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申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以优良的学校文化基因引领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一举中标。申报这个课题来自一位专家的启发:“很多百年老校不重视自己悠久的历史,在比拼升学率的同质化道路上艰难跋涉,原本鲜明的文化个性则消失殆尽;相比之下,你们学校是做得比较好的。”的确,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并把塑造学校个性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文化寻根
我校文化之根扎得很深,至少可以上溯八百年——在今天的校园里,南宋宝庆二年(1226)兴建了澧州历史上一座著名的书院——范文正溪东书院。顾名思义,当时建书院的初衷,是纪念千古伟人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相传范公少时曾随继父寓居安乡,并在澧州城读书,遗下一方“洗墨池”,这个池就在我校校园内。
书院草创时《补范文正溪东书院记》认为,“文正之勋名事业铿鍧宇宙,盖不特著见于参预大政之时,而实根本于穷居江湖之日。其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志已定于素”。建书院的目的,为“耸人心而激士气”,“以振文正之绝响”,其宗旨是“刻志厉行,追踪前哲”。1517年书院重修时的《记》中亦说,“公幼罹孤苦,寄泊安乡,身虽置于忧患之中,心则运于高明之表”;“生乎公之后,而登堂瞻拜者,其亦知所取法也已”。八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绝。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是我校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我校文化的“主根”。澧州古为由中原南跨长江的第一站,水陆交通便利,历代文人雅士、蹇臣迁客多与澧州结下不解之缘,给学校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进一步培厚了我校文化的沃土。
为发掘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我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洗墨池文化节”,发动教师和校友研究学校历史与传统。投资300多万元,疏浚修砌洗墨池,重建后乐亭、屡丰亭,为范仲淹、陶澍、车胤、蒋翊武竖立铜像。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学府遗墨》碑廊,镌刻学校上千年文化遗存,包括历代名人咏澧诗词52首,历史名人肖像8幅,教育传统文献9篇,书院及学校著名楹联39幅,旨在“引一池翰蕴,浇满麓新篁”。
一位学者考察我校后说:“你们学校的文化是有根的文化。徜徉校园,典雅厚重、古朴大气的氛围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文化固本
《澧县一中赋》中有这样的句子:“西风乍起,世情噪噪;木铎不兴,教泽淹淹。然造福苍生何惧寒窗冷雨,用情未来必著热血丹心。率性修道致中和,育人贵在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立业先当利群。”它坚定地表达了我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而且这个“本”,是民族精神的根本。围绕固本我们着力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锤炼核心价值。悠远的办学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动全校师生认真分析传统元素,精心锤炼办学理念。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我们倡导“前哲流风,日新其格”,就是要珍惜、敬重我们的英雄,以历代贤哲为楷模,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既要锤炼高尚的人格,又要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积极进取,敢兴无师之学,敢闯无轨之途,敢当治平之责。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努力,使我校优良的文化基因成为既保持本色、又不断创新的活的文化,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浸润于澧县一中人心灵深处的精神特质。
二是突出永恒重点。立足学校传统,我们将学校核心价值具体化为“三个崇尚”的校园精神,即“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校园精神的落脚点是培养人,而且是从根本上培养人。为了使育人落到实处,我校倡导德育途径返璞归真,德育内容删繁就简,要突出三个永恒重点,即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优良的品质,不会因时事变化而褪色,将伴随学生一辈子。学校要求学生管理、班级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围绕这些基本点展开,常抓不懈。
三是普及传统文化。优良文化的继承,基础是对文化典籍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解决信息海量与时空有限的矛盾,我校精选内容进行普及。首先,张挂校园格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其次,通过人文讲座等形式宣传我校历代圣哲先贤的高尚节操。第三,利用班会课、语文课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其内容分为“启蒙篇”(《弟子规》、《增广贤文》节选、《菜根谭》节选)、“中成篇”(经史子集中关于立志、修身、求学、合群、治事、为政的精辟论述)、“大成篇”(湖湘历史上伟大人物的事迹)。
文化创新
注重寻根固本,重视文化基因,目的是“带着自己的基因茁壮生长”,使学校与时俱进、根深叶茂。因此,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重新阐释和弘扬办学传统,进行有开创性的工作。
打造精神家园。稳定教师队伍是农村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但近十年,我校骨干教师基本没有流失。其中的秘诀,就是打造精神家园。校长说,不能指望心地阴暗的教师培养出心态阳光的学生,不能指望情绪沮丧的教师培养出积极进取的学生,不能指望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的教师培养出生动活泼的学生。因此,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心目中,关心教师应该是第一位的。我校坚持“教师第一”的管理思想,力求“让学校对教师的爱,成为校园爱心的传导之源”。每到旧历年底,领导都会登门给高龄退休教师拜年。有人问,他们都退休20多年了,还用得着这么费心费力调动其积极性吗?校长用一句孔子的话来回答:“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仅如此,学校还千方百计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争取县里支持,兴建四幢18层教师公寓,兴建容量足够的高压配电站和水塔,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师生的住宿、用水、用电问题。
坚持人格第一。面对高考的重压,学校明确提出“人格第一”。高三教学楼挂出的对联是:“明德新民吾辈岂为高考来?腾龙起凤何人敢临墨池波!”校长在给高三学生的毕业寄语中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绝非仅由考分决定你生存的状态,只有健全的人格才是你的‘金饭碗’!”多方面提供学生成长的舞台,规定年级、班级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有一次获奖的经历。
