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角色游戏”的探索中转变教育思想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美工区、建筑区、家庭区、图书区……这些耳熟能详的区角,已经伴随我们多年。每天在这些角角落落里,都会上演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教师们的教育故事。区角到底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发展?是否已经成为幼儿最适宜的发展场所?开学初,教师们的一场关于“自由角色游戏”的争论,拉开了这场思想蜕变的序幕。这场争论对曾经陪伴我们十几年的区域游戏有了新的诠释,让早已习惯的思维模式有了新的转变,为幼儿园游戏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的视角。
  从孩子的视角看待游戏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近几年教师在其中也做着不断的探索与调整,游戏内容根据孩子的兴趣不断丰富,满足孩子多种游戏需要;游戏材料从基本类别的提供拓展到师生共同收集几十种,为孩子们的游戏探索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教师支持也跟随孩子的游戏脚步,给予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些转变的确让我们看到了有力量的孩子。就在忙着寻找“哇”时刻的时候,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开学初,中班教师为孩子们曾经最喜欢的娃娃家增添了许多小物件,希望他们能够在这里继续开启新的探索旅程,展示学习的力量。但某个小朋友一次偶然的餐厅创意,引起了同伴的兴趣,孩子们有滋有味地玩起了餐厅游戏。
  争论一:开设“娃娃家”还是“小餐厅”
  面对孩子们的表现,我和老师们有了第一次争论:“孩子们的兴趣点已经转移,需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共同筹备小餐厅。”“再等等看吧,如果这些只是孩子偶发的兴趣呢。”“孩子创意无限,能够真切感受到玩餐厅的热情。”“细致观察,是所有孩子都在玩餐厅吗?”……争论的结果是,我们要尊重每名幼儿游戏的意愿,继续有目的地观察。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都在玩小餐厅游戏,随着游戏分享环节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对于餐厅角色的理解不断丰富,于是老师和孩子决定一起动手设计布置餐厅环境,孩子们有的推柜子,有的搬桌子,有的设计等候区……曾经娃娃家的床、娃娃等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就在决定移走的时候,有一些孩子表示还想留下来,理由很简单:“我们还想玩娃娃呢!”“餐厅里也可以玩娃娃家啊!”
  争论二:“尊重部分”还是“尊重个别”
  孩子的话语让我们再次停下脚步,此时争论的焦点仍然是“小餐厅”还是“娃娃家”。“真的不难看出孩子们对餐厅的喜爱,相信孩子一定会玩出精彩。”“如何给那些想玩娃娃的孩子一个解释,让他们服从还是默认?如何体现教育公平,体现对每个孩子游戏意愿的尊重?”……出于对每名幼儿游戏意愿的尊重,老师和孩子达成共识,多种角色游戏材料共存,满足多种角色扮演的需要。就这样,“自由扮演游戏”诞生了。每个孩子在这里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
  教育需要因人而异,教师的任务是让每个孩子得到最适宜的发展,这是我们一直不懈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往往在现实工作中,“尊重”处在集体面前时便很难周全,通常会被求同存异所淹没。“自由角色游戏”案例中最难得的是:第一,教师能听到另一种声音。群体教育中教师往往最先、最清晰地听到与自己教育期待相契合的声音,因为在教师心中它是推动活动开展的关键。殊不知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教育已经不再客观。孩子会迎合教师,会默不作声,而能大胆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的孩子是最棒的。同时能听到另一种声音,并能为此停下脚步的教师也是最棒的。第二,能勇敢放下各种顾虑,只为满足每个孩子小小的心愿。当教育形成一种模式时,教育似乎是可以驾驭的,教师便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一旦发生改变,教育似乎就是个未知数,教师会在焦虑中不停自问:“这样真的可以吗?”这很正常,只是我们要记住的是,在发展幼儿基础上的推陈出新,都是适宜的。当教师换一种视角看待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时,便会理解转变固有模式的价值与意义。教师需要看得见、听得见,珍视每一种声音、每一个思想,发现不一样的孩子,给予有力量的支持。
  以发展的视角看待角色游戏
  “自由角色游戏”正式开启了,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游戏经历和发展呢?游戏能持久吗?会发生争抢玩具的混乱现象吗?带着种种顾虑我们也开启了新的观察。
  发现“自由角色游戏”——意料之外的惊喜
  很快几个月过去了,不得不说孩子们的游戏表现带给我们太多的惊喜。每天来这里的人数是最多的,整整持续四个月热情不减,这对于中班初期的孩子来说确实不一般;游戏中孩子们尽情再现自己熟识的各种角色,陆续出现了厨师、服务员、外卖送货员、美发师、医生、护士、爸爸妈妈和宝宝、超市收银员等角色,不断再现与这些角色相关的扮演体验;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建立起了每种角色之间的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方式在不断创新,推动着每天的游戏内容也在花样翻新;游戏中秩序井然,整整4个月孩子们之间几乎没有出现过争吵现象。“自由角色游戏”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孩子们将对于角色的理解转化为游戏中相对稳定的社会游戏规则。
  探索“自由角色游戏”——发展视角中的新认识
  孩子们的惊喜也深深吸引着我们去挖掘背后的真相,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游戏表现?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两种游戏类型的比较中,我们有了一些发现。
