家)皆有渊源。当收藏规模越来越大时,博物馆学与管理员职位便应运而生。
  美国第一所对外开放的自然博物馆创始人珀尔曾在馆内展出独立战争英雄的肖像画,这使我想到挂满开国功臣画像的长安凌烟阁。在中国,器物收藏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统治者设有“守藏室”,并载以“薄录”。至于古董文玩,历代均有收藏大家。而与科学格物有关的动植物、矿物质收藏在中国古代则几不可闻。现代事物几乎都可以在中国悠久历史中找到蛛丝马迹,我们却由于诸多原因而没有及时加入现代化的队伍,良可叹也。
  博物馆就是典型的舶来品。中国境内第一所博物馆以收藏植物标本为主,是法国传教士韩德在1868年创办的徐家汇博物馆。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是张謇在1905年自费创办的南通博物馆。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全国已有七十余个博物馆。
  博物馆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缪斯神庙。缪斯女神象征文艺与科学。英法德语里的博物馆,拼写一模一样。博物馆能给“参观者带来消遣和快乐,也应该是沉默而坚定的老师。”与达尔文同时发现自然选择的华莱士干脆直接使用《服务于人民的博物馆》为文章标题。他说,“博物馆是劳动阶层了解大自然神奇产物的唯一途径。”戈德金说,“任何个人或股份公司想组建和管理一个博物馆并以此牟利的话,都丧失了对这座城市做出永久贡献的机会。”他甚至为巴纳姆博物馆毁于火灾而拍手称快,就是因为那里充满了滥竽充数的藏品和低俗不堪的演出。
  老實说,阅读《博物馆起源》并不像参观博物馆那么兴致盎然。其中收录的文章有些属于博物馆学论文,比如古德、法林顿等人的文章。但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暗中和英国人较劲的戈德金希望纽约建造一所可以与大英博物馆媲美的博物馆。得知东印度公司解散后,其名下博物馆的藏品暂无栖身之地,他“完全有理由感到高兴”。这种看似狭隘的幸灾乐祸心态的背后,其实是美国人凡事都要争第一的大国思想的反映。
其他文献
美国《考古学》杂志如约在年末发布了2014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今年,安菲波利斯古墓的遗址发掘可谓又一个考古引发大众想象的经典案例;同样引人注意的还有经历了几十年搜索发现的170年前的一艘沉船;科学家对墨西哥发现的一颗头骨分析揭示了最古老的美洲人;在佛陀故乡蓝毗尼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则可能改写佛教的传播历史。  本年度的十大考古发现跨越全球各地,纵贯千年历史,不论是田野发现、水下考古、遥感探测、实验
期刊
3月12日,“国际博物馆杂志”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推送了第一条信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文创小萌鸭,开启了《国际博物馆》杂志与微信网友们的亲密接触(づ ̄3 ̄)づ  3月17日,推送“微吐槽:我为什么选择文博专/行业”,第一次引起了广大微友们的热烈讨论  4月25日,推送“【周末特稿|小编跑展览】国博“名馆·名家·名作”特展随记”,开启了小编跑展览游记系列  5月16日,推送“物之华美,史之厚重,书之
期刊
道森·穆涅里(Dawson Munjeri)曾是津巴布韦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s and Monuments of Zimbabwe)执行馆长。现任津巴布韦常驻UNESCO副代表,他在世界遗产委员会中身兼副会长和书记两职,是《世界遗产名录》全球战略专家组成员,他帮助津巴布韦从英国追回巴登·鲍威尔(Baden Powell)爵士的祭神手杖,其著述作品及发表论文涉猎甚广,涵盖博物馆
期刊
安德烈娅·桑伯恩(Andrea Sanborn)是夸夸嘉夸(Kwakwaka’wakw)族人,自2002年起,担任乌密思塔文化中心(U’mista Cultural Centre)执行主任,其职责为全面保护夸夸嘉夸族的文化遗产。在过去的十年里,她是多项重要发展项目的主管,这些项目包括:在荷兰仿建一座夸夸嘉夸族村落;重建被焚毁的礼仪场所阿勒特湾大屋(Alert Bay Big House);扩建乌密
期刊
安妮·科贝(Annie Caubet)是一位田野考古学家,她曾在叙利亚、塞浦路斯和科威特等地做过遗址发掘直到2006年她才担任卢浮宫古代近东部主任,负责筹办有关美索不达米亚、波斯、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等地区的古代文物展览。她已组织举办的临时展览旨在表现从古代近东文明到现在西方世界的连续性,以及当代这些文化间相互理解的必要性。    苏美尔雕像的重建    本文所要谈的是一尊褐色雕像,其背面刻有一则楔形
期刊
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南浔人,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书画收藏家之一。他的收藏规模之众,品质之精,富甲东南,与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有“北张南庞”之誉,堪称传奇。  值庞元济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国内三家顶级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于12月26日,携手推出“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联合大展,将久已分藏京、沪、宁三地的“虚斋旧物”重聚在一起并系统展示,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展品被搬到互联网上,你还有理由去博物馆吗?说到博物馆,你会认为那是一个安静的、适合文艺青年慢慢欣赏艺术的地方吗?  史密森设计博物馆可能颠覆你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在那里你不仅能欣赏到设计作品,还能体验亲自设计的乐趣。它用技术将博物馆打造成了一个互动场所。正如博物馆主任Sebastian Chan所言:艺术是看,而设计就是要做。  数字笔  从2015年開始,史密森会给每一位参观者发一
期刊
琼·阿可鲁兹(Joan Aruz)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代近东艺术部主任。她曾在纽约大学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78年,作为馆长助理进入大都会博物馆。至今已负责了大都会博物馆的多个展览,包括“欧亚大陆的金鹿:来自俄罗斯大草原的塞西亚人与萨尔马提亚人的珍宝”(The Golden Deer of Eurasia:Scythian and Sarmatian Treasures
期刊
买房置业的时候,如果其他条件差不多,你会更青睐靠近博物馆的房子吗?  近日,一位在法国定居多年的大学同学,突然要回国内发展事业。得知我如今生活在北京,便托我帮忙物色一套房子。  虽然久未联系,但既受人之托,我心中还是不敢怠慢。更何况,老同学娶得是位法国媳妇,要能达到“国际友人”满意,我更得尽心尽力才是。  稳妥起见,我先将老同学的“购房信息”在自己同学、朋友、战友等各种圈子里广为散播。  一位老战
期刊
《国际博物馆》杂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8年创刊,是遗产保护等领域的权威国际刊物,译林出版社主办其全球中文版。多年来,本刊作为国际学术论坛,一向声誉卓著,专家们藉此平台交流与博物馆、文化遗产相关的科技信息。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终止出版《国际博物馆》的情况下,国际博物馆协会成为该刊新的主办方,其全球中文版继续由译林出版社主办。由此,在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后,我们的杂志伴着圣诞的铃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