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教育理念上,卢梭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自然教育理论的代表。《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著作,此书集中阐述了卢梭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和尊重儿童成长规律。自然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其要求按照不同教育年龄进行各年龄段的教育。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自然教育;自然人
爱弥儿在卢梭全部思想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卢梭认为教育才是实现人重新塑造的途径。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人性也是这样,自然赋予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善良本性,但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宗教、传统偏见以及人为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人的善良本性全毁坏了,因此,必須通过自然教育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 所谓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就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反复强调“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1]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自然教育是跟当时的公民教育相对的。公民教育培养的是服从国家的专制统治的人,而自然教育培养的自然人是有着独立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能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而不依赖他人的劳动生活,并且身心健康的人。但是卢梭所指的自然人并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卢梭认为,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自然人不同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强调对人的判断力的培养,他要培养的自然人是能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独立判断力的自然人。[2]他们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败侵袭。
卢梭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认为做人是人的天职。他说:“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又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这种自然人与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他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的地位。
卢梭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上的革命,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意义。但卢梭强调完全按照人的本性来培养人,这种完全摆脱社会制约来培养人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三、自然教育的实施--教育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按照儿童年龄发展的自然进程,将教育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应注意的事项等等。
第一阶段称为婴儿期的教育(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应以幼儿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卢梭认为体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开发。[3]卢梭对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他主张给婴儿穿宽松的衣服以免影响其身体的发育;他倡导由母亲亲自照看孩子,由父亲教育孩子;挑选保姆要选择身心皆健的等等。
第二阶段称为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是感官的教育。从现代研究成果来看,卢梭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一个人的不同感官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人的童年阶段。在卢梭看来,理性教育应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诸多感觉中,卢梭最为看重的是触觉和视觉的教育。因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除了这两种感觉的教育之外,卢梭对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的教育都有提及。
第三阶段称为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卢梭把这一阶段仍称为青年。青年阶段的教育重点在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上。知识教育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知识学习陶冶情操。卢梭还主张教育内容要有选择,他说道:“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只是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聪明的人。”劳动教育上,他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应学习一门职业并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职业;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本着这些原则,卢梭为爱弥儿设计的职业是木工。
第四阶段称为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卢梭把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上。道德教育方面,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感情’[4],方法是给学生阅览人类不幸、困难、受难的图画,还要注重善良的示范。道德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善良的判断’,研究历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他对于伟大人物的传记特别注意。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善良的意志’。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实际的练习,练习对贫民的援助,对不幸者的保护。”宗教教育方面,卢梭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他要求人们要爱上帝胜于爱一切,但反对当时教士编写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缛礼,他认为当一个人受了自然的教育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
第五阶段称为爱情和婚姻家庭教育(成年以后)。卢梭以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过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卢梭还专门提及了针对女子的教育。他一方面提出女子应当受教育,一方面又指出女子所受的教育也不要太多。卢梭认为女子应当是男子的附属品,他理想的女子形象是受过适当的教育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欧洲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他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全新的意义,他启发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卢梭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而且推进了后世的教育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杨勇.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85.
[2]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贡献[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3-142.
[3]文烨.国外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2(18):54-156.
[4]刘宏达.论德国的善良教育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5(2):34-39.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主义;自然教育;自然人
爱弥儿在卢梭全部思想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卢梭认为教育才是实现人重新塑造的途径。卢梭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坏了”。人性也是这样,自然赋予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的善良本性,但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宗教、传统偏见以及人为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人的善良本性全毁坏了,因此,必須通过自然教育使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 所谓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就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反复强调“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1]
二、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自然人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自然人”。卢梭的自然教育是跟当时的公民教育相对的。公民教育培养的是服从国家的专制统治的人,而自然教育培养的自然人是有着独立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能靠自己的劳动为生而不依赖他人的劳动生活,并且身心健康的人。但是卢梭所指的自然人并不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卢梭认为,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自然人不同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卢梭强调对人的判断力的培养,他要培养的自然人是能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独立判断力的自然人。[2]他们既能尽到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又能保持纯真的天性、自由发展,不受腐败侵袭。
卢梭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认为做人是人的天职。他说:“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又说:“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这种自然人与封建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他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保持人的地位。
卢梭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上的革命,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意义。但卢梭强调完全按照人的本性来培养人,这种完全摆脱社会制约来培养人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三、自然教育的实施--教育年龄分期及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按照儿童年龄发展的自然进程,将教育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应注意的事项等等。
第一阶段称为婴儿期的教育(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应以幼儿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卢梭认为体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开发。[3]卢梭对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他主张给婴儿穿宽松的衣服以免影响其身体的发育;他倡导由母亲亲自照看孩子,由父亲教育孩子;挑选保姆要选择身心皆健的等等。
第二阶段称为儿童期的教育(2—12岁)。卢梭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是感官的教育。从现代研究成果来看,卢梭的这一看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因为一个人的不同感官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人的童年阶段。在卢梭看来,理性教育应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诸多感觉中,卢梭最为看重的是触觉和视觉的教育。因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除了这两种感觉的教育之外,卢梭对听觉、味觉等各种感觉的教育都有提及。
第三阶段称为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卢梭把这一阶段仍称为青年。青年阶段的教育重点在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上。知识教育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知识学习陶冶情操。卢梭还主张教育内容要有选择,他说道:“真正有益于我们幸福的知识,为数是很少的,但是只有这样的只是才值得一个聪明的人去寻求,从而也才值得一个孩子去寻求,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他培养成那样聪明的人。”劳动教育上,他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应学习一门职业并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职业;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本着这些原则,卢梭为爱弥儿设计的职业是木工。
第四阶段称为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卢梭把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上。道德教育方面,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感情’[4],方法是给学生阅览人类不幸、困难、受难的图画,还要注重善良的示范。道德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善良的判断’,研究历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他对于伟大人物的传记特别注意。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善良的意志’。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实际的练习,练习对贫民的援助,对不幸者的保护。”宗教教育方面,卢梭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他要求人们要爱上帝胜于爱一切,但反对当时教士编写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缛礼,他认为当一个人受了自然的教育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
第五阶段称为爱情和婚姻家庭教育(成年以后)。卢梭以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过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卢梭还专门提及了针对女子的教育。他一方面提出女子应当受教育,一方面又指出女子所受的教育也不要太多。卢梭认为女子应当是男子的附属品,他理想的女子形象是受过适当的教育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欧洲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他是划时代的教育思想家。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全新的意义,他启发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卢梭不仅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而且推进了后世的教育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杨勇.卢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85.
[2]刘黎明.论西方自然主义教育家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贡献[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3-142.
[3]文烨.国外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2(18):54-156.
[4]刘宏达.论德国的善良教育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5(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