  “自由角色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自由扮演身边熟识的多种角色,自由扮演行为伴随着不断更新的游戏体验,引发多种角色之间的关联互動,逐步形成内隐的社会规则,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游戏类型。“主题角色游戏”是我们一直开展的角色游戏类型,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愿望,共同筹备和布置,在相对固定的主题范围下,孩子们自由自主地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有主题的角色扮演游戏。带着研究的兴趣,我们分别收集了“自由角色游戏”和“主题角色游戏”中小医院的故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索其中的秘密。(以下表格仅呈现部分内容)
  思考一:“自由角色游戏”带给孩子更多角色和场景的选择,让孩子每天都有“新”体验。这种选择没有界限,出现在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均可以在这里尽情扮演体验;只要与角色相关的生活情景,均可以在这里再现。有角色做支撑,选择的游戏情景便会无限扩大,情景的不断变化又使角色之间建立起更多的关联。因此对于孩子来说,“自由角色游戏”每天都将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思考二:“自由角色游戏”中众多角色成就了一个小小的社会,赋予每个角色更多的生命力。“自由角色游戲”中的社会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孩子们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来的小社会。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角色相互关联,形成了社会的本质属性,游戏中孩子们也因为角色间的关系建立起了关联,从而自然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社会规则。游戏中孩子们所获得的,不仅是对某个角色的认识,更是对社会关系的认知。
  “自由角色游戏”的突出特点是:第一,孩子的自主空间更大,他们自主选择角色扮演、自由调控角色转换、自由调整游戏进度等;第二,孩子的发展空间更大,能够发展想象与创造的能力、自我调节与控制的能力、联想与拓展的能力。第三,在角色关联中获得对社会的认知。“主题角色游戏”突出的特点是带给孩子更多规则与责任意识上的收获,孩子在游戏中更加清晰对角色的认知,做事情条理性非常强,责任意识也有体现。每种游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我想作为教师更应该从儿童发展的视角来权衡其利弊,让“自由角色游戏”和“主题角色游戏”优势互补。
  重新规划教师支持策略
  孩子的发展也带动着教师的研究热情,如何引领教师成为有思想的专业教师,是管理者需要突破的难题。我尝试着重新规划支持引领策略,和老师一起跟着孩子的脚步,寻找教育中的“真问题”,收获新思路,开启新起点。
  (一)用问题串联起教师的观察
  观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教师在对孩子观察、解读的过程中,获得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看懂幼儿。然而教师的观察常常比较局限,相对视角单一、内容零散。针对问题,在“自由角色游戏”的教研中,我们有意识地引领教师带着问题去观察,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进行排列与组合。如“幼儿游戏的表现是什么”,让问题与内容对接,使教师获得观察的维度;“幼儿的游戏兴趣、原有经验、游戏想法是什么”,让问题与分析对接,使教师在观察中思考为什么;“幼儿的新经验是什么,如何获得的”“学习品质对游戏发展的作用是什么”,让问题与规律对接,使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线索更加清晰。问题将教师观察的思路串联起来,更有效地支持教师看到幼儿、看懂幼儿。
  (二)多元支持看见广阔的未来
  “自由角色游戏”的支持曾经是我们最困惑的地方。困惑在于,孩子们玩得五花八门,教师没有抓手可以切入。而且,孩子对教师的绝对“崇拜”,让教师顾虑自己的介入会不会干扰到孩子的游戏,而如果教师什么都不做,又会不会没有发挥作用?几经讨论,我们采用了多元化支持策略,助力孩子的游戏。
  1.从个性化支持入手。根据对每个孩子的跟进观察,获得孩子游戏的个性化特点与学习线索,为每个孩子绘制一张游戏地图。在不断丰富与完善这张地图的过程中,有效支持每个孩子不同需求下的发展。
  2.让“新材料”助推游戏。观察到孩子在游戏中没有太多的游戏内容时,根据游戏情节,投入新材料,如半成品生日蛋糕、收银机等,支持孩子在与新材料的互动中,继续萌发新的游戏想法与游戏主题。
  3.有效利用分享环节。在分享环节,营造温暖的情感氛围,认可孩子的游戏想法,欣赏孩子们每次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间的关联,解决问题。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被倾听、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可的,支持孩子拓展游戏内容,不断发展游戏。
  4.有效结合幼儿园大型活动延伸游戏。结合幼儿园大型活动的开展,展开讨论活动;或是将大型活动中的道具等投放到区域中,丰富幼儿扮演角色的经验,让区域活动巧妙地与幼儿园大型活动结合。
  5.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亲自观察、记录、感受孩子游戏的力量。通过家长沙龙等活动丰富家长的教育策略,更好地与幼儿园形成合力,共促幼儿发展。
  在研究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根据实际不断推陈出新,寻找新的起点。“自由角色游戏”就像一颗探路石,引领着我们在涟漪中发现更多的惊喜。研究永远在路上。
