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浪漫与精确之间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特海是英国的教育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他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时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这种不朽源自他对鲜活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有周期的,如活动与睡眠交替,工作与娱乐交替,学期与假期交替。怀特海认为智力活动也是有周期的,他把这个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精确”和“综合”。我认为最后一阶段是更“自由”的浪漫,所以我更喜欢将它称之为“超浪漫”。浪漫阶段积累感官经验,精准阶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概念层面,超浪漫阶段就是运用知识。这三个时期又分别与儿童、青年、成年,小学、中学、大学相对应,螺旋式上升或台阶式上升。人整个生命大的循环中包含着无数“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小循环。大到终身,小到每一节课都应该构筑成这样的循环,每一个循环都酝酿着下一轮的循环,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上升。
  因为周期的存在,怀特海主张教育应该有节奏,“自由—纪律—自由”的节奏与“浪漫—精确—浪漫”的循环也相对应。浪漫期以自由为主,儿童天性好奇,不喜束缚,需要自由愉快地活动。精确期以纪律为主,这是一个需要严格训练的时期,应记忆的须记忆,当练习的须练习。最后复归于浪漫,此时,应把自由还于学生,使他自由运用所学,知识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便是智慧。
  举个例子,初中物理学习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显然是建立在儿童时期积累的感官经验之上。如今我早已远离了童年的浪漫,也走过了青少年的精准,步入中年,我想我应该可以尽情浪漫了。最近迷上烘焙,第一次烤面包以失败告终。我把面团放在烤箱正中的不锈钢托盘上,然后将上下的发热管都调到了相同的温度,25分钟以后,面包上面生下面熟,老公奚落我“没好好学物理”。物理曾经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学科,我知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但那似乎只存在于考试中,而不在我的生活中。在这个例子中,我就是怀特海笔下那个“脑袋里装的仅仅是被接受,而没有加以实践和融汇贯通的呆滞思想”的反面教材。通过烤面包,我似乎明白了书中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既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
  虽然怀特海不是心理学家,但他的教育主张符合现代心理学,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他认为“只有应用于生活的知识才有意义”,这一点他与同时代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高度契合。怀特海对学习周期的划分,教育节奏的把握,也体现了教育即过程的重要思想。他反对传授静止的知识,主张充分自由的浪漫,将一个点的学习拉长为一个过程的“旅行”,让学生沉浸在知识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中,探究未知的兴趣,发现真理的兴奋,运用知识的热情便会油然而生,进而重返更高级的浪漫,形成经验,萌生思想,拥有智慧,激发和引导他们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目的。
  我想说“浪漫真好”,有的时候,学生遇到问题,与我讨论。当我给点提示后,还没有等我说完,他们就兴奋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理解得很透彻,但我没有强制继续给他们讲,而是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做不出来的时候,再继续讨论。之所以这样,就是不破坏孩子“发现的喜悦”,让其成为一个喜欢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周国平说“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强迫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三年级起就开始培优奥数,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
  用怀特海的观点审视中国的教育,“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打乱生命的周期,破坏教育的节奏,哪怕现在看似成绩好,那也只不过是“行棋”过程中,中盘吃的子多了一点儿,终盘的时候,基本就都输了。我在担心,现在的教育会不会也是“一半生一半熟的面包”,而更让我担心的是,最敬业的中小学教师和最负责、最焦虑的中国父母是否知道“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培根名言),但愿我们的好心能培养出“会烤面包”的能干孩子。
  怀特海指出,“最初的浪漫需要一种指引,毕竟儿童是漫长文明史的继承者,让他们在冰川时期人类知识的迷宫里游荡是很荒谬的,因此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能加强学习的自然动力,在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或是没有自由。”作为教师,是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不可或缺的同伴。如何行走?如何陪伴?怀特海给了思想却未作更具体的讲述。书中的这个观点,是我与作者最能互动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设计如何拉开学生与真理的距离,然后再走近真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费解,但细想一下,这不正是将知识还原成过程,不断刺激产生“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吗?一切学问都源自生活,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书本大多呈现的是归纳的结果,而知识和原始观察有着怎样的联系,怎样的归纳过程,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因此,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考虑,我们可能要拉开与纯粹的数学真理的距离,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拉开距离,保持适当的张力,方能实现真理的掌握、价值的认识、素养的提升,形成更高一级循环中“浪漫”的起点。
