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改革推动新发展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交会从第104届起将由“两馆两期”改为“一馆三期”,展览总面积将超过100万m2,展位总数将从第103届广交会的4.2万个增加到5.4万个,预计参展企业将从1.8万家增加到2.1万家。广交会的这次改革将使更多企业获得参展机会,展位供求矛盾有望得到基本缓解。据悉,广交会分三期举办后,展品类别从5大类细分为15大类,专业展区从34个细化为50个,其中2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2万m2,均达到国际大中型专业展览的水平。形式的改变是否蕴含着深刻的背景?就外贸企业关心的话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商务部外贸司,王受文司长表示:广交会将在保持综合展优势的同时,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综合展和专业展的有机结合,我们有信心把广交会打造成影响更加重大的对外贸易平台。
  《进出口经理人》:为什么广交会的改革与琶洲展馆的全面启用同步进行?
  王受文:51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交会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采购商最多、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有“中国第一展”的美誉,对支持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外向型企业人才、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推动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广交会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首先是日益扩大的展位需求与现实供应的矛盾。1974年投入使用的流花路展馆原设计展位2000多个,为满足广大企业参展需求,广交会对流花路展馆不断进行挖潜改造,先后将商场、仓库、服务场所和办公用房改成展馆,展位规模在2000年增加到7000个后,已无法进一步扩充,与8万~10万个展位的现实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缺口,供求矛盾难以缓解,影响了参展队伍的扩大和优化,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琶洲展馆的全面启用,为广交会解决展位矛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流花路展馆已充分挖潜的情况下,2001年4月琶洲新馆(包括A、B、C三个区)动工兴建,并将于2008年10月全面投入使用(A、B区已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4月投入使用)。新馆占地面积超过80万m2,建筑面积超过110万m2,总展览面积达34万m2,单期展位总数1.8万个,比流花路展馆的7000个增加1.1万个,有条件更好地满足企业参展需求。展位供需矛盾的缓解,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参展企业结构,更好地服务于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进出口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继续发挥省市和商会、协会的独特组织优势,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规范管理;有利于建立一支适应现代化展览要求的管理队伍,提高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广交会核心竞争力。
  《进出口经理人》:广交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受文:此次改革就是要抓住全面移师琶洲展馆的契机,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参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部门宏观管理,地方组团参展,商会行业协调,中心统筹办会,四方联动互促,管理规范科学”的运作体制。通过改革,把广交会打造成为机制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影响更加重大的对外贸易平台。
  改革后,政府职能将进一步转变,职责定位更加明确,更好地服务地方和企业。商务部作为主办单位,主要负责审定广交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安排,指导各方开展工作。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作为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制定广交会中长期规划,实施办展方案,负责广交会的营销推广、展会服务和信息发布等广交会期间的行政管理组织工作,并协助广州市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简政放权,展位分配权下放给地方,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安排企业参展,同时,充分发挥商(协)会行业协调作用和中介组织功能,依托广交会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和行业自律、互律。
  另外,理顺中央企业参展关系,原联合、新时代、五菱三个交易团整合为一个交易团参展,其中属地方的300多家企业按照属地原则改随地方交易团参展。
  《进出口经理人》:广交会在改革后是如何做到更加专业化的?
  王受文:广交会拆分三期后,为适应形势变化,将原来两期展出的大类商品及展区重新调整。将原来第一期展出的纺织服装、医药保健类商品和第二期展出的箱包、办公文具、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食品、土特产品展区安排在第三期展出,更加突出专业性国际展会的特点。同时为提升展区专业化水平,我们借鉴国际展览通行规则,根据产品用途,合理了展区设置:一是按采购习惯对现有部分展区进行拆分、合并或取消。二是按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情况,对展区进行新设或调整。调整后,广交会展品类别从5大类细分为15大类,专业展区从34个细化为50个,其中2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2万m2,均达到国际大中型专业展览的水平。
  另外,改革后广交会还将继续坚持“商会组馆”原则,由商协会负责复核相关展区企业参展资格、品牌展位申请企业评审和展位数量初步安排,并会同外贸中心安排展位位置,协助承办单位做好布展工作。这将有利于商协会发挥行业优势,促进广交会更加专业化。
  《进出口经理人》:广交会分期改革后,参展规模扩大,参展的国内企业增加,准入门槛是否会降低?
