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与城市的共同守望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可可西里》,我就想到,上海也许会因此掀起新一轮的“寻找男子汉”热潮。但是,传媒对此片好评如潮,往往是从环保角度、从影片编导演的艺术追求角度、从英雄主义的绝唱角度说的,却又总让人有点不满足。
  缺少些什么呢?我问。记得从影院里出来,遇见几位朋友,都不约而同地说,震撼!好久没看到这样震撼人心的影片了。震撼,当然大大超过触动,我觉得从报上见到的对影片的各种反应里,似乎都太客观了些,多的是评价与赞扬,少了点联想与触动。也许,在可可西里雪线荒原守护藏羚羊的英雄好汉,太崇高了,我们只能“高山仰止”,难以“景行行之”,所以感动之余,不是有效仿的冲动,反庆幸自己能生活在大都市的温柔乡里。
  现代文明有这样一种消化功能,人们在赞美认同高尚时,往往是自我高尚的幻觉。五分钟的热度与感动后,英雄与崇高都被城市的另一种诱惑、另一个话题消解了。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某某英雄(劳模、先进人物、烈士、领导干部)“也是人”,这句话的潜台词好像说他们的行为不是“人”所能做到的,而是神才做得到的。在这样的话语里,“人性”的标准其实已降得很低,已经不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有理性地处于宇宙中心地位的万物之灵长的特性,也已不是“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或“一半是神性,一半是兽性”,不过是能强词夺理、自圆其说的兽性而已。
  当然,比起“我是婊子,但我敢说出来,其实每个女人都在出卖肉体,差别只在怎么卖,所以我比其他女人真实、坦率,因而也有道德”的诸如此类的宣言来,前者还是很有道德感与正义感的。后者实际上是被一些文化贩子炒作着的喧嚣与躁动罢了。在这样的背景声中,《可可西里》这种无伴奏男声小组唱,能让观众有五分钟的倾听,五分钟的屏息静气,真是相当不容易了。
  但导演陆川大概不会满意这样的效果。他把已经拍好的大量的感情戏、情节戏都剪去,我想他是要取得现场实录式的真实感。这个从城市出去的青年,也许认为唯有真实才能打动城市人,才能使他们联系与改变自己的生活价值观。他当然不会期望城市人看了他的电影,纷纷跑到可可西里去当守护藏羚羊的志愿者,但他肯定希望城市人(尤其是青年)联系自己的生活,改变现状的庸俗。
  打动是打动了,联系则未必。是不是东部仅高出海平面的城市与西部雪线上的可可西里生活方式差距太大,实在联系不上呢?我认为不是,而是现代城市人的心智能力弱化太厉害,不敢直面可可西里的劲风传来的启示。
  我觉得“守望”这一姿态,对城市人就有特殊的意义。前不久,我听一位朋友说起这么一件事。原单位换牌子,职工都被遣散,他隔了两年多,好不容易在网上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物流公司当一个仓库的小头头。干了两个月,这家公司因为生意原因要裁员,正好有客户投诉,经理明示他去调查,借此机会将这几个员工裁了。但他调查的结果,责任在客户一方,几个员工都是无辜的,他明知如实汇报经理会不高兴,但还是这样做了。果然,到三个月试工期满,经理对他说,可以与你签正式聘用合同,但要降一级工资。他知道经理是为了他不能忠实贯彻领导意图而给他做规矩,尽管失业的压力他深有体会,尽管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尽管他知道怎么能屈能伸、与经理搞好关系,但他觉得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他就是这么对我强调的),毅然拒绝了这个条件,离开了这家公司。员工们知道他为了替他们说公道话而要离开,都要请他吃饭、给他饯行。他说,吃饭就不必了,但上面存着这份心,看来你们在这里也不一定能做长,还是早打算,早点找其他出路的好;不过,万一你们以后遇到这种事,一定不要为了保全自己,做损害别人的事。这样做,不一定能保得了自己,而损害别人,不说因果报应,自己的良心上也会有愧疚,是会使人生病的,这才是真正的因果报应。他说给我听,眉宇间有得意之色。我觉得他的这种得意之色,很了不起,很英雄。这也是一种守望。守望藏羚羊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守望道德是保护自然人文环境。守望藏羚羊业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守望道德从雷锋时代到现在,一直被许多人在心底里认为是傻子行为,于今更烈。其实,守望藏羚羊者,都是出于守望道德这一种动机,陆川要“质感”地表现的正是这种行为的本质力量。守望道德,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到雪山上去,同时也不能以城市的物质条件太好,来为自己的精神萎靡作辩解。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温柔乡里要保持骨骼的坚挺,也许比在深山荒漠中更难。城市是英雄的一个关口,能从这里闯出来的英雄,一定是大写的“人”。
其他文献