  我愈来愈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教”真正的数学,数学的真谛来自内在的需求,内心的体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带着学生来一场浪漫的旅行,让他们不断体验、提问、思考和质疑,在上述过程的往复中自主地探索。教师能做的,便是制造“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把握教育的节奏,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及时评价、点拨交流。感谢怀特海,大师的经典之作《教育的目的》字字珠玑,掩卷难掩思,每读一遍必有新的收获。尽管读懂作者还需时日,但我至少读懂了自己,明白了“我是谁”“我应该到那里去”——陪伴我的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目送他们独自前行。
其他文献
现代都市的“艺神之子”①    (一)走近谭老    2008年8月12日,导师韩锺恩教授让我陪同参加谭冰若教授的师生“声乐艺术沙龙”。谭老可谓中国音乐界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在音乐界名声显赫,所以一听到此消息我就兴奋不已、充满期盼。心里暗想,这肯定是一次上流社会的音乐活动,一边喝着鸡尾酒,一边对音乐高谈阔论,一定气派辉煌,并且来参加的一定也是上流社会和音乐界的精英。  谭老已年逾84岁高龄,但依
文金道兄:您好!  早在四月份就收到你要在五月五日举办五十年作品音乐会的邀请。除了立即表示自己肯定出席外,我还对它充满了热烈的期待。  果然,五月五日晚,这份期待变成了现实:你精心挑选出的八部作品通过三位指挥、九位演奏演唱家、乐队、合唱队的出色表演,奏唱出一幅幅赏心悦耳的音画,在堂皇的北京音乐厅内回荡、流动,让千余名听众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刘文金中国民族管弦乐之夜”。  你这场音乐会所选的作品,有两
1997年7月7日,陈紫在病中,就他一生的歌剧创作作了一次长谈。这是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对自己大半生劳作的切实的总结,是一位先行者留给后来人的极可宝贵的经验之谈,是一位探索者对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歌剧的殷殷期望。在六十年漫长的路上,他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留下了丰硕的果实,也留下了肺腑之言,足以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歌剧之命运的人们深长思之。  在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这四个字:“空谷足音”!是啊,在空寂的杳无人迹
2002年春夏之交,由宋瑾翻译的美国库斯特卡(S.Kostke)先生的著作《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中文版问世了。回顾二十余年来有关20世纪作曲理论和技法的出版情况,《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不仅因为该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西方20世纪专业音乐演变、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西方传说调性的衰微,自由无调性兴起的情况,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音色与织体等方面介绍了西方20世纪音乐
清晨5点50分,一辆公交车缓缓行驶在晨曦中。6点整时,公交车到达第一个停靠点,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简称“当阳二高”)高一(9)班的赖国伟同学立刻起身,作为“车长”的他协助安全员组织其他正在候车的同学有序上车。接下来,挂着“2号车”标牌的公交车停靠了8个站点,共接到30名学生,于6点10分抵达学校。陆续到达的,还有其他8辆公交车。这些不是普通的公交车,而是当阳市的“定制公交”,一共9台公交车,8条运
中国音乐学院杨通八教授编写的作曲技术理论专著《和声分析教程》一书日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作入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是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它是专门为音乐专业非作曲方向学生的和声公共课教学编写的。全书共分十三章,逾三十万字,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和声分析的知识技能及常见问题。  该专著具有如下特点:    一、 目标群体明确,针对性强    根据目的而确定学习方法,是教育科学的重要
由日本国际音乐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音乐国际比赛于2008年7月25日在风光秀丽的日本海滨城市神户隆重开幕,来自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的127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笔者作为这次比赛的评委,不仅目睹了比赛的盛况,而且亲身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友好情意和爱国华侨们的拳拳赤子之心。在异国他乡听中国音乐,听不太熟练的汉语普通话演唱的歌曲,听外国选手演奏中国的民族乐器,听外国钢琴演奏者诠释中国的钢琴作品,
今年内蒙古将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拟招聘400名特岗教师。  据了解,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内蒙古生源均可报考特岗教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和参加过3个月“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岗特岗教师或国家在职在编的公职人员不能报考。  按照规定,本次招聘计划的报名条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是一部描写晋商故事的极具山西地方风格的电视作品,剧情曲折动人,受到观众们的关注。在片头音乐中有一对胡琴的演奏婉转缠绵,画龙点睛地表达了勤劳质朴的山西人在晋商路上伴随的一丝哀婉孤寂的情感,它们就是山西地方剧种晋剧文场弓弦乐器——呼胡和二弦产生的艺术效果。  晋剧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因兴起于晋中地区的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晋剧的音腔声韵中正
2006年,距李叔同先生创办《音乐小杂志》已整整一百年。回顾百年历史,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杂志》《新音乐》等刊物曾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过启蒙、号召、引领作用,80年代各个音乐艺术院校学报的创刊、复刊,也曾在学界产生积极影响。进入90年代中期后,音乐理论期刊又开始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  在喧闹浮躁的商品社会,在时刻受到物质利益重重诱惑的人群中,在学术信仰开始有些坍塌的境遇里,在网络日益冲击着纸质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