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一套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人民币,当时,没有发行金属流通硬币。1955年3月1日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
1957年12月1日,为了便于市场流通,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1分、2分、5分3种面额的铝质金属流通人民币,简称“硬分币”,它属于第二套人民币。五十年来,硬分币已形成多品种、多系列,便于流通、收藏与鉴赏的货币体系,同时,已成为国内外钱币爱好者和钱币收藏家鉴赏、收藏的币种之一。
一、硬分币的图案与特征
硬分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方内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背面主景图案是汉字面额数字,字的两边有麦穗围绕,上方是阿拉伯数字面额,下方是铸造年号。硬分币的币材,1955年版的主要成分是铝、铜合金;1956年版至2005年版的主要成分是铝、镁、锰合金。币周边的立面为连续均匀的细丝齿纹。
二、硬分币的发行与流通
硬分币的发行,丰富了我国货币品种、繁荣了我国当代货币文化,为促进我国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数千年中华货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笔者在长期的收集和学习过程中发现,自1957年至今,3种面额的硬分币共发行了97种年版。但是,从1992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价格与货币流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批量地铸造1分、2分、5分硬币已基本停止,只是每年按年号铸造发行一定数量的普制装帧套币和精制装帧套币,作为钱币纪念品和钱币收藏品,以满足广大钱币爱好者、收藏家的需要。所以,3种硬分币的97种年版,实际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只有66种年版。其中1分硬分币有26种年版、2分硬分币有24种年版、5分硬分币有16种年版。其它31种年版的硬分币是没有进人市场流通的装帧套币。其中1分硬分币有10种年版、2分硬分币有10种年版、5分硬分币有11种年版。
(一)硬分币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66种年版
1.1分流通硬币26种年版: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2005年版。
2.2分流通硬币24种年版: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年版。
3.5分流通硬币16种年版:1955、1956、1957、1974、1976、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年版。
(二)硬分币没有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31种年版
1.1分装帧套币10种年版:198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2.2分装帧套币10种年版:198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3.5分装帧套币11种年版:1979、1980、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俗称硬分币的“五朵金花”,为1979年版5分硬币;1980年版2分、5分硬币;1981年版1分、5分硬币。这“五朵金花”硬分币均为装帧套币,流通硬分币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时,一定要注意。流通使用年版的硬分币有以上66种年版即可,在对其它31种年版没有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硬分币收藏时,应为硬分币的装帧套币,以防硬分币的伪品。
三、硬分币的装帧套币
硬分币的装帧套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装帧。装帧套币又分为普制“中国硬币”和精制“中国精制硬币”两种。普制装帧套币是采用先进工艺铸造,精选坯饼、印模电镀,没有经过喷砂,采用普通压印设备自动压印成型,普制套币不附“证书”。而精制币是采用精选坯饼、印模电镀、喷砂,用特制精密、大压力的冲压设备制造。硬币表面光亮,局部有霜面,图纹清晰、饱满,能够显出精良的铸造工艺和完善的艺术效果,精制套币都附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部门负责人签署的印有编号的“证书”。装帧套币过去主要是向国外发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逐步面向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发售。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了1979年版1分、2分、5分硬币的装帧套币;1980年至1986年,发行了第一套和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同一年版的装帧套币;1991年至2000年,发行了第一套和第三套金属流通币同一年版的装帧套币。硬分币的装帧套币到目前为止陆续发行了29套29种。
(一)第一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1套1种。为1979年版普制套币1套3枚,装帧有1、2、5分硬分币和羊年生肖章各1枚。
(二)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二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8套8种。为1980年版普制套币1种;1981年版普制套币1种、精制套币1种;1982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3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4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5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6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0年版和1981年版每套6枚,装帧有1分、2分、5分硬分币和1角、2角、5角、1元硬币各1枚,分为普制套币和精制套币两种。1981年版至1986年版精制套币每套7枚,增加了当年生肖章1枚。
