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一苇,生于河南兰考县,童话作家、收藏家、哥伦比亚大学在读博士,曾在中国青年报社供职多年。出版有散文集《玫瑰花的问候》及童话《一个叫窦唯的孩子》《一只小猪天上飞》等。
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将军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语文
寄语中学生:过最骄傲的青春,做最绚丽浪漫的梦,拥有最纯洁真诚的气质和挑战一切权威的勇气。相信明天,相信未来,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时常觉得母亲就在窗外,就在不远处看着我,无论我走多远。
我的家乡在一片生长着泡桐、小麦、花生的土地上,那里是黄河冲积成的平原,深挖两锹土,仍然可以闻到黄河腥膻、温暖的气息。那里至今住着我的母亲和哥哥、姐姐一家人。离家20年了,兰考—郑州—北京,中国—加拿大—美国,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多么繁华的城市或多么偏僻的乡村,我都知道,母亲在窗外看着我,那种目光,就像23年前窗外的目光。
我是1986年考入兰考二中的,那年我13岁。那时家里很穷,记得高中入学的学费是16元,母亲给我交学费的钱除了一张5元的整钱外,其余都是毛票和5分、2分、1分的硬币。这些钱,大部分是从穷亲戚那里借来的,还有1元是从礼拜堂里借来的。
高中时住校,我每周回家两次,每次从家里拿九个窝窝头。窝窝是一半玉米面一半红薯面。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一半玉米面一半青菜。这已经是我们家里最好的食物了,因为我是我们家的脸面,我是高中生,是“秀才”。九个窝窝一天吃三个。少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天天饿;多吃也不会,多吃就不够三天吃的了。周三下午下了课,我就该回家拿馍了。学校离家10里路,要走着回去,有时课业紧或者老师延课,我就回不去。因为回来的时候要摸黑,而路上有几片坟地。如果不能回去,我心里就特别着急。母亲在家里等着我呢,她一定会胡思乱想。还有,如果不能回去,我就要借别人的馍,借了就要还,我们家比别人穷,别人的馍好,我们家的馍孬,借了好馍还个孬馍,是羞耻的事情。所以,如果周三不能回家,我基本上就得饿一天肚子。但我不想让人知道,下课的时候,我经常第一个冲出教室,跑到校外,一个人蹲在墙角看书,等到上课铃声响了,才跑回教室。
有一个周三,我又没有回去。周四上午上到第三节课的时候,我就撑不住了。没有吃饭,还要装作吃了,早操、课间操照样上。我摆脱饥饿的办法是使劲喝水,水喝多了,撒尿就多,经常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我就憋不住了,等到下课铃声一响,我没等喊“起立”就冲出教室。这样一折腾,反而更饿了。到第三节课,我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用书顶住胃,一会儿用手叉着腰不让胃乱动……
正在这样折腾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个身影,我怔了一下,使劲眨巴眨巴眼睛。我坐在教室中间,离窗户还隔着几张桌子呢,我又没有向外看,怎么可能看到窗外的人呢?可是我又偏偏觉得看见了:母亲穿着蓝对襟上衣,张望着,一缕头发粘在耳边汗津津的脸上,刚好走到教室门口……我觉得好奇怪,怔怔地呆着。突然,我想,这有什么犹豫的呢,我抬起头看看窗外。啊?我真的看到母亲了!她正趴窗户上张望着寻找我呢。母亲把脸贴在玻璃上,拿手罩在眼上遮着光,两只眼睛在教室里一排一排地寻找儿子。怕影响老师讲课,母亲的身子压得很低。为了让母亲尽快看到我,我故意挺起腰板,让自己高一些。母亲很快看到我了,她朝我笑一笑,举起布袋在窗前晃一晃。我对母亲笑一笑,使劲忍住泪。
以后,每次周三我不能回去,周四上午,母亲一定会把馍送来。我不让母亲送,劝她,她就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再劝,母亲就说:“你拿的馍吃一个能考一分,娘送的馍吃一个能考两分呢。”
“为啥呀?”我问。
“娘送的馍香。”母亲说。
“香就可以多考一分呀?”我笑着问母亲。
母亲就骂我,说我有文化了就会抬杠。
我数学不好,高一、高三两年(我跳级,怕拖累家里太久),很少考及格。终于有一天,母亲知道了我数学不好,小心地问我:
“勤(我的乳名),你数学怎么不好呢?”
