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保证高中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应该重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以民族音乐传承为研究,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能够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民族精神便融合和渗透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中,民族音乐成为民族精神的外在表达,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深化,能够有助于促进新时期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深层次理解,强化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进而在高中教育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品质。
2.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民族音乐也是艺术的特殊门类,应用民族音乐为高中生营造别具风格的音乐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目前高中生自主获取的音乐艺术形式多为流行音乐或者西式音乐,只是学生对于民乐的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逐渐降低,应用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艺术渲染,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以及品鉴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在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教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尽情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达成共识。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互相促进,教师多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民族音乐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情感。
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特别的婉转、流畅,江南风格是柔和优美的,在这首《茉莉花》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这样带有地域色彩的民歌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以及也能够体现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文明习俗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音乐然后自己感受,从歌曲中去促进民族音乐的学习。当然还有一些民歌是经过改编的,改编过后的民歌也是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体现。
2. 丰富途径,展现民族作品
多样的教学模式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现民族音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一个比较好的渠道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来理解乐曲。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独奏曲,这首古风的乐曲所展现的是在古代的战场上铁骑驰骋的壮观场面,从乐曲中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旌旗蔽空、战鼓隆隆的场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动笔谢谢他们听完乐曲之后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很有用处的。
3.让地方特色音乐走进课堂
高中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民族音乐内容较少,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度不高,不能建立更加系统的民族音乐认知,因此,教师还需要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扩充,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文化,这样既能够使民族音乐的教学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课本中没有的民族歌曲,如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湖北民歌《龙船调》、朝鲜民歌《阿里郎》等,当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民歌时,其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积极搜集当地的民族歌曲,这样学生学习到的民族音乐是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等紧密联系的,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积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承,使民俗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4.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许多学生的课堂,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样,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民族音乐大多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是一个地域人民生活和风俗的反映,因此,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积极增加对音乐背后的故事的了解,不仅能够使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特色音乐的认知,在学习中学会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例如,在学习维吾尔族的民族歌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民族舞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的体会维族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再如,在学习才旦卓玛的《北京的金山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以及讲解歌曲所反映的内容、创作背景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民族地域文化的了解,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其民族热情。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民族音乐的渗透,需要教师将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情感进行有效传达,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度,同时配备科学的教学方案,才能让学生知晓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
5.结合流行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因为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可能很大一部分和现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做不到良好的衔接,而流行音乐则是很多学生们比较喜欢的音乐形式。当然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流行音乐中的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周杰伦的《青花瓷》不管是在曲调还是在歌词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他的《菊花台》这首歌曲的结尾处就出现了葫芦丝音乐,这就是民族音乐中所独有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陶喆的《苏三说》,这其中融合了一些京剧的元素,我们就可以在讲解民族音乐京剧曲调的时候以这首歌为例子,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可以让他们对民族音乐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京江.高中民族音乐的授课分析[J].音乐时空,2015(09):172.
[2]賀金秀.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学周刊,2015(02):223-225.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一、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能够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精神
民族音乐也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民族精神便融合和渗透于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音乐中,民族音乐成为民族精神的外在表达,在高中音乐教育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深化,能够有助于促进新时期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深层次理解,强化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识,进而在高中教育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品质。
2.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民族音乐也是艺术的特殊门类,应用民族音乐为高中生营造别具风格的音乐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多种形式的艺术教学,目前高中生自主获取的音乐艺术形式多为流行音乐或者西式音乐,只是学生对于民乐的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逐渐降低,应用民族音乐对学生进行艺术渲染,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以及品鉴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受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在课堂中教师一味的教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尽情的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达成共识。教师与学生相互启发、互相促进,教师多让学生们自己去感受民族音乐中所透露出来的民族情感。
例如: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歌所体现的就是一种特别的婉转、流畅,江南风格是柔和优美的,在这首《茉莉花》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这样带有地域色彩的民歌所体现出来的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以及也能够体现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文明习俗等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听音乐然后自己感受,从歌曲中去促进民族音乐的学习。当然还有一些民歌是经过改编的,改编过后的民歌也是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的,是不同地域文化的体现。
2. 丰富途径,展现民族作品
多样的教学模式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音乐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通过多种途径来展现民族音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时一个比较好的渠道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情感上的体验让学生来理解乐曲。例如:《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独奏曲,这首古风的乐曲所展现的是在古代的战场上铁骑驰骋的壮观场面,从乐曲中就可以感受到那种旌旗蔽空、战鼓隆隆的场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动笔谢谢他们听完乐曲之后的感受,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是很有用处的。
3.让地方特色音乐走进课堂
高中音乐教材中涉及到的民族音乐内容较少,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度不高,不能建立更加系统的民族音乐认知,因此,教师还需要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扩充,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文化,这样既能够使民族音乐的教学更加完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课本中没有的民族歌曲,如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湖北民歌《龙船调》、朝鲜民歌《阿里郎》等,当学生接触到更加丰富的民歌时,其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积极搜集当地的民族歌曲,这样学生学习到的民族音乐是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等紧密联系的,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积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传承,使民俗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4.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经走进了许多学生的课堂,通过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样,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教师也需要运用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民族音乐大多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是一个地域人民生活和风俗的反映,因此,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积极增加对音乐背后的故事的了解,不仅能够使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特色音乐的认知,在学习中学会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例如,在学习维吾尔族的民族歌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民族舞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充分的体会维族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再如,在学习才旦卓玛的《北京的金山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电影片段,以及讲解歌曲所反映的内容、创作背景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民族地域文化的了解,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其民族热情。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民族音乐的渗透,需要教师将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情感进行有效传达,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度,同时配备科学的教学方案,才能让学生知晓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
5.结合流行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民族音乐因为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可能很大一部分和现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做不到良好的衔接,而流行音乐则是很多学生们比较喜欢的音乐形式。当然这两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流行音乐中的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比如说我们在进行民族音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一些有中国风的流行歌曲,周杰伦的《青花瓷》不管是在曲调还是在歌词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他的《菊花台》这首歌曲的结尾处就出现了葫芦丝音乐,这就是民族音乐中所独有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陶喆的《苏三说》,这其中融合了一些京剧的元素,我们就可以在讲解民族音乐京剧曲调的时候以这首歌为例子,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可以让他们对民族音乐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京江.高中民族音乐的授课分析[J].音乐时空,2015(09):172.
[2]賀金秀.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学周刊,2015(02):223-225.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部县大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