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理是高中文科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由于其思维方式较为发散,考查的知识点宽而繁杂,因此很多学生都感觉其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要学好高中地理就离不开科学的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关键词】高中地理 知识体系 题型分析 注意事项 答题技巧
  高中地理作为文科的一门重要学科,往往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其难度较大,往往被许多文科生认定为自己高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高中地理的考试范围往往较广,因此需要学生的基础知识必须十分扎实,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从更广的知识层面上进行地理知识的分析。相比于高中政治和高中历史,高中地理的逻辑性更强,难度更高,在高考文综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高中地理在试卷中的考查点往往不仅是地理知识,还需要学生联想到其他方面,例如人类的生产生活、全球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些题的解答还需要学生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分析。高中地理的难度较大,复习起来较为困难,但是越是困难的科目越需要学生花心思复习,尤其是容易拉开差距的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绩。
  一、建立知识体系,扎实基础知识
  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庞杂,复习起来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学生将地理知识归类,分模块建立知识大纲,这样的知识大纲条理更加清楚,复习和阅读起来更加直观。学生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顺序依次进行知识点的归类整理,也可以按照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学生可以总结出日照这部分的知识,将日照这一大模块的知识独立出来,然后“切碎”成影响日照长短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程度的因素等等。
  常考的知识点学生需要重点归纳作为复习的重点,例如河流的洪涝灾害这一部分,通常会被出成综合大题,因此学生在整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格外用心,要将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总结。知识体系的建立对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知识体系的排布方式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来制定,怎么整理有助于自己理解和复习就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整理。
  二、分析题型,总结出题目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对于我们高中地理的考试来说也是十分贴切的,我们要想攻克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获得高分,就需要对高中地理考试的题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高中地理试卷中的第一大题往往是选择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而且综合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和耐心。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法。这类方法适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可以从答案中选择正确选项。2.排除法。如果在考试的时候,选择题的答案中地理现象罗列的较多,学生可以采用排除法可以将确认错误的选项排除,重点分析剩余选项。这一类方法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用于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还可以运用到别的学科。3.对比法。如果单选题有多个选项都正确,那么学生需要重新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和重点词,将答案进行对比和分析,选择出最合理的答案选项。
  高中地理的试卷中还有一种题型就是综合题,其考查形式往往是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作答,这一部分题目也是学生丢分最严重的题目。综合题通常可以分为描述题、措施题、评价题等等,描述题通常是让学生描述某一位置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是某一位置的地理成因,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学生记忆和背诵,需要答题者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将问题描述出来;措施题是指问题设置为针对某一地理现象,应提出什么样的治理措施。
  例如,措施类题目最常询问的就是河流洪涝灾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生态不平衡的治理措施等。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分析题目,找出造成这一地理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其次从技术角度加以分析,提出治理这一类地理现象的具体措施,最后,如果是资源短缺类题目,学生可以从开源节流这一角度进行分析。
  评价类题目通常是要学生写出这一类地理现象的作用、意义、影响等,这一类题目的解答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其次,如果题目具有两面性,学生需要从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叙述,最后,学生还可以从人类活动方面进行分析。
  三、总结答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们在熟悉了题型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之后,更需要注意答题的一般步骤,将答案能够更加有条理、更加系统地表达在题目中。一般我们认为,在解題的时候需要注重答案的条理性,最好能够将要回答的几个方面分类、分点描述,一句一段,这样的答题方式往往会让答案更加直观,阅卷老师在批改题目的时候也会更容易找到答案的重点。同时,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也需要具有分明的层次,最好将答案排版成层层递进的形式,将最浅层次的答案放到最开始的位置,之后层层递进,将最精彩、最有内涵的答案放到压轴的位置。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层次分明更容易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还能够给阅卷老师留下思维清晰的好印象。
  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般的答题过程,熟悉解答大题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考试的时候能保持更加清晰和条理的思路。首先,学生在接触到一道大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审题,将材料中的文字细看一遍,找出关键词,如果材料给的是图片或表格,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片或者表格,从这些图片或者表格中挖掘出图表中隐含的条件,弄清楚出题者的意图。分析这些关键词或者隐含条件的相关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在脑中进行简单的归纳。
  其次,学生在对题干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就需要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摸清题目的考查点是什么,结合自己从题干中提炼出的知识点,调动脑中的知识,进行答案的一个初步总结。接下来就是答案的书写环节,学生需要将自己脑中成型的答案写到试卷上,这一过程学生一定要平心静气,将答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最后,学生在答完大题之后,需要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检查题干中给的所有条件是否都已用上,如果有遗漏的条件,学生需要结合一些拓展性知识对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学习看似困难,其实只要学生认真复习,总结出一套答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就可以轻松获得地理高分了。
其他文献
《化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从知识和技能上看,是一个“不知―-知道―-应用”的渐进过程;从过程和方法看,是一个“不会―-会―-熟练”的渐进过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是一个“体验快乐―-享受快乐-―追求快乐”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课程时,分三个渐进过程来有效实施。  一、扶着
【摘要】如今的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形式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相应的对于中国人民的思想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就将论述初时事政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也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重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学习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其中,把情感态度列为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了“以人
【摘要】传统的作业设计,过多注重知识掌握,忽视学生能力发展。这些作业枯燥呆板,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我在作业设计的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 有效性 自主性 趣味性 实践性 差异性         有效的语文作业应当是多姿多彩的,不仅能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层状场地中透镜体对地震动影响的基本规律,分析层状场地与均匀场地的差别、含透镜体场地与不含透镜体场地对地震动影响的差别,以及透镜体埋深、宽度、厚度、刚度和输入波频谱等因素对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层状场地与其等效的均匀场地有着显著的差别;透镜体的存在对地震动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93.5%;由于入射波在透镜体周围的散射,会产生竖向加速度,且竖向加速度的短周期成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音乐 学习能力 培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最大限度地领会和掌握学习材料,使掌握知识简单化,快速化的活动方式。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