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特海是英国的教育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数学家,《教育的目的》是他的代表作,他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时至今日,他的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这种不朽源自他对鲜活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有周期的,如活动与睡眠交替,工作与娱乐交替,学期与假期交替。怀特海认为智力活动也是有周期的,他把这个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精确”和“综合”。我认为最后一阶段是更“自由”的浪漫,所以我更喜欢将它称之为“超浪漫”。浪漫阶段积累感官经验,精准阶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概念层面,超浪漫阶段就是运用知识。这三个时期又分别与儿童、青年、成年,小学、中学、大学相对应,螺旋式上升或台阶式上升。人整个生命大的循环中包含着无数“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小循环。大到终身,小到每一节课都应该构筑成这样的循环,每一个循环都酝酿着下一轮的循环,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上升。
因为周期的存在,怀特海主张教育应该有节奏,“自由—纪律—自由”的节奏与“浪漫—精确—浪漫”的循环也相对应。浪漫期以自由为主,儿童天性好奇,不喜束缚,需要自由愉快地活动。精确期以纪律为主,这是一个需要严格训练的时期,应记忆的须记忆,当练习的须练习。最后复归于浪漫,此时,应把自由还于学生,使他自由运用所学,知识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便是智慧。
举个例子,初中物理学习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显然是建立在儿童时期积累的感官经验之上。如今我早已远离了童年的浪漫,也走过了青少年的精准,步入中年,我想我应该可以尽情浪漫了。最近迷上烘焙,第一次烤面包以失败告终。我把面团放在烤箱正中的不锈钢托盘上,然后将上下的发热管都调到了相同的温度,25分钟以后,面包上面生下面熟,老公奚落我“没好好学物理”。物理曾经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学科,我知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但那似乎只存在于考试中,而不在我的生活中。在这个例子中,我就是怀特海笔下那个“脑袋里装的仅仅是被接受,而没有加以实践和融汇贯通的呆滞思想”的反面教材。通过烤面包,我似乎明白了书中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既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
虽然怀特海不是心理学家,但他的教育主张符合现代心理学,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他认为“只有应用于生活的知识才有意义”,这一点他与同时代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高度契合。怀特海对学习周期的划分,教育节奏的把握,也体现了教育即过程的重要思想。他反对传授静止的知识,主张充分自由的浪漫,将一个点的学习拉长为一个过程的“旅行”,让学生沉浸在知识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中,探究未知的兴趣,发现真理的兴奋,运用知识的热情便会油然而生,进而重返更高级的浪漫,形成经验,萌生思想,拥有智慧,激发和引导他们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目的。
我想说“浪漫真好”,有的时候,学生遇到问题,与我讨论。当我给点提示后,还没有等我说完,他们就兴奋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理解得很透彻,但我没有强制继续给他们讲,而是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做不出来的时候,再继续讨论。之所以这样,就是不破坏孩子“发现的喜悦”,让其成为一个喜欢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周国平说“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强迫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三年级起就开始培优奥数,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
用怀特海的观点审视中国的教育,“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打乱生命的周期,破坏教育的节奏,哪怕现在看似成绩好,那也只不过是“行棋”过程中,中盘吃的子多了一点儿,终盘的时候,基本就都输了。我在担心,现在的教育会不会也是“一半生一半熟的面包”,而更让我担心的是,最敬业的中小学教师和最负责、最焦虑的中国父母是否知道“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培根名言),但愿我们的好心能培养出“会烤面包”的能干孩子。
怀特海指出,“最初的浪漫需要一种指引,毕竟儿童是漫长文明史的继承者,让他们在冰川时期人类知识的迷宫里游荡是很荒谬的,因此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能加强学习的自然动力,在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或是没有自由。”作为教师,是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不可或缺的同伴。如何行走?如何陪伴?怀特海给了思想却未作更具体的讲述。书中的这个观点,是我与作者最能互动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设计如何拉开学生与真理的距离,然后再走近真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费解,但细想一下,这不正是将知识还原成过程,不断刺激产生“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吗?一切学问都源自生活,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书本大多呈现的是归纳的结果,而知识和原始观察有着怎样的联系,怎样的归纳过程,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因此,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考虑,我们可能要拉开与纯粹的数学真理的距离,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拉开距离,保持适当的张力,方能实现真理的掌握、价值的认识、素养的提升,形成更高一级循环中“浪漫”的起点。
我愈来愈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教”真正的数学,数学的真谛来自内在的需求,内心的体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带着学生来一场浪漫的旅行,让他们不断体验、提问、思考和质疑,在上述过程的往复中自主地探索。教师能做的,便是制造“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把握教育的节奏,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及时评价、点拨交流。感谢怀特海,大师的经典之作《教育的目的》字字珠玑,掩卷难掩思,每读一遍必有新的收获。尽管读懂作者还需时日,但我至少读懂了自己,明白了“我是谁”“我应该到那里去”——陪伴我的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目送他们独自前行。
