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一)打开思维之窗,将创造性思维贯穿于阅读始终
一篇好的课文,除了其内容前后连贯,伏笔和呼应相结合外,文章结构也有着独到之处,可以预示下文。如果在阅读的时候,读者充分发挥思维,积极思考,借助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的某些特点,就能掌握作者行文时的种种意图,预测下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脉络,领会文章主旨,甚至能对课文进行升华思考,得到更进一步的收获。要想让学生在阅读时正确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准确找到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地方,并利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思考。
比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延伸,让学生想象一下,当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会跟围观人群说哪些话?围观人群会有哪些反应?学生一定会大感兴趣,踊跃思考并积极发言,且答案范围不外乎“不能盲目相信前人的话,即使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敢于提出质疑并用实践去证明”,这恰恰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中心思想,同时,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可见,通过合理想象,能使课文的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而且在合理想象过程中,会集合每个学生的想法,达到“百花齐放”的良好效果。
(二)鼓励学生对教材质疑,在释疑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始终坚持“批判性教学”,就是说课堂上要多让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质疑,不局限于课文的思路,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揣摩,从而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这样不会让课堂乱得不可控制,相反,会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时,对诗文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寒霜是秋夜水气遇冷凝结于地面的自然现象,绝不像飞雪那样飘洒空中,“霜满天”的说法欠妥当。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不无道理。我们共同联系其时其地诗人的感情世界作深入的思考,觉得“霜满天”的描写,虽不符合实际,却完全切合诗人孤孑清廖的感受。
深夜,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觉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花。这样,引导学生重课本而不唯课本,重结论而不唯结论,敢于“鸡蛋里挑骨头”,敢于向教材、向教师、向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见解和主张,拓展了学生思路,拓展了思维的广阔性,也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知其然”仅仅是教学的初始目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或人物背后的背景或原因,去寻求与之相关联的各方面材料,再进行纵向思考,找出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杨科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要弄清這个问题,学生必须追根溯源,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师可借此推荐一些揭露十九世纪波兰黑暗统治的书籍,了解当时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生活的根源。再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启发学生思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被狐狸骗去以后,它再遇到狐狸会怎么样?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们的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二、给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打造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需要的是一个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才能让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灵感。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起劲,将不时地闪现创新的火花。
(一)优化组织形式,为创造性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
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人,必须以学生的多变互动为前提,为此,教师要敢于打破整齐划一的局面,建立一种自由灵活的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确定以交流的多向灵活为目的,可以是“小组围座型”,可以是“T”字型等。使信息传递除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外,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尽可能地拓展信息交流的空间,增强信息交流的灵活性,为创造性阅读创设良好条件。
(二)鼓励标新立异,倡导敢于批评的学习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别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为敌手,永远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向司空见惯的事物挑战、批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陈述矛盾、各抒己见、揭露弊病;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敢于向权威说“不”;鼓励学生不迷信教材,勇于对课本和参考书“吹毛求疵”,并进行批判。只有学生敢于批评的学习精神培养起来了,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树立起来了,创造性阅读才能成为可能。
(三)改善评价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性阅读习惯
要培养出良好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就要摒弃之前的“标准答案论”,要以包容的态度,审视学生的各种见解,要以尊重为前提,以鼓励为原则,不以标准答案去求全、求同。不能斥责那些看起来很新颖奇特的观点,相反,教师要对其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独特表现,不轻易加以否定,对学生表露的不同观点、不同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加以压制。创造性阅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误区,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宽容地对待,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亲自探究、实践,以使他们能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被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苗才能闪得更亮,才能使学生真正养成终生受益的创造性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包容并鼓励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考成果,深入挖掘教材里的创造性教育因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造性阅读实践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
作 者: 陈雯
单 位:江西抚州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联系方式:1360794737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邮 编:344000
