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自主教研,就是根据教师的特点和自我需要,创设一个让教师自觉、主动、自由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从而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带动实效教研。如何达到以自主教研带动实效教研的目的,根据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策略,即:理念上要确立以教师为本,形式要由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评价上推行“发展性认定”,不断地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变“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关键词:自主教研 实效教研 教师为本
实效教研一直是每个学校教研管理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实现自主教研无疑是带动实效教研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研活动强调教研员对每项活动的内容进行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单项的自上而下的居多,教研员站在理论的角度,对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师实际水平的情况,因此,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较弱,实效性大打折扣。自主教研亦即根据教师的特点和自我需要,创设一个让教师自觉、主动、自由地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从而大大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实行自主教研,首先要把“以教师为本”作为理念导向和教研宗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自主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一、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自主教研是一种主动性的教研,它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强调以教师为本,是重视教师在自主教研中的作用。我所执教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陕、甘、青三省交界处。进入新世纪以来,适逢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使甘南的义务教育、藏汉双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办学质量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要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立足实际,为教学而教研,这才是关键。
“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虽然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当校领导在考虑到学校的整体管理时,教师就无形地被忽略了,总认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队伍的成长离不开校本教研,因此,校本教研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成为学生、学校发展的工具。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教研就不会真正考虑到教师的需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以教师为本”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学校应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信念,教师再“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研才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教师和教学,为教师提高工作能力和技巧提供帮助,让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乐于教研。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自然就促进了学生、学校的发展。
二、形式从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
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是活动的中心,负责制定教研内容、听课、评课等活动,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的被动状态,这种“你讲我听”式的教研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教研的实效性,达到教研的目的,教研的形式要改变。既然是自主教研,那么,教师应该带着自己的问题教研,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研讨活动。谈看法,述主张,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最终发现并实际解决问题。这种百家争鸣式的探讨,遵循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教学实际,更能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帮助教师走出误区,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取得实效,使教研不再是一项学校制定的任务,而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三、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是否具有实效的重要指标。自主教研以教师为本,旨在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怎样把握新的实验教材的重点;一年级小学生的作业量多少是适量,如何有效地布置作业,怎样开展好课外阅读;怎样评价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这样,通过问题的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生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过去单项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教研活动模式,使教研活动内容系列化、主体化,服务于一线教师。
四、评价要推行“发展性认定”
所谓的“发展性认定”就是对教师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进行适宜的鼓励认定,充分激发教师自主教研的积极性。纵观以前的一些教研制度,发现这些制度更多的是一些常规性要求,督促教师完成教研任务,当教师感到自己受到监督、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工具时,她们会倾向于把教研当作一种外在的任务,而不是自己生活、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地去享受教研生活。自主教研是教师学习成长的一个主要方式,而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充满热情的活动。如果教师缺乏热情,那么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无从谈起,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淡化一些不必要的制度管理,加强了教师教研成效认定。在对教师教研成效的认定中,坚持以鼓励为主,采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教研是实现实效教研的有效途径,实效教研与教师的自主教研密不可分,共生互补。实效教研的实效就是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有了长足进步,教师专业的发展要看教师的自我教研意识是否得到了确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工作要与时俱进,按需提供服务,不断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自主教研 实效教研 教师为本
实效教研一直是每个学校教研管理所关注的主要问题,而实现自主教研无疑是带动实效教研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研活动强调教研员对每项活动的内容进行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单项的自上而下的居多,教研员站在理论的角度,对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师实际水平的情况,因此,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较弱,实效性大打折扣。自主教研亦即根据教师的特点和自我需要,创设一个让教师自觉、主动、自由地开展教研活动的平台,从而大大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实行自主教研,首先要把“以教师为本”作为理念导向和教研宗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自主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一、确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自主教研是一种主动性的教研,它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强调以教师为本,是重视教师在自主教研中的作用。我所执教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陕、甘、青三省交界处。进入新世纪以来,适逢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扶持力度的良好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使甘南的义务教育、藏汉双语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都有了新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投入、办学质量效益等方面都有了新突破。但还是远远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要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立足实际,为教学而教研,这才是关键。
“教育管理以人为本,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虽然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当校领导在考虑到学校的整体管理时,教师就无形地被忽略了,总认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队伍的成长离不开校本教研,因此,校本教研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成为学生、学校发展的工具。这样的思维模式下,教研就不会真正考虑到教师的需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以教师为本”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学校应该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信念,教师再“以学生为本”,这样的教研才会有的放矢地服务于教师和教学,为教师提高工作能力和技巧提供帮助,让教师喜欢自己的工作,乐于教研。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自然就促进了学生、学校的发展。
二、形式从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多言堂”
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是活动的中心,负责制定教研内容、听课、评课等活动,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的被动状态,这种“你讲我听”式的教研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教研的实效性,达到教研的目的,教研的形式要改变。既然是自主教研,那么,教师应该带着自己的问题教研,开展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动研讨活动。谈看法,述主张,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最终发现并实际解决问题。这种百家争鸣式的探讨,遵循新课改的要求,立足于教学实际,更能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帮助教师走出误区,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取得实效,使教研不再是一项学校制定的任务,而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三、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教研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教研活动是否具有实效的重要指标。自主教研以教师为本,旨在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因此,教研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师的需要,研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怎样把握新的实验教材的重点;一年级小学生的作业量多少是适量,如何有效地布置作业,怎样开展好课外阅读;怎样评价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这样,通过问题的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预设研究和生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过去单项的“自上而下”的传统教研活动模式,使教研活动内容系列化、主体化,服务于一线教师。
四、评价要推行“发展性认定”
所谓的“发展性认定”就是对教师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进行适宜的鼓励认定,充分激发教师自主教研的积极性。纵观以前的一些教研制度,发现这些制度更多的是一些常规性要求,督促教师完成教研任务,当教师感到自己受到监督、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工具时,她们会倾向于把教研当作一种外在的任务,而不是自己生活、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地去享受教研生活。自主教研是教师学习成长的一个主要方式,而学习是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充满热情的活动。如果教师缺乏热情,那么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无从谈起,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淡化一些不必要的制度管理,加强了教师教研成效认定。在对教师教研成效的认定中,坚持以鼓励为主,采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教研是实现实效教研的有效途径,实效教研与教师的自主教研密不可分,共生互补。实效教研的实效就是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有了长足进步,教师专业的发展要看教师的自我教研意识是否得到了确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工作要与时俱进,按需提供服务,不断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