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6年,在广西来宾市兴宾区进行了“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综合防控甘蔗螟虫试验,比较“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和常规防治4种措施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赤眼蜂、性信息素及“赤眼蜂+性信息素”防治甘蔗螟虫效果良好,其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均比常规防治明显减少,尤其是“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的防治效果突出,667 m2比常规防治增产
1 598 kg,增产率26.8%。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性信息素;甘蔗螟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2.011
知网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818.1920.03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8/18 19:20:00
甘蔗螟虫俗称甘蔗钻心虫,是为害甘蔗较为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历年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2],发生面积23.33万hm2,对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防治甘蔗螟虫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尤其是反复使用广谱性、残效期长的农药,不仅把害虫杀死,也会将害虫的天敌消灭,打破自然界害虫与其天敌间的平衡,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以致每年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和成本不断提高,防效却不断下降,同时还影响甘蔗品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健康[3]。
为进一步探索高效、经济、环保的甘蔗螟虫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技术支撑[4],2016年笔者在兴宾区进行了“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综合防控甘蔗螟虫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处在大面积宿根蔗和春植蔗交混连片种植区,赤眼蜂和性信息素防治区设在兴宾区农科所,常规防治区设在良塘镇北合村。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甘蔗品种:桂糖42号、桂糖46号和福农41号。
螟黄赤眼蜂蜂卡: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二点螟、黄螟、条螟、大螟性信息素诱芯及飞蛾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3.6%鑫特丁杀虫双颗粒剂: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45%毒死蜱乳油: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①赤眼蜂+性信息素,②赤眼蜂,③性信息素,④常规防治(CK)。各处理面积均为53.33 hm2。除常规防治外,其他处理甘蔗整个生长季节都不使用化学农药。
1.3.1 释放螟黄赤眼蜂
根据历期预测法[5],在第一代蛾始盛期开始放蜂[6],整个生长季共放蜂5次,每667 m2每次放5张蜂卡,蜂量共5 000头。从蔗田边第10行开始释放,每走20步释放1张卡,直至蔗田尽头,间隔10行重复释放。将蜂卡粘在甘蔗叶背,以防雨水冲刷、阳光暴晒及蚂蚁咬食。
“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個处理的放蜂和安装时间一致,放蜂时间分别为3月26日、4月6日、4月14日、6月5日、6月12日。
1.3.2 性信息素及诱捕器的安装
1个诱捕器配套1支性信息素,每667 m2安装二点螟、黄螟、条螟、大螟性诱捕器各1套,呈直线排列,采用平行式布局,不同诱芯的诱捕器间距10 m,相同诱芯的诱捕器间距20 m。诱捕器的高度为诱虫孔距离地面60 cm左右。3月26日安装诱捕器,4月25日和5月25日分别更换一次性信息素诱芯。
1.3.3 常规防治
分2次进行:①在春植蔗下种时、宿根蔗中耕培土时,每hm2用3.6%鑫特丁杀虫双颗粒剂75 kg,均匀撒施在沟内,再覆土;②在第一代防治适期(4月12—13日),每667 m2用45%毒死蜱乳油100 g对水45 L均匀喷雾。
1.4 调查方法
甘蔗螟虫苗期为害造成枯心,拔节期为害造成螟害节,生长后期为害造成断尾,试验主要根据甘蔗枯心率、螟害节率及断尾率来判断防治效果。
每处理随机选择6块蔗田,其中3块新植蔗田、3块宿根蔗田,每块蔗田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0株,共调查500株,5月3日调查记录枯心株数,计算枯心率;12月26—27日调查记录断尾株数,破茎计螟害节数,计算断尾率和螟害节率。
枯心率(%)=枯心株数/调查株数×100
断尾率(%)=断尾株数/调查株数×100
螟害节率(%)=螟害节数/调查节数×100
1.5 甘蔗产量测定方法
12月28日于不靠边行的蔗田内采用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 m2,测量记载有效的蔗茎数(1 m高以上为有效茎),每株茎径和株高,并进行现场称重实收实测记录,折算出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甘蔗螟虫为害情况
各处理甘蔗螟虫为害情况列于表1。春植蔗枯心率低,主要是由于种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时已避过了第一代甘蔗螟虫成虫羽化盛期。