从1980年到1986年间,为了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满足货币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将我国每年发行的金属流通币装帧成册。当时主要作为纪念品向国外销售,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影响,国内只是象征性地发行。由于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发行数量较少,流通时间较短,因此,1980年版至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就成为中国装帧金属流通币中的珍品,特别是1982年版、1984年版和1986年版的硬币,几乎都装帧发行而未进入市场流通使用,这些硬币也就成了我国当代金属流通硬币中的稀少品,其中1985年版和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数量较少,尤其是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数量更少,较为珍稀,成为我国当代金属流通币中收集难度最大的币种。
(三)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20套20种。分别为普制套币和精制套币,1991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2种;1992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2种;1993年版至1996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8种;1997年版至2000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8种。每套6枚,装帧有1分、2分、5分硬分币和1角、5角、1元硬币各1枚。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三套金属流通币的装帧套币,面向国内外发售,因其发行数量不大、而且价格不高,印制装帧精美,有收藏价值,其中1991年版、1993年版至2000年版的精制币和1992年版的普制币,数量比较少。
四、防范硬分币的伪品
目前,发现硬分币的伪品可分为伪造货币和变造货币两大类。
(一)伪造国家货币的概念:伪造国家货币是指依照国家货币的图案、形状、色泽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的假货币。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伪造国家货币罪,应当予以坚决的打击。在市场上常见的伪造币有“五朵金花”和1955年版1分、1992年版1分和2分硬币。因其铸造年代久远、发行量较少,市场价格较高或填补自发市场装帧硬分币册的空缺,造假者为了牟取暴利而以身试法制造假硬分币。这种翻砂铸造或压印的假币,质量较差,肉眼仔细察看,表面都有翻砂铸造的砂空或打磨的痕迹,假币的光泽与真币也不相同,比较容易识别。
(二)变造国家货币的概念:变造国家货币是指对国家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使国家货币改变形态后升值构成的假货币。变造国家货币以伪造国家货币罪论处。变造金属币的一般方法,是利用真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而成的一种“改版币”。变造币在制作了一枚伪币的同时,也就破坏了一枚真币,同样是破坏人民币、扰乱钱币市场的犯罪行为,应当予以坚决的打击。变造硬分币的伪造者一般主要是将真币的年版号利用挖补、改刻、加工、削磨抛光等手法,改制成较稀有年版号的伪品。肉眼或放大镜仔细察看,这些变造硬币的年号数字线条很不规则,有挖补压印变造的痕迹,即可发现破绽,确定为变造币。目前,发现硬分币的变造币有“五朵金花”等8种:
1.1979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9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7”,即变造成“1979”年版的伪品;
2.1980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8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0”,即变造成“1980”年版的伪品;
3.1980年版2分变造币,是采用1988年版2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0”,即变造成“1980”年版的伪品;
4.1981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4或1987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4”或“7”改制为“1”,即变造成“1981”年版的伪品;
5.1981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4或1987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4”或“7”改制为“ 1”,即变造成“ 1981”年版的伪品;
6.1955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5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5”年版的伪品;
7.1955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5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5”年版的伪品;
8.1957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7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7”年版的伪品。
五、硬分币的收藏常识
收藏硬分币,品相就是价值,硬分币的品相是十分重要的,品相恶化也是金属货币收藏中的大敌。保持硬分币的品相,提高藏品品质,其实就是让手中的藏品保值,甚至是增值。收藏金属流通货币一般不宜直接用手拿币面,特别是不能用手触摸精制币、未流通币币面。高档币币面上如果用手接触过的地方,那就是首先被腐蚀变色、变黑的地方,如果确实要用手拿放金属流通货币时,应该用干净的软纸或软布隔开手拿金属流通货币的边缘,不要触摸币面。高档币在一般情况下不必清洗,特别是不能用普通橡皮或市面上出售的玻璃纤维擦拭棒擦拭。对于普通金属流通币表面的污迹、指纹等,可用酒精或餐洗净适度清洗、晾干既可;对于旧迹,必要时可用无砂粒高级绘图橡皮适度轻轻擦拭。
