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算能力,更能够使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其全面发展的需求。创新意识是学好小学数学的关键,同时也是衡量一个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标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重视其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小学数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改进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由于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未能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充分构建,导致难以抓住小学数学的学习规律,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对过往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当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制订针对性创新意识培养计划。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实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
一、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就万事大吉,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此种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僵化等现象,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缺乏创造力。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较为常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教学实践性不足。教师往往难以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学过程对于教材、黑板和粉笔的依赖程度较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二、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化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也应该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消除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转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态度,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生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从而获得新的想法,逐步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索数学世界的魅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在学习中产生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从而实現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在小学数学当中,很多概念和问题过于抽象,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结合故事、游戏和画面等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以直观化的形象理解数学知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思考、记忆和理解中往往依靠形象思维,而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与途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改变学生的思考思维方式。比如在圆锥的体积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相关实物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动手量出相关数值,并在反复观察当中理解公式的由来,从而增强其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学习行为往往受到兴趣的驱动,在培养其创新意识时,也应该以兴趣培养作为基础,增强其持续的学习动力。较强的理论性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由于较为枯燥无聊,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其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受到严重限制。在新时期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应该增强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小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走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有效结合,增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不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四)优化评价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评价模式的逐步调整与优化,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在长期学习当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消除传统唯成绩论的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该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作为重点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产生有效反馈。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也应该将更多的权利给予学生自己,使其能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评价,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在评价模式的优化当中,创新意识的评价始终是重点内容,应该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 结束语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时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环境当中,这也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等等,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为此,应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开展合作学习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实现对传统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爽.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才智,2019(20).
[2]李文辉.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作者简介:
孙启丽,中小学高级教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普安县罗汉镇罗汉小学。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改进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由于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很多学生未能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充分构建,导致难以抓住小学数学的学习规律,限制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应该对过往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明确当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制订针对性创新意识培养计划。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实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
一、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就万事大吉,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就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此种教学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僵化等现象,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缺乏创造力。其次,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较为常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最后,教学实践性不足。教师往往难以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教学过程对于教材、黑板和粉笔的依赖程度较高,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
二、 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科学化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也应该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作为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消除传统教学理念的弊端,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转变传统教学中高高在上的态度,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将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到学生手中,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学生提出天马行空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并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从而获得新的想法,逐步培养其良好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索数学世界的魅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在学习中产生的陌生感与疏离感,从而实現创新意识的有效激发。在小学数学当中,很多概念和问题过于抽象,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难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结合故事、游戏和画面等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路径,以直观化的形象理解数学知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思考、记忆和理解中往往依靠形象思维,而多样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则能够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拓展与延伸,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与途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改变学生的思考思维方式。比如在圆锥的体积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相关实物带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动手量出相关数值,并在反复观察当中理解公式的由来,从而增强其知识运用的灵活性。
(三)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学习行为往往受到兴趣的驱动,在培养其创新意识时,也应该以兴趣培养作为基础,增强其持续的学习动力。较强的理论性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很多教师在讲课过程当中由于较为枯燥无聊,导致学生难以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其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受到严重限制。在新时期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应该增强教学方法与方式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小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走神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有效结合,增进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十分不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同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四)优化评价模式,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评价模式的逐步调整与优化,能够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在长期学习当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应该消除传统唯成绩论的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该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质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作为重点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产生有效反馈。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也应该将更多的权利给予学生自己,使其能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化评价,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优点。在评价模式的优化当中,创新意识的评价始终是重点内容,应该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
三、 结束语
总之,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满足小学生的成长需求,同时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环境当中,这也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却依旧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方法落后等等,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为此,应该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开展合作学习和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实现对传统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爽.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才智,2019(20).
[2]李文辉.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
作者简介:
孙启丽,中小学高级教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普安县罗汉镇罗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