这种不朽源自他对鲜活生命的尊重。生命是有周期的,如活动与睡眠交替,工作与娱乐交替,学期与假期交替。怀特海认为智力活动也是有周期的,他把这个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精确”和“综合”。我认为最后一阶段是更“自由”的浪漫,所以我更喜欢将它称之为“超浪漫”。浪漫阶段积累感官经验,精准阶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概念层面,超浪漫阶段就是运用知识。这三个时期又分别与儿童、青年、成年,小学、中学、大学相对应,螺旋式上升或台阶式上升。人整个生命大的循环中包含着无数“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小循环。大到终身,小到每一节课都应该构筑成这样的循环,每一个循环都酝酿着下一轮的循环,在持续不断的循环中上升。
因为周期的存在,怀特海主张教育应该有节奏,“自由—纪律—自由”的节奏与“浪漫—精确—浪漫”的循环也相对应。浪漫期以自由为主,儿童天性好奇,不喜束缚,需要自由愉快地活动。精确期以纪律为主,这是一个需要严格训练的时期,应记忆的须记忆,当练习的须练习。最后复归于浪漫,此时,应把自由还于学生,使他自由运用所学,知识充满生机与活力,这便是智慧。
举个例子,初中物理学习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概念,显然是建立在儿童时期积累的感官经验之上。如今我早已远离了童年的浪漫,也走过了青少年的精准,步入中年,我想我应该可以尽情浪漫了。最近迷上烘焙,第一次烤面包以失败告终。我把面团放在烤箱正中的不锈钢托盘上,然后将上下的发热管都调到了相同的温度,25分钟以后,面包上面生下面熟,老公奚落我“没好好学物理”。物理曾经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学科,我知道金属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但那似乎只存在于考试中,而不在我的生活中。在这个例子中,我就是怀特海笔下那个“脑袋里装的仅仅是被接受,而没有加以实践和融汇贯通的呆滞思想”的反面教材。通过烤面包,我似乎明白了书中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既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
虽然怀特海不是心理学家,但他的教育主张符合现代心理学,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他认为“只有应用于生活的知识才有意义”,这一点他与同时代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高度契合。怀特海对学习周期的划分,教育节奏的把握,也体现了教育即过程的重要思想。他反对传授静止的知识,主张充分自由的浪漫,将一个点的学习拉长为一个过程的“旅行”,让学生沉浸在知识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中,探究未知的兴趣,发现真理的兴奋,运用知识的热情便会油然而生,进而重返更高级的浪漫,形成经验,萌生思想,拥有智慧,激发和引导他们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目的。
我想说“浪漫真好”,有的时候,学生遇到问题,与我讨论。当我给点提示后,还没有等我说完,他们就兴奋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理解得很透彻,但我没有强制继续给他们讲,而是让他们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做不出来的时候,再继续讨论。之所以这样,就是不破坏孩子“发现的喜悦”,让其成为一个喜欢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周国平说“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以不输在起跑线上为由,强迫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三年级起就开始培优奥数,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
用怀特海的观点审视中国的教育,“在比较小的年纪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求知兴趣”,打乱生命的周期,破坏教育的节奏,哪怕现在看似成绩好,那也只不过是“行棋”过程中,中盘吃的子多了一点儿,终盘的时候,基本就都输了。我在担心,现在的教育会不会也是“一半生一半熟的面包”,而更让我担心的是,最敬业的中小学教师和最负责、最焦虑的中国父母是否知道“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培根名言),但愿我们的好心能培养出“会烤面包”的能干孩子。
怀特海指出,“最初的浪漫需要一种指引,毕竟儿童是漫长文明史的继承者,让他们在冰川时期人类知识的迷宫里游荡是很荒谬的,因此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能加强学习的自然动力,在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或是没有自由。”作为教师,是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不可或缺的同伴。如何行走?如何陪伴?怀特海给了思想却未作更具体的讲述。书中的这个观点,是我与作者最能互动的地方。多年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设计如何拉开学生与真理的距离,然后再走近真理。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费解,但细想一下,这不正是将知识还原成过程,不断刺激产生“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吗?一切学问都源自生活,是从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中归纳出来的。书本大多呈现的是归纳的结果,而知识和原始观察有着怎样的联系,怎样的归纳过程,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因此,从教学过程的角度考虑,我们可能要拉开与纯粹的数学真理的距离,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拉开距离,保持适当的张力,方能实现真理的掌握、价值的认识、素养的提升,形成更高一级循环中“浪漫”的起点。
我愈来愈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教”真正的数学,数学的真谛来自内在的需求,内心的体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带着学生来一场浪漫的旅行,让他们不断体验、提问、思考和质疑,在上述过程的往复中自主地探索。教师能做的,便是制造“浪漫—精确—超浪漫”的回旋周期,把握教育的节奏,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及时评价、点拨交流。感谢怀特海,大师的经典之作《教育的目的》字字珠玑,掩卷难掩思,每读一遍必有新的收获。尽管读懂作者还需时日,但我至少读懂了自己,明白了“我是谁”“我应该到那里去”——陪伴我的学生行走在浪漫与精确之间,在一个合适的时候目送他们独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