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他们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直接相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要把美育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情文并茂的经典作品,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如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荷塘月色的恬静淡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缠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美的特点,捕捉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描绘的生动画面,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当代青年学生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阅历浅,知识单一,对事物的鉴别能力比较差。他们既易受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影响,也易受错误的审美观念的侵蚀,这势必影响到他们对美的准确理解。有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以怪异为美,以“赶时髦”为荣,这可以说是受错误的审美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清除这些不良的消极因素,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以便正确地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要准确地理解美,鉴赏美,必须要有准确地把握美的性质的能力。
古诗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古诗教学上的几点体会。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二、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
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策略浅析
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四.结束语
在当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形势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的朗读教学。通过朗读逐渐建立起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朗读逐渐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朗读教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顾鳳芝.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蒋小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2015(5):238-238.
南充市南部县石龙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景琳
古诗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古诗教学上的几点体会。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个难点。下面就自己在古诗方面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历来受人赞叹的《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将“绿”换成另一个字,是否更好?在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再告诉学生作者曾试用“来”“到”“入”“过”“满”等字,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字都不如“绿”字有形有色,“绿”字写出了春风的能动性,立刻可以染绿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
二、学会想象,体会感情
每首古诗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诗的大意后,还必须深入挖掘,细细品味,发挥想象力,把学生引入诗的情境中,使诗中描写的景象在头脑中浮现出来。这样,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对诗意理解得更深刻,对感情体会得更深入。比如在学习《锄禾》这首诗时,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幅画,然后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争着说:
“我看到了一个中午,有很大很大的太阳”。
“我看到一个农民伯伯在地里锄草,他的衣服全汗湿了,他很辛苦”。
“我们吃的饭都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换来的……”
这就是诗中的真实画面,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懂得珍惜劳动,珍惜粮食。
小学教材所选的古诗大都是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每一首诗如果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那学生对诗的内容无形中就
中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策略浅析
了解了,在引导中也能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书的重要性。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加深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确定感情基调,然后指导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也便于学生熟记背诵。
四.结束语
在当前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学形势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的朗读教学。通过朗读逐渐建立起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古诗词的魅力。通过朗读逐渐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语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古诗词朗读教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顾鳳芝.让学生在朗读中入境悟情——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3).
[2]蒋小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赤子,2015(5):238-238.
南充市南部县石龙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杨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