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这里的读书就指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
  一、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质疑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提得问题多,提得问题有价值;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边看边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挖掘文本内蕴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也多次强调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注重用好教科书,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认真地读,充分地读,用心去感悟。教学《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而第二个不加引号?它们各是什么意思?这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别人说的话,是对大榕树的特殊称呼;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是作者亲眼所见的,不需要加引号。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阅读质疑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目前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占着重要的地位。我在教学《草船借箭》,在学习“知悉对方”时,有学生质疑:如果鲁肃事先全盘告诉周瑜,诸葛亮的借箭计划会成功吗?为什么鲁肃不会告诉周瑜呢?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认真思考之后,有了不同的答案:鲁肃是个老实忠厚之人;鲁肃想试试诸葛亮的本事;鲁肃两边都不得罪,告诉了周瑜,但不全说;鲁肃对周瑜的做法有成见,他不会出卖诸葛亮;鲁肃和诸葛亮是最要好的朋友,他当然不会出卖诸葛亮……引发了学生的多维思考,表达了学生个性化观点。又如教学《田忌赛马》,“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究竟如何调换顺序?为什么会转败为胜?如果齐威王也调换马的顺序,结果又会怎样呢?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大胆质疑,启发思维,充分培养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進行阅读方法指导
  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例如学习第八册《草帽计》一课,在理解“红军战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的神机妙算”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随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贺龙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思考此问,学生必然联系上文贺龙“善用天时”、“善用地利”“善知人心”来理解。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前后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五、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阅读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海洋生物、中外科学家、艺术家等等,无所不有。一些反映近年来科学技术新成果的文章陆续编入课本。语文课本内容的时间、空间的跨度之大,是其他教材难以相比的,可见内容之丰富。学生阅读这样的教材,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深入理解课文,更谈不上鉴赏、评价课文的。我们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必须加强课外阅读。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课标如一座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教育教学前进的航向。在工作实践中,我對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资源作了一番思考。教师是构成语文课堂的最具有指向性,最具向心力的元素,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无论是知识结构、情感态度,还是其人生经历等等,都是学生跨越未知领域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都可用来启发学生的思
期刊
一、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的“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因为“学徒制”并不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各国自有手工业生产开始,便逐步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学徒制”,以掌握某类技艺和经验的“师父”直接将技术手把手传授给“徒弟”。培养的过程比较长,学徒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同时,传统学徒制是全程教育,师傅在培训徒弟的过程中负有全面教育责任,学习的方式是现场亲自动手操作,徒弟可以在了解生产基本情
期刊
艺术是用来表达的,表现阶段的系列活动是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表现、表达自己对民间艺术教育某一内容的理解、感受等。而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美的欣赏成为一大难题。  因此,笔者以《布老虎》为例浅谈一下如何进行美术的欣赏。  一、参观布老虎展,初步感知布老虎的美  此为美术欣赏的描述阶段,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探索态度,他们不但爱问“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有什么特点?”这一环节的主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开发实施以市场用人需求为导向的岗位对接课程,对增强中职学生综合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有重要意义。中职学校岗位对接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就业成长的客观要求。本文论述了岗位对接课程的内涵、架构、内容、实施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实施中职学校岗位对接课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 岗位对接 课程开发  一、岗位对接课程概述  1.什么是岗位对接课程。随着就业压
期刊
【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三册教材《大树的故事》。  【课型】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孩子们对大树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课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本课内容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达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教学目标】(1)美育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绿
期刊
原以为只要自己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一定能教好学生,但这样下来,每一天都很累,可课堂上仍然有不少的学生做小动作、无精打采,效率很低。  近几年的课改让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理念,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感到有一条原则较重要,即让赏识走进语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爱学语文。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
期刊
目前,情境教学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幼儿的情感体验具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性和情境性,总是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产生的。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语言教学的情境,便于优化语言教学,也便于在情绪上感染幼儿,为幼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当今中国家庭结构主要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沉溺于成人关爱中的儿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没有感情付
期刊
一、充分的教学准备是前提  认识是先导。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学活动。课程不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以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教室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舞台,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以及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教学是
期刊
摘 要:针对初中学生学法死板、学习成绩差等问题,作为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要求,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从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做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数学教学 反思实践 策略探究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地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
期刊
所谓厌学即厌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感到学习很被动,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试分数低,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学习活动项目等。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