【毛善新,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常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闫益佳
文化寻根
我校文化之根扎得很深,至少可以上溯八百年——在今天的校园里,南宋宝庆二年(1226)兴建了澧州历史上一座著名的书院——范文正溪东书院。顾名思义,当时建书院的初衷,是纪念千古伟人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相传范公少时曾随继父寓居安乡,并在澧州城读书,遗下一方“洗墨池”,这个池就在我校校园内。
书院草创时《补范文正溪东书院记》认为,“文正之勋名事业铿鍧宇宙,盖不特著见于参预大政之时,而实根本于穷居江湖之日。其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志已定于素”。建书院的目的,为“耸人心而激士气”,“以振文正之绝响”,其宗旨是“刻志厉行,追踪前哲”。1517年书院重修时的《记》中亦说,“公幼罹孤苦,寄泊安乡,身虽置于忧患之中,心则运于高明之表”;“生乎公之后,而登堂瞻拜者,其亦知所取法也已”。八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绝。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是我校最重要的文化基因,是我校文化的“主根”。澧州古为由中原南跨长江的第一站,水陆交通便利,历代文人雅士、蹇臣迁客多与澧州结下不解之缘,给学校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唐宋八大家之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进一步培厚了我校文化的沃土。
为发掘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我校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从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洗墨池文化节”,发动教师和校友研究学校历史与传统。投资300多万元,疏浚修砌洗墨池,重建后乐亭、屡丰亭,为范仲淹、陶澍、车胤、蒋翊武竖立铜像。投资100多万元,兴建《学府遗墨》碑廊,镌刻学校上千年文化遗存,包括历代名人咏澧诗词52首,历史名人肖像8幅,教育传统文献9篇,书院及学校著名楹联39幅,旨在“引一池翰蕴,浇满麓新篁”。
一位学者考察我校后说:“你们学校的文化是有根的文化。徜徉校园,典雅厚重、古朴大气的氛围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文化固本
《澧县一中赋》中有这样的句子:“西风乍起,世情噪噪;木铎不兴,教泽淹淹。然造福苍生何惧寒窗冷雨,用情未来必著热血丹心。率性修道致中和,育人贵在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立业先当利群。”它坚定地表达了我校“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而且这个“本”,是民族精神的根本。围绕固本我们着力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锤炼核心价值。悠远的办学历程,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我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动全校师生认真分析传统元素,精心锤炼办学理念。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的民族是悲哀的。”我们倡导“前哲流风,日新其格”,就是要珍惜、敬重我们的英雄,以历代贤哲为楷模,培养顶天立地的人。既要锤炼高尚的人格,又要以昂扬向上的姿态积极进取,敢兴无师之学,敢闯无轨之途,敢当治平之责。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一中人的努力,使我校优良的文化基因成为既保持本色、又不断创新的活的文化,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浸润于澧县一中人心灵深处的精神特质。
二是突出永恒重点。立足学校传统,我们将学校核心价值具体化为“三个崇尚”的校园精神,即“崇尚忧国忧民,培养有高尚品德的人;崇尚经世致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崇尚勤奋刻苦,培养有进取精神的人”。校园精神的落脚点是培养人,而且是从根本上培养人。为了使育人落到实处,我校倡导德育途径返璞归真,德育内容删繁就简,要突出三个永恒重点,即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优良的品质,不会因时事变化而褪色,将伴随学生一辈子。学校要求学生管理、班级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围绕这些基本点展开,常抓不懈。
三是普及传统文化。优良文化的继承,基础是对文化典籍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解决信息海量与时空有限的矛盾,我校精选内容进行普及。首先,张挂校园格言,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其次,通过人文讲座等形式宣传我校历代圣哲先贤的高尚节操。第三,利用班会课、语文课开设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其内容分为“启蒙篇”(《弟子规》、《增广贤文》节选、《菜根谭》节选)、“中成篇”(经史子集中关于立志、修身、求学、合群、治事、为政的精辟论述)、“大成篇”(湖湘历史上伟大人物的事迹)。
文化创新
注重寻根固本,重视文化基因,目的是“带着自己的基因茁壮生长”,使学校与时俱进、根深叶茂。因此,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重新阐释和弘扬办学传统,进行有开创性的工作。
打造精神家园。稳定教师队伍是农村学校面临的最大难题,但近十年,我校骨干教师基本没有流失。其中的秘诀,就是打造精神家园。校长说,不能指望心地阴暗的教师培养出心态阳光的学生,不能指望情绪沮丧的教师培养出积极进取的学生,不能指望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的教师培养出生动活泼的学生。因此,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者心目中,关心教师应该是第一位的。我校坚持“教师第一”的管理思想,力求“让学校对教师的爱,成为校园爱心的传导之源”。每到旧历年底,领导都会登门给高龄退休教师拜年。有人问,他们都退休20多年了,还用得着这么费心费力调动其积极性吗?校长用一句孔子的话来回答:“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不仅如此,学校还千方百计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争取县里支持,兴建四幢18层教师公寓,兴建容量足够的高压配电站和水塔,较好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师生的住宿、用水、用电问题。
坚持人格第一。面对高考的重压,学校明确提出“人格第一”。高三教学楼挂出的对联是:“明德新民吾辈岂为高考来?腾龙起凤何人敢临墨池波!”校长在给高三学生的毕业寄语中说:“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绝非仅由考分决定你生存的状态,只有健全的人格才是你的‘金饭碗’!”多方面提供学生成长的舞台,规定年级、班级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有一次获奖的经历。
【毛善新,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常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闫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