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合理设计阅读任务,让教学的导入环节激情激趣,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最重要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陶醉于故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成为知识信息的主人翁。
關键词:导入激情激趣;培养阅读技巧;享受阅读故事
有这么一则故事,中国的老师和外国的老师给学生讲《灰姑娘》的故事。
中国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一连串的问题后接着开始给文章分段,注意用句,讲课文。
外国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对孩子表示感谢后,开始让孩子们自己阅读故事,接着向全班提问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为什么?诸如这样的问答。
老师: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你们太棒了!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肯定,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孩子们欢呼雀跃。
同一个故事,切入的教学层面不一样,教学设计不一样,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是这样界定的:鼓励学生能够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愈,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相关信息。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按照学生的现实状况,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科学地使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整体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故事,能够通过阅读满足自身对知识、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需求。怎样做到让学生享受阅读故事?
一、导入环节激情激趣,让阅读故事有趣有意义
激情激趣是为了更有效的阅读。在此结合教学实例来说明,《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阅读课是关于Andrew生活DIY故事的一篇文章,是一则有趣幽默的故事。因缺乏DIY的知识和自满,Andrew每次DIY都以失败告终而闹出笑话。在这一课导入环节,有的老师先把阅读文章中的新词和短语以各种方式操练,简单引入话题后,就是“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在阅读任务环节的处理时,过渡句类似“One more exercise for you to learn the detail.”这样的导入和过渡是生硬机械的,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长期会使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课堂上缺乏活力,造成难阅读、阅读难,学生缺乏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好的导入和环节间的过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做好阅读前学生心理的准备和兴趣激发,让学生渴望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更多信息。本单元阅读课可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给自己的DIY作品拍照,以同学们DIY的动画或者图像来导入,展示成果。生动创意的DIY活动会马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想要深入了解DIY故事和学习文章的动力。在阅读前任务导入还可以展示Andrew的人物图片,介绍着迷DIY的Andrew,吸引学生关注Andrew,想去阅读Andrew的故事。在导入阅读任务环节时,应融入故事内容去设计过渡句,而不是生硬的:“接下来看这段,回答几个问题。”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教师还可以在导入时巧妙设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
二、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理解是阅读的深层次化。很多初中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经常是逐字逐句地看,试图弄懂每个单词的含义,但结果却是对文章大意一片迷茫。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满堂灌”地讲解文章中的短语和知识点,对情境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和理解,不能使学生们融入课堂阅读中,导致学习效率低。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就阅读内容,设计阅读任务由浅入深,精心设计有梯度有悬念的问题、多种题型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理解。同时在布置阅读任务时,点拨跳读,略读、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陶醉于故事中
好的一节阅读课不是热闹跳跃的而应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阅读充足的时间、营造阅读的气氛,让学生享受阅读,陶醉于阅读时光的乐趣和在思维的海洋中翱翔。教师以动画、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通过激励的语言、设置层层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在阅读任务设计时要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占课堂的主要用时,所有引导和问题设计都是在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下进行,课堂要重阅读内容,而不是重形式,真正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主动、充满兴趣地去探索挖掘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文章故事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看法,寓思想情感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教师精心设疑、拓展中外文化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学生静心阅读,通过阅读故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才是一节有意义的阅读课。
高尔基曾说过: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技巧,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备好英语阅读课,合理地设计阅读任务,让教学的导入环节激情激趣,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最重要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陶醉于故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成为知识信息的主人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任德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487.
[3]尹玲.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09(3):137.
關键词:导入激情激趣;培养阅读技巧;享受阅读故事
有这么一则故事,中国的老师和外国的老师给学生讲《灰姑娘》的故事。
中国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老师:今天上课,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一连串的问题后接着开始给文章分段,注意用句,讲课文。
外国老师是这样上课的: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灰姑娘的故事,老师对孩子表示感谢后,开始让孩子们自己阅读故事,接着向全班提问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为什么?诸如这样的问答。
老师: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学生: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你们太棒了!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肯定,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孩子们欢呼雀跃。
同一个故事,切入的教学层面不一样,教学设计不一样,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是这样界定的:鼓励学生能够朗读各种文体、英文诗词、报刊杂志、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并理解大愈,找出或获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图、相关信息。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我们需要按照学生的现实状况,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科学地使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整体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故事,能够通过阅读满足自身对知识、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需求。怎样做到让学生享受阅读故事?
一、导入环节激情激趣,让阅读故事有趣有意义
激情激趣是为了更有效的阅读。在此结合教学实例来说明,《牛津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阅读课是关于Andrew生活DIY故事的一篇文章,是一则有趣幽默的故事。因缺乏DIY的知识和自满,Andrew每次DIY都以失败告终而闹出笑话。在这一课导入环节,有的老师先把阅读文章中的新词和短语以各种方式操练,简单引入话题后,就是“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在阅读任务环节的处理时,过渡句类似“One more exercise for you to learn the detail.”这样的导入和过渡是生硬机械的,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长期会使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课堂上缺乏活力,造成难阅读、阅读难,学生缺乏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好的导入和环节间的过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做好阅读前学生心理的准备和兴趣激发,让学生渴望通过自己阅读来了解更多信息。本单元阅读课可通过课前准备,让学生给自己的DIY作品拍照,以同学们DIY的动画或者图像来导入,展示成果。生动创意的DIY活动会马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想要深入了解DIY故事和学习文章的动力。在阅读前任务导入还可以展示Andrew的人物图片,介绍着迷DIY的Andrew,吸引学生关注Andrew,想去阅读Andrew的故事。在导入阅读任务环节时,应融入故事内容去设计过渡句,而不是生硬的:“接下来看这段,回答几个问题。”初中生的好奇心强,教师还可以在导入时巧妙设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更好的完成阅读任务。
二、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理解是阅读的深层次化。很多初中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经常是逐字逐句地看,试图弄懂每个单词的含义,但结果却是对文章大意一片迷茫。部分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满堂灌”地讲解文章中的短语和知识点,对情境教学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和理解,不能使学生们融入课堂阅读中,导致学习效率低。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就阅读内容,设计阅读任务由浅入深,精心设计有梯度有悬念的问题、多种题型来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和理解。同时在布置阅读任务时,点拨跳读,略读、泛读、精读等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陶醉于故事中
好的一节阅读课不是热闹跳跃的而应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学生阅读充足的时间、营造阅读的气氛,让学生享受阅读,陶醉于阅读时光的乐趣和在思维的海洋中翱翔。教师以动画、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通过激励的语言、设置层层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教师在阅读任务设计时要保证学生阅读时间占课堂的主要用时,所有引导和问题设计都是在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下进行,课堂要重阅读内容,而不是重形式,真正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主动、充满兴趣地去探索挖掘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文章故事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看法,寓思想情感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教师精心设疑、拓展中外文化知识和情感的熏陶,学生静心阅读,通过阅读故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才是一节有意义的阅读课。
高尔基曾说过: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技巧,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老师在教学中要备好英语阅读课,合理地设计阅读任务,让教学的导入环节激情激趣,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最重要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享受、陶醉于故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通过阅读开拓视野,成为知识信息的主人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任德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487.
[3]尹玲.如何做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200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