“我学不会。”我很内疚地说。
“你语文不是很好吗?”
“语文靠背,我会背。”
“数学不能背吗?”
我张口结舌。
“老师说你特别聪明。”母亲看我脸红了,安慰我说,“老师说聪明的人什么都学得会,你别着急。”
我点了点头。
高考一天一天临近了,可是面对数学我还是一筹莫展。有一天夜里我想到母亲的话,数学难道真的不能背吗?我得试试。从此我背公式,背定理,背课本例题,背每次考试不会的题,没多久,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我最大的改变是,面对数学试卷再也不怕了。
也许是吃娘送的馍真能多考分,那年我顺利地考入了大学,数学考了81分。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15岁考上大学。这些,是母亲永远的骄傲,也是我对母亲送馍的回报。
以后,读大学、工作、干事业、写作,郑州、北京、渥太华、纽约,路多长,心多远,多高的大楼,多深的地下室,眼前多深的沟壑,背后多冷的风,走到哪里,都觉得母亲的目光在跟着我。有时走在街上,我会下意识地整理一下衣角;有时照相摆Pose,我会以母亲喜欢的样子傻傻地笑。我总是相信,母亲可以看到我。
2002年在加拿大,一天我深夜做梦,梦到我在一个空旷巨大的教室里,独自一人在做作业,面对一大堆作业我又急又饿。这时,我听到了窗外的脚步声,我抬起头来,看到窗外正站着母亲。母亲看到我,笑一笑,举着一袋馍对我晃晃……
我哇的一声哭了,我抱着肚子使劲地哭,放纵地哭。
醒了。窗外如昼,一轮白月亮挂在天际,细细的冰花附在窗户上,似一条亮亮的河从窗户上直直地流过,下面,挂着一滴硕大的冰珠。
我坐起来,点上一支烟,给万里外的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还是那句话,勤,吃了没?……我说没有。我说,娘您呢?她说我正吃午饭。
星座:摩羯座
血型:B型
中学时候的职业梦想:将军
中学时候最喜欢的学科:语文
寄语中学生:过最骄傲的青春,做最绚丽浪漫的梦,拥有最纯洁真诚的气质和挑战一切权威的勇气。相信明天,相信未来,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时常觉得母亲就在窗外,就在不远处看着我,无论我走多远。
我的家乡在一片生长着泡桐、小麦、花生的土地上,那里是黄河冲积成的平原,深挖两锹土,仍然可以闻到黄河腥膻、温暖的气息。那里至今住着我的母亲和哥哥、姐姐一家人。离家20年了,兰考—郑州—北京,中国—加拿大—美国,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多么繁华的城市或多么偏僻的乡村,我都知道,母亲在窗外看着我,那种目光,就像23年前窗外的目光。
我是1986年考入兰考二中的,那年我13岁。那时家里很穷,记得高中入学的学费是16元,母亲给我交学费的钱除了一张5元的整钱外,其余都是毛票和5分、2分、1分的硬币。这些钱,大部分是从穷亲戚那里借来的,还有1元是从礼拜堂里借来的。
高中时住校,我每周回家两次,每次从家里拿九个窝窝头。窝窝是一半玉米面一半红薯面。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一半玉米面一半青菜。这已经是我们家里最好的食物了,因为我是我们家的脸面,我是高中生,是“秀才”。九个窝窝一天吃三个。少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天天饿;多吃也不会,多吃就不够三天吃的了。周三下午下了课,我就该回家拿馍了。学校离家10里路,要走着回去,有时课业紧或者老师延课,我就回不去。因为回来的时候要摸黑,而路上有几片坟地。如果不能回去,我心里就特别着急。母亲在家里等着我呢,她一定会胡思乱想。还有,如果不能回去,我就要借别人的馍,借了就要还,我们家比别人穷,别人的馍好,我们家的馍孬,借了好馍还个孬馍,是羞耻的事情。所以,如果周三不能回家,我基本上就得饿一天肚子。但我不想让人知道,下课的时候,我经常第一个冲出教室,跑到校外,一个人蹲在墙角看书,等到上课铃声响了,才跑回教室。