  王受文:首先,全国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约70万家,目前有明确参会需求的企业大约为8万~10万家,第104届广交会参展企业预计能有2.1万家,只有比较优秀的企业才能获得参展的机会。第二,对参展企业我们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出口额外,还将增加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信用体系等考核指标。第三,新制订的四个管理办法,保证了只有信誉好的企业,质量可靠的以及有档次的产品,才能参加广交会。
  所以境外的采购商可以放心,改革后的广交会与以前一样,企业和产品都是信得过的。
  《进出口经理人》:广交会是一个综合大展,第104届广交会有哪些改善服务工作的举措?
  王受文:在广东省、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第104届广交会将有一系列改善工作的举措。
  (1)增加配套服务场地,引入更多的银行等配套服务点和餐饮设施;增加展会休息区面积,为客商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优化导向指引系统,方便客商采购。
  (2)大力改善琶洲展馆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一是与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商,本届将按照“大运量公交方式优先”的办法疏导展馆周边交通,同时打通琶洲展馆内有关路段与外围市政道路交汇所形成的“瓶颈”;二是完善琶洲展馆A、B、C三大展区交通导向及指引系统;三是协同海珠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展馆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3)继续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本届广交会将使用科技含量高的IC卡证件,既能加快证件办理速度,又能有效提高防伪能力,能进一步增加安全系数。
  (4)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新馆全面使用后的正常运作,招展、组展、布展、撤换展的组织实施。
  (5)进口展区一如既往,为境外参展商展品运输、仓储、通关、检验检疫提供“一站式”服务。
  (6)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强化展前配对和展后跟踪,加强网上广交会与有关国家或行业组织网站的互利合作,拓展和延伸现场交易功能。
  《进出口经理人》:请问广交会进口展区有何变化?
  王受文:广交会自第101届设立进口展区以来,影响不断扩大。第103届广交会进口展区1.5万m2,共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514家企业参展。俄罗斯经贸部首次组团,组织了4个联邦州10余家机电产品企业参展,并举办“俄罗斯商务日活动”;土耳其外贸署等外国政府部门和工商团体组团参展,进口展的影响日渐扩大。第104届广交会将继续加大招展力度,重点邀请欧、美、俄及对我贸易逆差较大国家企业参展,为境外中小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建立良好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商机,实现中外企业的共同发展。
  《进出口经理人》:广交会改革后能为国内参展商、境外采购商带来哪些新商机?
  王受文:广交会改革后,国内参展商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广交会,获得更多商机:一是展览规模扩大,办展效果提升,更多外贸经营主体获得做大做强的平台。广交会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舞台。第103届广交会参展企业1.8万家,到会客商近20万人,出口成交372亿美元。分三期举办后,参展企业从1.8万家增加到2.1万家,广交会将吸引更多更好的采购商到会,提高展客商参展效益,更多企业能够直接面向20万的境外采购商,利用广交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做大作强。二是创新技术、节能环保产品将获得更多的参展机会。本次改革调整了申请企业评审指标,加大质量和环保体系、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等评分项分值,为更多注重质量安全、附加值高、节能环保和高技术产品的企业提供参展机会。三是企业走品牌之路有了有力支持。广交会自2004年第95届设置品牌展区以来,集中展示了我国出口品牌产品和企业,出口成交活跃。第103届品牌展位6000个,仅占总展位数的13%,但1200家参展企业成口成交110.9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29%。改革后,品牌展区展位规模将继续扩大,第104届广交会展位数增长56.5%,达到10000个,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基础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推介机会。
  对广大境外采购商而言,改革后的广交会有更多优秀中国企业参展,有更多技术创新、质量可靠、价格有竞争力的中国商品在广交会展出,选择更多,商机更多。
  广交会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参展商和国外采购商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实习记者王沛    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国际贸易。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亿标准箱的国家,这标志着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作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承运人,A.P.穆勒—马士基集团(以下简称“马士基”)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其发展、成长,到转折、腾飞的过程,就是中国物流从无到有,一路走向辉煌的缩影。      中国物流国际化的见证者    中国的物流
