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各级政府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今天,迫切需要掌握网络舆情来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从网络舆情信息对政府决策会产生有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如何优化提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舆情信息;政府决策
一、网络舆情信息定义
网络舆情信息是指在国家中央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围绕特定社会问题、实践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变化而有针对性的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和加工而形成有利于政府管理者提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决策的参考的信息处理活动和过程[1]。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舆情信息相当于警戒政府工作的镜子,为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基层实情、掌握公众思想动态、作出正确决策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网络舆情信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科学决策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而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最为重要的基础,网络舆情信息所具备的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等的特点对政府作出科学民主的决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扩大决策信息源,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特殊性,网络舆情信息极大的丰富了政府决策的信息来源,使得决策者可用以作为依据的信息更加充分。由于网络舆情其网络主体的匿名性,不需要透露真实身份,使得发表言论者可以不用顾忌一些外在的因素,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意愿,有利于决策者能够得到更多更全的第一手材料,有效减少和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如2016年的江苏省出现的高考生源外调问题,网民们质疑声虽然占了多数,但是总体是趋于理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诉求和建议。正是网民们的诉求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真实的民意需求,使得“高考减招”事件得以顺利妥当的解决。
二是有利于扩大决策主体面,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是公民意愿表达和公民利益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征求公众意见并加以反馈的动态过程。网络舆情主体的实体性以及舆情环境的开放性,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普通民众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在发表自己的观点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意见。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决策,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力量的在某些问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如针对2017年4月浙江省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信息,网民们积极主动的提出了苏州市该如何主动对接上海的建议,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是有利于扩大决策监督力,促進政府决策透明化。根据人民网在网上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表示对网络监督非常关注的网民高达87.9%,另外有93.3%网民在被问到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如何做的时候选择在网络上曝光[2]。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网络监督已经成为顺应民意、维护权益、打击腐败的有效的手段。网络舆情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2016年连云港中法核循环项目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网民们的高度关注。连云港生活微博还发起了投票,仅仅一天时间之内,就共1万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连云港人8622名,其他地区1460名。四天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决定暂停核循环项目选址前期工作。这件事件网络舆情不仅仅是维护了民众权益,更是对政府决策的强力监督,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决策的公信力。
三、提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建议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现代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信息源,只有不断提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从能给政府决策予以支持,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一是要转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念。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重视了解的还不够,还存在各种偏颇心理偏见心理,低估了网络舆情价值和影响。而随着社会公众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性的不断增强,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不仅包含了国家党政决策方针、大事件、大形势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信息,而且还包含了能从整体上反映社会舆情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或决策依据。因此,正确认识舆情信息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
二是要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备的网络舆情信息领导组织结构,健全网络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网络舆情信息的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完善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集合各级各部门分工采集网络舆情信息,使最需要处理的网络舆情得到最有效关注。再次,要优化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反馈的基本流程,不断提升舆情信息规范化。
三是要打造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和更新的支持力度,强化舆情手段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处理全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如可发展智能搜索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关防和过滤等网络技术。另外,新技术的研发在解决网络舆情信息安全性问题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队伍建设。在政府机关内部,逐步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选拔、引进、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擅长研究的舆情人才队伍。在机关外部,政府要不断加强与专业的舆情公司、企业组织、专家学者、科研院所等方面的联系合作,不断创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
[2]富嫣嫣.话语权与司法公信力——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处理涉检网络舆情问题[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7:134-145.
关键词:舆情信息;政府决策
一、网络舆情信息定义
网络舆情信息是指在国家中央部门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围绕特定社会问题、实践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动态变化而有针对性的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和加工而形成有利于政府管理者提供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决策的参考的信息处理活动和过程[1]。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网络舆情信息相当于警戒政府工作的镜子,为政府及时准确了解基层实情、掌握公众思想动态、作出正确决策服务提供了有力依据。
二、网络舆情信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科学决策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而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最为重要的基础,网络舆情信息所具备的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内容丰富等的特点对政府作出科学民主的决策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扩大决策信息源,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的特殊性,网络舆情信息极大的丰富了政府决策的信息来源,使得决策者可用以作为依据的信息更加充分。由于网络舆情其网络主体的匿名性,不需要透露真实身份,使得发表言论者可以不用顾忌一些外在的因素,可以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意愿,有利于决策者能够得到更多更全的第一手材料,有效减少和避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如2016年的江苏省出现的高考生源外调问题,网民们质疑声虽然占了多数,但是总体是趋于理性的,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诉求和建议。正是网民们的诉求和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真实的民意需求,使得“高考减招”事件得以顺利妥当的解决。
二是有利于扩大决策主体面,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政府决策民主化是公民意愿表达和公民利益整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征求公众意见并加以反馈的动态过程。网络舆情主体的实体性以及舆情环境的开放性,激发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普通民众在一定意义上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在发表自己的观点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意见。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决策,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力量的在某些问题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提高了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如针对2017年4月浙江省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的信息,网民们积极主动的提出了苏州市该如何主动对接上海的建议,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是有利于扩大决策监督力,促進政府决策透明化。根据人民网在网上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表示对网络监督非常关注的网民高达87.9%,另外有93.3%网民在被问到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如何做的时候选择在网络上曝光[2]。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网络监督已经成为顺应民意、维护权益、打击腐败的有效的手段。网络舆情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2016年连云港中法核循环项目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网民们的高度关注。连云港生活微博还发起了投票,仅仅一天时间之内,就共1万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连云港人8622名,其他地区1460名。四天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决定暂停核循环项目选址前期工作。这件事件网络舆情不仅仅是维护了民众权益,更是对政府决策的强力监督,同时也提升了政府决策的公信力。
三、提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建议措施
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现代政府决策的重要的信息源,只有不断提升网络舆情信息工作,从能给政府决策予以支持,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一是要转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念。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对网络舆情重视了解的还不够,还存在各种偏颇心理偏见心理,低估了网络舆情价值和影响。而随着社会公众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导性的不断增强,网络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网络舆情不仅包含了国家党政决策方针、大事件、大形势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信息,而且还包含了能从整体上反映社会舆情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料或决策依据。因此,正确认识舆情信息是发挥其作用的前提。
二是要完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完备的网络舆情信息领导组织结构,健全网络舆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网络舆情信息的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完善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集合各级各部门分工采集网络舆情信息,使最需要处理的网络舆情得到最有效关注。再次,要优化舆情应对机制,强化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反馈的基本流程,不断提升舆情信息规范化。
三是要打造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移动化等技术手段,加大对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和更新的支持力度,强化舆情手段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处理全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如可发展智能搜索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关防和过滤等网络技术。另外,新技术的研发在解决网络舆情信息安全性问题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是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队伍建设。在政府机关内部,逐步建立完善一套科学的选拔、引进、培训、激励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擅长研究的舆情人才队伍。在机关外部,政府要不断加强与专业的舆情公司、企业组织、专家学者、科研院所等方面的联系合作,不断创新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
[2]富嫣嫣.话语权与司法公信力——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处理涉检网络舆情问题[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07:1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