(责任编辑 刘筝)
1957年12月1日,为了便于市场流通,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令,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1分、2分、5分3种面额的铝质金属流通人民币,简称“硬分币”,它属于第二套人民币。五十年来,硬分币已形成多品种、多系列,便于流通、收藏与鉴赏的货币体系,同时,已成为国内外钱币爱好者和钱币收藏家鉴赏、收藏的币种之一。
一、硬分币的图案与特征
硬分币的正面主景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方内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背面主景图案是汉字面额数字,字的两边有麦穗围绕,上方是阿拉伯数字面额,下方是铸造年号。硬分币的币材,1955年版的主要成分是铝、铜合金;1956年版至2005年版的主要成分是铝、镁、锰合金。币周边的立面为连续均匀的细丝齿纹。
二、硬分币的发行与流通
硬分币的发行,丰富了我国货币品种、繁荣了我国当代货币文化,为促进我国商品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数千年中华货币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笔者在长期的收集和学习过程中发现,自1957年至今,3种面额的硬分币共发行了97种年版。但是,从1992年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市场价格与货币流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大批量地铸造1分、2分、5分硬币已基本停止,只是每年按年号铸造发行一定数量的普制装帧套币和精制装帧套币,作为钱币纪念品和钱币收藏品,以满足广大钱币爱好者、收藏家的需要。所以,3种硬分币的97种年版,实际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只有66种年版。其中1分硬分币有26种年版、2分硬分币有24种年版、5分硬分币有16种年版。其它31种年版的硬分币是没有进人市场流通的装帧套币。其中1分硬分币有10种年版、2分硬分币有10种年版、5分硬分币有11种年版。
(一)硬分币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66种年版
1.1分流通硬币26种年版:1955、1956、1957、1958、1959、1961、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2005年版。
2.2分流通硬币24种年版: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年版。
3.5分流通硬币16种年版:1955、1956、1957、1974、1976、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年版。
(二)硬分币没有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31种年版
1.1分装帧套币10种年版:198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2.2分装帧套币10种年版:198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3.5分装帧套币11种年版:1979、1980、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年版。
俗称硬分币的“五朵金花”,为1979年版5分硬币;1980年版2分、5分硬币;1981年版1分、5分硬币。这“五朵金花”硬分币均为装帧套币,流通硬分币爱好者和收藏家收藏时,一定要注意。流通使用年版的硬分币有以上66种年版即可,在对其它31种年版没有进入市场流通使用的硬分币收藏时,应为硬分币的装帧套币,以防硬分币的伪品。
三、硬分币的装帧套币
硬分币的装帧套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制造、装帧。装帧套币又分为普制“中国硬币”和精制“中国精制硬币”两种。普制装帧套币是采用先进工艺铸造,精选坯饼、印模电镀,没有经过喷砂,采用普通压印设备自动压印成型,普制套币不附“证书”。而精制币是采用精选坯饼、印模电镀、喷砂,用特制精密、大压力的冲压设备制造。硬币表面光亮,局部有霜面,图纹清晰、饱满,能够显出精良的铸造工艺和完善的艺术效果,精制套币都附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部门负责人签署的印有编号的“证书”。装帧套币过去主要是向国外发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逐步面向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发售。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发行了1979年版1分、2分、5分硬币的装帧套币;1980年至1986年,发行了第一套和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同一年版的装帧套币;1991年至2000年,发行了第一套和第三套金属流通币同一年版的装帧套币。硬分币的装帧套币到目前为止陆续发行了29套29种。
(一)第一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1套1种。为1979年版普制套币1套3枚,装帧有1、2、5分硬分币和羊年生肖章各1枚。
(二)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二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8套8种。为1980年版普制套币1种;1981年版普制套币1种、精制套币1种;1982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3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4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5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6年版精制套币1种。1980年版和1981年版每套6枚,装帧有1分、2分、5分硬分币和1角、2角、5角、1元硬币各1枚,分为普制套币和精制套币两种。1981年版至1986年版精制套币每套7枚,增加了当年生肖章1枚。
