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贵州电网生产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性评价的基础上,比照生产实际,对LEC方法只能半定量评价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查评诊断改进的方法,使LEC法能够适应生产实际的风险评价需要。
[关键词]LEC法 电力生产安全隐患 半定量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210005-01
一、LEC方法在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安全隐患评价中的局限性
我们以监视记录及调整室外变电站运行工况为例对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假定严格执行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监视、记录和调整工作。得出D=L×E×C=1×5×10=50,判断此项行为具有一般的危险性,需要在操作中注意:要求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当天的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要按规程落实清楚,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以“三铁”反“三违”,强化对运行人员或者民工的安全管理,车间、班组要制定运行人员或民工管理细则,工作前必须与运行人员或民工交待清楚安全注意事项。
二、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实际事故情况
在实际情况中,事故的危险程度比在我们设定的“严格执行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监视、记录和调整工作”用LEC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高,例如在1998年7月30日,市南供电局检修人员在对龙洞堡变10kVⅠ段母线及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时,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未办理工作票,且监护不力,造成一人误入带电间隔,触电死亡;1999年5月25日,在对水城变#2变本体及10kV母线桥部分进行防腐工作中,由于违反安全规定,事先未联系工作及许可,致使防腐工作人员误登带电间隔,触电身亡;1999年10月28日,红枫电站35kV开关室进行35kV母线耐压预试工作,由于安全措施未做到正确完备,致使工作人员误落带电间隔,触电烧伤,2003年11月3日,110kV黔西变电站站长代××在没有办理相关工作票,也未告知他人他所要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独自进入35kV开关室311开关柜后柜拟抄电流互感器铭牌,触电受伤等。可以看到,实际情况中,对于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要按规程落实的要求远远不能达到,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运行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的危险源以及行为性危险因素提高,L值和C值就增大了。即L值在打分中可以取到3,而C可以取到15,此时D得到225,是属于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
三、LEC风险评价的局限性
可以看到,用LEC风险评价法时,只能够做到半定量分析。另外,单独采用LEC风险评价法时就有可能出现表1所列的这些情况,按照以上的方法对于这些情况评价出的危险程度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显然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对于出现表1这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情况时,用LEC风险评价法就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是由于LEC风险评价法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的。因为许多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往往都是突发性的,其爆发的周期较长或频次较小,爆发及其持续危害时间往往也比较短暂,因此E值较小,即便其C值很大,但其乘积E×C也由于E值的过小而变得较小。无论在何种时代背景、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无论采用何种分析判断法、无论对于何种企业,对于哪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的情况(C>7),一定属于高度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这才符合客观规律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明精神。因此,当出现上述这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情况时,就不能也没必要使用LEC风险评价法,必须结合直接判断法进行风险评价,即对于哪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的危险源,直接可以判定为高度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并依据其风险的大小立即或限期整改以消除或减小其危害性。
四、对LEC评价方法的改进
我们利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查评标准(送审稿)》作为基础来确定L值,该标准是针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系统、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以防止人身事故、特大和重大设备事故以及电网事故、频发事故为重点,采用危险评估的方法进行查评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摸清一个企业的安全基础情况,掌握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明确反事故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采取的反事故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反事故措施,可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该标准科学地体现了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相关性原理,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任务的实现是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和单元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系统与子系统件、子系统与单元建、自系统与子系统件、单元与单原件,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找出这种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才能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铁民等,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锦生等,供电企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吴宗之,高进东等,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LEC法 电力生产安全隐患 半定量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210005-01
一、LEC方法在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安全隐患评价中的局限性
我们以监视记录及调整室外变电站运行工况为例对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假定严格执行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监视、记录和调整工作。得出D=L×E×C=1×5×10=50,判断此项行为具有一般的危险性,需要在操作中注意:要求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当天的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要按规程落实清楚,认真执行“两票三制”,以“三铁”反“三违”,强化对运行人员或者民工的安全管理,车间、班组要制定运行人员或民工管理细则,工作前必须与运行人员或民工交待清楚安全注意事项。
二、生产运行现场工作实际事故情况
在实际情况中,事故的危险程度比在我们设定的“严格执行变电站日常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监视、记录和调整工作”用LEC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的结果要高,例如在1998年7月30日,市南供电局检修人员在对龙洞堡变10kVⅠ段母线及相关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时,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未办理工作票,且监护不力,造成一人误入带电间隔,触电死亡;1999年5月25日,在对水城变#2变本体及10kV母线桥部分进行防腐工作中,由于违反安全规定,事先未联系工作及许可,致使防腐工作人员误登带电间隔,触电身亡;1999年10月28日,红枫电站35kV开关室进行35kV母线耐压预试工作,由于安全措施未做到正确完备,致使工作人员误落带电间隔,触电烧伤,2003年11月3日,110kV黔西变电站站长代××在没有办理相关工作票,也未告知他人他所要进行工作的情况下,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独自进入35kV开关室311开关柜后柜拟抄电流互感器铭牌,触电受伤等。可以看到,实际情况中,对于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要按规程落实的要求远远不能达到,违规操作情况时有发生,运行人员的心理和生理的危险源以及行为性危险因素提高,L值和C值就增大了。即L值在打分中可以取到3,而C可以取到15,此时D得到225,是属于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
三、LEC风险评价的局限性
可以看到,用LEC风险评价法时,只能够做到半定量分析。另外,单独采用LEC风险评价法时就有可能出现表1所列的这些情况,按照以上的方法对于这些情况评价出的危险程度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显然是不正确的。由此可见,对于出现表1这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情况时,用LEC风险评价法就有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这是由于LEC风险评价法本身的局限性导致的。因为许多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往往都是突发性的,其爆发的周期较长或频次较小,爆发及其持续危害时间往往也比较短暂,因此E值较小,即便其C值很大,但其乘积E×C也由于E值的过小而变得较小。无论在何种时代背景、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无论采用何种分析判断法、无论对于何种企业,对于哪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的情况(C>7),一定属于高度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这才符合客观规律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文明精神。因此,当出现上述这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情况时,就不能也没必要使用LEC风险评价法,必须结合直接判断法进行风险评价,即对于哪些可能发生严重伤亡以上事故的危险源,直接可以判定为高度风险或不可容忍的风险,并依据其风险的大小立即或限期整改以消除或减小其危害性。
四、对LEC评价方法的改进
我们利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查评标准(送审稿)》作为基础来确定L值,该标准是针对供电企业生产设备系统、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三个方面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以防止人身事故、特大和重大设备事故以及电网事故、频发事故为重点,采用危险评估的方法进行查评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摸清一个企业的安全基础情况,掌握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严重程度,明确反事故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采取的反事故工作需要而进行的反事故措施,可实现超前控制,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该标准科学地体现了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理相关性原理,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任务的实现是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和单元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因此,系统与子系统件、子系统与单元建、自系统与子系统件、单元与单原件,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在评价过程中,只有找出这种相关关系,并建立相关模型,才能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正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刘铁民等,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锦生等,供电企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 吴宗之,高进东等,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