期刊
30年前,在1978年的9月26日,对中国的集装箱运输事业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中国第一条集装箱班轮航线——中国/澳大利亚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航线由中远的平乡城轮首先开启。中远集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远和中国的集装箱运输事业迈向了崭新阶段。  集装箱运输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相互作用,以速度和规模提升了物流的效率,加速了货物在全球范围内的周转,推动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进出口贸易,也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
期刊
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不是一个新的概念。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着手探索改善营运资本管理、减少成本的方法,在这种形式下,不仅对这些大型企业,而且对他们的供应商来说,财务供应链已成为一片包含巨大商机的领域,但在这个领域内,却少有人涉足。  如果问财务总监、会计、采购总监及物流经理财务供应链管理意味着什么,你可能会得到五花八门的回答。但不管是
期刊
特约记者黄炳乐    2008年是格兰仕诞生30周年。格兰仕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的代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提出了“格兰仕现象”的概念。那么,格兰仕究竟有什么制胜法宝?格兰仕执行总裁梁昭贤给出的答案是:审时度势,不断变革适应新环镜。    从羽绒衣到微波炉      与生意场上的大胆、凶狠作风不同的是,梁昭贤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其他务实的顺德商人一样低调,甚
期刊
进出口贸易逆差逐年递减    据对海关税号为8413的14个泵产品和8414的2个泵产品(不包括零部件)统计来看,2007年我国泵的16种商品进出口数量达到29195万台,比2006年增长22.53%,比2005年增长41.51%;进出口金额达402026万美元,比2006年增长29.73%,比2005年增长67.24%;贸易逆差额为26520万美元,比2006年的逆差额降低9.57%,比2005
期刊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物流概念引入我国,现代物流业得以起步发展,中国特色的物流发展道路开始探索与实践。    1978年11月,由国家物资总局派出的中国物资工作考察团访问日本,首次把“物流”概念介绍到中国。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物流需求量和国际贸易量不
期刊
面对国际市场多如牛毛的各种指令,国内企业似乎越来越感到麻木,在早期指令颁布但未生效阶段,企业往往采取的是一种观望态度,在指令生效后,国外采取限制措施时,国内企业这才开始醒悟,但此时已付出了一定代价。还有一些企业即使在指令生效后仍然采取侥幸心理,希望“死里逃生”。  虽然早在2007年8月11日,EuP指令就已转化为欧盟各成员国法律,但从目前国内企业对其采取的应对措施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在此,介绍
期刊
在信用证领域中,关于信用证中“shipment”(装运)的问题已在实践应用中凸现并成为广大业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本文针对《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和《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 2007年版本)的有关规定,着重分析有关信用证的“装运”概念。尽管在我们看来,UCP600在这方面并未作任何改变。  “装运”在信用证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出现:  信用证规定了一个“最迟
期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墨西哥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已经成为拉丁美洲签署自由贸易区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墨西哥参与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与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签订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使得墨西哥在整个美洲市场的战略地位凸显。如何充分利用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区地位,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企业愈加关注的问题。    墨西哥在美洲市场的特殊战略地位    墨西哥是我国出口企业进军美洲市场的桥头堡和切入点。首先
期刊
传统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进入门槛也日趋高筑。中国制造企业将目光投向第三世界市场已成为趋势,通过对新兴市场的扩张,在开辟新的国际市场的同时,向传统市场进一步渗透。尤其是中国的一些颇具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行业,采取这种通过中转国的“跳板式”营销策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家电行业为例,目前,格兰仕面对越南的金融动荡仍未放慢其海外投资的步伐,已把墨西哥和俄罗斯市场列入考查范围之内,并期望通过墨西哥
期刊