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式教学法是把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重在“灌输”而非“引导”,这样的方式凸显不出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体育教师应变革教学方式方法,扭转教育局面,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从而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小学体育;演绎精彩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我要学”等。因此,新课改下,引导式教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那么,如何让“引导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演绎精彩呢?下面将主要从三大方面探讨引导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学,而是要有具体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跳绳”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设定好教学目标,在上课时,以语言阐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本课内容,教师设计的目标如下:①通过跳绳教学,使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发展;②通过学习绳子单人跳技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③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上目标的设定逐层推进,从身体发展目标到能力发展目标,再到社会适应目标。此外,从目标内容来看,目标非常明确,如发展学习跳跃能力、协调能力(也可以提醒学生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学生则可以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方向性更强,学得更有效率。
二、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式教学重在引导。那么,体育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自我学习,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所谓自我学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提供的任务,独立完成自学内容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学习,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发展。在利用引导式教学时,在自学阶段比较适合运用自我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篮球”中的“行进间运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利用室内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播放篮球明星的行进间运球动作,让学生仔细观看,以掌握动作要领;其次,体育教师再进行示范讲解;最后,体育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观看了视频文件和认真听了讲解,你们知道如何行进间运球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展开自我学习,学习行进间运球。(观看视频和辅助讲解主要都是考虑学生年龄小)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展开自我学习,并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就是“行进间运球”。在实践中,学生慢慢摸索行进间运球的技巧,促进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2)互相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各有差异,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这一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实践探索。由于是正面双手垫球,需要以两两学生为一组,共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找搭档,配合学生。体育教师提出问题:排球中正面双手垫球的诀窍是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能把球垫得很稳?接到问题后,学生展开实践学习,两两合作,试图在实践中找出双手垫球的良好方法。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观摩垫球好的小组,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进入释疑阶段,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引导式教学一般以自学开始,然后进入释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提出观点,形成答案。简单而言,这一阶段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除了学生提出观点、答案,教师也要进行补充讲解(突破重难点),以最大化突出引导式教学的功能。
(1)提供机会交流,引导提出个性观点。进入释疑阶段后,体育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提出个性观点。交流观点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体育学习上的难点,以及时帮助学生释疑。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这一内容时,进入释疑阶段后,教师提供机会交流互相学习的心得。有学生说“应该自然面对目标,做好垫球准备工作,如双手放松,微曲胸前”;有学生说“眼睛一定要注意来球的方向”;有学生说“在互相垫球时,一定要有默契,并且要控制垫球的力度、方向”等。此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比如知道了方法,但是在实践中总是会控制不好,例如如何控制垫球力度。
(2)教师补充讲解,加深体育学习认知。自学和引导相结合是引导式教学的主要特点。这同时也提醒体育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特别是进入释疑阶段后,要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或者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补充讲解,以加深学生体育认知。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接力赛”这一内容时,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在交接棒时非常容易掉棒。因此,体育教师针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并且以身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交接棒技术。下压式交接棒技术要点为: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拢,掌心向上,虎口张开。传棒人将传棒的前端由上而下地压入接棒人的手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技术要点,体育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与自己一起示范练习;然后,再分散练习。通过补充讲解,学生不断掌握交接棒技术,加深认识,从而解决了为什么容易掉棒这一疑问。
总之,体育教师在利用引导式教学时,应注意自学与引导相结合,以构建精彩的小学体育课堂。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及时表扬学生表现好的地方,以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新华.引导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4(4).
[2]李淑清.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
2005(4).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小学体育;演绎精彩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我要学”等。因此,新课改下,引导式教学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那么,如何让“引导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演绎精彩呢?下面将主要从三大方面探讨引导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途径。
一、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不是漫无目的地学,而是要有具体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跳绳”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前设定好教学目标,在上课时,以语言阐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本课内容,教师设计的目标如下:①通过跳绳教学,使学生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发展;②通过学习绳子单人跳技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③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以上目标的设定逐层推进,从身体发展目标到能力发展目标,再到社会适应目标。此外,从目标内容来看,目标非常明确,如发展学习跳跃能力、协调能力(也可以提醒学生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而学生则可以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方向性更强,学得更有效率。
二、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式教学重在引导。那么,体育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自我学习,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所谓自我学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提供的任务,独立完成自学内容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学习,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发展。在利用引导式教学时,在自学阶段比较适合运用自我学习。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篮球”中的“行进间运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首先,利用室内多媒体视频播放功能,播放篮球明星的行进间运球动作,让学生仔细观看,以掌握动作要领;其次,体育教师再进行示范讲解;最后,体育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观看了视频文件和认真听了讲解,你们知道如何行进间运球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展开自我学习,学习行进间运球。(观看视频和辅助讲解主要都是考虑学生年龄小)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展开自我学习,并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就是“行进间运球”。在实践中,学生慢慢摸索行进间运球的技巧,促进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
(2)互相学习,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各有差异,需要与其他同学共同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这一内容时,教师提出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实践探索。由于是正面双手垫球,需要以两两学生为一组,共同学习。学生可以自主找搭档,配合学生。体育教师提出问题:排球中正面双手垫球的诀窍是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能把球垫得很稳?接到问题后,学生展开实践学习,两两合作,试图在实践中找出双手垫球的良好方法。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观摩垫球好的小组,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三、进入释疑阶段,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引导式教学一般以自学开始,然后进入释疑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提出观点,形成答案。简单而言,这一阶段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除了学生提出观点、答案,教师也要进行补充讲解(突破重难点),以最大化突出引导式教学的功能。
(1)提供机会交流,引导提出个性观点。进入释疑阶段后,体育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并引导学生提出个性观点。交流观点的同时,体育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体育学习上的难点,以及时帮助学生释疑。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这一内容时,进入释疑阶段后,教师提供机会交流互相学习的心得。有学生说“应该自然面对目标,做好垫球准备工作,如双手放松,微曲胸前”;有学生说“眼睛一定要注意来球的方向”;有学生说“在互相垫球时,一定要有默契,并且要控制垫球的力度、方向”等。此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比如知道了方法,但是在实践中总是会控制不好,例如如何控制垫球力度。
(2)教师补充讲解,加深体育学习认知。自学和引导相结合是引导式教学的主要特点。这同时也提醒体育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特别是进入释疑阶段后,要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或者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补充讲解,以加深学生体育认知。例如在学习小学体育“接力赛”这一内容时,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在交接棒时非常容易掉棒。因此,体育教师针对这一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并且以身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交接棒技术。下压式交接棒技术要点为:接棒人将接棒手臂向后伸直,四指并拢,掌心向上,虎口张开。传棒人将传棒的前端由上而下地压入接棒人的手中。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技术要点,体育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与自己一起示范练习;然后,再分散练习。通过补充讲解,学生不断掌握交接棒技术,加深认识,从而解决了为什么容易掉棒这一疑问。
总之,体育教师在利用引导式教学时,应注意自学与引导相结合,以构建精彩的小学体育课堂。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及时表扬学生表现好的地方,以促进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新华.引导小学体育课堂互动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
2014(4).
[2]李淑清.引导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
2005(4).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