(一)打开思维之窗,将创造性思维贯穿于阅读始终
一篇好的课文,除了其内容前后连贯,伏笔和呼应相结合外,文章结构也有着独到之处,可以预示下文。如果在阅读的时候,读者充分发挥思维,积极思考,借助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的某些特点,就能掌握作者行文时的种种意图,预测下文内容,把握文章思想脉络,领会文章主旨,甚至能对课文进行升华思考,得到更进一步的收获。要想让学生在阅读时正确发挥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准确找到能够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地方,并利用合适的引导方式去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思考。
比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延伸,让学生想象一下,当伽利略走下比萨斜塔后,会跟围观人群说哪些话?围观人群会有哪些反应?学生一定会大感兴趣,踊跃思考并积极发言,且答案范围不外乎“不能盲目相信前人的话,即使他是个伟大的科学家,要敢于提出质疑并用实践去证明”,这恰恰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中心思想,同时,又锻炼了创造性思维,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可见,通过合理想象,能使课文的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而且在合理想象过程中,会集合每个学生的想法,达到“百花齐放”的良好效果。
(二)鼓励学生对教材质疑,在释疑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始终坚持“批判性教学”,就是说课堂上要多让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正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质疑,不局限于课文的思路,运用自己的经验去揣摩,从而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见解。这样不会让课堂乱得不可控制,相反,会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问题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的前提。”比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枫桥夜泊》时,对诗文首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寒霜是秋夜水气遇冷凝结于地面的自然现象,绝不像飞雪那样飘洒空中,“霜满天”的说法欠妥当。学生在这方面的疑问不无道理。我们共同联系其时其地诗人的感情世界作深入的思考,觉得“霜满天”的描写,虽不符合实际,却完全切合诗人孤孑清廖的感受。
深夜,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觉到身外的茫茫夜气中弥漫着满天霜花。这样,引导学生重课本而不唯课本,重结论而不唯结论,敢于“鸡蛋里挑骨头”,敢于向教材、向教师、向权威说“不”,敢于发表自己“挑战性”的见解和主张,拓展了学生思路,拓展了思维的广阔性,也使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知其然”仅仅是教学的初始目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则是“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探求事物或人物背后的背景或原因,去寻求与之相关联的各方面材料,再进行纵向思考,找出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文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我们不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杨科的悲惨命运说明了什么?要弄清這个问题,学生必须追根溯源,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师可借此推荐一些揭露十九世纪波兰黑暗统治的书籍,了解当时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生活的根源。再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启发学生思考:乌鸦嘴里的那片肉被狐狸骗去以后,它再遇到狐狸会怎么样?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我们的教学任务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二、给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打造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需要的是一个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才能让学生不断迸发出创新灵感。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内容的特点,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起劲,将不时地闪现创新的火花。
(一)优化组织形式,为创造性阅读提供良好的条件
创造性阅读强调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人,必须以学生的多变互动为前提,为此,教师要敢于打破整齐划一的局面,建立一种自由灵活的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的确定以交流的多向灵活为目的,可以是“小组围座型”,可以是“T”字型等。使信息传递除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外,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尽可能地拓展信息交流的空间,增强信息交流的灵活性,为创造性阅读创设良好条件。
(二)鼓励标新立异,倡导敢于批评的学习精神,培养创新意识
别林斯基说过:“学生如果把教师作为一个范本,而不作为敌手,永远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向司空见惯的事物挑战、批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要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陈述矛盾、各抒己见、揭露弊病;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大胆向教师质疑提问,敢于向权威说“不”;鼓励学生不迷信教材,勇于对课本和参考书“吹毛求疵”,并进行批判。只有学生敢于批评的学习精神培养起来了,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树立起来了,创造性阅读才能成为可能。
(三)改善评价手段,培养学生独立创造性阅读习惯
要培养出良好的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就要摒弃之前的“标准答案论”,要以包容的态度,审视学生的各种见解,要以尊重为前提,以鼓励为原则,不以标准答案去求全、求同。不能斥责那些看起来很新颖奇特的观点,相反,教师要对其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独特表现,不轻易加以否定,对学生表露的不同观点、不同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加以压制。创造性阅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思维误区,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而是宽容地对待,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亲自探究、实践,以使他们能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的创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被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苗才能闪得更亮,才能使学生真正养成终生受益的创造性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包容并鼓励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考成果,深入挖掘教材里的创造性教育因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造性阅读实践中学习创造,学会创造,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
作 者: 陈雯
单 位:江西抚州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联系方式:1360794737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江西省抚州市高新区金巢实验学校
邮 编:3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