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等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本文尝试把语文“读”“说”引入思品课堂,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法;读;说;课堂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尝试把语文教法引入思品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理论认为:“要想运用知识,首先要能够理解知识并在记忆中随时再现知识,只有在记忆中能随时再现的知识,才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或在记忆中再现出来的知识似是而非,那根本就谈不上正确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了。
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读书”呢?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笔者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读书”完全从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上考虑。因此,就笔者看来,更推崇在思品课上进行阅读,互相监督,相互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分几个小组,用竞赛的模式按周评出优秀阅读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通读。即将课本的一框题或一章节从头到尾地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其次,跳读。就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以求前后贯通的目的。
接着,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小结、写归纳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概括组织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最后,再读。有价值的段落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和知识点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在考试时资料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的同时,对资料做好分类注明,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查资料时不盲目,节约考试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查阅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效率。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照样适用。
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思品课堂中,并未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大有裨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政治课教学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经多年的探索,我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一是三分钟演讲活动;二是新闻发布活动;三是乡情国情教育活动;四是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五是口试活动;六是辩论活动。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测试结果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不断地探索教材与生活、教材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突破陈规,标新立异。在实行“读”“说”教学的几年来,学生在谈笑风生中, 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敏捷了,并且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在历年的大、小考中,学生的成绩都位居其他同级班级前列。
【关键词】语文教法;读;说;课堂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尝试把语文教法引入思品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理论认为:“要想运用知识,首先要能够理解知识并在记忆中随时再现知识,只有在记忆中能随时再现的知识,才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掌握的知识较少或在记忆中再现出来的知识似是而非,那根本就谈不上正确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了。
因此,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重点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注意让学生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读书”呢?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笔者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读书”完全从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上考虑。因此,就笔者看来,更推崇在思品课上进行阅读,互相监督,相互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分几个小组,用竞赛的模式按周评出优秀阅读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通读。即将课本的一框题或一章节从头到尾地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其次,跳读。就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以求前后贯通的目的。
接着,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小结、写归纳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概括组织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最后,再读。有价值的段落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和知识点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在考试时资料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的同时,对资料做好分类注明,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查资料时不盲目,节约考试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查阅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效率。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照样适用。
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思品课堂中,并未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方面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大有裨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在政治课教学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的。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经多年的探索,我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一是三分钟演讲活动;二是新闻发布活动;三是乡情国情教育活动;四是学习心得交流活动;五是口试活动;六是辩论活动。
据几年来的跟踪调查,经我在政治课上“说”训练过的学生,他们的测试结果表明,“说”在人的素质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不断地探索教材与生活、教材与学生兴趣的结合点,突破陈规,标新立异。在实行“读”“说”教学的几年来,学生在谈笑风生中, 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敏捷了,并且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在历年的大、小考中,学生的成绩都位居其他同级班级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