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剖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认为举国体制仍是我国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特殊体育人才成功不足以完全推翻举国体制的优势。我国仍应以国家主导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主,多种社会团体参与为辅不动摇。为家庭、企业、个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平台。推动竞技体育的社会化、经济化、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些无疑归功于我国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養体系基本上是处于“三级训练网”阶段,即“体校(业余体校)-省队-国家队”。这种培养模式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在很短的时间迅速崛起。但其由此产生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运动员文化素养偏低、奥运冠军退役后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剖析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进而分析并找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发展的新对策。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助力。
  一、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举国体制
  建国初期,国家物质极度匮乏,百废待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国家采用行政手段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国家负责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到运动员的选择、培养等。依赖于国家投资,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迅速腾飞。但随着教育制度及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针对日益严重的问题,国家开始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及理念。1978年改革开放后,社会业余组织和团体开始参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1987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体教结合”的指导思想开始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新的思想使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但是我国“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完善建立。
  二、特殊体育人才成功案例分析
  近几年,中国网球选手李娜、斯诺克选手丁俊晖在体坛比较受关注。他们的成功举世瞩目。为什么是她?亦或是他?他们的成功无疑冲击着我国传统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即举国体制。
  在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仍然是“体校-省队-国家队”。这种方式是由国家出资培养。中国的特殊社会制度造就了特殊的教育模式,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经历了体校到专业队,再到职业队的过程,再到国家队一如既往的集训方式。李娜与丁俊晖却是与这种模式相反的两种成才方式。丁俊晖是完全脱离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家长重金栽培,海外留洋,自力更生,直到取得现在的伟大成就。李娜的成绩与名气是在单飞后取得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李娜职业生涯的早期,国家队的培养不可或缺。体校、国家队给了李娜网球启蒙,并为她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网球动辄每年数十万元的开支,如果没有当年国家的“赞助”,李娜很难顺利走到今天。李娜的成才之路应该属于混合型的,它既有举国体制的影子,又有自学成才的影子。
  以丁俊晖为代表的“家庭培养”模式和以李娜为代表的“混合型培养”模式的成功,我们应给予肯定,这些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鲜血液。但切不可因此完全推翻举国体制的主导地位。
  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发展策略
  (一)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现在还不能完全否认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应该是我国目前主要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方式。这是现在的中国能快速在世界竞技体育之林占有一席之地的方式。从实行举国体制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果去掉举国体制,中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令人担忧。
  (二)鼓励家庭、私营企业、个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他们提供可能发展的平台。一方面在这种方式下人们会有更大的想要成功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国家节省了一部分财力、物力。适当的使竞技体育经济化、市场化,使它更充满活力。学习美国竞技体育的一些优点。俱乐部、企业等去培养一支球队或者是运动员选手。目前,即使是举国体制,也很难做到把每一项运动项目发展的很好。国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比较能获得成绩的奥运会项目,这无疑为企业、家庭、个人带来的发展的空间,像李宁运动品牌的成功自然离不开体育。这样不仅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这就达成了双赢的目的。对于非奥运会项目,没有了国家的支持,就必须靠来自民间的力量来发展。
  四、结论
  “体校(业余体校)-省队-国家队”仍是我国目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这种培养方式仍具有优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这种培养模式因国家体制、国情等,仍然有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市场。
  我国目前关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式仍应该以举国体制为主导地位不动摇。在新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思想指导下,让社会上的力量不断融入到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来。由过分依赖国家支持到以国家支持为主、多种社会团体培养为辅的转变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战伟.基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6.
  [2]陈道裕,赵国华,张丹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方式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04):16-20.
  [3]刘攀.新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与发展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
  [4]刘波.从“物”到“人”的转变——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走向的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02):16-18.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其他文献
校园足球的普及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高水平足球苗子的生源地。近几年随着“省长杯”“市长杯”、“区长杯”“校长杯”等比赛的频繁开展,我市很多学校对足球训练都很重视,使得足球水平逐年提高,从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市足球运动的蓬勃开展,如何才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呢?这应该说是一个值得广大足球教练员们探讨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结合兄弟市县学校一些强队比赛成功经验,浅谈一
期刊
【摘 要】支持儿童研究教学制度落地生根是行动实践的过程。儿童研究四大样态、四大制度细化为100条行动清单,让制度走向生动。制度清单的运用,让儿童研究走向日常,协商、连接、选择,让儿童学会研究,从共享到差异,让儿童走向研究的自由。  【关键词】儿童研究;行动构想;制度清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26-0072-03  【作者简介】陈芳,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是亲密需要,人际交往的愿望强烈,对友谊有着迫切的需要。青少年能否与同
结合胶合木的主要特点,探讨了以胶合梁和胶合柱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胶合木结构住宅的结构形式,提出了对胶合木结构侧向受力系统采取剪力墙和应力蒙皮结构的概念设计法,并做了简单介
内容简介:《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述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历届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资格、运动会组织及其赛事的宣传机制、综合服务行业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学生运动会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运动会的经费管理在改革后落实往届运动会运行惯例下,首次形成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商业企业赞助一种新的赛事运行模式;比赛场馆从专门建造到依托学校运行;运动员在报名注册资格上更加规范。  关键词:运行模式;全国;学生运动会;学校体育 
结合工程简介,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措施、预埋插筋、模板组装、预留洞和预埋螺栓孔的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方面介绍了绞车基础两个阶段的施工工艺,以供类似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