其他文献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使用日新月异,并广泛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微视频创作门槛低,互动性较强,信息传递及时、快捷,这些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由此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微视频尚未广泛运用于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中。对微视频潜在的教育价值缺乏了解、支撑家园工作的微视频资源缺乏、自制微视频有困难、已运用于家园工作的微视频缺乏双向传递功能,等等,多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幼儿完整发展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研究者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和活动的研究目前并不多,在这个领域还存在著不少争议。例如,如何看待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过程?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时发生的经验是否都是美感体验?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与成人的艺术鉴赏有什么不同?如何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来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来帮助儿童养成未来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结合分析前文赵良娜
提问式教育,指师生处于一种对话关系,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解除困惑,启迪思维,发展能力。这里的“提问”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直接提出,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前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把课堂由珠串成线的作用,且容易把控,因此深受老师们重视;后者却往往因为超出教师预设等原因,有意无意中被执教者所忽视。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以学定教” 理念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学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源自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借助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数学能力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逻辑性相对较强的一门学
家园共育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议题,对幼儿教育实效发挥着重要影响。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居家防疫期间,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由幼儿园转向家庭,家长陪伴幼儿的时间增多,家园沟通、家园合作的方式也更多调整到了线上。这对原有的家园共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危机之下往往蕴藏着契机,通过不断梳理与反思,不难发现家园共育关系的应然面貌。首先,家庭与幼儿园都应明确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
当空气污染达到中度以上时,医生会建议我们少做剧烈运动,多做一些柔韧性、平衡性的轻微运动,如太极、瑜伽等。但这些“慢吞吞”的活动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我想到了有一项运动似乎很适合孩子们练习,那就是五禽戏。五禽戏是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据传是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创编的仿生功法,能够活络气血,强健四肢。孩子们天性就喜欢动物、乐于模仿,五禽戏也许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够
诗人常把“家”比作“爱的港湾”,因为“家”让人安心,给予人们的是内心的安定、温暖和舒适。当年幼的孩子走出家门来到幼儿园,那句“幼儿园像我家”包含着人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种种美好期待。但在真实的幼儿园生活中,高强度的保教责任、繁琐细碎的班级事务、真实存在的个体差异,现实的问题不断冲击着幼教工作者的内心,考验着我们的职业素养。当我们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状况时,能否保持爱心、耐心,用我们的专业素养让孩子们安心
盥洗:刷卡通过  每个班都会有些“拖拖拉拉国”的孩子,而盥洗环节真是这些孩子的天堂。可能有的孩子水都喝完了两杯,“拖拖拉拉国”的天使们还没有把袖子卷起来准备去洗手。无意间发现了孩子们的游戏,洗完手的小朋友站在门口设置了“人工刷卡机”,要求后面的孩子刷卡通过。这下可好,不管快的还是慢的,都玩得不亦乐乎。  于是我便担当起“刷卡机”的角色,伸出手请洗过手的小朋友和我轻轻碰一下,意为“刷卡”。我发现,一
摘 要:在资源越来越丰富的校园网上高效地搜索信息,Web搜索引擎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介绍了搜索引擎的一般架构体系和Lucene——一款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全文搜索引擎开发工具包;然后结合MVC框架和JSP Servlet JavaBean技术将Lucene引入具体实践,实现并提供了一个校园网信息搜索平台。  关键词:搜索引擎 Lucene Web搜索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
施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中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即如何把节日变成“课程”来实施。近十几年来,在园本课程开发建设的热潮中,全国各地许多幼儿园都在建构幼儿园的节日课程,有的把节日课程作为园本课程的架构、开发来研究,有许多的节日课程的研究成果。研究此项内容的幼儿园应该不计其数。有的幼儿园开发园本节日课程时,中国传统节日不足以支撑整个课程,幼儿园就自己设定节日如科技节、阅读节等来丰满支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