从1980年到1986年间,为了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满足货币收藏家和爱好者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将我国每年发行的金属流通币装帧成册。当时主要作为纪念品向国外销售,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影响,国内只是象征性地发行。由于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发行数量较少,流通时间较短,因此,1980年版至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就成为中国装帧金属流通币中的珍品,特别是1982年版、1984年版和1986年版的硬币,几乎都装帧发行而未进入市场流通使用,这些硬币也就成了我国当代金属流通硬币中的稀少品,其中1985年版和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数量较少,尤其是1986年版的装帧套币数量更少,较为珍稀,成为我国当代金属流通币中收集难度最大的币种。
(三)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装帧套币20套20种。分别为普制套币和精制套币,1991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2种;1992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2种;1993年版至1996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8种;1997年版至2000年版普制套币、精制套币8种。每套6枚,装帧有1分、2分、5分硬分币和1角、5角、1元硬币各1枚。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与第三套金属流通币的装帧套币,面向国内外发售,因其发行数量不大、而且价格不高,印制装帧精美,有收藏价值,其中1991年版、1993年版至2000年版的精制币和1992年版的普制币,数量比较少。
四、防范硬分币的伪品
目前,发现硬分币的伪品可分为伪造货币和变造货币两大类。
(一)伪造国家货币的概念:伪造国家货币是指依照国家货币的图案、形状、色泽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的假货币。伪造国家货币的行为,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的伪造国家货币罪,应当予以坚决的打击。在市场上常见的伪造币有“五朵金花”和1955年版1分、1992年版1分和2分硬币。因其铸造年代久远、发行量较少,市场价格较高或填补自发市场装帧硬分币册的空缺,造假者为了牟取暴利而以身试法制造假硬分币。这种翻砂铸造或压印的假币,质量较差,肉眼仔细察看,表面都有翻砂铸造的砂空或打磨的痕迹,假币的光泽与真币也不相同,比较容易识别。
(二)变造国家货币的概念:变造国家货币是指对国家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使国家货币改变形态后升值构成的假货币。变造国家货币以伪造国家货币罪论处。变造金属币的一般方法,是利用真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而成的一种“改版币”。变造币在制作了一枚伪币的同时,也就破坏了一枚真币,同样是破坏人民币、扰乱钱币市场的犯罪行为,应当予以坚决的打击。变造硬分币的伪造者一般主要是将真币的年版号利用挖补、改刻、加工、削磨抛光等手法,改制成较稀有年版号的伪品。肉眼或放大镜仔细察看,这些变造硬币的年号数字线条很不规则,有挖补压印变造的痕迹,即可发现破绽,确定为变造币。目前,发现硬分币的变造币有“五朵金花”等8种:
1.1979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9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7”,即变造成“1979”年版的伪品;
2.1980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8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0”,即变造成“1980”年版的伪品;
3.1980年版2分变造币,是采用1988年版2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0”,即变造成“1980”年版的伪品;
4.1981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4或1987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4”或“7”改制为“1”,即变造成“1981”年版的伪品;
5.1981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4或1987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4”或“7”改制为“ 1”,即变造成“ 1981”年版的伪品;
6.1955年版5分变造币,是采用1985年版5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5”年版的伪品;
7.1955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5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5”年版的伪品;
8.1957年版1分变造币,是采用1987年版1分硬币,将数字“8”改制为“5”,即变造成“1957”年版的伪品。
五、硬分币的收藏常识
收藏硬分币,品相就是价值,硬分币的品相是十分重要的,品相恶化也是金属货币收藏中的大敌。保持硬分币的品相,提高藏品品质,其实就是让手中的藏品保值,甚至是增值。收藏金属流通货币一般不宜直接用手拿币面,特别是不能用手触摸精制币、未流通币币面。高档币币面上如果用手接触过的地方,那就是首先被腐蚀变色、变黑的地方,如果确实要用手拿放金属流通货币时,应该用干净的软纸或软布隔开手拿金属流通货币的边缘,不要触摸币面。高档币在一般情况下不必清洗,特别是不能用普通橡皮或市面上出售的玻璃纤维擦拭棒擦拭。对于普通金属流通币表面的污迹、指纹等,可用酒精或餐洗净适度清洗、晾干既可;对于旧迹,必要时可用无砂粒高级绘图橡皮适度轻轻擦拭。
(责任编辑 刘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