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未来是经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夯实文化基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孔维克呼吁:正确对待“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基础的打造,注重加强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历史及当代意义的理论研究,注重尊重沿途各国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缺失与不足,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一带一路;建设;作用
步入全球化时代,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联合众邦建设天下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作为“文化高铁”,在推进国家发展政策和基本法律,传达中国声音,传导经贸市场,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广袤的土地资源,浓厚的文学底蕴都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一、我国在“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足
(一)不善于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居世界之最,这是我们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当下的中国却十分不善于开发利用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虽然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的数量已经居世界前列。但是,单个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同时期的美日等国相比,难以望其项背。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举世喜爱,日本的动漫也同样风靡全球,而中国,世界著名的文化产品寥若晨星。甚至中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国人熟视无睹,却被他国抢先开发成文化产品。
(二)传播文化软实力的媒介和平台太少
中国向世界传递自己文化的平台和渠道还很匮乏,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媒介数量有限,更谈不上讲好中国文化、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主要是国际传媒,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传播渠道获取中国的信息。国内的各大媒体新闻网站极少译成相应各国语言文字传递中国文化信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图书版权输出和出版物的出口数量都极少,甚至是外宣类的图书,也没有做到尽可能多的译成各国文字。
(三)缺少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国家对外扩展软实力的重要工具,然而国际舞台上却看不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身影。由于缺乏富有国际经验且独立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活动,因此中国的民间外交比较乏力。传统上,中国素来善于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发展外交关系,而缺乏与各国的民间社团打交道的手段与经验。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明显缺陷。
二、進一步发挥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一)重视工商界和企业界的文化交流
工商界和企业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要积极发挥市场主体性作用,调动各类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分国家、分地区制定对外文化交流贸易政策,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要充分利用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实力雄厚的优势,创新与海外侨团的联系往来方式,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丝绸之路,充分借助华商网络,建立工商界和企业界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社团和行业商协会之间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建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新思路,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政策法律的研究,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建设,搭建共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深入探讨国际合作模式、投融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等文化项目交流,对“海丝”建设过程中遇到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研讨、合作研究,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言献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要借助海外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优势,凝聚各国智库力量,推动我国智库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智库紧密合作。
(三)注重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实行多区联动
国家下发了很多关于一带一路的政策,这为沿线地方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所以,应该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各种国家战略、各种政策要素叠加的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新区建设为平台,不断探索区域开发开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结合的互利共赢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新办法,将各地优势产能稳步有序地转移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切实把中央政策叠加效应转化为我国多区联动发展优势,转化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具体成效。
三、结语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游弋于国家投资和世界金融的财富之间,身置于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风口浪尖,坚守在受不同国家的权力掌控之下,需要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价值旗帜,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以中华文化为自己的根基”,“不数典忘祖,不照搬别国模式,不接受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记者陶思禄.让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N].广西政协报,2017-04-18001.
[2]吕其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J].文化软实力,2016,03:66-68.
[3]黄令坦.“一带一路”建设亟需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先行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16,06:80-8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一带一路;建设;作用
步入全球化时代,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联合众邦建设天下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作为“文化高铁”,在推进国家发展政策和基本法律,传达中国声音,传导经贸市场,传播中华文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广袤的土地资源,浓厚的文学底蕴都促进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飞速发展。
一、我国在“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不足
(一)不善于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居世界之最,这是我们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当下的中国却十分不善于开发利用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虽然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的数量已经居世界前列。但是,单个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与同时期的美日等国相比,难以望其项背。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举世喜爱,日本的动漫也同样风靡全球,而中国,世界著名的文化产品寥若晨星。甚至中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国人熟视无睹,却被他国抢先开发成文化产品。
(二)传播文化软实力的媒介和平台太少
中国向世界传递自己文化的平台和渠道还很匮乏,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媒介数量有限,更谈不上讲好中国文化、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源主要是国际传媒,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传播渠道获取中国的信息。国内的各大媒体新闻网站极少译成相应各国语言文字传递中国文化信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图书版权输出和出版物的出口数量都极少,甚至是外宣类的图书,也没有做到尽可能多的译成各国文字。
(三)缺少非政府组织的参与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国家对外扩展软实力的重要工具,然而国际舞台上却看不到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身影。由于缺乏富有国际经验且独立的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外活动,因此中国的民间外交比较乏力。传统上,中国素来善于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层发展外交关系,而缺乏与各国的民间社团打交道的手段与经验。这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明显缺陷。
二、進一步发挥文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一)重视工商界和企业界的文化交流
工商界和企业界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其要积极发挥市场主体性作用,调动各类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分国家、分地区制定对外文化交流贸易政策,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要充分利用华侨华人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实力雄厚的优势,创新与海外侨团的联系往来方式,引导海外华侨华人参与共建丝绸之路,充分借助华商网络,建立工商界和企业界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社团和行业商协会之间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建设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新思路,需要加强对沿线国家政策法律的研究,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建设,搭建共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深入探讨国际合作模式、投融资模式、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等文化项目交流,对“海丝”建设过程中遇到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研讨、合作研究,为“一带一路”战略建言献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要借助海外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优势,凝聚各国智库力量,推动我国智库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智库紧密合作。
(三)注重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实行多区联动
国家下发了很多关于一带一路的政策,这为沿线地方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所以,应该充分用好、用足、用活各种国家战略、各种政策要素叠加的优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新区建设为平台,不断探索区域开发开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结合的互利共赢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新办法,将各地优势产能稳步有序地转移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一批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切实把中央政策叠加效应转化为我国多区联动发展优势,转化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具体成效。
三、结语
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国际化人才游弋于国家投资和世界金融的财富之间,身置于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风口浪尖,坚守在受不同国家的权力掌控之下,需要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价值旗帜,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以中华文化为自己的根基”,“不数典忘祖,不照搬别国模式,不接受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记者陶思禄.让文化遗产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N].广西政协报,2017-04-18001.
[2]吕其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J].文化软实力,2016,03:66-68.
[3]黄令坦.“一带一路”建设亟需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先行作用[J].宁夏党校学报,2016,06: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