从表1可知,“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个处理的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均比常规防治处理明显降低,而其中又以赤眼蜂+性信息素处理的最低,其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分别比常规防治处理减少70.4%、66.4%和59.0%;赤眼蜂处理与性信息素处理之间的枯心率差别极微(比常规防治分别减少42.7%和42.4%),但断尾率和螟害节率有较大的差异。
2.2 各处理甘蔗产量
各处理甘蔗产量性状及产量情况列于表2。表中数据为宿根蔗与春植蔗合计的平均数。
由表2可知,“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个处理的有效茎数、茎径、株高等产量性状均高于常规防治处理,因而产量也相应提高,表明甘蔗产量与螟虫的防治效果成正比。赤眼蜂+性信息素处理的产量最高,667 m2比常规防治处理增产1 598 kg,增产率26.8%。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赤眼蜂、性信息素及“赤眼蜂+性信息素”防治甘蔗螟虫效果良好,其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均比常规防治明显减少,甘蔗增产效果也很明显,尤其是“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的防治效果突出,甘蔗增产效果也最为显著。
兴宾区主要蔗区整个甘蔗生长期都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等种群混合发生,甘蔗封行后,人工施药极为困难,此时蔗农大多放弃防治,导致中后期的螟害难于控制,螟害严重。因此,要科学控制螟害,就要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取释放“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等绿色防控技术,这样既可提高防效,又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同时还能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促进田间生态良性循环。建议将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试验中由于蔗螟世代重叠严重,加上田间宿根蔗、秋植蔗、春植蔗同时存在,苗情差异大,只能依据大部分蔗螟的发育进度进行统一释放赤眼蜂和性信息素,故田间还会造成少量为害。
参考文献:
[1] 黄应昆,李文凤.现代甘蔗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罗志明,李文凤,黄应昆,等.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J].农药,2010(5):383-384.
[3] 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J].攀登,2006(4):147.
[4] 钟天润.科学用药,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 张孝羲,张跃进.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王凯学.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技术[M].广西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丁志祥)
1 598 kg,增产率26.8%。
关键词 螟黄赤眼蜂;性信息素;甘蔗螟虫;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2.011
知网出版网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818.1920.03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8/18 19:20:00
甘蔗螟虫俗称甘蔗钻心虫,是为害甘蔗较为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历年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2],发生面积23.33万hm2,对甘蔗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长期以来,防治甘蔗螟虫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尤其是反复使用广谱性、残效期长的农药,不仅把害虫杀死,也会将害虫的天敌消灭,打破自然界害虫与其天敌间的平衡,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以致每年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和成本不断提高,防效却不断下降,同时还影响甘蔗品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健康[3]。
为进一步探索高效、经济、环保的甘蔗螟虫绿色防控技术,实施农药减量控害,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供技术支撑[4],2016年笔者在兴宾区进行了“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综合防控甘蔗螟虫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处在大面积宿根蔗和春植蔗交混连片种植区,赤眼蜂和性信息素防治区设在兴宾区农科所,常规防治区设在良塘镇北合村。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甘蔗品种:桂糖42号、桂糖46号和福农41号。