有一个周三,我又没有回去。周四上午上到第三节课的时候,我就撑不住了。没有吃饭,还要装作吃了,早操、课间操照样上。我摆脱饥饿的办法是使劲喝水,水喝多了,撒尿就多,经常离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我就憋不住了,等到下课铃声一响,我没等喊“起立”就冲出教室。这样一折腾,反而更饿了。到第三节课,我一会儿低头,一会儿抬头,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用书顶住胃,一会儿用手叉着腰不让胃乱动……
正在这样折腾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个身影,我怔了一下,使劲眨巴眨巴眼睛。我坐在教室中间,离窗户还隔着几张桌子呢,我又没有向外看,怎么可能看到窗外的人呢?可是我又偏偏觉得看见了:母亲穿着蓝对襟上衣,张望着,一缕头发粘在耳边汗津津的脸上,刚好走到教室门口……我觉得好奇怪,怔怔地呆着。突然,我想,这有什么犹豫的呢,我抬起头看看窗外。啊?我真的看到母亲了!她正趴窗户上张望着寻找我呢。母亲把脸贴在玻璃上,拿手罩在眼上遮着光,两只眼睛在教室里一排一排地寻找儿子。怕影响老师讲课,母亲的身子压得很低。为了让母亲尽快看到我,我故意挺起腰板,让自己高一些。母亲很快看到我了,她朝我笑一笑,举起布袋在窗前晃一晃。我对母亲笑一笑,使劲忍住泪。
以后,每次周三我不能回去,周四上午,母亲一定会把馍送来。我不让母亲送,劝她,她就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再劝,母亲就说:“你拿的馍吃一个能考一分,娘送的馍吃一个能考两分呢。”
“为啥呀?”我问。
“娘送的馍香。”母亲说。
“香就可以多考一分呀?”我笑着问母亲。
母亲就骂我,说我有文化了就会抬杠。
我数学不好,高一、高三两年(我跳级,怕拖累家里太久),很少考及格。终于有一天,母亲知道了我数学不好,小心地问我:
“勤(我的乳名),你数学怎么不好呢?”
“我学不会。”我很内疚地说。
“你语文不是很好吗?”
“语文靠背,我会背。”
“数学不能背吗?”
我张口结舌。
“老师说你特别聪明。”母亲看我脸红了,安慰我说,“老师说聪明的人什么都学得会,你别着急。”
我点了点头。
高考一天一天临近了,可是面对数学我还是一筹莫展。有一天夜里我想到母亲的话,数学难道真的不能背吗?我得试试。从此我背公式,背定理,背课本例题,背每次考试不会的题,没多久,我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我最大的改变是,面对数学试卷再也不怕了。
也许是吃娘送的馍真能多考分,那年我顺利地考入了大学,数学考了81分。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我15岁考上大学。这些,是母亲永远的骄傲,也是我对母亲送馍的回报。
以后,读大学、工作、干事业、写作,郑州、北京、渥太华、纽约,路多长,心多远,多高的大楼,多深的地下室,眼前多深的沟壑,背后多冷的风,走到哪里,都觉得母亲的目光在跟着我。有时走在街上,我会下意识地整理一下衣角;有时照相摆Pose,我会以母亲喜欢的样子傻傻地笑。我总是相信,母亲可以看到我。
2002年在加拿大,一天我深夜做梦,梦到我在一个空旷巨大的教室里,独自一人在做作业,面对一大堆作业我又急又饿。这时,我听到了窗外的脚步声,我抬起头来,看到窗外正站着母亲。母亲看到我,笑一笑,举着一袋馍对我晃晃……
我哇的一声哭了,我抱着肚子使劲地哭,放纵地哭。
醒了。窗外如昼,一轮白月亮挂在天际,细细的冰花附在窗户上,似一条亮亮的河从窗户上直直地流过,下面,挂着一滴硕大的冰珠。
我坐起来,点上一支烟,给万里外的母亲打了个电话。母亲还是那句话,勤,吃了没?……我说没有。我说,娘您呢?她说我正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