在电话称王、通信习惯日渐荒废的时代结束之后,因特网横空出世,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息的使用,使得写信重又成时尚。可惜,大多数在电子通信中使用的语言仍是老掉牙的八股。此外,网络还有了自己特有的符号,那些“表情符号”或者“小脸蛋”用来表达各种情感。你把脑袋歪向左边就会明白,为什么:一)意味着“我高兴”。对于朋友之间的非正式信息而言,这一切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怎样才能让你显得更专业呢?以下就是约定俗成的
期刊
抑制烦躁、易怒、敌意的乐曲  【中国】琴曲《流水》,二胡曲《汉宫秋月》,琴歌《阳关三叠》、《苏武牧羊》。  【外国】贝多芬C小调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肖邦《A小调钢琴协奏曲》,李斯特《D小调钢琴奏鸣曲》,瓦格纳的歌剧《汤豪瑟》中男中音的咏叹调《唱给夜空之星的歌》,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德彪西的管弦乐 《夜曲》。    有助于调整紊乱的思绪、减轻内心焦虑不安的乐曲  【中国】琴曲《梅花三弄》
期刊
一次,朋友出远门,回来后,我们自然要小聚一下。和朋友小酌,酒酣耳热之际,朋友对我说:“我知道你喜欢读书,所以特意给你捎回了一个保证让你喜欢的书签。”说着,朋友从包里取出来,我一看,果然不错,是一个合金做的十分精致的书签。朋友见我十分喜欢,当然也很高兴。但是,朋友又问我说:“你知道这多少钱吗?”我回答不知道。他说:“五十块钱。”我相信这个书签值这么多钱,但我还是被这样的价钱吓了一跳。因为朋友毕竟和我
期刊
最近谢霆锋又惹了事端,他和张卫健为了电视拍摄过程中的小摩擦硬是把“小龙马”王伯昭打成了内伤,而后者更是一气之下告上法庭,索赔103万巨款。尽管这位去年还纠缠于车祸“顶包案”的谢“酷哥”,那时曾在父亲谢贤和大众面前如何承诺“低调做人”,但那种骨子里的“少爷”作派还是会时不时地爆发一下,给自己“五彩斑斓”的人生阅历再抹上一彩“亮色”。  “一怒动手”的少爷作派让我们想到了张默,虽然他的名气还不甚响亮,
期刊
你好!  我今年15岁。我是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生活的。但今年6月,我移民到美国三藩市居住。我讨厌这里的一切。  我父母在我7岁时就离婚了。爸爸和一个女的结了婚,生了个弟弟。我跟着爸爸在广州生活。而妈妈也与另一个男人结了婚。因为那个男的父母都在美国。所以,男的父母申请他来的时候,我妈妈当然也顺理成章地跟着来了。到这边生了个弟弟。今年,我也来了。离开了一个生活了15年的城市,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
期刊
与老外交往久了,我也习惯了AA制等外国人的交际方式和习惯,可上个星期,我去上海会见一英国客户时,那个连中文“谢谢”都说不标准的老头,却让我感叹万千。  John Ridge先生是英国一家名为Pelmark促销公司的老总,通过一香港老客户引见,计划让我们为其生产一批玩具。希望能与我方周五上午8∶30准时在上海东方滨江大酒店见个面,同时他声明时间有限,11∶30就要到机场。鉴于此次定单数量之大,老总亲
期刊
5年前初到日本时,我急于摆脱家庭主妇的生活,总想外出找一份工作,以打发每天如一的寂寞日子。虽然我明白自己的日语水平远没达到可以外出上班的地步,但还是硬着头皮前往一家一家的公司进行面试。  几乎每次面试的场面都如出一辙:店长或人事课的工作人员看了我的简历后一脸和善的微笑:“你是中国人吗?你的日语说得真不错!在哪里学的日语呀?”  初听时觉得愕然。当时,我的日语水平可以说是臭不可闻,何来“不错”?是不
期刊
林莘芬: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毕业,赴美进修广播电视,曾任《工商日报》记者、《新女性杂志》主编,现为专职作家,担任多家企业顾问。  ——已发表的作品:《打翻蜜糖罐恋人絮语100句》、《步步高薪有新招》、《天生一对解读情人的非理性行为》、《你的温柔只有我知道》、《圆融处世的Commonsnse》、《与狼共舞不受伤》、《打开幸福频道》、《从生活小事洞察人心》、《看穿对方的心思》、《只有你能创造未来》等多本
期刊
我毕业后进入贸易公司工作。上班第一天,我就发现,这里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当然,我刚面试的时候也预见过,人在日本,进入一家日本公司,能够遇到同胞毕竟是少数情况。总之,与留学时期身边总有同胞同学不同,我进入了一处需要我“孤军奋战”的天地。  我很快找到了同盟军——她不是同胞,是一个日本女子,叫由美,28岁,中等姿色,看着就是一脸的柔和。我说她是同盟军,还因为我进公司以后进一步发现,我所在的国际贸易科只有
期刊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会形成某些隔膜和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交朋结友和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以下种种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一、自私心理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争名夺利,甚至损人利己。这种心理对于交际危害极大。它时时处处会伤害到别人,这种人永远也不会找到真正的朋友。    二、自傲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