螟黄赤眼蜂蜂卡: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二点螟、黄螟、条螟、大螟性信息素诱芯及飞蛾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3.6%鑫特丁杀虫双颗粒剂:河北昊阳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45%毒死蜱乳油: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①赤眼蜂+性信息素,②赤眼蜂,③性信息素,④常规防治(CK)。各处理面积均为53.33 hm2。除常规防治外,其他处理甘蔗整个生长季节都不使用化学农药。
1.3.1 释放螟黄赤眼蜂
根据历期预测法[5],在第一代蛾始盛期开始放蜂[6],整个生长季共放蜂5次,每667 m2每次放5张蜂卡,蜂量共5 000头。从蔗田边第10行开始释放,每走20步释放1张卡,直至蔗田尽头,间隔10行重复释放。将蜂卡粘在甘蔗叶背,以防雨水冲刷、阳光暴晒及蚂蚁咬食。
“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個处理的放蜂和安装时间一致,放蜂时间分别为3月26日、4月6日、4月14日、6月5日、6月12日。
1.3.2 性信息素及诱捕器的安装
1个诱捕器配套1支性信息素,每667 m2安装二点螟、黄螟、条螟、大螟性诱捕器各1套,呈直线排列,采用平行式布局,不同诱芯的诱捕器间距10 m,相同诱芯的诱捕器间距20 m。诱捕器的高度为诱虫孔距离地面60 cm左右。3月26日安装诱捕器,4月25日和5月25日分别更换一次性信息素诱芯。
1.3.3 常规防治
分2次进行:①在春植蔗下种时、宿根蔗中耕培土时,每hm2用3.6%鑫特丁杀虫双颗粒剂75 kg,均匀撒施在沟内,再覆土;②在第一代防治适期(4月12—13日),每667 m2用45%毒死蜱乳油100 g对水45 L均匀喷雾。
1.4 调查方法
甘蔗螟虫苗期为害造成枯心,拔节期为害造成螟害节,生长后期为害造成断尾,试验主要根据甘蔗枯心率、螟害节率及断尾率来判断防治效果。
每处理随机选择6块蔗田,其中3块新植蔗田、3块宿根蔗田,每块蔗田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连续调查100株,共调查500株,5月3日调查记录枯心株数,计算枯心率;12月26—27日调查记录断尾株数,破茎计螟害节数,计算断尾率和螟害节率。
枯心率(%)=枯心株数/调查株数×100
断尾率(%)=断尾株数/调查株数×100
螟害节率(%)=螟害节数/调查节数×100
1.5 甘蔗产量测定方法
12月28日于不靠边行的蔗田内采用梅花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 m2,测量记载有效的蔗茎数(1 m高以上为有效茎),每株茎径和株高,并进行现场称重实收实测记录,折算出667 m2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甘蔗螟虫为害情况
各处理甘蔗螟虫为害情况列于表1。春植蔗枯心率低,主要是由于种植期在3月上、中旬,出苗时已避过了第一代甘蔗螟虫成虫羽化盛期。
从表1可知,“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个处理的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均比常规防治处理明显降低,而其中又以赤眼蜂+性信息素处理的最低,其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分别比常规防治处理减少70.4%、66.4%和59.0%;赤眼蜂处理与性信息素处理之间的枯心率差别极微(比常规防治分别减少42.7%和42.4%),但断尾率和螟害节率有较大的差异。
2.2 各处理甘蔗产量
各处理甘蔗产量性状及产量情况列于表2。表中数据为宿根蔗与春植蔗合计的平均数。
由表2可知,“赤眼蜂+性信息素”、赤眼蜂、性信息素3个处理的有效茎数、茎径、株高等产量性状均高于常规防治处理,因而产量也相应提高,表明甘蔗产量与螟虫的防治效果成正比。赤眼蜂+性信息素处理的产量最高,667 m2比常规防治处理增产1 598 kg,增产率26.8%。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用赤眼蜂、性信息素及“赤眼蜂+性信息素”防治甘蔗螟虫效果良好,其枯心率、断尾率、螟害节率均比常规防治明显减少,甘蔗增产效果也很明显,尤其是“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的防治效果突出,甘蔗增产效果也最为显著。
兴宾区主要蔗区整个甘蔗生长期都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等种群混合发生,甘蔗封行后,人工施药极为困难,此时蔗农大多放弃防治,导致中后期的螟害难于控制,螟害严重。因此,要科学控制螟害,就要在做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取释放“赤眼蜂+性信息素”集成模式等绿色防控技术,这样既可提高防效,又减少了化学农药用量,同时还能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促进田间生态良性循环。建议将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本试验中由于蔗螟世代重叠严重,加上田间宿根蔗、秋植蔗、春植蔗同时存在,苗情差异大,只能依据大部分蔗螟的发育进度进行统一释放赤眼蜂和性信息素,故田间还会造成少量为害。
参考文献:
[1] 黄应昆,李文凤.现代甘蔗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罗志明,李文凤,黄应昆,等.3.6%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药效试验[J].农药,2010(5):383-384.
[3] 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J].攀登,2006(4):147.
[4] 钟天润.科学用药,绿色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 张孝羲,张跃进.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王凯学.广西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技术[M].广西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