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科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分析,以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研究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应的策略。本文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就业质量;毕业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06-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大学生人数扩招现实情况,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而言,其实包含多个方面,归纳总结主要包含就业数量难和就业质量低这两方面。从199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这项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建设,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情况的整体情况,只能从一个方面评价一个教学阶段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量”的成绩,无法全面衡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工作中对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很多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搞好就业质量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在专业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多思考。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和建设,形成了高校与市场相衔接的闭环教育教学制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質量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针对高等院校就业质量进行合理分析,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效反馈机制、促进高等院校优化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改进学生的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提高高等学校就业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颇大。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人生规划和发展。每个人只有在安稳的环境中和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前提下工作,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各项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专业的选择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是就业质量的重要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以后人生的发展。职业生涯对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将会有助于改进专业的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一点在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2.改善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长久发展。对高等学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和招生情况。当学生毕业后进入不同行业,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品牌。高校要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良好品牌,即良好的就业质量为高校自身打造了很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声誉,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是高校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局势下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毕业生就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针对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在不断地摸索并尝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但离完全建立至完善的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停留在对学生毕业时择业就业方面的指导,没有解决根本上的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已经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在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生源比较一般,加之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定位,简单按照普通高校本科生的标准予以培养,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的测控专业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当前的需要,使得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明显优势可言。
3.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受精英化教育的传统观念及高等教育投资过高所产生的补偿心理的影响,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生职业期望相对较高,其中包括以下一些因素:如工作地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收入、公司的发展状况等。大多数测控毕业生多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毕业生过高的理想期望和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能清楚认识当前的就业环境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被动,较难尽快融入新的工作中去,或多或少影响新的工作。
四、目前测控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文件要求,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于2014年分别在学校网站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对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较全面的信息发布。这是教育部首次大规模地组织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和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和《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等要求,陕西省从2014年起开始编写了《2014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分析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为全国高校以及陕西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加吻合,增强了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西安科技大学从2014年起开始发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根据报告显示,我校2014届各类毕业生共有55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785人,本科生4534人(国防生77人),专科生256人。覆盖全校6个博士专业(方向),69个硕士专业(方向),56个本科专业(方向),5个专科专业(方向)。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4年毕业学生61人,就业人数59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6.72%,在全校56个本科专业中中等偏上。按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2014—2016年间就业区域和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从4年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测控系就业学生留在西北地区较多,从就业单位性质来说留在非国有企业较多。
五、解决策略
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探讨就业质量评价的主体多样性,就业质量评价标准不够规范,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基础单一等问题,明确“就业质量”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就业质量体系;进一步明确就业质量标准,取样设置要得当,分析成因,找出对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工作薪酬、薪酬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动机等多项综合指标进行评价。
2.从社会和市场方面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指标来评价,采用人才能力素养与岗位匹配程度、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3.分析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对学校产生的正面影响,可持续为以后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社会影响力及声誉产生重要影响等因素,作为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新的维度。
4.通过高等院校毕业生所取得的成就、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认可度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公司为高校树立的品牌等几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岳昭.对我院教改论文的思考[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7,9(4):112-114.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关键词:就业质量;毕业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06-02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大学生人数扩招现实情况,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而言,其实包含多个方面,归纳总结主要包含就业数量难和就业质量低这两方面。从199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这项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建设,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情况的整体情况,只能从一个方面评价一个教学阶段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量”的成绩,无法全面衡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工作中对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很多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搞好就业质量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在专业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多思考。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和建设,形成了高校与市场相衔接的闭环教育教学制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質量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针对高等院校就业质量进行合理分析,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效反馈机制、促进高等院校优化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改进学生的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提高高等学校就业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颇大。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人生规划和发展。每个人只有在安稳的环境中和健全的福利保障体系前提下工作,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各项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专业的选择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是就业质量的重要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以后人生的发展。职业生涯对专业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研究毕业生就业质量将会有助于改进专业的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这一点在每位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2.改善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的长久发展。对高等学校来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和招生情况。当学生毕业后进入不同行业,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与品牌。高校要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良好品牌,即良好的就业质量为高校自身打造了很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声誉,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是高校在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局势下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毕业生就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针对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在不断地摸索并尝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体系,但离完全建立至完善的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停留在对学生毕业时择业就业方面的指导,没有解决根本上的就业问题。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社会已经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2.在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生源比较一般,加之培养方案中对专业定位,简单按照普通高校本科生的标准予以培养,专业特色不明显,培养的测控专业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的当前的需要,使得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没有明显优势可言。
3.每个毕业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受精英化教育的传统观念及高等教育投资过高所产生的补偿心理的影响,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毕业生职业期望相对较高,其中包括以下一些因素:如工作地域、工作单位性质、工作收入、公司的发展状况等。大多数测控毕业生多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等收入稳定、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毕业生过高的理想期望和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能清楚认识当前的就业环境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所以,一部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比较被动,较难尽快融入新的工作中去,或多或少影响新的工作。
四、目前测控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文件要求,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于2014年分别在学校网站发布了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对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了较全面的信息发布。这是教育部首次大规模地组织编制和发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和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22号)和《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等要求,陕西省从2014年起开始编写了《2014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分析了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发展趋势等,为全国高校以及陕西高校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使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更加吻合,增强了高等院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西安科技大学从2014年起开始发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根据报告显示,我校2014届各类毕业生共有559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2人,硕士研究生785人,本科生4534人(国防生77人),专科生256人。覆盖全校6个博士专业(方向),69个硕士专业(方向),56个本科专业(方向),5个专科专业(方向)。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14年毕业学生61人,就业人数59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6.72%,在全校56个本科专业中中等偏上。按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2014—2016年间就业区域和就业单位性质来看,从4年的分析上可以看出,测控系就业学生留在西北地区较多,从就业单位性质来说留在非国有企业较多。
五、解决策略
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探讨就业质量评价的主体多样性,就业质量评价标准不够规范,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基础单一等问题,明确“就业质量”的内涵与外延;提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就业质量体系;进一步明确就业质量标准,取样设置要得当,分析成因,找出对策。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1.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工作薪酬、薪酬福利、社会保障、工作动机等多项综合指标进行评价。
2.从社会和市场方面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指标来评价,采用人才能力素养与岗位匹配程度、用人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两个指标进行评价。
3.分析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对学校产生的正面影响,可持续为以后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社会影响力及声誉产生重要影响等因素,作为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新的维度。
4.通过高等院校毕业生所取得的成就、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认可度以及高校毕业生在公司为高校树立的品牌等几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岳昭.对我院教改论文的思考[J].宁夏工学院学报,1997,9(4):112-114.
[2]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